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梦君乒乓球二级
㈠ 莘县的自然资源
莘县所在的山东省是国内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莘县距省会济南仅有130公里,300公里半径内有大中城市10多座、常驻人口104万人,是国内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市场容量大的黄金地域,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投资环境。
2014年,莘县生产总值完成286.9亿元,同比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4.8亿元,增长16.2%;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2亿元,增长26.5%,财政总收入达到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实现历史性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3.6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30元,分别增长9.6%、11.7%;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0.9亿元,较年初增加32.2亿元,贷款余额104.8亿元,较年初增加24.5亿元,新增社会有效信用总量41.6亿元。 耕地面积88000公顷,实行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为176%。 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20.9亿斤,实现了“十二连增”,达到“吨粮县”标准,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县瓜菜播种面积95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600万平方米,总产470万吨;生猪出栏116万头,小肉食鸡出栏1.8亿只。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追溯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走在山东省前列。
农作物播种面积205767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小麦种植面积6.8万公顷,单产7405.5公斤,总产50.36万吨;玉米58913公顷,单产8896公斤,总产52.41万吨;谷子141公顷,单产3805公斤,总产536.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蔬菜、棉花。
农业机械总动力245.16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6336台, 大中型小麦收割机1450台,玉米收割机800台,大豆收割机4台。农业机动三轮车93900,深松机130台。
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3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2万亩,按林种划分,防护林22万亩,用材林面积6万亩,经济林4万亩;境内国有林场2个,市级森林公园1处;获得省级绿化示范村荣誉称号的村庄49个;苗木生产面积20000余亩,年出圃合格苗木1500余万株;全县境内绿色通道长1100公里;全县适宜农田林网化面积128万亩,已林网化面积76万亩,占宜林网化面积的60%;活立木蓄积量20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33.35%。全县木材加工企业300余家,以林纸、林板、林果、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生产总值达10亿元。
大牲畜存栏11.2万头, 其中牛10.5万头,驴、马、骡0.7万头;其它畜禽存栏猪62.5万头,羊61.6万只,鸡4192.7万只。肉类总产量32.3万吨,禽蛋总产量4.9万吨,畜牧业产值100亿元。莘县存养2000头种猪场、和20000只以上种鸡场5处,畜牧业初步形成商品化、专业化。部分乡镇被聊城市定为养殖基地,莘县被国家定为生猪调出大县。
2014年渔业从业人员1612余人,利用面积963公顷,其中以建鲤为主的高产高效渔场113公顷,食鱼总产3478吨,甲鱼9吨,革胡子鲶鱼1138吨,罗非鱼41吨,渔业总产值21262万元。 5条省道贯穿莘县境内,全长195.739公里,分别是S259省道临商路、S260省道临观路、S316省道永莘路、S324省道齐南路和S333省道蒙馆路。
莘县境内在建高速公路两条:德商高速和莘南高速,德商高速计划于2015年10月前建成通车,莘南高速于2014年底正式开工,计划2015年主要进行土地报批、地上物迁移、路基土方等工作。有即将建设高速一条:青兰高速,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莘县村级公路2889公里,村通公路率为100%。共有营运车辆4154辆,吨位28367,货运量达678万余吨;客车334部,6329个客位,年客运量442.8万人次。
联通公司:移动电话12.1万,国定电话2.3万,联通网络用户5.5万户。
移动公司:移动电话50.1万,固定电话850,宽带用户1.5万户。
电信公司:移动用户5万,固定电话1万户,宽带用户2.2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幼儿教育发展加快,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15年居全市首位,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办学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7%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
