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低
『壹』 如何接较低的乒乓球
大概三种办法:
首先,
搓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技术。种类较多,根据击球时间、落点和旋转的不同,分快搓、慢搓、转与不转搓球、侧旋搓球等。一般在左半台使用较多。动作要点是:球拍在体前,击球时,上臂前伸,拍面稍后仰,利用上臂前伸和旋外的力量,将球拍向前下方送出,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中下部。特点是动作小,弧线低,落点活,旋转变化多等,可以牵制对方的攻势,并为抢攻或抢拉创造机会。
[编辑本段]搓球技术应注意的细节
1.引拍:有球友认为搓球是在球的下部发力,所以引拍高度一般都低于球台平面,这是不对的;应注意搓球技术中大部分是从上向下发力的,所以引拍高度一定要在台面以上,一般情况下是基本与网高同高。
2.发力:球龄较长的中老年朋友多以"抖腕"发力,这大多是"正胶"留下的后遗症,正生胶因摩擦系数较小,所以用加大手腕动作来弥补摩擦力的不足;用反胶的初学球友没必要去模仿,只用手腕的前挺及小臂的合力就足可够"转",同时也利于控球。
3.控拍:直板的控拍以姆、食、中指为主。但有球友在控制拍子的前倾、后仰角度时以姆、食指压拍肩的压力为主来调控拍形的,这样会使手腕与小臂紧张,不利于正确发力,更会增加整条手臂的负担;正确地方法应是利用小臂的内旋(后仰)及外旋(前倾)并配合自然放松的手腕来调控。
4.借力:搓球技术中有很多时候是需要借助来球反弹力来与自发力反向运动形成摩擦的,这在文中巳有交待,但这里还是要再一次强调需要注意击球时间尤其是上升期时的反弹力,以增加摩擦效果和有效控制弧线;同时注意下降期及顺旋转摩擦时的减、卸力。
5.站位及步法:由于搓球大部分是在台内,所以有部分球友的准(予)备站位会距台较近,甚至有球友在搓来搓去中会不自觉地越来距台越近。这种现象在初学球友中体现较多,一旦对方"将球变长"或"追身"时,往往会来不及移动就巳失分了。建议大家多注意国手们的予备站位及步法移动;正常站位应以55cm或60cm左右为基本台距,以双脚的前后左右移动来"迎前"。
[编辑本段]搓球 动作要点
(以右手为例)
1 慢搓:近台站位右脚稍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击球时用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在下降期击球中下部。
2 快搓:站位及击球方法与慢搓相同,击球时拍面稍横立避免出界或回球过高。
搓球的重点难点是前臂和手腕的挥拍路线和用力方法。
[编辑本段]搓球教学方法
1 徒手模仿搓球动作,掌握技术要领。
2 自己在台上抛球,将球搓过球网。
3 一人发下旋球,一人将球搓回。
4 两人对搓中路直线,再对搓斜线。
[编辑本段]搓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 引拍不够致使击球的前臂由上向下动作不明显。
纠正方法:持拍练习前臂和手腕向上再向下做切的动作模仿。
2 击球时拍面后仰不够。
纠正方法:在下降期搓对方发来的下旋球,体会拍面后仰前送动作。
3 前臂前送力量不够,击球后动作停止。
纠正方法:两人对练慢搓,体会击球后小臂继续前送的动作。
4 球点离身体过远,重心偏后,击球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两人近台站位对练慢搓,在下降期击准球的中下部。
[编辑本段]常用的搓球技术
(一)慢搓
1、特点与运用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2、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搓转与不转球
1、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2、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点与运用:倒拍动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完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使对方难以适应。常用于对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现机会球时。
2、方法与要点: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时机,使对方防而不备,出现失误,并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
[编辑本段]网前搓球技巧
我是一位左手选手,我的后场杀球没有大的威胁,但我的网前搓球还可以,向大虾们介绍我的经验。
先说正手。首先你要在中场准备好,注意握拍一定要松。一旦对手劈吊或放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网前最高点,然后只需用拇指和食指捻动球拍半圆形的切球托让球翻滚过网。注意:搓球时要用手指的小力量,大臂小臂基本不动,手腕儿也不要有太大的动作,否则搓出的球会很高,容易被扑死!
再说反手,反手有两种搓球方法,如果球很近网了,要从里向外捻(捻的方法同上。)如果球离网较远,要从外向里搓。(方法同上。)
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以后多看鲍春来搓望前球!
