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乒乓球砍式发球

蹲砍式发球指发球者采用下蹲姿势进行发球。多用于横拍运动员。分为正手右侧上(下)旋球和利用球拍反面发球的正手左侧上(下)旋球两大类。正手右侧上(下)旋发球的动作要点是:(1)左脚在前,身体向右偏斜站立。在向上抛球的同时两膝弯曲,呈半蹲姿势,身体重心在两脚之间。引拍时上臂外展,前臂屈,将球拍举至右肩上方;(2)击球时,前臂加速伸开,手腕内收。当球下降至与网同高或稍高于同时,球拍触球的中部并向右侧上方摩擦。如发右侧下旋球则需改变挥拍的方向,使球拍触球中部后向右侧下方摩擦。发球后应迅速站起。这种发球旋转较强,变化多,飞行弧线和反弹方向与下手类发球不同,对方往往难以适应甚至直接失误。 特点与作用: 下蹲式发球在摩擦球的部位和方向与站立式发球不同,下蹲式发球时球拍多摩擦球的上半部,发出的球的旋转性能和常规发球不同,具有旋转变化多、突然性和新异性强等特点,在关键时刻可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一般多为横拍选手采用。 1、 下蹲发右侧上旋球和右侧下旋球: 动作要点: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略向可偏斜,球向后上方抛起,将球拍上举至肩高,同时两膝弯曲成深蹲状,当球下降到头部高度时,执拍手迅速由左向右挥摆,手腕放松,挥拍路线呈半圆形。 发右侧上旋球时,拍面触球的左中部并向右侧上部摩擦,越网后向对方左边偏斜前进。 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从球的正中部向右侧下部摩擦,越网后向对方左边偏斜前进。 2、 下蹲发左侧上旋球和左侧下旋球: 动作要点:身体较正对球台,球向后上方抛起,执拍手向右下方引拍,两膝弯曲成深蹲状,当球降至头部高时,执拍手由右后方向左前方挥摆。 发左侧上旋球时,拍面触球的右中部并向左侧上方摩擦,越网后向对方的右边偏斜前进。 发左侧下旋球时,拍面从球的正中部向左侧下部摩擦,越网后向对方的右边偏斜前进。

B. 乒乓球下蹲砍式发球怎么发

下蹲砍式发球的主要旋转轴是矢状轴(前后轴), 所以侧旋强并带有逆或顺旋成分、 球落 台后"不向前走"是其主要特点。 由于球拍的运行轨迹是半园弧形, 可以用弧线中的任何位置 接触并摩擦球的不同部位, 使各旋转轴上的旋转内容不同来制造组合旋转的不同变化, 因此 给正确地判断增加了很大地难度。 根据下蹲砍式发球基本原理的分析, 判断下蹲砍式发球的 旋转内容的基本方法是: 一、 首先根据对方用球拍的正反面来判断来球的侧旋方向: 对方是右手持拍用正面摩擦球是 右侧旋,用反面则是左侧旋,因此在接发球时:对方用正面摩擦,我方拍面应偏向对方反手 位,对方用反面摩擦,我方拍面应偏向对方正手位。 二、再以球的侧中部为基本点:对方用前倾拍形从侧中上部向中部摩擦为上旋,用后仰拍形 从侧中部向中下部摩擦为下旋球, 用正或反面从正后中上部向后中部摩擦为弱下旋, 从后中 部向中下部摩擦为较强下旋。应根据不同地旋转方向调整拍面迎前时的前倾或后仰角度。 三、复合旋转: 1、对方用正面并前倾的拍形由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右侧上旋球并含有顺旋的成分,对方用正 面并后仰的拍形由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右侧下旋球并含有顺旋的成分, 对方用正面并垂直的拍 形由后向前直发力为弱右侧上旋球无顺逆旋的成分。 2、对方用反面并前倾的拍形由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左侧上旋球,对方用反面并后仰的拍形由 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左侧下旋球,对方用反面并垂直的拍形由后向前直发力为弱左侧上旋球。 3、逆顺旋的比例:接逆旋发球时应以矢状轴为主旋转轴进行判断,在矢状轴与额状轴上的 动作幅度大于垂直轴上的动作幅度、即围绕矢状轴上的横向发力大于垂直轴上的向前发力, 逆、顺旋的旋转强度相对较高,反之则应以侧旋为主。 四、综合: 1、对复合的旋转应区分主次来具体应对:在以侧旋配合上或下旋的传统发球中,我们习惯 先调整拍面的朝向去应对侧旋、 再以前倾或后仰的拍形去应对上或下旋。 在应对逆旋发球中, 由于逆或顺旋的比例较大而横向跳动的特点, 因此我们应该先以拍面略偏向来球跳动的反方 向, 这样可从利用向前发力产生的横向摩擦来克制顺或逆旋转, 实战中就是引拍时一定要顺 延来球方向引到位、 甚至可以略偏来球的外侧以克制顺或逆旋成分, 这次马琳搓接日本年轻 选手的逆旋发球就非常成功。 用拉或打的强接时, 由于逆旋发球中的逆顺旋需要与侧旋和上 下旋比例相互协调,所以逆顺旋的强度不会很大,强接时由于是相对的横向摩擦,在拍形和 发力方向上稍加调整即可,可当不转球来处理但动作要快、要干净利素不犹豫;弱接时由于 发力的力度小及落点短等原因, 上步时重心一定要先移动以使身体及时到位, 由于逆上短球 易于挑打且不易发短, 所以逆旋发球多以逆下短球及逆上长球为多。 这应是逆旋发球或砍式 发球的普遍规律,只要在拍形及发力方向上多注意,经过几次有效体验后找出规律,再接发 时就会心中有数了。 2、确定逆顺旋:对方用拍子正面接触球是顺旋加右侧旋,过网弧线会向左偏,到我方台面 上会向右跳, 因此接发逆旋发球时的站位应适度后移, 再根据顺逆旋方向予动重心后上步移 位,如距台过近,会不易调整。 3、还要提醒的是:克制强旋转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横向摩擦,它与以快制转(击打)、顺逆 方向摩擦等方法相比同样有效, 是我们接逆旋发球技术中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中重要的组成 部分,不可忽视和偏废。

