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要求
❶ 排球运动员要求
(一)肌肉力量
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肌肉收缩完成的,肌肉收缩产生的能量就是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所有运动发生的原动力。根据肌肉收缩的速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两类。
1、爆发力:又称速度力量。是人体肌肉瞬间收缩产生的力量,向扣球这种最手肌肉力量影响的技术,主要靠爆发力,表现在扣球速度和起跳高度等。
2、肌肉耐力:是指肌肉收缩的持续能力,或肌肉反复收缩的能力。它与最大肌力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一场比赛中要做起跳这样的爆发性运动百次以上,就必须有很强的肌肉耐力。
(二)速度
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某个动作或位移某段距离的能力。排球运动中的速度分为反应速度、移动速度和动作速度。
1、反应速度:在排球运动中主要表现在对各种快速来球的反应,即队员从看到球到开始进行接球动作的神经传递时间。
2、移动速度:指在单位时间内身体位移的距离
3、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操作时间
(三)耐力
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运动的能力,是人体完成长时间工作所必需的。与排球项目关系最密切的耐力是全身耐力。全身耐力使之长时间连续比赛和训练所必备的身体素质, 它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机能密切相关,手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四)灵活性
灵活性是迅速改变身体或身体某部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的能力,也是正确而且快速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排球场上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结合球的各种变方向起动移动;各种情况下及时合理的运用各种倒地起立;空中动作的变化和平衡;在任何情况下各种技术动作的串联和互补。
(五)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身体的柔韧程度,它取决于身体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乃至皮肤的活动范围的大小。柔韧性对于充分发挥肌肉力量,合理的掌握技术动作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等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弹跳力
弹跳力是指人体蹬地所完成的与地面之间产生一定距离的能力。排球中的扣拦是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因此,弹跳力是排球运动中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对于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七)调整力
调整力是指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它受神经刺痛的支配。具体表现为反映时、平衡能力、放松程度、集聚力和灵巧性等
❷ 关于排球比赛的规则
排球基本规则
一、比赛场地与设备
排球规则是由技术性规定、非技术性规定和场地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组成的。场地设备、比赛的方法,以及参赛人数等方面的规则,规定了排球项目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性质。比赛参加者的权力与责任,比赛的间断及延误比赛,队员的不良行为等方面的规则,规定了排球运动参加者必须在公正和遵守体育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比赛。规则中大量的清楚的技术定义,是排球运动的核心,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众多客观条件的需要,规则在对技术性规定的要求上逐渐放宽,趋于简单。这样将更便于人们去了解规则,了解排球。
一、排球比赛的场地与设备
(一)比赛场地
排球比赛场地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宽呈长方形对称的无障碍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7米的无障碍空间。国际比赛的场区边线外的障碍区至少5米,端线后至少9米,上空的无障碍空间至少12.5米。
(二)比赛场地的区域
1.比赛场区
由中线的中心线分为长9米,宽9米的两个相等的场区。
2.前场区
每个场区各划一条距离中线中心线3米的进攻线(其宽度包括在内)。中线与进攻线之间为前场区。
3.换人区
两条进攻线的延长线之间,记录台一侧边线外的范围为换人区。
4.发球区
在两边的端线外,两条边线的延长线上,各划两条长15厘米,垂直并距离端线20厘米的短线,两条短线之间为发球区。发球区的深度延至无障碍区的终端。
5.准备活动区
❸ 排球比赛场地的要求有哪些
1.地面:必须平坦、水平、划一。世界性比赛场地地面只能为木质或合成物。
2.界线:宽均为5厘米,其宽度包括在各个场区内。
3.颜色:室内必须为浅色。界线颜色要与地面颜色不同。世界性比赛场地界线为白色,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分别为不同的颜色。
4.温湿度和照明:室内最低温度不得低于10摄氏度(50华氏度)。照明度为1000~1500勒克斯。世界性比赛的室内温度,最高不得高于25摄氏度(77华氏度),最低不低于16摄氏度(61华氏度)。湿度不得高于60%。
❹ 排球的打法、比赛规则
排球的打法记比赛规则如下:
1、发球:获得发球权的一方须先轮转 ,1号位队员在裁判员鸣哨后3秒钟内将球击出。发球离手后 ,如果球在中途触及发球队场上队员、标志杆、其他障碍物,球落在对方界外或发球不过网均为发球失误,失发球权。在本队未失误前,发球队员连续发球。
(4)排球比赛要求扩展阅读:
下列情况为发球击球后的犯规:
(1)球触及发球队队员或没有通过球网的垂直平面。
(2)球触网后落入对方场区外,界外球。
(3)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在发球时,某一队员或2名以上队员密集站位或挥臂跳跃、移动遮挡接发球队员,且发出去的球从他或他们上空飞过,则构成个人或集体发球掩护犯规)。
对发球犯规的裁判方法
(1)发球犯规由第一裁判员判断,发球击球后的犯规由第一裁判和司线员进行判断。
(2)发球犯规如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位置错误在后,发球击球后的犯规如与对方位置错误同时发生,应判位置错误在前。
(3)下列情况,第一裁判员应重新鸣哨发球:
①第一裁判未鸣哨、发球队员已将球发出。
②遇特殊情况(如运动员受伤,球滚入场内等)。
③第二裁判员在第一裁判鸣哨允许发球后,又鸣哨中断比赛允许某队暂停或换人的请求,第一裁判员不允许中断比赛的请求。
(4)第一裁判待发球队员进入发球区并拿到球做好准备、接发球一方已站好位置,即可鸣哨。鸣哨后,第一裁判员默数8 s。
(5)发球队员同场上本方后排其他两位队员无位置错误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