然后,
乒乓球削球
削球是我国乒乓球传统手法之一,也是乒乓球防守技术之一,削球技术正在向转,稳、低、攻方向发展。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利用球拍的摩擦力切削击球的一种技术。击球时,球拍后仰,由体侧上方向前下方挥拍,挥拍呈圆弧路线,在球的下降期触球的中下部。具有球速慢、弧线长、球下旋等特点。是一种防守技术,以其旋转和落点变化威胁对方。有近削、远削、加转削、不转削、削逼角球和削弧圈球等。
[编辑本段]动作要点
以右手为例:
正手远削:站位中台左脚稍前,上体稍向右转重心落于右脚,持拍手臂自然弯曲于腹前。顺来球方向向右上方引拍与肩同高,拍面后仰。当球从台上弹起时,持拍手上臂带动前臂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加速切削,手腕向下转动用力,在右侧离身体4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前送。
反手远削:中台站位右脚稍前,上体左转重心落于左脚,持拍手自然弯曲放松置于胸前。顺来球路线向左上方引拍约与肩高,拍柄向下。当球弹起时持拍手从左上方向右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用力切削,球拍在胸前偏左3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挥至右侧下。
削球的重点难点是手臂、腰、腹和腿的协调用力。
(一) 远削
1、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
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
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上图为正手削球,下图为反手削球)
(二) 近削
1、特点与运用:
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
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
③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三)削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
削加转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以难度较大。
2、要点:
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
②击球点一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
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量。
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男子削球:渐进
限于时代背景,早期削球手如伯格曼、迈尔斯等均以稳健防守著称,进入胶皮拍时代后,西多的出现使削球打法第一次出现明显的细分,其站位相对较近,以削球逼角为主,伺机反攻(多用反手)。但此后欧洲的削球均倚重防守,再未出现像西多这么积极主动的削球手——手握反胶海绵拍的别尔切克以转制胜,削出的球被当时的中国教练夸张地评论为“起重机都拉不起来”;原为两面反胶、后换过反面生胶的绍勒尔以稳见长,极少出高球,被喻为“切削机器”。
随着弧圈球在欧洲的流行,削球打法的重心逐渐转向亚洲。继同样以稳为主、步法和韧劲出众的姜永宁之后,李仁苏开始尝试将“转不转”原理用于削球,而两面反胶的王志良则让转不转削球首次在世界比赛中大放异彩。他的双打搭档张燮林,也在压低弧线稳削的前提下,借助长胶的性能配合少许反攻,屡屡令对手方寸大乱。中国特色的削球打法始见雏形。到梁戈亮参加世界比赛时,他在削转不转的基础上,融入了倒板技术,令横板削球的变化空间和进攻机会大为增加。从两面反胶、反胶/生胶到反胶/长胶,曾练过两面攻球的梁戈亮把各种组合试了个遍,最终回到削球打法时,特殊的经历决定了他攻势强、台前变化多的特点,尤其发球抢攻较为刁钻,他甚至先后与李莉、李振恃两位攻球手搭档获得了两枚世乒赛双打金牌。使用反胶/长胶组合的黄亮仍以旋转为主,进攻不多。限制胶皮颜色之前中国最后一位倒板削球的代表人物陆元盛,也是唯一一位正手长胶反手反胶的著名削球手,可谓独具一格。其后的陈新华、王浩等,也继承了前人积极主动的特点,同时凭借身高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削中反攻的力度和范围。丁松的出现无疑标志着中国削球打法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仅前三板的威胁大增,更首开削球手反拉弧圈的先河。而朱世赫,则让削球手的反攻能力更上层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对拉。
