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女排哭了
⑴ 中国女排逆袭巴西痛哭的小球迷是谁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巴西1/4决赛的决胜局,朱婷率先得分,刘晓彤后三命中,版颜妮打探头、权拦网拿分,刘晓彤接连拿分,巴西队多点开花确保微弱优势。张常宁一对一打中,娜塔莉娅扣球出界,中国队8-7领先交换场地。朱婷四号位强攻打手出界,中国10-8领先,巴西再度追平,朱婷再度造打手11-10领先。朱婷反击打中,中国队12-10领先2分。这时镜头给到场边的球迷,有位巴西小球迷看到巴西女排落后,悲伤的大哭起来,让人心疼。随后的比赛,谢拉发球下网,中国队赛点成功兑现,15-13拿下,总分3-2取胜晋级。
据现场解说,这位小男孩好像是巴西队长的儿子,也有说是巴西教练的孙子,不管是谁,太可爱了,这也许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
⑵ 里约奥运巴西女排输在哪
(1)大意失荆州。巴西队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尽,就是因为条件太好了,再加上小组中国队表现很差,她们认为志在必得。特别是在第一局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全队上下都认为比赛结果一定是在预想之中的。直到第三局落败,她们才意识到,这会玩大了。因为教练之前没有做足战术指挥,只能死撑着打下去。好在巴西因为天时地利主场优势,士气还不是很差,一直打到决胜局,他们队伍上下彻底地慌了手脚。就全场表现来说,中国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而巴西队因为大意导致的水平未能发挥到极致,结果就是中国队险胜。
(2)战略定位不准确。因为中国队小组赛表现平庸,加上队员年轻,她们认为随便准备即可拿下比赛。可是中国队是山穷水尽,必然会置于死地而后生。郎导的战略制定的非常成功,不看结果,只求把水平发挥到极致。就比赛进程看,稍微都些女排的观众,看到2:2比分的时候,不论输赢,没有人会质疑郎导和她带领的队伍了。相反,巴西队的战略目标是金牌,中国队不是拦路虎,保存实力,稍微准备下就拿下了。一句话,目标是好高骛远,如果是小组赛,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决赛阶段,狭路相逢,两个只取一个。当他们发现无法按照预定设想拿下比赛的时候,自乱阵脚了。再加上运气差了点,想想决胜局两分定乾坤,后怕啊。机会和运气只会给有准备的人,真是一点都没错。
⑶ 极度崩溃!! 巴西女排真乱!! 为何谢拉会喜欢玛丽!!
她两确实是一对,证据啊,去欧美排球论坛吧(bbs.volleycafe.cn),那有大量的sheilla和mari的图片,而且貌内似sheilla的家人已经容默认了mari了...
sheilla和mari其实在一起也有一段时间了,两人同在国家队和意大利的俱乐部打球,当然会日久生情...另说,mari确实对男人反感....
不过个人认为她两最终还是不会走到一起的(社会难对同性恋认同),sheilla终究可能会和男人结婚.!
⑷ 看女排夺冠多少观众流泪
8月21日上午,奥运女排的决赛场上,随着惠若琪的探头球得分,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连追三局,战胜了强大的对手塞尔维亚,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幸福和喜悦冲击着所有中国观众的泪腺,大家都哭了。比赛结束后,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层的南宁观众。他们对这场比赛所表现出来的激动程度和感触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十分一致:打动他们的,是中国女排选手身上所体现出的那份“女排精神”。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拿下“5连冠”。女排精神被定义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当中国女排重回世界冠军宝座时,郎平一段有关“女排精神”的解读,也瞬间刷遍朋友圈:“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或许从今天起,“女排精神”将会成为许多人重新端起的那一碗“心灵鸡汤”
“这么多年了,郎平还在”
生于1960年的郎平,今年56岁。从当年中国女排中的“铁榔头”,到如今的国家队教练,郎平的人生有过辉煌,有过沉寂,起起伏伏,和中国那一代的同龄人有着太多的相似点。正因如此,提到中国女排,50、60后的观众,最为激动。
“1981年的秋天,我刚进大学。”52岁的郭先生,对那一年的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记忆清晰。当时的中国女排在主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世界女排进入“中国时代”。“比赛是从黄昏时分开始的,打到了晚上10时多才结束。学校只有大礼堂里有几台电视,我们几千号学生就都挤在那看直播。电视太小,人太多,画面根本看不清楚,就恍惚得个影子。但是这不影响大家的激动,每次得分,整个礼堂都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郭先生说:“大家欢呼,我也跟着狂喊,虽然并没看清到底是怎么打的。”现在再回想起来,郭先生很是感慨。“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只是为赢球而欢呼吗?不,我们是为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振兴而欢呼啊。”