C. 如何接好下蹲砍式发球

第一,这里我先帮你分析一下这种发球的旋转性。下蹲砍球式发球,旋转性同反手发球,这个决定了如果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的情况下,接这样的球,不论搓球或者打,都应该把板侧向对方反手位。这个是最基本的一点。
第二,一般人用下蹲砍球式发球很难发出旋转很强的球,基本是侧下或者侧旋。如果你是横排,球出台的话,反手位可以放心的爆冲它,但是爆冲时候要果断,犹豫的话,旋转会对你有影响。近台接球需要判断旋转,侧下可以搓,侧上打,这个看基本功了。正手球果断的打,不过一般落点不好控制,因为要打直线,回球过去很容易打到对方中路,这个没办法,只能多练。
第三,求旋转的判断。对方发球的击球点很重要,拍型也很重要,需要看的很多,这里简单的棒你分析下,有两点,第一上旋,下蹲砍球式发上选球时击球点一定在球上部,就是把手勾过来,拍在球上面触球,根据板型,最平上旋最强,拍立的越厉害,侧旋越强。第二下旋,这个正好跟上旋全部相反,判断旋转方式类似上旋。

D. 乒乓球下蹲砍式发球怎么发上旋

下蹲砍式发球的主要旋转轴是矢状轴(前后轴),所以侧旋强并带有逆或顺旋成分、球落台后"不向前走"是其主要特点。由于球拍的运行轨迹是半园弧形,可以用弧线中的任何位置接触并摩擦球的不同部位,使各旋转轴上的旋转内容不同来制造组合旋转的不同变化,因此给正确地判断增加了很大地难度。
一、首先根据对方用球拍的正反面来判断来球的侧旋方向:对方是右手持拍用正面摩擦球是右侧旋,用反面则是左侧旋,因此在接发球时:对方用正面摩擦,我方拍面应偏向对方反手位,对方用反面摩擦,我方拍面应偏向对方正手位。
二、再以球的侧中部为基本点:对方用前倾拍形从侧中上部向中部摩擦为上旋,用后仰拍形从侧中部向中下部摩擦为下旋球,用正或反面从正后中上部向后中部摩擦为弱下旋,从后中部向中下部摩擦为较强下旋。应根据不同地旋转方向调整拍面迎前时的前倾或后仰角度。
三、复合旋转:
1、对方用正面并前倾的拍形由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右侧上旋球并含有顺旋的成分,对方用正面并后仰的拍形由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右侧下旋球并含有顺旋的成分,对方用正面并垂直的拍形由后向前直发力为弱右侧上旋球无顺逆旋的成分。
2、对方用反面并前倾的拍形由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左侧上旋球,对方用反面并后仰的拍形由后上向前下发力为左侧下旋球,对方用反面并垂直的拍形由后向前直发力为弱左侧上旋球。