有各级各类学校533处,其中,高级中学5处,初级中学29处,完全小学216处(不含教学点) ,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聋哑学校各1处,幼儿园281处。在校生共181783 人,教职工87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率98%。2014年考取本科生3487人,专科生1688人,中专生100余人(不含职业中专)。
2014年4月27日,莘县荣获全国和谐教育学会、全国高效课堂博览会“初、高中说教材说课标优秀组织奖”;2014年9月,荣获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教育学会“校本研究先进单位”;2014年10月,山东省教育厅授予“信息宣传先进单位”;2014年4月,聊城市公安局授予“集体三等功”等荣誉称号。
莘县实验小学2009年9月起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课堂教学改革上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在学科教学中探索出了“先学后导,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在全市甚至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
莘县职业中专是国家级职业中专,是建立比较早的一所中专学校,每年都向东南沿海地带输送大批优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业率100%,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省十强”等荣誉称号。
莘县一中和莘县实验高中每年都向高等学府输送大批人才。 着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积极的传统文化、健康的现代文化为主流,以伊尹文化、孔繁森文化、张海迪文化、曾广福文化等地方文化为特色的莘县文化体系。
有县属广播电台、电视台、剧团、图书馆等文化机构,莘县作协、莘县书协、莘县美术家协会、莘县摄影家协会、莘县戏曲协会、莘县舞蹈家协会、莘县京剧协会等7个县文联下属协会。文艺活动有社区文化艺术节、合唱节和全民健身运动会。2014年放映公益电影13800场,送戏下乡600场。建设了莘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全覆盖。莘县城区有线电视用户12500余户,宽带用户20户;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0万余户。
文艺创作,主要有文学季刊《乡韵》,诗集《梦的五色花》,《孔繁森之歌》,报告文学集《各领风骚》《群星风采》,《曾广福》,散文集《十字坡风情》,散文集《百纳集》,文化馆的六幕表演剧《生命》及老干部书画研究会的《莘州书画集》等。民间文艺有狮、龙灯、花船、转阁等,多在春节期间表演;坠子、大鼓书、唢呐演奏等在乡间常有活动。 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医疗卫生单位869处,县级医疗机构5处,基层医疗机构23个,村卫生室839处,干部职工2869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37人,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809人,乡村医生1445人。共有病床2797张。
莘县人民医院拥有日本日立磁共振、西门子双源炫速CT、美国GE16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数字化胃肠机、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产CR、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日本东芝790、阿洛卡彩超、意大利百胜彩超、美国产GE等6台彩超、日本产富士能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德国产C型臂、多功能手术显微镜、前列腺汽化电切镜、膀胱镜、德国产腹腔镜、关节镜、日本产纤维喉镜、鼻窦镜等一大批先进大型医疗设备。2014年门诊病人1320475人次,各种疫苗接种覆盖率90%以上,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南区建设进展顺利。 有体育场1处、体育运动学校1所。普遍开展的体育项目有乒乓球、田径、武术、篮球、排球、气功、太极拳、太极剑、门球、台球等。先后培养出的知名运动员有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国家男排主力二传手王超群、全国皮艇女子第二名王凤芹、山东省第16届运动会女子举重冠军陈平,第20届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400米冠军赵艳霞等。
2011年8月22日,莘县体育馆奠基仪式正式启动。莘县体育馆位于职业中专体校校区内,2014年建成并向所有市民以及校内学生免费开放。体育馆的建设是莘县体育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它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对提升市民身体素质起着很大作用。 莘县燕塔坐落于莘县县城中心,是一座存放高僧骨灰的佛塔,旧县志中称“古塔”、“宝塔”,外地人则称“莘县塔”。莘县人因塔上栖息一种体型较大的铁皮燕子而亲切地称为“燕塔”。
