中国女排郎平张常宁
Ⅰ 为什么有人说张常宁都一身的病,朗平还要用她
即使张常宁都一身的病,朗平还是要用她。
奥运冠军惠若琪和魏秋月因伤病先后退役,徐云丽和杨芳旭因伤疗养,张常宁因肾积水手术后再添膝伤,龚翔宇转型为全能接应后还未经大赛检验,朱婷参加国外高强度联赛后未能充分休整,颜妮和曾春蕾的状态不很稳定。新人缺少世界大赛经验,李盈莹虽然在联赛中风光无限,但技术并不全面,存在攻强守弱的短板,她当时几乎不接一传,王媛媛伤退,胡铭媛身高不足,杨涵玉还很稚嫩。郎导在备战世锦赛时,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因此把世锦赛的目标定为前6名。
而我们也可以这么想,我们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郎导可能会有些许不足,但真正要自己在临场应变,又有哪个教练能保证比郎平好呢?郎平于危难之际接手中国女排,郎平带领的中国女排在这四届三大赛中取得了两冠一亚一季的好成绩,这也是这些强队教练中绝无仅有的。
我们还是应该继续支持郎导,支持中国女排,对于女排姑娘,郎平是一棵大树,有足够的能力为她们遮风挡雨。试问其他教练谁能做到?谁又有这样的威信?中国仅郎平一人而已!
Ⅱ 为什么有人说郎平器重张常宁而不是李盈莹
郎平器重张常宁而不是李盈莹的原因是因为张常宁是攻防都很全面 一个球员。和朱婷打对角最好。最后两分在第三局都赢了,张常宁回归中国女排有多重要,看看这两个关键进球就知道了。这就是为什么张常宁在前国家队没有打过一场比赛,郎平坚持要用她的理由。除了得到11分外,张常宁在后场的防守一传也同样出色,攻防全面的张常宁,无疑是朱婷目前最好的对角。
张常宁的出场更重要的是她在后排的稳定性。看看今天宝宝的后排成绩单,11次防守,8次射击,甚至卡拉库尔特沉重的扣扣。在传球方面,张常宁拿下14球,排在朱婷的20名之后,也是全队第二名,3次完美到位,但犯了一个错误。张常宁的后排对中国女排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张常宁不在队里,李盈莹和刘晓彤能挺身而出对抗土耳其发球和进攻吗。如果宝宝不及时回来,那么龚翔宇一定会变成一个纯粹的保姆去接应,那么对女排右翼的攻击几乎就会崩溃。
Ⅲ 中国女排中的张常宁,是怎样得到新闻周刊人物奖的
这与她的刻苦努力分不开,一同入选的另2位是董明珠和李子柒,对于张常宁入选,我认为更多的看到她身上的那种奋发向上的光芒和战胜伤病不于优越环境下自我堕落的精神品质。
在江苏队,张常宁的任务非常重,既是进攻第一人,到了后排又是最主要的一传防守人员,进攻中对方对她重点盯防,使她的进攻不是很顺畅,有受体能影响,后面的进攻下球率就会下降。还有就是她的进攻方式以高举高打为主,这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
对于张常宁获奖,至少说明她的实力得到了认可,希望她在来年的奥运会上再接再厉。
Ⅳ 中国女排遭遇强敌,为啥七仙女首先下场总是张常宁
因为张常宁的身体因素和比赛时每个人的技术侧重点不同。比赛时遭遇强敌,替换张常宁,其实是教练郎平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权衡后的结果,而且张常宁被替换下来的次数较多的时间发生在二零一七年到二零一八年之间,这个期间张常宁身体经过先后两次受伤之后,对她个人的技术和体能多少都是有些影响的,而到了二零一九年,张常宁被替换下来的次数就明显少了很多,虽然也还是有,但那都是战术上的调整,为了比赛的胜利。作为首发出场的球员,张常宁的实力自然是得到充分肯定的。
比赛时变化很多,如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派上场队员,使得我们国家队的实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取得比赛上的胜利。这就取决于教练的经验和决断了,这一点郎平就做的很好,其实调换张常宁并不是她可以针对,而是在考虑之后做的最好选择。一切都是为了胜利,为了国家荣誉,所以当赛场上其他队员出现意外情况时,教练也会对其进行当时最好的调动的。所以没有女排遭遇强敌时,张常宁就一定要先下场,一切都是要以实际情况来出发的,只是刚好近段时间,张常宁下场的次数较之其她队员次数多了些而已罢了。
Ⅳ 为什么里约女排中国队夺冠最后一刻郎导要换上张常宁发球
中国女排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图腾,这支为中国人民带来无数荣誉,欢乐的球队,从来不会像中国男足那样让国人失望,在这个代表着荣誉拼搏的团队中从来就不缺少球星,从铁榔头郎平,到90年代的赖亚文,再到2004年的赵蕊蕊,再到现在的朱元璋时代朱婷,袁心玥,张常宁这三位世界排坛的顶级存在,中国女排的人才从来没有出现过断层。主教练的一番话缓解了宝宝的心理压力,她上去瞄了一眼对方的站位,发现对方的站位都很深,她毫不犹豫的送出了一个短球,让对手始料不及,结果忙中出错,让惠若琪轻松得分,拿下冠军。所以这次换人也就成了神来之笔。
Ⅵ 郎平指导为什么强调张常宁平时训练中非常踏实
郎平指导强调张常宁平时训练中非常踏实,其实是对张常宁学习的态度以及自身能力的一种认可,也是鼓励张常宁稳定住心态,好好的练习,保证自己水平的发挥就可以在赛场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中国的女子排球队实力还是很高的,张常宁能够在这个大平台上发展也是非常的幸运的,希望张常宁能够保持一贯踏实的态度进行训练,能够听从郎平教练的指导,保持自己的实力,在赛场上一展自己的风采。
Ⅶ 郎平张常宁表情神同步是什么情况
孩子们,打完球要洗手!——郎平对女排队员经常提点的一句话,居然像个幼儿园的阿姨!后来接受采访时,郎导笑了:这批孩子,和我女儿一样大,她们就是我的女儿。因为平时训练太累了,所以经常是到了饭点,这帮丫头也不洗手就去吃饭,我就只好经常督促!