中国的近邻日本,在发展削球的道路上则相对中庸:旋转不及欧洲强,反攻不及中国多。梁戈亮时期日本出了一位高岛哲夫,削球功底颇得陆元盛欣赏,张燮林的评价也非常高,“恰到好处,击球点相对固定,也有相当的旋转,作为两面反胶其削球的稳健性很难得”,但他仅正手具备些反攻能力,此人44届世乒赛时曾做过日本队主教练。其后的松下浩二,只不过延续了这一模式,但青出于蓝却未胜于蓝。朝鲜的李根相也是上个世纪末期为数不多的削球好手之一,风格与陈新华相仿。
直到今天,塞义德、松下浩二等传统削球手也从来不将丁松引为同道,日本大部分人对削球打法的理解仍停留在“对方拉20板我削21板”的水平上。随手翻阅一篇英语写就的乒乓球文章,欧洲人用来表示“削球选手”的词汇仍然是“defensive player/defender”(防守型选手)或“back-spin player”(制造下旋的选手),而在中国,普通的球迷也对“攻削结合型打法”耳熟能详。当然,面对朱世赫创造的奇迹,欧洲人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希腊主教练认为,“如今的削球手必须具备相当的进攻能力,反手在近台也需加强反攻”,而他们也为此创造出一个新的词汇——modern(现代)defensive player。
女子削球:突变
与男子削球的发展相比,女子削球几乎长期陷于停滞。罗赛亚努、亚历山德鲁均以稳健为主;与西多同时期的高基安也注重高点削球,但站位比西多稍远,反攻也没那么积极;反手均为长胶的林慧卿、郑敏之仍是稳削加少许反攻;葛新爱继承教练张燮林的衣钵,以扰乱对方为主,进攻不算太多,背面的反贴偶尔攻之也以变化为目的;童玲借鉴了点男子的发球抢攻,但仍未走出林慧卿、郑敏之的模式;此后的管建华、邓亚萍、王辉、成红霞等也未有质的变化。盛产削球的前苏联也不例外:曾作为1994年世界杯女团冠军主力的俄罗斯选手梯米娜是位善用反手长胶削弧圈的“牛皮糖”,而后代表意大利参加1996年奥运会的布拉托娃虽然进攻略多,也仍然局限于近台反攻。海外的中国女削球手中,施捷是反手长胶,何千红正手换了正胶,田静在国内时最好排名不过第10,唯有李隽正手反胶反手正胶,当年丁松正是受了她的启发而确立了今天的发展方向。对于在巴黎世乒赛中分别负于高军和牛剑锋的金晶娥和Vik.帕夫洛维奇,陆元盛的评价是“平淡”。
中国国家队现存的女子削球手中,王婷婷两面反胶,正手削球的旋转强度堪称当世女子第一,对方基本一拉就下网,但她正手攻球实力有限,因此主要靠对方回球下网得分;丁颖削球旋转不强,稳健性尚可,但起动稍慢,连续大范围的高水平防守较勉强;鞠连华进攻能力强些,但正手削不住,攻守关系处理较片面,思想也偏于保守。
看起来,唯有与丁松相似的范瑛,有望成为女子削球发展的转折点,高军也评价道,“她的技术有点男性化,正手弧圈有一定威力。”的确,在鲍罗斯、斯蒂夫已经可以用反手弧圈冲削球的21世纪女子乒坛,削球手们再不“突变”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编辑本段]网球削球
如果掌握了网球反手削球技术,对于扩大击球范围和击球的稳定性很有益处。如果你想在网球比赛中要取得较好的名次,主要依靠把所有来球都打回对方场地。
如果能在网球进攻或防守中轻松自如的使用这一便利的攻击手段,无疑将扩大你击球的控制范围,显著提高你的竞技能力。
在各种情况下,反手削球都能发挥其效果
当需要高点击球时,当对方来球有角度且有旋转、有晃动时……你为何不是是采用反手削球的发法呢?遇到这些情况,擅长削球的选手则都能十分有信心的对付这些球。
网球削球的动作小,主要是借对方来球之力将球削出。即使是在身体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打出削球来。此外,反手双手击球的选手,当来球很远时,也可以双手变单手,采取反手削球的回击方法,从而扩大防守范围,有效的将球击回对方场地。
反手削球也具有进攻战略意义
一般来讲,反手削球属于防守性技术,但根据其使用方法的不同,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得力的攻击手段。
比如,在实战中,遇到对方上网时,可先将球削到对方脚下,迫使对方无法反攻而只能回一般的高球,然后再狠狠地向对方发起猛攻。
能打出下沉球的削球技术,既可以在向前截击时使用,也可以在接发球时使用。还可以利用削球的后摆动作与反手击球相同的特点,出其不意的削出网前小球。因此,很好的掌握削球,无疑将扩大击球范围,提高竞技水平。
那么,让我们不仅仅是羡慕向往这一有利的技术,一起来学习掌握它吧!