位于莘县城内,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竣工于金天眷二年(即公元1139年)前后经历75年。燕塔为楼阁式十三层平面八角型砖塔,塔底层东西长23米,南北长22米,高40多米。塔有四门,入北门可攀至顶部,南门内有一尊石雕女神像。塔内藏有五部北宋刻本《妙法莲花经》,一部写本《陀罗尼经》,一个精致的小银塔和一具石函(棺)。小银塔用银质薄片砸合而成,造型优美,玲珑剔透。石函内有水,水上漂浮着银质薄片船,水内有舍利子。
巍峨雄伟的燕塔,历史上多被用作军事瞭望台,在莘县城中心矗立了829年,历经王朝更替,社会变迁,战事侵袭,岿然不动。1968年的文革动乱中,千年古塔遭拆毁。莘县人对燕塔有很深的情结。新塔是在旧塔原址上于2006年5月19日动工建设,为8面13层,通高90米,重建修造了地宫。第13层修莲花宝顶,宝顶下是4尊面向东西南北的四面佛,4面佛周围是18罗汉。13层外廊墙壁设计了108个佛龛。佛龛对面的墙壁上是4大菩萨壁画。一座具有古典特色的古塔巍峨耸立在县城中心地带。 莘县文庙,又称孔庙,是尊祀孔子的地方,坐落在县城商业街东段,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历史悠久,1990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439平方米,现存有大成殿、仿古厢房、泮池、状元桥,百年藤柏古树,清雍正四年《圣训》碑,乾隆二十年《平定准葛尔告成太学碑》,《重修莘县文庙纪铭》碑。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木柱和梁架为元末明初的杨作物,是山东省现存古代建筑中较少见的。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院内有古槐1棵,古柏4棵,古藤1棵,均为有数百年树龄,使得文庙显得庄严和肃穆。 鲁西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位于莘县县城东部,占地1500亩,有现代农业博览园、特色香瓜园、蘑菇园三大主题农园以及种苗繁育、高科技种植展示、高端产品种植示范三个功能分区。种植品种全部为世界知名品种的香瓜、樱桃西红柿、尖椒、甜椒、茄子等,按照有机食品生产标准种植。
香瓜采摘期:5.1至6月中旬
樱桃西红柿采摘期:4月初至6月中旬
长豆角、黄瓜、芸豆采摘期:5月初至7月
韭菜采摘期:常年 位于莘县董杜庄镇----中国西瓜第一镇,是集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瓜菜新品种示范推广、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博览园。该镇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西瓜种植是其农业主导产业。旅游资源丰富,有三界碑、韩王墓、曾广福纪念馆、柏庆生态观光度假区,旅游产业链规划完善。
西瓜采摘期:5月初至7月 朝城清真寺位于莘县朝城镇北街路西,是鲁西地区大型的清真寺之一,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城清真寺坐西朝东,占地约二亩,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宽敞明静,曲栏环绕。据寺内《修缮纪要》载,大殿饰以伊斯兰教象征和平的绿色为主色调,球体部分饰以金黄色调,该寺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寺院由大门、过厅、大殿组成,主体建筑为大殿。
寺院大门为塔楼式,进大门为一对厅,对厅后为大殿,旁为沐浴室2间,住室2间,讲堂3间。大殿为重檐歇山,方砖漫顶,勾连搭式灰瓦。瓦脊饰十二生肖和新月,有彩绘雕刻,图像姿态生动。大殿建于高台上,面阔3间,总面积200平方米,由卷棚、串堂殿及后殿组成,古朴雄伟、雕梁画栋。砖墙硬山,有楹柱12根,三梁起架。该殿是一处古典伊斯兰宗教建筑,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宗教文化特色,是朝城一带回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1937年,大殿北山曾遭日本炮弹轰击,至今修补痕迹清晰可见。1963年和1985年两次修缮。
寺院由大门、过厅、讲堂、水房、住室和礼拜殿组成。大殿由卷棚、串堂殿及后殿组成。卷棚内正面悬有“认主独一”“道之大原”“万化一元”和侧面“开元故交”砖墙、硬山,勾连搭灰瓦,顶脊饰十二生肖和新月,整个大殿由三梁九檀架起,为歇山双檐砖木结构,有彩绘、雕刻,图象姿态生动,是本县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典伊斯兰宗教式建筑,反映了明清时期的文化、宗教特色。系市级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门面示三进,石木结构,大木起脊,重檐歇山,斗拱起架,飞檐翅角,宏伟壮观,为全省清真寺大门第一例。 此钟原存于古城镇(原范县县城)东门内,系文殊寺的镇寺之宝,后寺毁钟存。此钟系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制造,至今已有800年历史。钟通高 2.9米,唇径 1.77米,唇周 5.56米,重 4000公斤。虽经千年锈蚀,钟上的八卦纹饰和界格仍十分清晰,“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常转”、“国泰民安”四组大字几乎毫发无损。此钟历史之悠久、匠艺水平之高、保存之完整、形制之硕大,均为省内罕见。
2002年,古城镇政府筑台建亭,重悬古钟。钟亭有联曰:“亭披霞光,高处可察社情民意;钟鸣盛世,洪声再震泰山黄河。”亭周围辟为绿地和小广场,以供人们观瞻休憩。 野猪林位于莘县观城镇郭海村北,相传是《水浒传》中好汉林冲由汴京发配至沧州途中化险为夷,绝处逢生之处。
北宋时期,野猪林经常有野兽出没,很多人在此丧生。《水浒传》第八回中写道:“枯曼层层如再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据《观城县志》载,野猪林村东是徒骇河,村西是马颊河。这两条河都是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通治理的较大的河流,村北有三沟(于沟、王沟、马沟),村南有三庙(红庙、朱庙、双庙),地形较为复杂。2011年莘县人民政府在遗址立碑建亭。 马陵道古战场遗址位于莘县大张家镇马陵村和樱桃园镇道口村之间。战国时期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马陵、道口两村相距6公里,皆顺河流向建屋,村中房屋、胡同、道路无一不斜,且拐弯甚多,极为曲致。至今进村后仍极易使人迷失方向。当年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伏兵于马陵道旁,一举打败了骄纵的魏兵,魏军主将庞涓自杀。
