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称号
① 中国女排曾经荣获什么称号.
中国女排五连冠: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蝉联世界冠军,成为第一支在世界女子排球历史上连续五次夺魁的队伍。
② 你觉得目前为止我国我国中国境内排球名哨称号应该颁给谁
目前为止我国我国中国境内排球名号称号应该颁给谁?这是由国家来说的算。
③ 中国女排获得世界称号
中国女排是抄一支具有袭光荣历史的队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获得辉煌的“五连冠”,即: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冠军;1982年和1986年世界锦标赛冠军;1984年奥运会冠军。
九十年代,中国女排分别在1990年和1998年世界锦标赛、1991年世界杯、1996年奥运会上4次获得亚军。中国女排以技术全面、快速多变、攻防平衡的特点立足于世界强队之列。
2001年,中国女排由新的教练班子和以年轻队员为主组成一支新队伍。重组后的中国女排的精神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在2001年世界大冠军杯上获得冠军。国际媒体称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5年后再次获得世界冠军。朝气蓬勃的中国女排决心继承和发扬“老女排”刻苦训练和顽强拼搏的优秀传统,争取实现在2004年奥运会获得奖牌的目标。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名;第十四届亚运会获得冠军;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2003年亚洲锦标赛冠军;2003年第九届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④ 排球群头衔名称大全
副攻 拉三 短平 时间差 快球 背快 背飞 背溜 位置差
主攻 拉四 调高 夹三 叠次 小四 后三 后四 绕四
接应 6 短2 后二 前围绕 背围绕
二传……分配的……
自由人:到位!
⑤ 排球运动中对队员的称谓有哪些
主攻、副攻、二传、接应、自由人。
⑥ 中国女排选手有哪些外号从何而来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
中国女排用她们顽强的拼搏和不屈的斗志,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坚毅顽强的她们也有着一些或霸气或可爱的外号,而这些好玩有趣的外号,也能更加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小苹果”袁心玥,因为长着一副圆润俏丽的脸蛋,又加上每次比赛时的她因为出汗、发热都会脸颊绯红,就像熟透了的苹果,所以大家都亲昵的称呼她为小苹果,而这位粉丝心中可爱的小苹果在对手的严重,可不是什么好果子。
龚翔宇,外号“小宇宙”,19岁就入选里约奥运会女排阵容的她,小小年纪里竟能在赛场上爆发出如此强大的能量和技术素养,随即被观众冠以“小宇宙”的称号。
大家还知道哪些女排选手的外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⑦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曾荣获世界大赛什么荣誉称号
共获得七次世界冠军!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冠军;1982年和1986年世界锦标赛冠军;1984年奥运会冠军(五连冠);2003年世界杯冠军;2004年奥运会冠军!
⑧ 排球里的一些位置的称谓
二传手
也称“托手”。排球运动比赛队员的职责分工。指接对方来球后专门担任第二次传球组织进攻的队员。是场上组织进攻、实施战术的组织者。要求除有娴熟的二传技术外,还善于随机应变,团结队友,发挥全体队员的特点以及组织本队的进攻力量。应意志坚强、头脑冷静、视野宽广和具有很强的战术意识以及资彻作战意图的决心。通常每队配备一至二名二传手。
主攻手
排球运动比赛队员的职责分工。指场上的主要攻击手,防守反击中的主要得分队员。一般站在4号位或换位到4号位。要求队员身材高大,弹跳力强,拥有强劲的扣杀力,擅长强攻,善于突破对方的防御,精于扣调整球和各种战术球。
副攻手
排球运动比赛队员的职责分工。指在进攻中站在3号位的队员。要求队员身材高大,具有较强的冲跳弹跳力和变向跑移能力。以快攻为主,并以快攻掩护队友组成各种快速多变进攻战术。防守时善于拦截和配合两侧队友拦网,以阻遏对方的各种快攻战术。
自由人
排球运动比赛队员的职责分工。防守反击中的后排专职防守队员。根据战机的需要和防守的要求,无须请求裁判员的许可,即可随时自由地取代后排中的任一队员出场参赛。要求队员身材较为矮小、灵活、快速,应变能力强,掌握出色的防守技术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着装的颜色必须有别于其他队员,以便辨认。
接应二传,排球场上最全面的位置,要有一定的攻击力技术较全面,弥补主二传来不及移动传球时的漏洞:进攻,要像主攻手一样犀利;防守,要和副攻手一起组成网上长城;有时候,还要担当起穿针引线的二传职责。
二传的对角是接应,在今天的排球比赛里,接应的作用已经从辅助二传传球,转变到了一个队最主要的进攻得分点。接应不接一传,甚至可以尽可能少地参加防守,但是必须要有强进攻,强发球。优秀的接应应该在4号、2号、1号位都有定点强攻并且得分的能力。接应在前排的时候,换到二号位,加上前排的主攻副攻,有三个点进攻,这是较强的轮次。到了后排,则换到一号位,准备后排进攻。
以上是指男排及女排中意大利、巴西、德国等欧美球队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世界排坛的“另类”
中国女排正式进入国人关注的视线是在1981年第三届日本世界杯,那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打破了中国三大球的尴尬。从那时起,女排队员就是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特别是中国女排令人眼花缭乱、丰富细腻的技战术更是倍加推崇,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技术的全面。
一支队伍的接应二传决定了一支球队的技术风格,它处于球队进攻和防守的枢纽,换言之,球队防守后的反击都是由接应开始的。中国女排的开山鼻祖袁伟民当政时,就已经根据中国人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排的技战术风格为快速多变,因此他选择的接应陈招娣技术就非常的全面,不但包揽了后排的一传和防守,还开创性的与陈亚琼构成“双快”战术进攻,丰富了接应的战术变化,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女排就需要接应的全面和稳定,既要负责一传、防守,又要参与全队的快速多变的战术体系。而女排的第二任接应郑美珠更是以出色、细腻的网前小球技术和调整传球组织快变战术所著称。
以后到了巫丹和崔咏梅时代,更是将接应的进攻和防守发挥得粼粼尽致,只是由于队伍的不整齐,导致了实力下降,才使中国女排陷入低谷。
王子凌开创了中国接应后排进攻的先河,丰富了女排的技战术,但她同时继承了历代接应出色的后排技术的特点,为此她还打过自由防守人的位置。
中国接应改变传统的尝试源于邱爱华时代,主攻长期不强的弊病严重削弱了中国女排的攻击力,郎平这时试着用邱爱华的后排进攻和跳发的能力来改变这个矛盾,但是邱爱华的小球技术让人不敢恭维,98年的世界锦标赛邱爱华作为放冷箭的奇兵获得世界亚军,但这次亚军偶然性的获得让郎平意识到国内再也没有传统的合适的接应了,脱离了传统的接应已经丧失了快变战术转换的能力,再坚持下去只能是失败,因此她便很快称病辞职。胡进接任后面临同样的窘境,奥运落选赛的最后一张船票的现实让胡进做出了冷冻邱爱华,招回巫丹的决定。虽然巫丹已经过了颠峰,最终没能在悉尼获得好成绩,但这已经让中国女排意识到中国女排究竟需要怎样的接应。