握拍方法:
1.让球拍拍面与反手单手击球的击球点相吻合。 2.以左手支撑着球拍(只右手选手)。 3.用右手从上面抓握拍子。
握拍的方法不同,拍面也因此而变化,而且挥拍回击也会因此而改变。首先应以单手反手击球时使用的握拍方法开始练习。基本上是使用东方式反手握拍法。只要是单手反手击球,无论是削球、平击球还是猛抽球,基本上是以采用东方式握拍法为宜。
引拍方法:
为了能削出旋转球,实际上引拍方法比击球时的挥拍更重要。能否正确的完成后摆引拍,做好削球准备,决定着削球的成功与否。反手削球技术的要点是:后摆引拍后拍子的高度、位置;完成向后引拍做好准备的时间早晚;然后是削击球的时机。
此外,还应注意(1)持拍一侧的右手臂肘关节不能太低。(2)绝对不能使用手腕 (3)运用削球时,完成后摆时拍子所在的位置 (4)后摆引拍时,只有做到左腋不打开,才能保证削球的挥拍动作是由内向外的挥动 (5)向后摆拍要做到使肩触到下颌为止
后摆动作:
在考虑削球挥拍动作之前,首先必须集中精力做好后挥引拍、摆好拍面的准备动作。只有做好引拍动作,才有充分时间,做到预测好时机之后再去削击球。
大削球时,务必要让球拍自上而下走一条直线。如果球拍不是很好的引摆在肩口上,那么削球动作时,球拍必然变成了沿圆环弧形线挥动,则不可能击出旋转球。
无论是双反手击球、单手反手击球,还是打削球,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提早后摆引拍,提早完成准备动作。
削球:
大削球,挥拍是"走"自肩起至腰之间的一条直线。首先应该集中精力做好削球,而不必有意识地做随挥动作。
网球反手削球技术不使用腰的转动和膝关节的伸屈动作以及重心的移动。双手反手击球的人,特别容易利用腰的转动去击球,因此,特别要注意不要使用腰的转动工作。
此外,如果削球是球不向前飞,有些人就企图使用身体动作,或是击球时有了挑球的动作,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球不向前飞主要是挥臂所走的轨道不正确,是未能沿一条直线挥拍原因所造成的。
双手击球者的削球:网球赛场上反手双手击球的选手,削球时仍以双手击球的话,方法很简单。双手击球的人以双手削球时,也许不能很好的对付追身球或高球,但是由于动作本身与打平击球和上旋球时没什么区别,所以可丝毫不感到别扭地去削球。
无论是双手削球,还是单手削球,所要求技术要点是相同的,即要求动作直到最后都要保持横向,而且不是展开身体。
拉球,
首先大致先说明弧圈球分为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
楼主说的就是属于加转弧圈球,但是你的对手的拍型不太规范,所以导致拉过来的球很高。
这种球一般是在拉下旋的时候才能拉的
要拉慢而且很转,首先就是要摩擦强,要球高的话摩擦就要薄,且拍型往前倾斜的角度不是很大。整个重心自下往上移动。 难度较大,原因就是要把摩擦控制得很薄,这样就比较容易拉空,要不就是力量不足,球高但是没有威胁。
对于这种高调加转弧圈球的接法大致有两种:
1.把球轻挡回去,主要在挡的时候球拍在接触球的瞬间往后移动一些,目的就是要抵消住旋转。注意球拍拍型不要过直,适当向前倾,也不要倾斜过多。
2.调整步伐,把身子移至中台,把球反拉回去。
注意球的方向,理论上说离球台越远就越容易在球飞过来的时候判断好方向,但是过远的话会导致离球过远拍够不到球或者是不能在发力时把球击出。
这个难度较大,楼主应该不是很擅长拉弧圈球,
估计你们打球时都是“一招制胜”的多,相持球比较少。
『贰』 乒乓球中如何接较低的球
搓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技术。种类较多,根据击球时间、落点和旋转的不同,分快搓、慢搓、转与不转搓球、侧旋搓球等。一般在左半台使用较多。动作要点是:球拍在体前,击球时,上臂前伸,拍面稍后仰,利用上臂前伸和旋外的力量,将球拍向前下方送出,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中下部。特点是动作小,弧线低,落点活,旋转变化多等,可以牵制对方的攻势,并为抢攻或抢拉创造机会。
常用的搓球技术
(一)慢搓
1、特点与运用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2、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搓转与不转球
1、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2、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叁』 乒乓球为什么影响力这么低
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
1、球的大小、场地大小决定了现场观看人数版的上限,乒乓球这么小,太权远了就看不到了,也就感受不到现场的气氛了,虽然网络有所弥补,但是现场和直播是两码事
2、参与人数,乒乓球最多4人参与 ,这决定了受众人群的问题,毕竟就算大家一起玩,一个篮球、足球可以七八个甚至十几二十个人玩,所以也有一些限制
3、入门较难,能体会到乒乓球乐趣是比较困难的,前期要好好练习下才能体会到乒乓球的魅力,这也是一个问题
4、竞技运动刺激性不够大不够直接,很多人提到乒乓球就感觉运动量不大、没有足球篮球那么累,其实不是,乒乓球也非常累,但没有直接的肢体接触,相对来说对人的刺激不够大
而且还要受制于天气等原因,所以乒乓球的影响力是远没有篮球、足球那么高的影响力的,而且小球也没有大球的影响力高!
