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打乒乓球侧上旋球怎么接和拉

接上抄旋和侧上旋都要先上手,拉,打,推都可以。
1、拉的话注意拍形一定要压住,摩擦球的顶部,吃球要薄。上旋强的话吃住球后可以适当增加向下的力量,控制好球的弧线。
2、 打的时候拍形一定要固定,击球中上部,一般要主动向前向下发力,用力量破坏旋转。 推就比较简单了,固定好拍形向前发力就行了,击球中上部,可以借力。
3、 接侧旋时除向前的力量外还要控制好向左或向右的力量(根据是左侧旋或是右侧旋而定),不要让球从球台的两边出界了。对于侧旋长球,用拍型对付旋转,向前用力。至于短球,只要下旋不强,挑吧。

B. 乒乓球发侧旋球方法

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专上(下)方反弹,一般属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 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下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C. 打乒乓球怎样拉出侧旋球

(一)问:弧圈球有哪几种?其动作要点是什么?
答:按击球的方位来划分,弧圈球可分为两种: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为加转弧圈,前冲弧圈,侧旋弧圈,直板正胶弧圈(俗称小上旋)和不转弧圈。以上各种弧圈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分别简述如下:
1、正手加转弧圈球:(以右手为例)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右脚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 <BR>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2.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如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度夹角。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3.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4.正手侧旋: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在实践中,一些优秀运动员常有运用。
5.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初学者可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顾,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6.横拍反手弧圈球: 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过程中,两腿向上蹬伸。 <BR><BR> 7.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由于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体的阻碍,手臂力量的发挥受到限制,所以难以拉出象横拍一样高质量的弧圈球。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直拍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加强,为了弥补直拍反手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有许多运动员借鉴横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点,开始运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这一新技术。此项技术对于初学者掌握起来可能难度较大,此处仅作为一种中国乒坛的技术创新信息介绍给初学者,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初学者对这一新技术进行尝试,使之得以普及。其动作方法是: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重心较低。击球前,球拍引至腹部下方,肘部略向前凸,手腕下垂内收,拍形前倾。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挥动,击球瞬间手腕向右前上方转动,在下降初期或下降后期用球拍的反面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放在两脚中间。
(二)问:拉弧圈球易犯的毛病有哪些?如何纠正? <BR> 答: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
2.击球前 ,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
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以制造拉球的弧线。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
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 <
(三)问:如何练习拉弧圈球?
答:1、徒手模仿拉弧圈球的动作;2.一人发中路出台的下旋球,另一人练习拉弧圈球;3.一人推移,另一人练习连续拉弧圈球;4.一人正手攻球,另一人连续拉;5.二人对搓,固定一个搓中转拉;6.一人削球,另一人连续拉;7.以上练习,先拉固定点,再拉非固定点;8.上台连续拉上旋球,逐步过渡到2/3台;9、二点对一点的推拉练习;10.不同落点对一点的推、拉、攻练习;11.对拉练习;12.发球抢拉练习;13.接发球抢拉练习;14、拉、扣结合练。
参考资料:如何练习拉弧圈球

一、 正手攻球的技术要领:

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左脚比右脚向前半步,大约半脚距离,两膝微屈,后脚跟稍抬起一点。当来球时,手臂在腰和髋关节的带动下向后引拍,前臂和地面几乎平行,上臂和身体夹角在35度至40度之间,球拍稍前倾,拇指稍用力,食指放松,来球时在腰和在大臂的带动下向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撞击为主略带磨擦,前臂快速收缩,手腕有向前压的动作,击球后由于惯性原因,手臂挥至头的左侧,身体重心由右边移到左边,然后迅速还原准备第二板。

