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排球中什么是边一二

排球运动进攻来战术之一。前自排2或4号位队员充当二传手,其他2名队员作攻手,一般是二传手在2号位组织进攻。如二传手在4号位组织进攻,则称为“反边一二进攻”。边一二进攻是进攻的基本形式,易于组成,又可变换战术,多为中级技术水平的球队所采用。高水平的球队在防反中,或处于不利局面时,为了稳定战局也常常采用

『贰』 排球比赛中一二,边一二进攻战术,心跟进,边跟进简述

中一二? 就是二传在3号位,把球分别传给4号位或号位进攻的进攻的阵型. 一般多用于初学者. 边一二? 二传在2号位把球分别传给3号位或四号位进攻的阵型. 一、“边跟进”防守 "边跟进"防守阵形: 这种防守阵形也称"马蹄形"或"1、5号位跟进"防守阵形。目前国内外强队广泛采用这种防守阵形。一般在对方进攻力量比较强、战术变化较多、吊球较少时采用。这种防守阵形对防对方重扣球较为有利,同时也便于组织反攻。其弱点是球场中间空隙较大,容易形成"心空"。对方如扣直线结合轻扣或吊球,防守保护较为困难。尤其是边上的队员又要防直线,又要跟进防前区,比较困难。 防守的区域和范围:在对方进攻之前,本方前排队员就要在网前做好准备,后排队员相应站好位置,随时准备组成防守阵形。当对方4号位进攻时,由本方2和3号位队员组成双人网,不拦网的前排队员后撤与后排队员组成半弧形防守,如对方吊球到前区,则由1号位队员跟进防守。 防守的分工与运用: 1号位队员: 主要任务是防重扣、吊球和弥补"心空",同时还要接应组织反攻。1号位队员要防守对方4号位的直线扣球,离落在拦网队员身后的吊球,同时还要注意防守打手出界的球。 6号位队员: 6号位地处后场中央,防守区域较大,取位要在后场中央靠端线1米处,面向扣球方向。主要任务是要防起对方的重扣球,还要保护拦网反弹到后排的球,接应同伴防起距离球场较远的球。如1号位队员上前跟进时,应稍向1号位靠拢,弥补1号位后区的空隙。 5号位队员: 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4号位的斜线扣球,还要保护对方吊到4号位区和中场空心地区的球。取位一般在离场地角端约3米处。 4号位队员: 4号位队员后撤至进攻线后,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4号位的小斜线扣球和吊球。防守后要立即转入接应传球或反攻扣球。

二、“心跟进”防守 "心跟进"防守阵形: 这种防守阵形也称"6号位跟进"防守阵形。"心跟进"多在对方扣球能力较强,对方采取打吊结合时采用。 当对方4号位进攻时,本方2、3号队员拦网,6号位队员在本方拦网时跟在拦网队员之后进行保护,其余3名队员组成弧形防守。其优点是加强了前区的防守能力,缺点是后排防守队员之间的空间较大。当对方扣球队员经常采用打吊结合,本方拦网能力强,能封信后场中区,6号位或某个队员又善于防吊球时,就可采用"心跟进"防守阵。采用"心跟进"防守阵形,有利于防吊球和拦网弹起的球,也便于接应和组织进攻。但后场只有两人防守,空隙较大,后场中央和两腰容易造成空当。 防守的区域和范围:(以对方4号位进攻为例)在对方进攻之前,本方前排队员就要在网前做好布防准备,随时准备组成防守阵形。当对方4号位进攻时,由本方2和3号位队员拦网,不拦网的4号位队员后撤至4号位队员后撤至4米左右防守,6号位队员跟至进攻线附近,1、5号位队员在后场防守,每个位置负责一定的区域。 防守的分工与运用: 6号位队员: 在对方进攻之前,跟进至进攻线附近,采用低姿势准备,不要影响后排队员的防守视线。主要任务是由球,防拦网弹起的球和接应后排防起的球。跟进队员不宜离拦网队员太近,以免看清对方扣球队员的动作,并影响向两侧移动。一般由二传队员跟进保护较好,对反攻时的插上和组织反攻有利。有时也可将后排防守技术差的队员作为6号位跟进队员。 1号位队员: 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直线扣球和拦网反弹到后场的球,接应5号位和4号位队员防起的球。由于防守区域大,要特别注意判断和移动取位,善于在对方2号位或4号位进攻时卡住场地的"腰",随时弥补6号位空当。 5号位队员:主要任务是防守对方的斜线扣球。取位宜靠后,做好向前向侧移动的准备,不宜冲得太前,以免后排形成较大的空当。 4号位队员:迅速后撤至4米左右的位置,面向对方扣球队员,主要任务是防对方斜线扣球。