2005年5月,大张家镇政府在遗址建起古马陵之战遗址纪念馆,占地 6000平方米,馆内布置古马陵之战作战过程展示图,并收藏有许多与孙膑有关的历史资料,是国内研究孙膑的重要基地,现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仙鹤湖水利风景区是在彭楼引黄沉沙池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因该地在春秋时期为卫国国君养鹤之地,故命名仙鹤湖。占地4000亩,其中湿地占总面积的80%,植物以芦苇、蒲草为主,几十种野生水禽和候鸟在此栖息繁殖。 莘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暨苏村阻击战纪念馆位于大张寨乡苏村东。1941年1月,日伪军1万多人对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杨勇、段君毅、苏振华率鲁西军区机关跳出敌人合击圈,转移到马集一带,日军尾随而来,为掩护军区机关向徒骇河以西转移,特三营九连、十连130多人阻击日军1000多人,达8个小时之久,击毙日军300多人,我方幸存不足10人。战斗结束后,军区机关和当地群众把阵亡人员合葬在苏村。2004年,莘县人民政府重修烈士墓,并立纪念碑。
2011年,我县对烈士墓地进行扩建,改建为莘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暨苏村阻击战陈列馆。工程总投资800万元,占地30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2012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2015年5月,列入西柏坡红色旅游联盟。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莘县张鲁镇南1公里处,坐北朝南,占地10亩,是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聊城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马本斋,河北献县人,曾在旧军队中闯荡20年,由士兵升为团长。后因对旧军队不满而回乡闲居。“七七”事变后,他组织回民支队抗击日寇,屡屡重创日军。1942年秋转战到鲁西北,一直活跃在莘县、观城、朝城、濮县一带,给盘踞在这里的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当时的冀鲁豫边区主任黄敬称他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当地政府和群众立碑、筑亭、植树,修建了“马本斋烈士陵园”。1954年,烈士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1985年在烈士原葬处重建。
整个陵园由红砖花墙围合,主要建筑有阿拉伯式穹形大门,中国古建筑式六角形纪念亭,回族习俗的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祠堂。阿拉伯式穹形园门,门额“马本斋烈士陵园”汉字由烈士之子马国超所书,阿拉伯文为配字,由原回民支队教长蔡永清阿訇书。六角形纪念亭,高14米,占地64平方米,单檐结构,琉璃瓦覆顶。亭中立有烈士纪念碑,上书“马本斋司令员纪念永垂不朽”。回族习俗的烈士墓,1944年2月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病逝安葬于此。纪念祠堂内安放着烈士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两侧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写的挽联。
这些主建筑坐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由一条甬道贯穿其中。陵园融中国古典建筑与阿拉伯建筑风格于一体,庄重、典雅、肃穆,增强了回汉民族团结奋斗的意志。园内翠柏掩映,绿草如茵,庄严肃穆,朴素典雅。每逢清明节,张鲁镇人民都到陵园扫墓。宋任穷、段君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来莘时都曾来此凭吊。 马本斋纪念馆位于“马本斋烈士陵园”东侧,它占地20余亩,分上、下两层设计,其中主馆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全是伊斯兰建筑风格。馆内生动展示了马本斋烈士生平、英勇事迹,并采用声、光、电现代化的视听新技术,惊现马本斋生前一幕幕、一个个激烈战斗场面,以及当时所使用的枪械等动人场景,它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生动反映出了马本斋英勇战斗的一生。