D. 乒乓球的侧弧圈怎么拉出来的

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1、拉好定点下旋球:拉冲下旋球是直板反胶最基础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时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外,要特别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在击球的瞬间是用手腕去摩擦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时还要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再加上一定的撞击。就是人们常说的又摩又打。拉冲下旋球旋转弱的来球要连摩擦带撞击,撞击可稍大于摩擦。拉冲下旋球旋转强的来球必须用力摩擦击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来球的旋转。在击球的瞬间要特别注意击球时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靠力量去硬碰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球”,尽量让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经常这样训练拉球,你对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拉球就会越来越有数,慢慢达到运用自如。训练的方法,在没有多球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拉球一方发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让对方搓长球到侧身位,然后发力拉冲这个球。拉球时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冲,不要考虑下一板球对方是否能够防过来。要的就是让你防不过来。经常这样训练,你的拉球力量一定会提高。在有多球的条件下,可让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侧身位,定点发力拉冲这种球。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最好。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2、拉好定点上旋球: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击球,击球的瞬间一定要往前送。训练的方法基本和抢拉下旋球一样,只是来球的旋转不一样,是上旋球。在推挡后侧身发力拉冲这板球,或对方变你正手位后发力拉冲,反复练习。有多球训练的条件,可以由对方直接发上旋球到你的正手位和侧身位抢冲,落点可以从定点到不定点,逐步提高击球的难度。
3、练好反拉弧圈球:反拉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尤其是业余运动员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像如鱼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因为一般的业余运动员在拉弧圈球时拉高吊弧圈球的时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你就站在了比对方高一挡的层次上。反拉弧圈球的要领,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对方的旋转。训练的方法,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对方侧身位,对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侧身反拉,这样反复练习,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规律以后,再把反拉扩大到全台和不定点反拉。
4、近台正手快带弧圈球:这项技术是防守中很先进的技术,也是很难掌握的技术,是9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采用的技术。在这之前人们在正手位的防守都是平挡,借对方来球的旋转把球挡过去,因而在比赛关键的时刻就很容易因紧张而造成失误,即使不失误,防过去的球也没有威胁,很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到90年代后期,中国的运动员把反拉的技术运用在近台的防守上,特别是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运用更多,加快了攻防转换的节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马林在这项技术的运用上是非常突出的。这项技术要求运动员的对来球的判断要非常快、准确,手上对球的感觉要求很高,因为有很多球是在失去身体重心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完全靠运动员手上的功夫去完成技术动作。我想虽然目前在业余运动员中能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不多,但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可以去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项技术的技巧主要在于掌握好击球时间和手腕的用力,击球时间尽量在球的起跳前期(上升期),当步法实在到不了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球刚一跳起时就击球。击球时靠腰和手腕发力,接触球的顶部。接触球时既要借对方来球旋转的力,同时自己一定要发力去摩擦球,尽量摩擦薄一点,摩擦厚就容易下网,在摩擦球的瞬间一定要把球往前顶。训练方法可采用搓下旋球到对方正手位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然后正手近台快带。这样反复练习就会逐渐掌握击球的基本方法,在快带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进行推直线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快带上旋弧圈球的训练。这样,你就会慢慢掌握在防守中正手近台快带弧圈球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关键点是在击球时一定摩擦球要薄,而且自己一定要主动发力去带球。

