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87年乒球世锦赛上,组织决定让何智丽输给队友管建华,以増加夺金概率。何未听从,以3:0战胜管建

何智丽 即 小山智丽
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八进四的时候小山智丽对陈静,第一局真打陈静获胜,但之后按教练组临时要求陈静让球给小山智丽。小山智丽在半决赛也接到了教练组的让球要求,但其拒绝让球并且没有事先知会队友和教练组,3:0击败本来准备好接受让球的队友闯入决赛,并夺取冠军。她在半决赛意外发难的行为也影响到了当时正在与韩国选手进行第5局决胜局苦战并领先的戴丽丽。
将近俩年没打球的何智丽,于89年宣布退役,并且在这时碰到了她的前夫,日本工程师小山英之,结婚后从夫姓改名小山智丽。随后去了日本。在一个及其遭烂的环境下,由她的丈夫陪练,于92年复出。 结果在94年,她一个人接连击败前奥运会冠军台湾的陈静、中国的乔红和世界冠军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小山夺冠的第二天,翻开日本各大报纸,反应都相当冷静,大都引述她自己夺冠后的表露;但国内各传媒的反应却相当强烈,许多报纸为此发表述评,内容以责骂小山智丽为主,很多人对她的“哟西”表示很难接受,一家京报甚至发起一次题为“小山智丽的挑战”大讨论。
在汉城奥运会结束后,何智丽远嫁日本人小山英之,改名为小山智丽。一度销声匿迹的她在6年后重出江湖,代表日本女队参加广岛亚运会,接连击败陈静、乔红和邓亚萍而夺得女单冠军。小山智丽在赛前向日本各大媒体“控诉”了她在中国时受到教练的不公对待,在战胜邓亚萍后,她更是欣喜若狂地表示,为日本夺得亚运会冠军比为中国拿到世界冠军还要高兴。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举行前,小山智丽以丈夫有婚外情和受到虐待为由提出离婚并要求赔偿,大阪高等法院裁决她获得650万日元的赔偿费。小山智丽在1989年与小山英之结婚,由于怀疑丈夫与女同事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关系,她一度失眠和食欲不振,并放弃了参加1997年世乒赛的机会。
何智丽与小山英之离婚后,搬出了小山家。2004年10月,何智丽在大阪买了一套四房一厅新房。何智丽说,新居在大阪的好地段。那是一幢十三层的大楼,她的新居在笫十二楼。她也买了轿车。何智丽的弟弟何智勇到日本已十几年。大学毕业后,弟弟在日本工作。如今,弟弟已成家,弟媳妇是上海人。
由于其任职的银行在苏州设立分行,她频繁地往返于家乡上海与大阪之间。
很多中国球迷难以理解,她跟前夫小山英之既然已经离婚,为什么至今她在日本仍用“小山智丽”的名字?
何智丽解释说,这是因为“小山智丽”在日本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再说,改名的手续很麻烦,所以她就没有改。何智丽说,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很排外的国家,她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女人,能够立足日本上层社会,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高超的球艺。何智丽现在的身份,是大阪池田银行俱乐部乒乓球队的主教练。
“小山智丽”在日本的名气,不仅是因为她跟小山英之结婚时,日本报纸整版整版地加以报道,还在于她在日本一次次夺得金牌。她三次受到日本天皇的接见。日本前首相桥本曾说,最喜欢看小山智丽打球。如今,每年的9月30日,日本的一些网站上还会标出“今天是小山智丽选手的生日”的字样……
2005年5月,第48届世锦赛单项赛在上海举行,小山智丽应世乒赛组委会和中国乒协之邀以嘉宾的身份回到上海,这是何智丽10几年来首次在上海公开露面。

B. 跑到日本,又回来把邓亚平打败的那个乒乓球运动员叫什么啊

跑到日本,又回来把邓亚平打败的那个乒乓球运动员叫(小山智利,原名:何智丽)

延伸:
小山智利,原名:何智丽,是前中国队主力,也是世界冠军。后来因为不服从国家队安排,被开除。就移民到了日本打球 他的日本教练后来成了他的丈夫。

人物简介:

小山智丽(1964年9月30日-),原名何智丽,出生于中国上海,原为中国上海运动员,国家队队员,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打法,1987年曾是世界排名第一。在中国的多年训练,为她打下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她的两面拉弧圈能有效地控制住对手的进攻,一旦对手露出破绽,她亦能后发制人,致对方于死地。1993年第42届世乒赛代表日本队复出,被中国队陈子荷阻止在前8名之外。1994年第12届亚运会上,她连胜世界1、2、7号选手,获女单金牌,引起轰动。日本天皇认为,小山智丽是中国为日本培养的亚运会冠军。她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被中国选手乔红3:0淘汰。