2015年5月,列入西柏坡红色旅游联盟。 又名丈八烈士陵园,是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莘县大王寨乡东丈八村西北隅,距离莘县县城约 20公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建于1945年,座北朝南,占地约百亩,是聊城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740米,东西宽170米,占地125,800平方米(188.7亩)。陵园坐北朝南,由门楼、纪念碑、纪念室组成,门楼为古典式建筑。纪念塔高18米,四面八角,楼阁式建筑,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下部是一座高 3米,边长 11米的正方形砖台。二层塔壁镶嵌着八面石碑,刻有当时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领导人亲书的碑文和为革命牺牲的925位烈士的英名录,其中师级干部3名,团级干部10名,营级干部6名,连级干部9名,排级干部102名,班长和战士643名。顶尖处是一颗巨型红五星,用旧碑改刻的八面纪念碑均镶嵌在第一层,南面碑上刻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红漆大字,其他碑上分别刻着《鲁西北烈士陵园纪念碑》碑文、《鲁西北军民抗战八年简表》、《克复莘县城记》、《肖张史三烈士传略》,另三块碑刻是莘县、冠县、临清、武训、馆陶、永智六县和外籍 925位烈士英名录。纪念室中悬挂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亲笔书写的挽联和部分烈士的照片、事迹。园中北首是鲁西北全体党政军民1945年敬修的肖永智、张炳元、史钦琛等烈士陵23座,园内苍松翠柏,冬夏常青,白杨参天,果树成方,鲜花盛开。整个陵园庄严肃穆,生机勃勃,是聊城市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2015年5月,列入西柏坡红色旅游联盟。 耿楼烈士陵园位于莘县王奉镇后耿楼村。陵园坐北朝南,占地15亩,陵园主体建筑包括正门、两座纪念堂、广场、纪念碑和圆拱形的陵墓;广场北面有25座烈士墓地组成,墓旁四周有松柏围绕,庄严肃穆。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广场中央,上书“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金光闪耀。纪念碑周围是一块四方形的广场,供人们瞻仰。纪念堂建造在陵园两旁,陈列着战斗遗物等,再现了当年耿楼阻击战战斗场面。
耿楼村是朝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村之一。1940年6月,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二十二团政治委员史钦琛带领二营300余人在耿楼一带开展游击战。6月25日拂晓,与敌周旋了一夜的二营来到耿楼,正准备修筑工事时,从聊城、冠县出动的800余日军和1200余伪军突然来袭。敌人的步兵、骑兵和炮兵在10余辆坦克的配合下,很快对耿楼形成包围态势。二营官兵顽强应战,由村头阻击战转为巷战、院落战、肉搏战。战斗持续7个多小时,击毙日伪军200余人。二营指战员除100余人突围外,团政治委员史钦琛等128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被安葬于耿楼村东。 西寺烈士陵园位于莘县王奉镇西寺村。陵园坐北朝南,占地18亩;园内通道两侧由烈士墓组成,其中日本投诚士兵原广见的墓碑,上书“国际友人原广”七个大字。墓旁四周有松柏围绕,庄严肃穆。纪念堂建造在正门两旁,形成遥相呼应之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为厅堂式混合建筑,门口上悬“西寺抗日烈士纪念馆”牌匾。里面陈列着烈士的事迹、遗物等。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陵园的中央,上刻“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金光闪耀。
王奉处于冀鲁两省交界处,抗日战争时期是朝北抗日根据地的纵深地区,地形复杂,苇多林密。加之党的工作基础雄厚,成为鲁西北和冀南的抗日指挥中心。这里建有炸弹所、后方医院、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鞋厂、粮站、银行、肥皂厂等,各种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有力地保障了抗日后勤供应。从1939年至1945年的6年间,包括反战日兵原广见在内的许多八路军伤病员牺牲并安葬在这里。 冀鲁豫军区旧址位于柿子园乡杨行村。杨行村(原观城县十王庙村)位于柿子园乡西南部,就是在这片平凡的土地上,留下来朱德总司令、潘复生书记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
1948年5月20日,受毛泽东大大的重托,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栗裕陪同下,到达冀鲁豫军区驻地观城县十王庙村(今柿子园乡杨行村),视察在这里进行新式整军运动的华东野战军和冀鲁豫区党委工作。当晚居住在该村,听取了他们的工作汇报,并做了重要指示。次日下午,在杨行村南的一片小树林里,冀鲁豫区党委、军区召开机关干部大会。朱总司令详细讲述了解放战争取得的重大胜利,指出,已进入决战的关键时刻,希望冀鲁豫边区的党政军民搞好土改、整党、扩军、支前,以夺取更大的胜利。会后,朱德总司令离开十王庙村,返回西柏坡。 曾广福事迹陈列馆位于莘县董杜壮镇宋庄村南。陈列馆东西长73.8米,南北长177.8米,建设总体面积27.484亩。
曾广福,1913年12月28日出生于莘县董杜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42年当选村农会长。1943年创办互助组,1949年创“兑地丰产法”,当选为聊城专区和平原省劳动模范并参加开国大典。1950年政务院授予他“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农业合作社社长,省、地、县委委员,地、县革委会副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一、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九大至十二大代表。
㈡ 男孩名字姓田中间字是梦的名字有哪些
田梦涵 田梦然 田梦铮 田梦超 田梦帅 田梦敏 田梦寅 田梦冬 田梦熙 田梦严 田梦峰 田梦庆 田梦若 田梦欢 田梦壹 田梦珏 田梦志 田梦云 田梦孜 田梦红 田梦桓 田梦云 田梦卫 田梦岩 田梦超 田梦伟 田梦川 田梦群 田梦领 田梦君 田梦苒 田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