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乒乓球直径变化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2016年国际比赛用球的回直径为40mm。
自2014年7月答1日起,包括国际乒联公开赛及总决赛在内的重大国际比赛都要使用新材料乒乓球。同时国际乒联还给出了两年的过渡期,到2016年6月底前,赛璐珞球和新塑料球可以同时在市场上合法销售,从2016年7月1日起,对赛璐珞球国际乒联将不再予以认可,这意味着有120多年历史的赛璐珞球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除了材质上的不同,新塑料球与旧球的最大区别就是标注直径的改变。国际乒联规定,新球的直径标准由原来的39.50至40.50毫米上调到40.00至40.60毫米,如此微小的尺寸调整,却足以让乒乓球的旋转、速度与弹性发生明显变化。国际乒联要求新塑料球一律采用“40+”的标注方法,与之前的“40”区分。这意味乒乓球由此进入了40+时代。

『贰』 乒乓球大小球的区别,优劣势,和在比赛中的影响。

1大球大球使速度、旋转、力量三者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小球时代一直是速度与旋转的对抗,而且速度明显占有优势,力量并没有占主导地位,大球的出现制约了速度与旋转的威力,力量的作用明显高于速度与旋转,也就是说,速度与旋转要以力量作为前提.为此,它对不同打法类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技巧型为主要打法的刘国梁,则受到的影响较大,而王励勤、刘国正、马琳力量型的选手所受的影响就小得多,他们击球动作幅度大,力量强,打大球仍能发挥出速度和高质量旋转的优势.不难看出大球的基本规律是速度与旋转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力量,没有力量的速度只能出现初速,而球落后台球速会迅速减慢,旋转亦是如此,这就是大球与小球的根本区别所在.

『叁』 乒乓球的直径历史上是怎样变化的

乒乓球原为38mm的小球,2000年,国际乒联开始改为40mm的大球。

『肆』 乒乓球的演变、大小、材质和性能的变化是什么

1996年5月,国际乒联理事会同意试验大球的提案——为减缓球速和旋转,增加回合和观赏性,建议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大两毫米。国际乒联准备次年在日本举行的青年锦标赛上做试验,但由于日本厂商意见太大而作罢。当时,改大球只是建议,厂商要生产大球,需要投入资金重制模具,调整工序,若建议最后被否决,资金就浪费了。

为支持乒乓球改革,上海红双喜乒乓集团毅然承担了试制任务,按要求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大球,由国际乒联送给各会员协会试用。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测试工作。中国乒协科学委员会科研人员做了“不同直径和重量的乒乓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实验结论是:直径大的球,速度慢于直径小的球,旋转弱于直径小的球;直径相同的球,重量和弹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弹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转强。

1997年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期间举办了首次试验大球的比赛,但影响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议举办的苏州国际乒乓球“大球”赛做了第二次试验。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苏州试验比赛的经费。199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又举行了一次试用大球的国际比赛。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124名委员中有84人投赞成票,30人反对,10人弃权。当时新任的国际乒联大大沙拉拉说,有些代表因对这项改革措施将带来的影响不了解而投了弃权或反对票,他将做解释和说服工作。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目前已由中国红双喜和双鱼两家企业研制出无缝乒乓球,它由一整片材料制做而成,使球更加耐用,新球将在伦敦奥运会后普及。
乒乓球运动的改革还有“实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无遮挡发球”。从2008年9月1日正式实施“禁胶令”,改用无机胶水。

『伍』 乒乓球大小的变化

乒乓球的大小
以前为:40mm,后来做了改变,改变为:38mm。

『陆』 乒乓球的大小

“小球”变为“大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为此,国际乒联前大大荻村伊智朗曾考虑把乒乓球加大。而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大大后把这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5月,国际乒联理事会同意试验大球的提案——为减缓球速和旋转,增加回合和观赏性,建议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大两毫米。国际乒联准备次年在日本举行的青年锦标赛上做试验,但由于日本厂商意见太大而作罢。当时,改大球只是建议,厂商要生产大球,需要投入资金重制模具,调整工序,若建议最后被否决,资金就浪费了。
为支持乒乓球改革,上海红双喜乒乓集团毅然承担了试制任务,按要求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大球,由国际乒联送给各会员协会试用。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测试工作。中国乒协科学委员会科研人员做了“不同直径和重量的乒乓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实验结论是:直径大的球,速度慢于直径小的球,旋转弱于直径小的球;直径相同的球,重量和弹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弹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转强。

1997年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期间举办了首次试验大球的比赛,但影响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议举办的苏州国际乒乓球“大球”赛做了第二次试验。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苏州试验比赛的经费。199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又举行了一次试用大球的国际比赛。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124名委员中有84人投赞成票,30人反对,10人弃权。当时新任的国际乒联大大沙拉拉说,有些代表因对这项改革措施将带来的影响不了解而投了弃权或反对票,他将做解释和说服工作。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此外,乒乓球运动的改革还有“实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无遮挡发球”。

