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临中乒乓球
1. 打乒乓身子压的特别底好吗
楼上有些人观点完全错误。重心太低,虽然有助于击球稳定性,但会妨碍启动速度。
接发球的时候,重心位置是有限度的,需要考虑:
一则防止对手偏正手位的短球,重心太低,够正手短球会较慢;
二则重心适度放低,要容易侧身抢攻;
三则要防止对方急上转球。
所以重心位置需要平衡好上述三点,和个人身高也有关系,如果你身高不高本身就不需要吧重心放得太低,如果身高较高,肯定自然就把重心放低一些,否则会影响你的接发球的精确性、以及击球稳定性。
2. 左右摆速的动作要领越详细越好,谢谢!!!!
以下答案来自http://blog.sina.com.cn/dailinzhong ,我读后收获颇丰,希望有帮助。同时感谢文章原作者戴临中先生。
许多朋友问摆速是什么。摆速是训练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以速度为特征的技术练习,是相持技术在来回与速度方面的总称。其内涵包括技术在快速状况下的稳定性、准确性、协调性、连续性和威胁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技术动作在持续的运动中保持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就是动作的基本结构,它符合人体生理的运动规律,符合动作的技术要点,符合专项对技术的即刻要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作变形问题,快速状态下动作不变形,我们就叫它技术的稳定性好,如果变形,我们就说它技术的稳定性差。技术的稳定性与技术的熟练程度成正比的关系,熟练程度越高,技术的稳定性就越好,反之亦然。在训练初期,摆速的练习目的之一,就是解决技术的熟练问题。具体的训练方法是采用反复的形式,逐步加大练习的难度。
所谓准确性,是指技术的有效程度,任何技术如果不具备准确性,那就谈不上在实战中的使用率和命中率,也就没有了使用这种技术的保障。因此,稳定性和准确性是使用技术的基本前提,是摆速练习的基础。通常,我们把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合在一起,习惯上叫“来回”。来回多,稳定性和准确性就高,来回少,就说明摆速练习的基础还没有打牢,问题就出在稳定性和准确性方面。究竟是哪方面的问题,我们就可以作进一步的分析,是稳定性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单个技术的反复练习来使技术动作进一步巩固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如果是准确性方面的问题,那就要重点在技术的细节上,比如手腕的控制(拍形调节)、小臂的运动方式、关节的运动等方面来寻找差距进行改进。这种思考和分析,是技术训练过程从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必然,也是我们对建立自己技术框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的思路和一种有益的辨析。
那么,稳定性、准确性与技术的对应关系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怎么样去提高稳定性和准确性会有很大的帮助。稳定性在技术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动作的用力顺序、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基本结构等方面。准确性在技术上的表现则集中在节奏与时空特征上,如弧线、落点、击球的时间和时机的调整和把握、身体的位移与动作的衔接等方面。
如何加强练习来改进稳定性和准确性呢?这里,我给大家提供几项主要的练习内容做为参考,练习时请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1、 半台(左半台、右半台)两点打一点的练习;
2、 推挡转侧身攻(拉)再接正手位扑打的练习;
3、 左推右攻练习(以右手握拍为例);
4、 正手位一点打两点(或打三点)的练习;
5、 侧身位一点打两点(或打三点)的练习。
上述练习,先注意来回,在保证来回的情况下逐步提高速度,加大力量。
摆速中关于协调性的问题,主要是针对不同技术在使用上的连接问题。我们都有体会,尽管在练习中解决了同一技术的速度问题,比如正手连续攻,反手连续推或攻,但要把这两项技术组合起来,一推一攻(左推右攻),速度就会减低下来,如果再加大难度,改成无规律的推攻,技术的转换和连接就更显得困难了。因此,摆速中所说的协调性,重点就是解决不同技术之间组合练习时的连接速度问题。这是摆速练习中的难点,也是摆速技术训练的瓶颈。
在同侧,两种不同的技术练习连接要比异侧两种不同的技术连接要容易得多,比如,正手拉结合正手扣,正手攻结合正手拉,反手推结合反手攻,反手攻结合反手拉等,因此,摆速协调性的练习重点应集中在异侧不同技术的衔接上。如反手攻结合正手拉,正手拉(攻)结合反手攻等。在异侧不同技术的衔接上,又应该以无规律的不同技术的连接作为重点。
