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韩晗
① 韩寒和他作品的评价
了《三重门》,惟一的感觉是:韩寒是一个有毅力的孩子——写出来这么厚一本书,真不容易啊。我是在以己度人,因为我写东西,总希望能在或技巧或观点两个方面有点新意,若两者不能得兼,至少也应该占住一头。如不然,则写作只等于“码字”的简单重复劳动,辛苦而乏味。这让我联想起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悲惨经历——唉,汉字的笔画怎么这么多啊。
我现在的书法极具“个性”,说明我从小是个没有毅力的家伙,所以,我很佩服韩寒。《三重门》的立意不出浅薄的小情调;技巧则几乎完全在拙劣模仿《围城》,就这样本身一无可取的小说,居然能坚持写完,而且当作小说发表,我也只能扔下小说,对韩寒恭维几句:小子,不错,比哥哥有毅力。
韩寒有毅力,可惜才华不足,而炒作他的人,也少点智慧。比如,有人把韩寒的问题和“素质教育”、和钱钟书上清华联系起来,似乎韩寒是现行教育制度的牺牲品。钱钟书偏科有其事,但是,他上大学前的国学功底,是如今的韩寒能比的吗?还有,像邓亚萍这样“偏科”的,不也凭着专业方面的出色成绩上了大学吗,怎么能凭韩寒一个人上不了大学,就证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有问题呢?
说穿了,这是一个简单的实力问题——如果你偏科,那么你的专业必须优秀,甚至要如凤毛麟角,或者当个乒乓球冠军什么的,或者就真的把小说写好,否则不会得到承认。
所谓“偏执狂才能生存”,指的应该是专业素养的精深,和生活态度的健全既不矛盾,也豢苫蛉保
② 解读韩寒
韩寒其实是这样的 (路金波/文)
2007年7月22日,北京赛车场外,韩寒开着他的AUDI Q7接我进内场。他是这里的主人,甚至有自己专门的停车位。比赛之前的准备很复杂,他穿上厚厚的据说能抵抗700度高温30秒的车手服,在认真的调校赛车,车队经理又引来两位记者,让他接受五分钟的采访。我走到外围,迎面却碰到一群十来个女孩,看着我笑,并且跟我打招呼:路总好。
我看看她们。不认识呀。其中前面的女孩子说,我们是韩迷俱乐部的,我们都认识您。
我这才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顶级明星的出版商,我原来也因此多了很多暴光率和知名度。
韩寒在中国有多红,不在这块土地没法想象。他是全国前三名的赛车手,他玩票性质出一张唱片可以卖近20万张,当然,他的主要身份是作家,他的第一本书《三重门》累计销售超过200万册,其后七年间基本每本书都能创造百万左右的销售业绩,他的博客累计访问量接近一亿人次,有时候他半夜发个帖子说“今天没事可写。”就这一句话,就能有10万次的点击和几千个回帖。
韩寒是明星,而且是话题人物,他很少配合采访,从来不签售,也不参加什么类似“作家协会”的组织,他没什么作家或名星朋友----偶尔有的女演员和女歌手都被媒体说成了“绯闻女友”,他是着名的“愤青”“独行侠”,看什么不顺眼就写了文章开骂---骂评论家,骂诗人,骂歌手,骂地产商,骂经济学家,骂警察,每次都成为新闻头条,树敌一堆。
他的FANS们都觉得他很酷,他的敌人们都觉得他很坏。但是我想说,真实的韩寒好象是另外一个样子的。
韩寒让人觉得很难接近,其实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很随和,很有礼貌,有点腼腆,别人跟他说什么他都说好的好的,因为他最不善于拒绝别人。我五六年前认识他,当时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漫画改编权,我给他开了一个非常低的条件(就是几千人民币啊),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下来,后来我问他,怎么会为了一点点钱(他当时每本书都可以赚两三百万人民币了),他说,因为这个改编权也没别人买,脑子里没想过这个事,虽然觉得钱少,可是不好意思拒绝。于是,当时在北京的街头,我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看着韩寒开着他的漂亮跑车过来,邀请我坐上去,然后边开车,边在我递过去的合同上签了字。我当时就觉得他开车技术真好,没想到过了几年他真成了职业赛车手。
韩寒一直开最好的车,平均每半年换一辆新车,每次换车都把旧车便宜卖给二手车行,目前的坐骑是BMW M5跑车,国内卖160多万人民币,再加上他的技术,据说在高速上超速快到摄象机拍不到车牌号的程度。但是,他对房子很不感兴趣。他给父母买了大房子,也给分手的女朋友们买过房子,但是,他自己,平常主要是住在老家的农舍的!他的老家在上海中心约50公里外的郊区,他和爷爷奶奶住在普通的农舍里,外面堆着麦垛,他和一起长大的伙伴们在麦剁中踢足球,练就了一身过人的好本事,有时候在比赛中能从守门员位置带球过人到对方球门完成漂亮进球。我有次和太太去他家玩,他就请我们在院子附近的小河里钓鱼,说晚上让奶奶做鱼汤吃,但是他的钓鱼水平太差了,一无所获,然后就请我们到镇上最豪华的饭店吃“大餐”,结果,镇上最豪华的饭店,其实是一个比其他摊位稍微好一些的大排挡,我们点了好多贵的菜,最后还没花到100块。