上下一心,无坚不摧!郎平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永远劲往一处使——当龚翔宇在赛后抱着郎平哭时,当袁心玥赛后撒娇一样的求抱抱时。当张常宁和郎导的表情神同步时,球迷明白了:中国女排连续夺冠,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眼神说明一切!心往一处想!
希望中国女排再创佳绩。
Ⅷ 童谣与中国女排张常宁像吗
张常宁生于排球世家,父亲张友生是前男排国手,现在江苏男排助理教练,哥哥张晨是现役中国男排国手。因家庭排球氛围的耳濡目染,张常宁顺理成章地踏上了排球之路。2009年,因出色的身体条件、扎实的基本功底,年仅14岁的张常宁入选中国女子沙滩排球国家队。在沙排赛场征战了近四年,曾与马圆圆搭档出战世界比赛。2013年底,张常宁决定返回室内排球而遭到江苏体育局封杀。风波平息后,张常宁在2013-2014赛季女排联赛后半段代表江苏女排参赛,司职接应在攻守两端都表现出巨大的潜力。2014年3月23日,中国女排公布集训大名单,张常宁入选并参加了集训。经过集训,张常宁未能在一队站稳脚跟,随后又返回江苏队参加全国大奖赛。由于2014年的世锦赛与仁川亚运会时间冲突,所以中国排协决定组建二队参加亚运会,郎平率领一队参加世锦赛。张常宁顺利入选二队,跟随徐建德教练备战仁川亚运会。2014年第四届亚洲杯,应赞助商要求,郎平带领中国女排二队参赛。改打主攻的张常宁完成国家队的首演表现出色,在与越南、伊朗的比赛的中得分均上20分,成为二队最主要的得分点。2015年入选中国女排国家队大名单,成为一队备受关注的新星。主攻和接应均能胜任的张常宁成为媒体和球迷最为关注的一名队员,她也成为女排重点培养的对象。2015年以主攻替补身份征战亚锦赛获得冠军。大奖赛由于杨方旭意外受伤,主教练郎平被迫将张常宁改到接应位置。张常宁以主力接应身份赴美参加大奖赛总决赛,虽然获得第四名,但得到了锻炼。女排世界杯,张常宁主攻和接应穿插出战,很好地弥补了队长惠若琪缺席的位置。第一次参加世界三大赛的张常宁与队友合作获得世界杯冠军。2016年,张常宁已经成为中国女排国家队的主力主攻,她也将首次赴里约参加奥运会。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受挫先后2-3负于荷兰、0-3完败塞尔维亚、1-3不敌美国,凭借3-0击败意大利和波多黎各,以小组第四名出线晋级八强。1/4决赛,中国女排面对卫冕冠军小组赛一局未失五连胜的巴西队,顽强拼搏激战五局后3-2力挫对手晋级四强。半决赛,中国女排与荷兰队打得惊心动魄,最终3-1力克对手挺进决赛。决赛,面对拥有博斯科维奇和米哈伊洛维奇两门重炮的塞尔维亚队,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局势下奋勇激战3-1逆转对手,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继1984年洛杉矶、2004年雅典之后第三度奥运登顶。中国队在小组赛受挫,司职主攻的张常宁状态低迷。淘汰赛阶段,张常宁逐渐改打接应位置,而惠若琪开始搭档朱婷联袂主攻线。张常宁的攻击力和拦网都未能完全发挥。决赛中,首发出场的张常宁在右翼的重炮进攻始终难以转换为得分,塞尔维亚队对她的进攻防守卡位非常准。此后,杨方旭顶替她出战改变了节奏。张常宁虽然整体发挥不如预期,但她作为一个变阵的重要棋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Ⅸ 中国女排郎平为什么把张常宁一直换下去 这次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张常宁可谓也是主力的一员,为什么一直
主要因为张常宁在队伍里还是年轻,各方面的经验会相对少一些。
但其实她的每次轮换都是表现不错的。
而且这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好几场比赛都太胶着了。
所以主教练也是出于保险,尽量让经验更足的队员出阵。
Ⅹ 郎平为何喜爱信任张常宁
因为张常宁有超强的球技,心理素质也比别人高,她是一个性格坚韧的运动员,也是中国女排的主力女将。作为一名运动员,日常的每一次训练都是自己职业生涯道路上的加油站,中国女排个个实力非凡,张常宁深知必须更加努力才能让自己在赛场上发光,所以每一次的训练、练习,她都竭尽全力、踏踏实实地去做,对她来说,流汗和受伤都不重要,在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面前,踏实勇敢走下去才是唯一的选择。
不仅是张常宁,中国女排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运动员,她们身上都有同样的好品质,那就是吃苦耐劳,永不服输。中国女排是我们全国的骄傲,要善于发现她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学习,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