正手拉球的注意事项
业余选手在练习正手拉球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收前臂:在正手拉球时一定要注意收前臂,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一定不能固定,要根据来球来决定摆臂的大小。但要注意一点,收前臂一定要用腰来控制。
2、转腰:由于乒乓球是圆周运动,击球时用腰来控制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击球时球拍的后引不是用手往后拉手,而是用转腰来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转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拉手。就是说,在击球前的摆臂是先转腰而不是先拉手。而我们好多球迷们在打球时都是先拉手,不知道转腰,因而在击球时经常出现身体不协调导致发力不集中或发不出力。
3、击球点:击球点的最佳位置是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为例),要保持最佳的击球位置就必须学好步法,保持好身体的重心,重心的高低要根据来球来决定。马林经常使用的侧身倒地爆冲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方搓过来的球又低又长,拉完以后不可能再还原,只有搏杀。马林在拉这种球的时候重心低,但是击球点是球的最高点或下降前期。正手位大角度的球击球点要根据自己步法移动的情况来决定击球点的高低。一般情况下是在球的下降中期和后期击球。
4、手腕的运用:在拉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能晃动太大,击球瞬间用中指顶住球板发力摩擦球。另外手腕还具有击球瞬间的调节功能,比如在拉球时突然感到球的旋转比自己预想的要转时就靠手腕来调节击球的力量大小和摩擦球的部位。在不到位和顶住自己的情况下,就要靠腰和手腕来调节击球点。特别是在比赛中,很多球都不是很规则,来球的落点也是你最难受的地方,这时候就要靠手腕来调节,手腕的调节主要靠大拇指和中指用力来完成。其次拉球时板型的控制也要靠手腕来完成,有很多的直板运动员正手拉球时吊腕很厉害,这影响发力,一般情况下,手腕和前臂几乎在一条直线上,球板把与手腕之间的角度在45度左右。
5、吃球:我们看一个运动员拉球的好坏,主要是看他拉球时是否吃球。吃球就是球在球板上的停留时间比较长,而不是球一碰球板就出去了。要做到拉球时吃球,就必须每一板球都主动发力去摩擦球,在平时的训练中尽量少打借力球。拉球吃球的好坏,在平时训练中不是很明显,但在比赛中就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球都是在你不到位的情况下要完成拉球的动作,就全靠你用手腕主动发力去摩擦球来调节,你习惯了主动发力拉球,就能在比赛中控制拉球时力量和击球部位的调节,拉过去很多高难度的球。
6、抢冲上旋球和下旋球的区别:动作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区别在于抢冲下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中上部,发力的时候根据来球的旋转可带点撞击;抢冲上旋球时击球点在球的顶部,主动发力摩擦球,击球时身体重心也随之向前。特别是在反拉弧圈球时,摩擦薄反而容易过去,摩擦厚或带点撞击就容易失误。
7、微调:很多球迷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要在比赛中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这首先取决于你个人本身的球感,就是你手上对球的感觉。其次是在训练中不断地培养你对球的旋转的理解,要清楚地知道你打过去的球是什么样的旋转,对方回过来的球又是什么样的旋转。只有这样,你才会根据来球的不同,在很困难正常击球的情况下,在来球很不规则的情况下,在球落在边边角角很难回击的情况下,通过手上的调节把球回击过去。因此,对于业余球迷朋友们来讲,最主要的是去琢磨球的旋转变化,把这个规律基本掌握住了,你就具备了微调的能力
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拉好弧圈球的三个要素就是腿、腰、手;三者要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弧圈球的最大威力。

从弧圈球的风格上来讲,目前主要分为欧洲派和亚洲派。欧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撞击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亚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摩擦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弹起后的过程中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目前各国选手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并没有十分明显的风格区别,而是根据不同的球运用不同的技术。

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拉好弧圈球必须要勤学苦练,才能是自己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掌握基本的弧圈球技术呢?(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

一、技术动作分解

1.准备动作:

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拉球:

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击球时,要找好击球时间。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立刻放松,还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关于击球部位,对于以拉打为主和摩擦为主是有区别的。 以拉打为主的选手,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或B、C点之间。以摩擦为主的选手,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
拉下旋球的动作要领与拉上旋球基本一致。只是拉下旋球时,右肩沉的更低一些,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且用力的方向向上多一些。

3.步法

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位置,时刻跑动来调节击球的最佳位置。跑动时要保证重心尽量平稳,身体不要乱晃。

二、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高吊弧圈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B点,甚至是A、B点之间,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拉高吊弧圈,右肩下沉的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则球很容易出界。

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或B、C点之间。右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三、台内弧圈球技术

台内弧圈球的技术难度比较大。首先要判断来球的位置和高度,根据来球的高度来决定引拍的高度。拉台内弧圈球,一般引拍的高度较高,往往与台面高度持平,甚至高于台面。击球部位一般为D点。由于摩擦球的部位很薄,因为对于下旋非常强的台内球,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而对于不太转的下旋球来说,台内弧圈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拉台内弧圈球,要注意用力方向向上多一些,继而向前,要把弧线拉短。

四、套胶与弧圈球

进口套胶与国产套胶的性能不同,对于拉弧圈球的风格有一定的影响。
欧洲人拉球多为拉打,因为欧洲的套胶胶皮黏性差,海绵偏软,但弹性好。使用进口套胶,球在接触到拍子之后,海绵被挤压的程度较深,海绵被压缩的行程长,这样就削减了来球的大部分旋转和力量,因此采用拉打的手法可以很好的控制来球,加之欧洲人身高马大,爆发力非常好。这样的拉球威力不小。