韩寒从来不抽烟,也不喝酒,这点真不象作家,倒象职业运动员,有时候我们一起吃饭,大家都比赛喝酒,他死活都不肯,末了我们就让他喝可乐或者雪碧,气泡很多的饮料,没想到他喝可乐也会输给我们,因为气太多了,会不停打嗝,所以每次吃饭,他都落荒而逃。
韩寒很有运动天赋,据说当时能进重点高中,是靠体育特招的。他长跑,足球,桌球,乒乓球等水平都很不错。有次,他问我会打乒乓球吗,我说凑合,打得不好,还想跟你学学呢。有次他就很得意地来教我打乒乓球了。----结果,他大败而归。因为,我小学时候是学校乒乓球队的队长,还是我们公司的冠军呢!小伙子没有思想准备,也不服气,因为他发现我的球拍是很好的,比他的高级---他的是业余选手的装备,我的可是专业的。我就去给他买了一只国际品牌最顶级的球拍,要两千多块钱,打电话给他说,你有新武器来了,或许有雪耻的机会,他竟然马上开了60公里路来找我打球。当然,他还是打不过我。但是后来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就是韩寒这个平时的迟到大王,每次再重要的事情都要迟到半小时的人,一说几点在哪打乒乓球,就提前几分钟在那里等我了!我怀疑他今年过生日许愿的时候,其中会有一条是“乒乓球打败路SIR!”
韩寒24岁,他从17就开始当大明星,他很有钱,但是喜欢住在农舍里,吃大排挡,他爱赛车,爱运动,他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想做到最好。他很少社交,喜欢和一群一起长大的或工作联系多的一小圈子朋友待在一起,哪怕比赛喝可乐。他甚至从来没去过酒吧,没抽过一口烟。他有无穷多女FANS也有不少女朋友,但似乎都搞的很定,没出过真正的女人方面的问题。他一方面对各种社会不好现象予以抨击象个斗士,另一方面,又其实是个羞涩随和不会拒绝别人的人。
你看,韩寒他不是一个夸张的符号。他是一个挺不错的,挺有趣的,挺真实的一个朋友。
③ 对韩寒的一些个人意见
对韩寒的评价 偏到哪儿去了
麦田
看了《三重门》,惟一的感觉是:韩寒是一个有毅力的孩子——写出来这么厚一本书,真不容易啊。我是在以己度人,因为我写东西,总希望能在或技巧或观点两个方面有点新意,若两者不能得兼,至少也应该占住一头。如不然,则写作只等于“码字”的简单重复劳动,辛苦而乏味。这让我联想起小时候练习书法的悲惨经历——唉,汉字的笔画怎么这么多啊。
我现在的书法极具“个性”,说明我从小是个没有毅力的家伙,所以,我很佩服韩寒。《三重门》的立意不出浅薄的小情调;技巧则几乎完全在拙劣模仿《围城》,就这样本身一无可取的小说,居然能坚持写完,而且当作小说发表,我也只能扔下小说,对韩寒恭维几句:小子,不错,比哥哥有毅力。
韩寒有毅力,可惜才华不足,而炒作他的人,也少点智慧。比如,有人把韩寒的问题和“素质教育”、和钱钟书上清华联系起来,似乎韩寒是现行教育制度的牺牲品。钱钟书偏科有其事,但是,他上大学前的国学功底,是如今的韩寒能比的吗?还有,像邓亚萍这样“偏科”的,不也凭着专业方面的出色成绩上了大学吗,怎么能凭韩寒一个人上不了大学,就证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有问题呢?
说穿了,这是一个简单的实力问题——如果你偏科,那么你的专业必须优秀,甚至要如凤毛麟角,或者当个乒乓球冠军什么的,或者就真的把小说写好,否则不会得到承认。
所谓“偏执狂才能生存”,指的应该是专业素养的精深,和生活态度的健全既不矛盾,也豢苫蛉保
④ 韩寒为什么这么迷恋赛车
印度有了F1的赛手、有了F1的车队,巴西有塞纳、巴里切罗、马萨。而中国没有一个在国际上有名气的车手,却有一位写作走红的作家车手——韩寒,并且他能在国内获得场地赛和拉力赛的双料冠军,这本身也旁敲侧击的说明了中国汽车运动发展的水平,在汽车运动成熟的国家,想跨界获得赛车双料冠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韩寒说中国的赛车比足球高,我觉得这种比较没什么意义,真要有勇气比应该和乒乓球比,和足球是比谁更烂吗?和中国足球比本身就说明自己底气也不足。而且中国特色往往都是本身不怎么样还互相瞧不起,赛车其实和足球都是半斤八两吧。但有一点赛车和足球都是相同的,都不是靠短期的急功近利能够取得整体水平质的飞跃,至少在一两届领导的任内是没戏的,所以在中国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呗。
韩寒真是天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