『肆』 乒乓球打了几年,水平还是很低.该怎样提高
一,高质量发球标准
1 短球:离网不超过30厘米,第2落点不出台;
2 长球:专离端、边线不属超过20厘米,尽量从边线出去;
3 反弹弧线低,不高过球网;
4 旋转差强烈;
5 速度要快就如兔,慢则就似龟;
6 长与短、真与假、左与右、高与低、转不转、下与上、快与慢、隐与现等有机结合。
二,高质量发球动作出手突然、手法隐蔽、旋转强烈、落点准确、方向难辩、弧线低平。
三,高质量发球的关键
1 切忌什么球都会发而什么球也发不精;
2 发球必与自身打法配套;
3 越靠近拍头触球越旋转,越挨到拍柄触球怎么发也不会旋转;
4 能做到手腕灵敏、手臂发力、手指控制、腰部转动、重心转移综和协调和默契配合;适当的抛球高度、球拍对球的“点擦”(突然暴发力是否集中)、合适的球拍切入摩擦角度以及击球的第一入台点。
四,按质练球
1 短球:离网不超过30厘米;
2 长球:离端、边线不超过20厘米;
3 一定要精练到位;可在球台上画出你想练的等于一张大小等于A4纸(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落点区域去练。
『伍』 乒乓球,低平的不转球如何推
地平球的特点是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点后弹起不高,但急向前冲并向下滑落,能起到与扣杀同样的作用。
一、了解乒乓球旋转的规律。正确地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质及旋转强度,了解和熟悉各种不同性能球拍的击球特点,是对付旋转球的前提。
二、可用调整拍面方向和拍面角度的方法来对付旋转球。如用推挡回接对方发至反手位的左侧目而视旋球时,拍面方向应偏左一些,拍面角度向倾一些。
三、用力量对付旋转。假若对方削过来的球偏高,可做近似直线的扣杀,由于大力扣杀,击球力量大大超过了来球的力量,从而削弱了对方来球的旋转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回击低球时,主动发力击球,比较不易吃转;反之,越不敢打,越容易吃转。
四、用速度对付旋转。一般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提高单位时间的击球次数,板板紧逼,迫使对方在匆忙中回击,从而影响其击球质量,从中取得主动。
2、突发性要强。在与对方相持中,突然加快击球速度,可以破坏对方的击球节奏,使其勉强回接。
3、挥拍击球的速度要快。根据动量变化等于冲量的力学原理,挥拍击球的加速度越大,其动量也越大,给球的力量越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对方来球的旋转作用。
五、以转制转,以不转制转,用如下两种方法:
1、顺旋转击球。采用这种方法击球,可以借用来球的旋转力,提高回球的旋转速度,例如以拉对削或以削对拉。这种方法对于使用黏性较小的球拍的运动员效果更好。因为顺旋转击球时,黏性较小的球拍可以减小球在拍面的滚动作用,可以少吃转。同时还可通过加快摆速,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来对付旋转。
2、逆旋转击球,例如对攻、对拉、对搓等。使用这种方法击球主要靠自己发力,并要注意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
六、采用避转法击球
1、任何一种旋转球都是越靠近旋转轴的部位,其旋转越弱;越远离旋转轴的部位,其旋转越强。根据这一特点,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击球部位,避开强转区击球,以便少吃转,例如用推侧旋的方法回击弧圈球就可以少吃转。
2、采用辟转法回击旋转球,一般都能改变来球的旋转轴。因为当挥拍方向和来球的旋转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时,来球的旋转轴就必然发生变化。用推侧旋回击弧圈球,以及用攻球回击侧旋球、用侧身滑板突击下旋球等,避开了强转区击球,发亮了对方来球的旋转轴,所以可以少吃转。
七、采用借转法击球。在某种情况下,可采用球拍黏性较低的拍面击球(例如防弧圈胶皮或胶皮拍)。采用这种拍面回击过去的球,一般都部分地保留了来球原旋转力,有可能使对方自己吃自己的转,同时还因来球容易在这种拍面上打滑,也可以减少吃转。
八、用倒板法击球。运用两面不同性能的球拍倒板击球,既可以减少吃转,又可使旋转变化。
『陆』 打乒乓球的时候怎样接发得又低又快的球