『叁』 用图例表示排球中“中一二”“边一二”战术的运动员站位

1. “边一二”站位
——定义:二传站在网右侧(2号位附近)向左边(4、3号位)传球;
——特点:属于1-5配备的典型站位(即1个二传,5个攻手),目前较流行;
——经典战位:主-副-二(如图2)
球 网-----------------------------------
前 排 主攻 副攻 二传
三米线-----------------------------------

后 排 接应 副攻 主攻

底 线-----------------------------------

发球区

2. “中一二”站位
——定义:二传站在网中间(3号位附近)向左右两边(4、2号位)传球;
——特点:属于2-4配备的典型站位(即2个二传,4个攻手),目前较少用;
——经典战位:主-二-副(如图3)
球 网-----------------------------------
前 排 主攻 二传 副攻
三米线-----------------------------------

后 排 副攻 接应 主攻

底 线-----------------------------------

发球区

『肆』 排球 结合图形论述一下“边一二”进攻战术及其特点

“边一二”进攻形式是由前排边的2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将球传给3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边一二”进攻形式。

这种形式等等特点是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由于对一传、二传的要求都较高,组织“边一二”进攻形式要比组织“中一二”进攻形式的难度大,其战术配合也较为复杂。

“中一二”进攻形式是由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5名队员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再由二传队员将球传给4号位或2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中一二”进攻形式。

这种形式是排球进攻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其特点是一传的目标明确,二传队员易于接应,加之战术配合简单,便于组织进攻。

缺点是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不多,突然性不大,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这种形式适合于技术水平较低的队采用。但有时技术水平较高的队在来不及组织复杂战术进攻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进攻形式。

“边一二”进攻形式,由于两名进攻队员的位置相邻,便于进行互相掩护的进攻配合,可以组织较多的快变战术。因此,“边一二”突然性和攻击性要比“中一二”进攻形式大。

(4)排球边一二战术扩展阅读

由于今年的世界女排联赛决赛在中国举行,因此直接取得参赛资格的中国女排选择在分站赛更多地考察年轻队员。进入总决赛,主教练郎平派出强阵出战,小组赛首场3:1逆转荷兰队,随后0:3不敌巴西队。半决赛对战美国女排,中国队在一传、拦网、发球多个环节都处于劣势,最终以1:3落败。

郎平在赛后表示,平衡成绩和锻炼新人是长时间需要面对的问题,其中的关键仍在于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一传不稳定,是目前中国女排的最大弱点。

此外,中国队在快攻配合、个人突破、防反成功率等方面也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在细节的处理上,与美国队、巴西队和异军突起的土耳其队也有差距。

季军战中,随着中国女排战术的调整,朱婷也在攻防环节发挥出正常水平。面对巴西队的多人拦网,朱婷在进攻线路的选择上“变幻莫测”。

3局比赛中,她的扣球成功率超过50%。而在一传、发球、拦网等其他环节,朱婷也有不错的表现,起到了核心带头作用。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朱婷不只是技术环节的核心,经历两个赛季的留洋锻炼,她逐渐成长为中国女排的精神领袖。每当球队遇到困难时,她一直鼓舞队友、激励年轻队友,用自己的能力和精神感染全队。

『伍』 试述排球“中一二”,“边一二”,“插三二”进攻战术的变化,并举例说明

各位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排球(中 一二,边一二)基本阵形。"插上"为进攻阵形战 术的难点。