亚洲人拉球多摩擦,因为国产的套胶,如狂飙系列套胶,胶皮黏性强,海绵弹性非常实在,非常大。在球接触拍子的时候,胶皮给了来球很大的阻力,而海绵被压缩的程度也不大,这样就造成的脱板速度很快。因此只有多摩擦,以旋转克旋转才能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所以使用国产套胶对拉球的技术要求较高。

随着乒乓器材的发展,国内已经生产出很多新产品,兼具了国产与进口的很多优点,对于众多的乒乓球爱好者来说,又多了很多的选择。

五、拉球的常见问题
1. 重心后坐。
重心后坐,自然使腿部力量不能发挥出来,使手臂的走向多为向上,削减了拉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
2. 手臂僵硬。
引手的过程中,肌肉僵硬,大大降低了控制球的能力,并锁住了力量。击球后肌肉僵硬,使力量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并降低了还原速度。
3. 转腰不够。
只靠手臂拉球,速度、力量、旋转都有很大的损失。
4. 抬肘、抬肩。
使腿、腰、手不能协调一致,当力量从腿、腰传到手的时候,能量中断。
5.步法迟钝。
等球,使击球点太低,使全身的力量用不到球上。

E. 乒乓球侧旋球怎么接

乒乓球侧旋球接法

1、左侧旋:拍面垂直,触球中部偏右侧,向前用力的同时由右向左摩擦。如发球和搓球。

2、右侧旋:拍面垂直,触球中部偏左侧,向前用力的同时由左向右摩擦。

3、左侧上旋:拍面垂直,触球中右侧偏上部,向前用力的同时向左上方摩擦。

4、左侧下旋:拍面略后仰,触球中右侧偏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5、右侧上旋:拍面垂直,触球中左侧偏上部,向右上方摩擦。

6、右侧下旋:拍面略后仰,触球中左侧偏下部,向右下方摩擦。

(5)乒乓球拉侧旋球扩展阅读:

发侧旋球的技巧

1、正手侧身站位

正手侧身站位顾名思义是站在侧身位发球。先侧对球台正对球,然后身体向右90度转过来。身体站位好后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个脚尖的方向一样的方向和白色底线基本平行。发球时身体重心压低,这样站位时隐蔽性会更好。

对手从对面看过来的话,你的大臂和前臂的动作被遮挡了百分之五十左右,可以更好隐蔽手上的动作。

2、身体向后

侧旋发球当球抛起来时身体向后微转一点,然后手臂拉开。这样手上的动作隐蔽性会更好。身体完全把手上动作挡住就属于遮挡犯规,但允许合理遮挡。所以我们发球时前臂手腕球拍一定要让对手能够看得清楚。

3、重心压低

重心压低后非持拍手摊平把乒乓球置于掌心上面,和乒乓球台平行但是不能低于球台,在略高一点的位置。身体重心压低利用身体重心把球抛起来。

很多人抛球时用手腕去抛。球的落点、弧线高度都控制不好。正确的抛球是用身体的重心来带动我们的前臂抖动来抛球。抛球时手腕手掌基本不动。用身体重心往上突然的一蹬带着我们前臂去抖动把球抛起来。

4、练抛球

练习发球以前可以多练抛球,保证球每次都能抛在同一个位置。发球最佳的触球点在球距离身体15厘米左右的位置。很多人球发不好就是抛球的位置总是不固定。有时候在在前面有时候在后面。球抛到前面时候人要跟着身体过来了才能发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侧旋球