怎样打乒乓球
1、首先是步法的掌握
打乒乓球,首先就是在掌握规则的额基础回之上进行步法的练习,步法有单步答移动,并步移动,跨步移动和跳步移动,我们要学习各种步法,这样打乒乓球时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体力。
2、再就是练习“直拍球”
握拍子时,球拍正面,拇指和食指分别拍柄两侧,是钳状,距离要适当,拍柄正好在虎口,这样的握姿叫直拍球。
3、再有就是“横拍球”
拍乒乓球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横拍球,这种方法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握住乒乓球拍,其他手指则在乒乓球拍的背面。我们打乒乓球时,可以根据自己来选择握姿。
4、还有就是球拍的角度
打乒乓球时,如果我们的方向相同,而拍球的角度不同,乒乓球的空中行驶的弧度是不同的,一般是拍面向前倾,控制行驶弧线的高度偏低,反之弧线的高度偏高。
5、再有就是“保证不出界”
我们打乒乓球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球不能出界,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乒乓球反弹后的高低,通过练习用力的方向和力度,来保证乒乓球的落点不出界线。
6、还有就是要练习落点的掌握
乒乓球的落点与乒乓的初始速度和方向,与我们拍球的方向和力度都有关系,这就要我们平时要加强联系,掌握技巧,使乒乓球落点在合适的位置,这种练习是长期的。
『柒』 乒乓球如何杀低球
1、乒乓球杀低球弧线既要保证一定的高度和长度以免不过网,又不能过长和过高以免出界;
2、具体回接情况要看来球性质,根据来球性质确定拍面的角度和使用的力量大小。比如,下旋来球如果搓接的话,拍面就要后仰,拉接的话就要稍前倾;
3、上旋来球或不转球,就要拍面前倾或稍前倾回接。没有一个能接所有来球的手法,需要自己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技术。
『捌』 乒乓球,直拍,如何打出很低的球
发球要使球的幅度降低,首先要把握好你的力度然后根据力度找感觉估计球回弹的距答离做到球过网附近亦或者落到对方附近 接球和发球都差不多的。喜欢的话多练练就好了,要使球落到最低你应该想球如何才能到对方那幅度降低就是球到对方那重力增大。玩久了无所谓快很准。
『玖』 乒乓球的级别高和低有什么区别
无星的,你用手捏捏看,如果很容易凹下去。
那就是这球不是很硬,可能容易裂。
有星的没这么容易捏下去,那就说明这球很硬。弹性大。
劝你最好买个世纪曝光3星的虽然有点贵,但弹性很大,并且非常硬。
『拾』 乒乓球发球,为什么有的高抛,有的低抛它们各有什么利弊
高抛抖动式发球,是我国吉林省运动员刘玉成于1964年发明的,后成为风靡世界乒坛的一项发球技术.其最明显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加了球下降对板的正压力,使球发的急,快,转,飞行弧线亦与低抛发球迥然不同.
采用高抛发球,应该注意增加高抛发球的旋转,落点,飞行弧线的速度节奏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必须紧紧围绕着为自己的打法服务的目的.
现在发高抛的动作幅度较小,速度较快,但球过网以后拐弯的程度远不如前.
1.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脚与肩同宽,身体与球台端线成45度或更小些.
2.抛球:是发此球的重要环节,抛不到合适位置就不可能发现有质量的球.抛球应高且直,忌抛球离台太远.抛球手腕不要内勾,侧翻;球放掌心.稍收复,手腕,前臂平稳的向上直抛,腰和腿同时向上稍挺,重心在左脚.
3.挥派拍击球:整个动作路线是先自右后上方向左前方做一弧形挥动,然后再接一个向右前方的抖动.当球拍从右向左挥动时触球,为左侧上下旋,具体侧上与侧下动作只别同低抛发球.当球拍从左向右前方抖动时触球,为右侧旋;若球拍多向前挥动,少向侧摸,多向前摩,则为直线急球.直握球拍者发又侧旋时,拇指稍用力.
击球点位置在近腰的中右处为好,离腰15厘米左右.
横握球拍运动员发球时,需改变握拍方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不在握拍并,自然弯曲于球拍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