主要成绩:
1982年 获中国全国调赛女子单打冠军
1984年 亚洲冠军
1985年 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

1987年 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

由于39届世乒赛上何智丽被要求输给管建华,以增加夺金几率。她却以3:0战胜管建华并夺得冠军。组织十分震怒并决定处罚,后经上级协调免于处罚,但次年被取消参奥资格。导致了她1989年退出乒坛,远嫁东瀛,迁居日本,加入日本籍,改名为小山智丽。
1992年 复出
1994年10月 日本广岛第12届亚运会上,接连击败前奥运会冠军中华台北的陈静、中国的乔红和世界冠军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1994年12月 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冠军
1995年 瑞典公开赛女子单打亚军

1996年12月9日 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战胜中国的王晨,夺得女子单打冠军。

C. 前国家乒乓球女队运动员管建华的老公是谁

王伟

D. 远嫁日本的乒乓球冠军叫什么名字代表日本队打败中国队的。

何智丽,乒乓球世界冠军。她也是当年“让球风波”的主角。
(转)
1987年2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印度新德里。何智丽作出了一个令中国乒乓球界震惊的选择:毅然决然地向中国乒乓球界几十年来的所谓“传统”挑战。那是世乒赛的女子单打半决赛,何智丽不服从中国乒乓球队的“让球决定”,在半决赛中淘汰了同伴管建华,然后又项着巨大的压力,在最后的决赛中击败了南朝鲜的梁英子,获得了乒乓球女子单打世界冠军……那天晚上,何智丽哭了!尽管,她是一个不喜欢掉眼泪的姑娘。
何智丽夺得了世界冠军。等待她的,却是一种无声的谴责。细心的人注意到,几乎国内所有的新闻媒介,在报道世乒赛时,将何智丽的名字一笔带过,以至于人们都搞不清楚她是如何击败管建华、继而击败梁英子的。只有上海的几家报纸刊登了一条简简单单的消息,并登了一条上海市政府给何智丽的贺信。仅此而已。但是,在中国乒乓球界,何智丽的所为,则被认为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天条”。她被认为是“违背集体主义光荣传统的典型”。而集体主义则是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法宝。在该不该“让球”的问题上,也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争论。
当时,我同何智丽仅仅是见面点头的关系。但是,我由衷地钦佩何智丽的胆识。这年的九月,我受命负责《新民晚报》报道第六届全运会的任务,带了一个七人报道小组去广州,下榻广州白云宾馆。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她就是何智丽。娇好的面容,理一头短得不能再短的头发,完完全全一个“假小子”的模样。“你们有房间吗?我在你们这里挤几天……”她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要求。原来,她的全运会使命已经完成,但又不想急着回上海,想在广州看几天全运会的比赛。说来也巧,刚好我们的老记者张向潮先生去台山采访排球了,有一个空房间。于是,在我们的报道小组里,多了一个特殊的成员。就这样,我认识了何智丽,并对她有了深一层的了解。
一天深夜,我们忙完了当天的采访任务。于是,何智丽约我们几个一块去白云宾馆傍边的一个快餐店吃饭。几个咖喱牛肉的餐盒,外加几瓶啤酒。我发现,何智丽很能喝酒,几瓶啤酒很快喝完,于是我们开始升级,又要了一瓶葡萄酒。喝得兴起,我问何智丽:“你能喝白酒吗?”她回答:“我不会输给你的!不信,我们找机会试试。”那天,我提起了“让球问题”。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让球?”“我为什么要让球?”她反问。她告诉我:她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要当世界冠军,要去参加奥运会……因为,根据规定,这一届的世界冠军,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赛的当然代表。我听说,当时中国乒乓队作出让何智丽“让球”的决定,也是经过认真的考虑的。因为,他们认为,让管建华上去打梁英子,比何智丽似乎是更有利一些。1986年亚运会,何智丽曾以0比2输给过梁英子。此外,在这届世乒赛的女子单打比赛中,何智丽抽签有利,她几乎没有碰到什么强硬的对手,而其他中国选手则是拚出来的。然而,何智丽则不这么认为。她说,她要报汉城亚运会的“一箭之仇”。“我为什么要让球?!”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何智丽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叛逆”的性格。
何智丽一直不认为她有错。她告诉我,在她淘汰了管建华后的那一天晚上,她发现她孤独极了。没有人理采她,几乎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她。但何智丽的精神并没有垮掉。“我对我自己说,我没有错,我没有错。”但是,她觉得有愧于管建华,她说:“当时,我唯一的不安是觉得对不起管建华。一直到最后的时刻,她都以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想把‘让球’让得跟真的似的。”“当时,她也难过得哭了!”……我发现,何智丽是一个非常倔强、但也十分重感情的人。
然而,何智丽似乎是太天真了。她本以为得了世界冠军,便可以理所当然地参加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但是,在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名单里,何智丽的名字被删除了。当然,官方有种种十分“合理”的、也很能说明问题的解释。1988年,我作为《新民晚报》的特派记者去汉城采访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在汉城,我看到了不少奥运会的宣传画,其中,有二张是反映中国运动员的,其中一张就是何智丽挥拍击球的英姿。我站在这张宣传画前,感慨万千。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完全地尊重个人的价值呢?!在新闻中心,我向一位工作人员要了一张画有何智丽肖像的宣传画,并准备带回去,送给何智丽作为纪念。回国以后,有一天,何智丽到我们报社来,他见到我,仍是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但是,当我一谈到奥运会的所见所闻时,她的话语不多了,甚至还有些伤感……于是,我最终都没下决心将那幅宣传画拿出来。
不久以后,何智丽远嫁日本大阪。我再也没有见过她。1991年,我随中国业余围棋代表团访日,在日本的大阪短暂停留一日。我找出了何智丽留给我的电话,想见见她。她的日本丈夫小山说:何智丽不在家,她正在她的乒乓球俱乐部里工作。于是,我留下了姓名和电话号码。大约12点半,何智丽打来电话,她说她刚刚下班回家,说什么也要来看我,并让他的丈夫开车,陪我们到大阪各处转转……然而,我谢绝了。因为我知道,从她家里开车过来,需要一个半小时。深更半夜的,我不愿影响她的工作和休息。于是,我对她撒谎说:“三个小时以后,我就要离开大阪了……”
何智丽,后随夫姓,叫小山智丽。她仍爱乒乓球,唯有一点不同,她曾代表的国家是日本国,并加入了正在进行的广岛亚运会乒乓球赛的角逐……更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年已三十的老将,接连淘汰了三位中国的世界冠军:陈静、乔红、邓亚萍,为日本国争得一枚金牌……这件事,在中国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骂她、恨她的人有之;爱她、怜她的人也有之。有人从电视转播中看出何智丽的“气”似乎很盛。但是,我只看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何智丽身上天性“叛逆”崐的性格。
何智丽后来与小山离了婚。原因很多,容日后再述。
世上事,本无奈。何智丽亦如此。