周苏红的出现让中国传统接应出现了复苏,2001年新女排成立时,陈忠和教练就果断将邱爱华排除出国家队,招入周苏红、李珊和白云。但当时并没有将白云作为接应来培养,先是主攻,后是二传,结果白云没能胜任这两个位置,只能遗憾离开国家队。
综上,由于接应在队中体现球队风格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中国女排的接应必须具有中国的传统性。
1.现在世界上的球队中,一传、防守系统有两个选择。一是主攻+主攻+自由人。这个系统在男排被广泛采用,在女排中以意大利、巴西、德国等欧美男子化球队为代表。它要求两个主攻都必须有非常好的一传,解放出具有绝对进攻实力的接应来负责主要的进攻。二是主攻+接应+自由人。这个系统强调主攻的强攻能力,解决被破坏的一传,接应不但负责全队的一传和防守,还要参与全队的战术进攻。这个选择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周苏红、普洛迪尼科娃,包括以前的索科诺娃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2.袁伟民曾说过:“我们不但进攻要快速多变,防返也要快速多变。”要求接应不但传球能力要好,更要求反攻速度要快。欧洲球队的队员不但要到意大利打联赛,生理系统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中国队那样在二号位打出那么多快球,因此二号位的进攻就由接应包办了,而且接应调整强攻的慢速度也符合欧洲球队的节奏。但是中国队则不同,中国队的球风就是快便,即使是反击也要坚持快速多变,如果接应来定点强攻,会拉下中国队的速度,破坏中国队的节奏,也就是自己破坏了快变体系。即使我们的强力主攻也要求快速的平拉开来进攻。
现在我们针对2008年的接应选材上,不但要遵循中国接应的传统性,也要在年龄上相吻合。技巧接应+实力接应的方案是行不通的,既然接应决定球队风格,那么主力和替补的风格也必须一致。因为必须考虑到主力的伤病或不预知的风险,以及主力退役后的补缺。因此,中国式的接应不能在中生代中选,到2008年,中生代普遍26、27岁,基本过了女排队员24、25岁的黄金年龄,到2012年时超过30岁,而新的替补在短时间内也成长不起来,由此我们必须加大新人的培养力度。
中国女排的“全面、快速多变,以多打少”的技战术风格是20多年中国女排在实践中验证的最符合中国女排的风格,我们必须坚持,避免走弯路,才能立足于世界排坛强队之林。
⑨ 中国排球的象征性人物是谁
中国排球的象征性人物是郎平。
项目:排球 ,和排球教练 郎平于1980年被国家授予“运动健将”称号;198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5年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此后多次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并四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4年被评为“建国45周年体坛45英杰”之一,1997年被国际排联评为年度女排“最佳教练”,1999年当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2002年以全票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迄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最好成绩: 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运动成绩: 1978年 与队友合作,获第八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亚军
1979年 与队友合作,获第二届亚洲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 与队友合作,获原联邦德国不来梅国际邀请赛冠军
1981年 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这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第一次获世界冠军,也是中国三大球运动中第一次获世界冠军
1982年 参加在秘鲁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82年 与队友合作,获第九届亚洲运动会女排比赛冠军
1984年 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排球赛,与队友合作,获冠军 1985年 获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从而取得世界重大女排赛“四连冠”的战绩
所获荣誉:
1980年 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优异成绩奖”
1980年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1981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1年 获不来梅国际邀请赛最佳攻球手奖,在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中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1年被国家体委和团中央授予“勇攀高峰、为国争光运动员’称号,被国家体委授予“优秀运动员”称号,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82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1年、1983年、1985年三次荣获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3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4年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赠予一等军功奖章,当选为建国35年来杰出运动员
1985年 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5年 当选世界十佳运动员
1985年 在第4届世界杯女排赛上被评为最佳运动员,荣获国际奥委会纪念1985年国际青年年奖牌
1986年 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1986年 被国家体委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1994年 当选为“建国45周年体坛45英杰”之一
1997年4月 被国际排联评为1996年度女排最佳教练
1998年4月 被国家体总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8年 当选为九届政协一次会议体育组委员
1999年8月 当选为中国体育报社、中央电视台和山东潍坊亚星集团联合主办的评选“新中国体育五十星”
1999年12月 获由中国奥委会、霍英东基金会和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共同主办的评选“世纪之星”中国最佳运动员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