E. 砍式发球如何

第一,这里我先帮你分析一下这种发球的旋转性。下蹲砍球式发球,旋转性同反手发球,这个决定了如果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的情况下,接这样的球,不论搓球或者打,都应该把板侧向对方反手位。这个是最基本的一点。
第二,一般人用下蹲砍球式发球很难发出旋转很强的球,基本是侧下或者侧旋。如果你是横排,球出台的话,反手位可以放心的爆冲它,但是爆冲时候要果断,犹豫的话,旋转会对你有影响。近台接球需要判断旋转,侧下可以搓,侧上打,这个看基本功了。正手球果断的打,不过一般落点不好控制,因为要打直线,回球过去很容易打到对方中路,这个没办法,只能多练。
第三,求旋转的判断。对方发球的击球点很重要,拍型也很重要,需要看的很多,这里简单的棒你分析下,有两点,第一上旋,下蹲砍球式发上选球时击球点一定在球上部,就是把手勾过来,拍在球上面触球,根据板型,最平上旋最强,拍立的越厉害,侧旋越强。第二下旋,这个正好跟上旋全部相反,判断旋转方式类似上旋。 如何发这种球呢?首先将球抛起,同时竖起球拍准备砍的姿势,待球下落到与球拍平齐时,顺势下蹲并用拍面摩擦球的侧面靠上的部位,顺势砍下去。注意一点,砍的时候基本上是侧砍

F. 乒乓下蹲砍式发球有谁会

乒乓下蹲砍式发球中国的刘伟、牛剑锋、丁宁、孔令辉、日本的福冈春菜、松平健太比较擅长。

下蹲式发球,乒乓球运动发球方法的一种。指发球者采用下蹲姿势进行发球,简称“下蹲发球”,民间也叫“砍式发球”。多用于横拍运动员。分为正手右侧上(下)旋球和利用球拍反面发球的正手左侧上(下)旋球两大类。在日本,此类发球有个好听的名字——“王子发球”,原因据说是在日本最早使用此类发球的,都是在王子俱乐部打球的成员,故名。

G. 乒乓球下蹲砍式发球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994年,河北保定 教练唐银生(郗恩庭师兄)摸索传授给弟子 牛剑锋(世界冠军),成为世界首位使用下蹲砍式发球,之后国内丁宁,日本平野早矢香、松平健太,德国奥恰洛夫 等乒坛名将所学习使用。纯个人经历,本人教练就是 牛剑锋、高军、齐宝香、白杨、王婷婷的师姐。他们同时保定籍乒乓球运动员

H. 乒乓球下蹲砍式发球怎么发上旋

一、身体站位,下蹲时要以虚步(武术中的一种姿势)为主,正砍发球用左虚步;反砍发球用右虚步。
(1)站位前后。站位与案面端线的距离,要以球板下砍不碰到端线为宜。
(2)站位左右。不论正、反侧砍发球,站实的一只腿要与案面中线大约对齐,以便于接下一板球。
(3)站位高低。下蹲的高低,要使眼睛、球网上端、球台端线形成一条直线。
二、握板姿势
(1)右(左)手上举置右(左)肩的锁骨上方,拍子横放,拍头要与右(左)腮贴近。(2)用虎口托住拍柄,再用大母指、小母指锁住球拍,其余三个手指离开拍柄。下砍前整个手、臂要全放松,千万不要握紧,否则会影响发力。
三、板面角度
(1)发侧上旋球时,拍面直立,角度大约在90度左右。身体与球台的端线的夹角大约在40―50度左右。
(2)发侧下旋球时,拍面后倾70―80度,身体与球台的端线的夹角大约在50―60度左右,两者不要相差过大,以免影响发上下旋球时动作的一致性。

四、击球位置
发下蹲侧砍发球的关键,当发侧上旋球时,要以拍面的下半部位触球。当发侧下旋球时,要以拍面的上半部位触球。也就是用下面发上旋;用上面发下旋。或者说是拍子旋转的前期先触球是下旋;拍子旋转的后期再触球是上旋。
五、手腕旋转
下蹲侧砍发球,能否发出强烈的旋转,手腕向内旋转至关重要。不论发侧上还是发侧下旋球,拍子都有一个向内旋转的动作,旋转的角度大约在30―40度左右。
六、发力方式
下蹲侧砍发球,手腕要向内、向前、向下拉拍。当发侧上旋球时,手腕要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当发侧下旋球时,手腕要向内、向下发力为主。发球旋转的强度,另一个的关键在于多磨擦,少击大,也就是以磨擦为主。
七、球的落点
发球有长、有短,有左、有右,有急、有缓多种配合才会更有效。下蹲侧砍发球,要以不出台为主,如果能发出似出台又不出台的球,效果为最佳。能发出这类最佳的球,要做到磨擦要多、动作要小、身体要收紧。切忌动作过大、击打过大。
八、身体还原
当一球发完之后,身体要迅速还原,以迎击回球。大个子运动员因为蹲得较深,还原困难一些;小个子运动员做起来就容易一些。但不论哪类运动员,只要能做到两点,都会办得到。一是树立迅速还原的意识,做到思想有准备。二是动作要到位,当发完球以后,实腿的脚要立即蹬地,虚腿的脚要配合抓地,支撑身体站立。而且要退后半步,以防急推过来的球,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