E. 这是哪位乒乓球运动员

何智利,加入日本籍后曾随夫姓叫小山智利,离婚后又叫回何智利。

F. 中国首位乒乓球奥运冠军为什么当年加入日本

乒乓球一直以来都说我国的国球,但是随着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运动员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或者说是为了参加世界大赛的资格,选择归化他国。

他,是中国第一个乒乓球奥运冠军,但是之后远赴日本打球,并且还是以奥运冠军的身份归化日本的,后来还成为了日本乒乓球队的主帅。他就是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韦晴光。

在这段期间,韦晴光为日本夺得过世锦赛的铜牌、亚锦赛的银牌、亚运会的铜牌。而且到了2004年,当时已经42岁的韦晴光还在日本的全国锦标赛上拿到了亚军,的确是一个不服老的运动员。后来退役之后,韦晴光担任过日本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帅,像伊藤美诚、水谷隼等都是韦晴光带出来的,可以说是为日本培养了众多的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G. 何智丽的让球事件,如今已经被绝大多数国人持同情甚至支持的态度了吗

1987年,新德里世乒赛,八进四的时候小山智丽对陈静,第一局真打陈静获胜,但之后按教练组临时要求陈静让球给小山智丽。小山智丽在半决赛也接到了教练组的让球要求,但其拒绝让球并且没有事先知会队友和教练组,3:0击败本来准备好接受让球的队友闯入决赛,并夺取冠军 。她在半决赛意外发难的行为也影响到了当时正在与韩国选手进行第5局决胜局苦战并领先的戴丽丽。

将近俩年没打球的何智丽,于89年宣布退役,并且在这时碰到了她的前夫,日本工程师小山英之,结婚后从夫姓改名小山智丽。随后去了日本。在一个极其遭烂的环境下,由她的丈夫陪练,于92年复出。 结果在94年,她一个人接连击败前奥运会冠军中国台湾的陈静、中国的乔红和世界冠军中国的邓亚萍,夺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