『柒』 乒乓球是什么时候变大球的

国际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推动了乒乓球技术的变革和发展。在2001年和2003年47届团体,单项世乒赛上,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改革:比赛用球的直径由38mm增加到40mm,每局分数由21分该为11分,以及无遮挡发球等,并决定此规则从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虽然规则的修改较为简单,但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却产生巨大的影响。

1、球的直径大了,相同力量下运行速度相对变慢。适合的人群变多了。

2、球的直径大了,旋转时弧度相对变大,使打乒乓球技巧变化更大。

3、球的直径大了,增加了比赛的可观性。

『捌』 标准的乒乓球的大小,体重分别是多少

规格:大球换小球,从直径40mm换为直径38mm 比赛只能使用一种规格的乒乓球,不可同时混用版38mm或权40mm两种乒乓球。确认机头两侧的切换开关位置相同,并且同使用乒乓球的规格要相符。否则会出现卡球或者球一出发球口就往下掉现象。 一般来说,新球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粉末。当这些新球进入发球机球道时,会增加发球机上球时的摩擦阻力,造成出球不顺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卡球。因此,我们建议您,新球在使用之前,先清洗一下,然后擦干,以保证发球机出球顺畅。(随机赠送的乒乓球已经清洗过)。 发球机靠摩擦把乒乓球发出,表面会带有静电,这样,它就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如球落在地面上,也会吸附地面上的灰尘、毛发等杂物。若捡球时,用扫把将球扫入簸箕,其中夹杂毛发等什物,一起倒入发球机。如此,发球机送球系统容易被异物卡住,或球道长期被灰尘磨损,造成出球不顺畅,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卡球。因此,我们建议您定期清洗发球机用球,一般2-3周清洗一次就可以。同时,保持发球机周边环境(球台和地面)的适度整洁也是您需要注意的

『玖』 乒乓球直径变化了多少

“小球”变“大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拾』 乒乓球的变化,球的演变,大小,材质,性能,等等变化, 是球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队囊括第三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7项冠军之后,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网加高等建议,但这一建议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为此,国际乒联前大大荻村伊智朗曾考虑把乒乓球加大。而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大大后把这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1996年5月,国际乒联理事会同意试验大球的提案——为减缓球速和旋转,增加回合和观赏性,建议将乒乓球的直径增大两毫米。国际乒联准备次年在日本举行的青年锦标赛上做试验,但由于日本厂商意见太大而作罢。当时,改大球只是建议,厂商要生产大球,需要投入资金重制模具,调整工序,若建议最后被否决,资金就浪费了。

为支持乒乓球改革,上海红双喜乒乓集团毅然承担了试制任务,按要求生产出一批高质量的大球,由国际乒联送给各会员协会试用。世界上唯一拥有测量动态乒乓球速度和旋转仪器的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测试工作。中国乒协科学委员会科研人员做了“不同直径和重量的乒乓球对击球速度和旋转影响的实验”。实验结论是:直径大的球,速度慢于直径小的球,旋转弱于直径小的球;直径相同的球,重量和弹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弹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转强。

1997年第四十四届世乒赛期间举办了首次试验大球的比赛,但影响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议举办的苏州国际乒乓球“大球”赛做了第二次试验。中国乒协主动承担了苏州试验比赛的经费。199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又举行了一次试用大球的国际比赛。

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获得四分之三多数票而被搁置,124名委员中有84人投赞成票,30人反对,10人弃权。当时新任的国际乒联大大沙拉拉说,有些代表因对这项改革措施将带来的影响不了解而投了弃权或反对票,他将做解释和说服工作。

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特别大会和代表大会在吉隆坡通过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奥运会之后,乒乓球比赛将使用直径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目前已由中国红双喜和双鱼两家企业研制出无缝乒乓球,它由一整片材料制做而成,使球更加耐用,新球将在伦敦奥运会后普及。

此外,乒乓球运动的改革还有“实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无遮挡发球”。从2008年9月1日正式实施“禁胶令”,改用无机胶水。有挥发物的溶剂胶水通常被称为有机胶水或快干胶水,其主要成分是黏合胶体和有机溶剂,后者是指低毒性、有挥发性、能溶解黏合胶体的化学溶剂,其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国际乒联对胶水中的有毒成分有一定的限制标准。有机胶水能增加海绵弹性、提高击球速度,每名运动员在参赛之前都需要给球拍刷上数次胶水,这也被视为乒乓球比赛的必备武器。无机胶水既无色也无味,稀释度近似水,不会增加海绵弹性,只需要刷一次,这种胶水的底板易清洁,不留任何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