关于连续性,又是在协调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可以看出,协调性和连续性是摆速练习在继稳定性、准确性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是摆速技术符合实战要求的训练过程,是摆速训练的目的所在。练习的重点内容是:
1、 正手拉后接快攻或连续扣杀的练习;
2、 正手连续攻后(中远台)连续拉后接扣杀的练习;
3、 反手推转反手攻或拉后接反手弹击或反手扣杀的练习;
4、 反手推(攻或拉)转正手拉或攻的练习;
5、 正手拉后转反手进攻技术的练习;
6、 上述练习的无规律综合性练习;
7、 反手推(攻、拉)后转侧身正手进攻技术的练习;
8、反手推(攻、拉)后转侧身正手进攻技术后接正手位的走动拉、打、扣练习;
9、反手技术转侧身进攻性技术接正手位连续进攻后再转入左右两边的相持技术练习。
技术威胁性的问题。强调的是最后技术的质量,如果我们解决好了稳定性、准确性、协调性、连续性的问题,威胁性就自然的凸现出来了,它不仅可以表现在速度与力量上,也可以表现在旋转和落点的控制上。优秀选手在摆速技术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有的是相持中能寻找机会,运用正手的发力将对方置于死地,有的是通过强烈的旋转遂使对方无法还击,有的是以极快的速度使对手只有招架之功,有的则是通过刁钻的落点变化将对手拖入预先设计好的泥坑。摆速好,相持技术就好,相持技术好,就会在快速的运动中为自己创造机会,赢得更多的搏杀机会。因此,专业训练过程中,摆速是技术训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每天都有练习安排,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比例上都是必须保证的。
相对于业余而言,专业球手对于下旋球(顺转)的还击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是提高对上旋球(逆转)的还击能力和相持球的能力。相持的技术(包含近,中,远),也就是在上旋情况下的对峙,才真正是实力的拼搏和综合势力的对抗,无论是职业高手还是业余球手,摆速技术都是决胜的基础。没有过硬的摆速技术,要想获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
摆速技术实际上就是快攻技术与弧圈技术的融合,是进攻性技术与过渡性技术、积极的防守性技术的融合,也是技术与战术训练的融合。在解决上手技术之后,摆速技术就会上升到主要的技术层面,对比赛的胜负将起到关键性乃至于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常说基本功要扎实,基本功是什么?主要就是指摆速,专业训练在挑选和考察后备人才的时候,视点也往往会聚焦在摆速技术上,因为摆速技术不仅仅是综合技术的体现,也是一个球手综合身体素质的反映。关于这一点,我在其它文章中多次提及,这里就不再罗嗦了。
3. 在长沙到哪里去找一起练习乒乓球的人啊,女子乒乓球。
呵呵 长沙五一大道有个乒乓球馆 戴临中开的 还有就是湖南省队 马坡岭、还有大学里面都有
4. 请戴临中讲打乒乓球正手攻球怎么迎前
乒乓球正手攻
一、击球前
1)选位:左脚稍前,身体靠近球台(离台50—70厘米),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
2)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并做内旋,使拍面稍前倾,以前臂后引为主(幅度不要太大),将球拍引至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握拍为例,下同)。
3)迎球:手臂向左前方迎球。
二、击球时
当来球跳至上升期,拍面稍前倾,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快速向左前方挥动,手腕配合外展,击球的一瞬间,食指放松,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并结合手腕内转动作,击球中上部。
三、击球后
手臂继续向左前上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四、发力主要部位以前臂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横拍近台正手攻球时,前臂和手腕成直线并与台面接近平行,拍柄略朝下。击球的时间、部位、拍面的角度及手臂挥动方向基本与直板相似。
乒乓球正手迎前攻
迎前:首先做到双腿微屈,含胸收腹,书上说要感觉重心下对着脚尖连线,要有随时往前扑的感觉,击球是蹬腿转腰的重心击球!小臂的随挥的力是熟练后慢慢加上去的。注意攻球肘关节是基本固定的,距离身体大概15CM.以上仅供参考。
搜索 出 “ 《跟我学乒乓球》唐建军(全8集)”
点击第五集 “ 《跟我学乒乓球》唐建军05 进攻技术” 观看
唐建军,男,1960年出生,四川合川人,北京体育大学小球教研室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