H. 小山智丽事件后领导的下场

何智丽(即小山智丽)事件指两件事:一是1987年乒乓球世锦赛女单半决赛,她开始被迫同意让球给管建华,但最终还是没有让球而淘汰了管;二是1994年她在亚运会打败世界最好的三位选手邓亚萍、乔红和陈静而夺冠,赛后说了一些“过激的话”,遭到国内人的痛骂。但我认为,她没有根本性的错误,根本错在不合理的让球制度和领导的独断作风,我的理由如下:
1、何智丽可能在亚运会获胜以后,说话有些用词不当,主要是情绪太激动了,但并没有诋毁中国和前教练队友。国内那些关于她赛后的采访报道完全是不负责任的,欺负国人不懂日语,肆意篡改了她谈话内容。她并没有说过“我为日本拿的这块金牌比为中国拿的每一块金牌都很高兴”,而是说“我很高兴代表日本拿到了这枚金牌,这比我以前夺金时还要高兴”(事实:她1987年为中国夺冠不但没有受到表扬,而且还要挨批斗、写检查,她怎能高兴?)。她也没说“我要为我的祖国日本夺取更多的金牌“,而是说”我以后还要代表日本继续参赛,继续争取金牌。“中国媒体的很多记者没有道德和良知,为了搞臭一个人,不惜任意篡改事实真相,不惜添油加醋(她没有说过日本是她的祖国)去毁掉一个人。我觉得,大家最好直接去查阅当时的日文报纸,看看真实报道。
2、何智丽在比赛中说”哟西“,并不是故意刺激前教练、队友和广大中国人,她平时一直是这么说的!就是她在国内比赛、训练的时候就有这个口头禅,这一点当时主管教练马金豹可以证明。而且”哟西“是加油、好的意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就和“OK”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人们一口一个“OK”无人觉得不恰当,说“哟西”就不可以呢?把“哟西”强行联系到“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屠杀中国人时一口一个‘哟西’”,这完全是想象力太丰富了啊!请问,语言是有罪的吗?
3、何智丽拒绝让球,这完全跟民族利益无关,因为中国乒乓球队相当多的让球已经和对外无关,都是内部人自己给自己让球,而且还有很多让球是以荒唐、莫名其妙的理由来进行的,真相绝对让世人震惊(比如:在前四名都被中国包揽情况下,李富荣让球给庄则栋,因为贺龙觉得庄是北京人代表首都;张立两次故意输给朝鲜人朴英顺,因为周总理曾经说过:世乒赛最好不要包揽金牌,只拿三四块就可以)。何智丽让球给管建华是早已经被领导确定了的,这和抗击韩国人无关,因为即使是戴丽丽胜了韩国梁英子,何智丽也必须无条件让球给管建华,领导已经取消了只要另一场半决赛中国人获胜则何智丽可以跟管建华真打的余地。其实,那次比赛的冠军早已内定是八一队戴丽丽。何智丽没有配合领导的强权意志,没有成全领导的红人。
4、陈静让球给何智丽,何智丽当时并不知情,后来主教练张燮林告诉何智丽以后她才知道。即使大家网上搜索一下陈静对当时的回忆,也能发现是第二局开始之前由张燮林通知她要她让球给何的,让球是后来过了很久才告诉何智丽的。所以,何智丽一直蒙在鼓里,她一直以为她是真赢了陈静,因为当时即使不让球陈静也明显比她实力要差一些,所以她当时一直否认陈静让球;陈静因此就仇恨她。这都是领导让球造成了二人的不和。
5、管建华作为削球手,心安理得接受国家队安排,自己没有一点儿主见和正义是非原则,何智丽给了她一个教训。赛前,领导认为她的削球打法可以耗费韩国梁英子的体能,从而获胜,这完全是一种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观点。首先,管建华从来没有跟梁英子交过手,从未赢过梁英子,她能有把握胜吗?第二,梁英子并不怕削球,曾经横扫实力更强的中国削球手童玲,她会怕管建华吗?所以,这都是要何智丽让球而故意编造的借口,而且这种借口是多么牵强附会、莫名其妙。
6、何智丽最终为国家获得了1987世乒赛女单金牌,可是回国以后领导竟然还不放过她,要批斗她、让她写检查、要她悔过。请问:世界体育史上还有另一个为国家获得世界冠军后,不是给予奖励反而遭受批斗的运动员吗?
7、何智丽落选奥运会,真实原因只有一个:领导怕她到时候在奥运会时再次不听从让球的安排(后来果然有焦志敏被迫让球给李惠芬的安排),而且1987年世乒赛她挑战了领导的权威、伤了领导面子。在1987-1988年奥运前夕,戴丽丽输给韩国人次数更多,单打双打都输,而何智丽是几次选拔赛成绩最好的,可是在初选名单中何智丽被首先排除在外,李惠芬单打明显不如何智丽却最终入选,这其中的“奥妙”不是很清楚吗?那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服从领导到时候就让你穿小鞋、整你。何智丽落选奥运会,完全是被领导玩弄、欺骗了,各次选拔赛的成绩总积分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反倒是领导有权任意取舍队员。这种选拔,完全违背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奥林匹克精神,世界排名第一竟然不能参加奥运会,这在体育史上恐怕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