和年轻时热血的郭先生相比,50后的郑女士提起往事则显得感情细腻。她还记得当时有部日剧叫《排球女将》,风靡全国,主角小鹿纯子惹人喜爱。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他们都对中国女排有着特殊感情。“中国女排就是我们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尤其是郎平,我们还喜欢收集画报上有关她的报道、照片。”所以,当郑女士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偶像郎平出现在电视镜头前,曾经的青春回忆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她不禁有些唏嘘:“这么多年了,郎平还在,真好。”
“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当那些50、60后说起中国女排的往事时,他们虽然情绪激动,但却又尽量在克制着自己,试图表现出一种“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有什么看不透”的冷静与豁达。因为他们曾经都以为中国女排会这么一直无敌下去,没想到后来经历了失败,一度沉浮,如今女排又站上最高领奖台,让他们再度感受到激情。说穿了,人生也不过如此。
和老一辈相比,正值拼搏期的80、90后观众们可不这么“压抑自我”了。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喜极而泣。市民黄女士就向记者表示,因为自己平时就热爱排球运动,所以她一直格外关注女排的比赛。这届奥运会,从女排的小组赛开始,她一直哭到了决赛。
韦女士这天正好出差青岛,她告诉记者,因为没法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她和同事一行人从上飞机就一直在念叨女排的赛况。恰好飞机要中转郑州,短短半小时的中转时间,没想到他们正好就在候机厅的电视里看到了女排夺冠的最激动人心一刻。“我和同事们相拥着在那里擦眼泪,也没觉得在候机厅里这么做会不好意思,因为我当时还偷看了一下周围的旅客,发现其实大家都在哭。”市民唐先生则是在广西区医院的候诊大厅看的直播,他正好是要去检查心脏问题的。看到女排拿下冠军后,唐先生激动得叫了起来。“陪着我来的朋友劝我不要太激动,免得影响心脏,我当时觉得无所谓了,这么激动的一刻,真要倒下来就刚好让医院直接抢救了。”说起当时的场景,唐先生这么打趣道。
采访中,这些年轻人都向记者坦言,中国女排最打动他们的是那种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拼搏到底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和80、90后一代人的成长理念是吻合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一位受访者用这句网络流行语为“女排精神”做了总结。
“女排精神,从娃娃学起”
从事教育工作的邓女士,暑假期间特地陪伴自己7岁的女儿看了好几场奥运会上的比赛,她希望能够通过观看这些体育赛事,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所谓的竞技精神。
其间,邓女士从网上看到一张新闻图片,印象非常深刻。“报道说的是女排四分之一决赛时巴西主场对阵中国队的那次,我们中国队胜利了。观众散场后,一个身披巴西国旗的小男孩哭着和巴西队的主教练吉马雷斯拥抱在一起。这个孩子还小,或许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奥运会,也不明白这场比赛的意义。但是他因为自己国家队的失败而难过得不行。看着这个画面,不知道为什么,我也鼻子一阵发酸,很受触动。”
在邓女士看来,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体育竞技意识,让他们在享受运动的过程中,也明白输赢的道理,学会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孩子因为失败而流泪的时候,要懂得去接受挫折;因为喜悦而流泪时,更要学会再接再厉。”所以,在奥运会女排决赛这天,邓女士也陪着女儿守在电视机前看完了整场比赛。当中国女排拿到冠军,登上领奖台,等待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那一刹那,邓女士的女儿也兴奋地跳起来,站在电视机前,挺直了腰杆,随着电视屏幕上的女排队员们一起唱起了国歌。邓女士坐在一边看着,也觉得很欣慰,不自觉地湿了眼眶。“中国女排的精神,要从娃娃学起。就像郎指导说的那样,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我希望孩子从小就能学会这个道理。”
⑸ 在里约率女排打哭现场1万人,为什么在国内
在里约率女排打哭现场1万人,为什么在国内非议比人气还多?
2016年8月19日(巴西时间是18日)早上,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中国女排最终3:1战胜荷兰队,闯入决赛!在1/4决赛,中国女排战胜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世界强队巴西队,打哭现场10000人。
这是郎平最新的一条微博,8月4日发的。连这两日取得如此大的胜利,都没有发微博庆祝,接受众人的致谢和崇拜。可是我们看看这条出征奥运的微博,却只有一点点的人气,275个转发,意思是全国13亿人,只有200多人,愿意把郎平的这条女排出征奥运的信息转发给更多的人。受到如此少的关注,而默默为女排承受诸多非议,你可知道郎平老师今年已经56岁了。
温情君只想说:少一些那些网络上空无的感谢和鼓舞,多关注我们的女排运动,支持郎平老师!