『陆』 排球进攻战术中的“中一二”,“边一二”站位

进攻形式,即进攻时所采用的组织形式。进攻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前排队员作二传组织进攻的“中一二”进攻形式和“边一二”进攻形式;另一类是难度较大的由后排队员作二传组织进攻的“插上”进攻形式。
1.“中一二”进攻形式
由前排中间的3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其他5名队员将来球垫传给二传队员,再由二传队员将球传给4号位或2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中一二”进攻形式)。

这种形式是排球进攻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其特点是一传的目标明确,二传队员易于接应,加之战术配合简单,便于组织进攻。缺点是战术配合方法较少,进攻点不多,突然性不大,战术意图易被对方识破。这种形式适合于技术水平较低的队采用。但有时技术水平较高的队在来不及组织复杂战术进攻的情况下,也采用这种进攻形式。
2.“边一二”进攻形式
由前排边的2号位队员担任二传,将球传给3号位或4号位队员扣球的进攻形式,称为“边一二”进攻形式。
这种形式也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由于对一传、二传的要求都较高,组织“边一二”进攻形式要比组织“中一二”进攻形式的难度大,其战术配合也较为复杂。“边一二”进攻形式,由于两名进攻队员的位置相邻,便于进行互相掩护的进攻配合,可以组织较多的快变战术。因此,“边一二”突然性和攻击性要比“中一二”进攻形式大。
采用“中一二”和“边一二”进攻形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2号位时,应采用换位的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3号位,便于组织进攻。

② 在采用“中一二”形式时,3号位二传队员如果向两边都采用正面传球时,可以居中站位。如果二传队员利用正面长传或背后短传时,站位可靠近2号位区。
③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二传队员应在2、3号位之间,不要紧靠边线站立,以便运用快球战术。
④ 在采用“边一二”形式时,当二传队员轮转到4号位或3号位时,可采用换位方法,把二传队员换到2号位。

『柒』 简述排球进攻战术“中一二”和“边一二”战术特点

“中一二”和“边一二”战术是排球进攻战术中的两种。

  1. “中一二”进攻战术阵形。

3号位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2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一传向网中3号位垫球比较容易,因而有利于组成进攻,适合初学者采用;二传队员在网前接应一传的移动距离近,向2、4号位传球的距离较短,容易传准。缺点是战术变化少,对方容易识破进攻意图。

2.“边一二”进攻战术阵形。

2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4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右手扣球者在此3、4号位扣球比较顺手,战术变化较多。缺点是5号拉接一传时,向2号位垫球距离较远;一传垫到4号位时,二传传球较为困难。

(7)排球边一二战术扩展阅读;

1.排球进攻战术补充;

”插上"进攻战术;

二传队员由后排插上前排作二传,把球传给前排4、3、2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其优点是能保持前排三点进攻,战术配合变化多,并能利用网的全长组织进攻。缺点是对插上二传队员的要求较高。

2,进攻的打法;

一.强攻

强攻指在没有同伴掩护的情况下,在对方有准备的拦防情况下,强行突破的进攻。强攻的二传球较高,根据不同的二传球位置,可以分为集中进攻、拉开进攻、围绕进攻、调整进攻等,后排队员的高球进攻也属于强攻的打法。

二.快攻

快攻指扣二传传出的各种平快球,以及用这些平快球作掩护所组成的各种战术配合。可以分为平快球进攻、自我掩护进攻、快球掩护进攻三类。平快球进攻常用的有前快、背快、短平快、平拉开、背溜、调整快、远网快、后排快、单脚起跳快等。

自我掩护进攻包括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的进攻。快球掩护进攻包括各种交叉进攻、夹塞进攻、梯次进攻、前排快攻掩后排进攻的本位进攻等。

三.两次球进攻

两次球进攻指一传来球较高,又在网前适合扣球的位置上,前排队员跳起来直接进行扣球,如遇拦网,就在空中改作二传,把球转移给其他前排队员进攻

『捌』 简述排球“边二三”进攻战术的概念

球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排球技术:是指排球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其他配合动作的总称。包括有球技术(传、垫、扣、拦网、发球)和无球技术(各种准备姿势与移动)。