F. 乒乓球怎么接好侧旋球

乒乓球侧旋球接法
1、左侧旋:拍面垂直,触球中部偏右侧,向前用力的同时由右向左摩擦。如发球和搓球。
2、右侧旋:拍面垂直,触球中部偏左侧,向前用力的同时由左向右摩擦。
3、左侧上旋:拍面垂直,触球中右侧偏上部,向前用力的同时向左上方摩擦。
4、左侧下旋:拍面略后仰,触球中右侧偏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5、右侧上旋:拍面垂直,触球中左侧偏上部,向右上方摩擦。
6、右侧下旋:拍面略后仰,触球中左侧偏下部,向右下方摩擦。
(6)乒乓球拉侧旋球扩展阅读:
发侧旋球的技巧
1、正手侧身站位
正手侧身站位顾名思义是站在侧身位发球。先侧对球台正对球,然后身体向右90度转过来。身体站位好后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个脚尖的方向一样的方向和白色底线基本平行。发球时身体重心压低,这样站位时隐蔽性会更好。
对手从对面看过来的话,你的大臂和前臂的动作被遮挡了百分之五十左右,可以更好隐蔽手上的动作。
2、身体向后
侧旋发球当球抛起来时身体向后微转一点,然后手臂拉开。这样手上的动作隐蔽性会更好。身体完全把手上动作挡住就属于遮挡犯规,但允许合理遮挡。所以我们发球时前臂手腕球拍一定要让对手能够看得清楚。
3、重心压低
重心压低后非持拍手摊平把乒乓球置于掌心上面,和乒乓球台平行但是不能低于球台,在略高一点的位置。身体重心压低利用身体重心把球抛起来。
很多人抛球时用手腕去抛。球的落点、弧线高度都控制不好。正确的抛球是用身体的重心来带动我们的前臂抖动来抛球。抛球时手腕手掌基本不动。用身体重心往上突然的一蹬带着我们前臂去抖动把球抛起来。
4、练抛球
练习发球以前可以多练抛球,保证球每次都能抛在同一个位置。发球最佳的触球点在球距离身体15厘米左右的位置。很多人球发不好就是抛球的位置总是不固定。有时候在在前面有时候在后面。球抛到前面时候人要跟着身体过来了才能发好。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侧旋球

G. 乒乓球为什么我拉弧圈球都是侧旋

因为你是挨着乒乓球的侧面,只有你对着乒乓球的正面就是上下旋了

H. 乒乓球如何拉弧旋球怎样练好

乒乓球练习好拉弧旋球,首先要做好挥拍的徒手练习。可以先不上台,自己在家里回按照答弧圈球的发力动作练习,注意放松和连贯性,这种练习叫做徒手挥拍。这对形成拉球动作的定型非常有帮助。如果不能确定动作的正确性,可以对着镜子练习挥拍。至于练习的数量,每天可以保持在800次以上。
第二要学会摩擦的方式发力。弧圈球之所以能够制造强烈的上旋,主要原因就是拉球的时候是摩擦的发力动作,能够制造旋转。这和快攻是不同的,乒乓球快攻是击打的方式发力,球速快,但是旋转很弱或没有,因为力量通过乒乓球的球心,没有对球表面的摩擦,拉弧圈球发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第三,拉弧圈球用腰发力是关键。在拉弧圈球时,发力流畅是最重要的问题,否则没有力量的弧圈的攻击力反而不如快攻来的强。可用如下方法练习腰部的发力控制:准备接球时候往后引拍,幅度不要太大,手腕和手臂成直线,手指顶住球拍,不要弯,然后用腰带动手臂,往前挥摩擦球,摩擦球时手腕不要动,连续练习直到腰部用力自己感到协调为止,然后再用手臂逐渐加力,加力的时候也要注意还原要快。
掌握住以上三点,坚持练习,就会找到感觉,拉出好的弧旋球。

I. 简述一下乒乓球正手侧旋球的动作要领

发球吗,还是拉侧拐弧圈?楼主是横板、直板?
直板正手拉侧旋弧圈球。内
直板正手拉侧旋弧容圈球的动作要领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重心放在右脚上,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保持垂直,手臂由右后向侧外再向右上作弧形运动,在来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中部,向左侧上部摩擦,使球产生侧旋效果,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借助腰髋的转动辅助发力。
横板正手拉侧旋弧圈球,基本与直板相同。
侧旋弧圈球的特点是第一弧线向对方右侧偏折,第二弧线急速向右侧下滑落,对方不易回接
三种弧圈球动作的区别:前冲弧圈球是向前发力为主略带向上、加转弧圈球是向上发力为主略带向前、侧旋弧圈球是从球体外侧向内勾拉,向前上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