⑹ 中国女排赢了巴西,小男孩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
中国女排赢了巴西,巴西小男孩哭得伤心,这不是很正常嘛,毕竟自己支持的球队输球了。
⑺ 概括一下1996年奥运会上古巴和巴西女排的斗殴事件!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古巴对巴西的半决赛,由于比赛空前激烈,到了第五局,古巴的路易斯为了取胜,没有了体育道德,利用雷拉·巴罗斯的身高不足,全部选择直线超手球,有一个球直接打到了卡在直线上的维娜.迪亚斯的头上,当时也没有道歉。比赛结束后,古巴人像一群土狼一般冲进场内相拥庆祝胜利。巴西队的阿娜· 莫斯尔在两队握手的时候,一把把路易斯拖过来,想揍她一顿,此时巴西的雷拉·巴罗斯也拥入场内,却被古巴的托雷斯利用身高优势,一记大头耳光,结果就是混战,而巴西的维娜.迪亚斯和菲南达·文图里尼则躲到一边哭去了。
⑻ 中国女排打哭巴西 给东道主上一课什么叫尊重
小组赛2胜3负排名第四,进入八强后直面另外一个小组第一兼东道主巴西,赛前几乎没有人看好中国女排可以在对手的主场逆袭,不过越是在困难局面下,中国队越是能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首局惨败的不利情况下,中国队通过五局苦战以3-2逆转,触底反弹制造“冷门”,作为“小组第4”昂首挺进四强,这跟小组赛表现低迷的中国女排是一支球队吗?
作为世锦赛亚军和世界杯冠军,中国队里约奥运被寄予巨大期望,打进四强几乎只是最低标准,冲冠才是目标。不过这支年轻的队伍阵中,并没有多少经历过奥运洗礼的选手,在过高的期待之下,小组赛的整体表现,无缘是令人失望的。2-3不敌荷兰,0-3输给塞尔维亚,在打美国之前就已经被死死按在第四的位置,这样的成绩显然与赛前期待相去甚远。
在几乎没有太多抵抗就输给美国队后,中国女排的前景被一片看衰。巴西队是东道主,小组赛五战全胜,而且坐拥主场之利,看起来中国队逆袭的可能性不足两三成,但竞技体育就是这般不可预测,进入八强后所有的小组赛成绩都已经失去意义,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巴西队真的就未必比中国队强。
的确,首局进程有些惨不忍睹,在巴西队开场十足的气势面前,中国队有些乱了方寸,一传混乱进攻打不开局面,拦网又拦不住对手的快攻。数据显示,首局中国队一传到位率仅25%,这样的一传表现是不太可能赢球的,如果持续下去,但中国队还是在极端劣势的情况下,实现了逆转。
第二局起郎平变阵,将二传魏秋月和接应张常宁派为先发出场,此举尽管没有立刻改变场上局势,却逐渐扭转被动。在一度6-11落后看起来第二局也保不住的情况下,中国队发动绝地反击,巴西队的一传也开始出问题,整体进攻效率下降,中国队的拦网压力顿减,自身进攻也逐渐打出来,关键分时拦住谢拉的扣球,扳回一局提振士气。
第三局中国队再度调整,刘晓彤顶替惠若琪首发,将朱婷从一传的重负中解放出来,中国队的进攻也更加有威胁。朱婷火力全开,巴西队攻防混乱,尤其是一传和进攻出现很多问题,中国队一鼓作气再赢一局,在先丢一局的情况下已经实现反超。
第四局巴西队稳住局面,中国队在领先的情况下未能把握住机会,巴西队成功扳回一局,但这也并没有让中国队有任何的慌乱,表现地比更为成熟的对手更加稳健。决胜局的进程足以令人窒息,在一直胶着的情况下,中国队抓住反击机会拉开2分差距,就此再没有让巴西队有反攻的机会,3-2获胜晋级四强。
满场嘘声的巴西主场,立即陷入到死一般的寂静中,而巴西所有队员都默默无语两眼泪,杰奎琳是哭着离开球场,身为卫冕冠军又是主场作战,巴西球员和球迷万万没想到能被小组第四的中国女排逆袭。
在完全不被看好,首局又以10分劣势输掉的情况下,中国队在巴西队的主场狠狠地给东道主上了一课。小组赛低迷?没关系!打东道主艰难?那要看是谁打!大比分落后?还有机会!此前2胜3负的中国队,到了1/4决赛被激发出巨大的能力,背水一战触底反弹,诠释了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
⑼ 女排薛明在08年奥运会上输给了美国/巴西之后有没有哭
怎么没哭
我看了新闻发布会了的
⑽ 里约奥运女排,中国大战巴西,那个哭泣的巴西小男孩吗
中巴女排大战期间那个哭泣的小男孩,在中国队决胜局以12:10领先的时候,还在看台上的他已经在妈妈的怀里哭泣。
这个身披巴西国旗的小男孩“独自一人从已经清场的排球场一边跑到另一边,冲向巴西女排教练若泽·吉马雷斯,两人紧紧拥抱了将近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