2、排球战术:是指运动员比赛中,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和排球运动的规律,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和临场竞赛的变化,合理运用个人技术及集体配合所采取的有意识、有组织的行动。

3、排球运动:是指参与者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在空中击球,使求不落地即可隔网进行集体的攻防对抗性的比赛,也可不设球网相互进行击球游戏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

4、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队员支配自己行动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运动。

5、个人战术:是指在集体战术配合的基础之上,队员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战术的需要,巧妙的运用个人技术的变化,以达到有效的进攻和防守的目的。集体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突破对方防守和抑制对方进攻,灵活的运用合理的攻防技术,按照一定的形式,采取的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集体配合行动。

6、进攻性击球;除发球与拦网外,所有直接向对方击球都是进攻性击球。

7、强攻;是凭队员的身材高度优势,利用扣球的力量和技巧,一个人强攻来突破对方防御的战术变化。

8、“中二三”进攻战术:是指由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3、2号位队员或后排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在后排进攻大量和广泛运用之前进行的)。

9、持球犯规;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击球时将球接住或抛球。

10、“四二”阵容配备:是有四名进攻队员(两名主攻、两名副攻)和两名二传队员组成,他们分别站在对角的位置,这样每个轮次前后排都能保持一名二传和两名攻手。

二、填空

1、“6人”制排球运动与沙滩排球分别是(1964年)和(1996)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排球主动得分技术:扣球、发球、拦网。

3、接扣球防守阵型:无人拦网下的防守阵型、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

4、双人拦网下的防守有:“心跟进”,“边跟进”,“内撤”,“双卡”四种。

5、排球运动起源:1895年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马萨诸塞叶霍利沃克城的基督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首创,1905年传入中国。1954年中国加入国际排协。

6、世界排球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娱乐排球向竞技排球过渡阶段,竞技排球迅速发展阶段,竞技排球的多元化和娱乐排球再兴起阶段。

7、“三从一大原则”:从难、从严、从实践需求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

8、影响运动快慢的三个因素:稳定角要小、支撑反作用力要大、蹬地角要小。

9、影响起跳高度的因素:起跳的位置、起跳的时间、起跳的动作、弹跳力。影响启动快慢的因素:反应能力、腰腿部的速度力量。

10、贝格尔编排:最大数,左右摇,右下角,往上跳,余下数,逆时排。

12、记分:每球得分制,胜一局得2分,负一局得1分、弃权得0分。总积分相等先计算Z值(总得分/总失分),仍相等再算C值(胜局总数/负局总数)。

13、现代排球的三个内涵: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

14、排球运动技术:有球技术、无球技术。

15、沙滩排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软式排球20世纪80年代——日本

16、世界排球大赛:①世界锦标赛②世界杯赛③奥运会排球赛、奥运会沙滩排球赛、残奥会坐式排球赛④世界青年锦标赛⑤世界少年锦标赛⑥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⑦世界男排联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

17、自我掩护进攻包括:位置差、时间差、空间差

18、第一部排球规则1896年诞生,国际排联成立于1947年,采用六人制规则;1979年排联第一部正式规则;1965年规定允许手过网拦网;1968年加标志杆。

19、70年代后期,中国男排首创“前飞”“背飞”,女排发明“单脚背飞”。

20、排球场上的高度表现在:身高、弹跳力、强攻时击球点高、拦网

21、要发好球必须做好“三固一稳”:抛球高度要固定、击球手法要固定、挥臂轨迹要固定、心态要稳定。

22、排球基本知识:(1)、球:重260~280克,周长:65~67厘米,气压:0.30~0.325千克/厘米(2)、网柱高2.55米,网柱距边线0.50~1米(3)、球网:黑色,长9.5米,宽1米,网孔10厘米ⅹ10厘米,上有7厘米宽的白帆布带,下有5厘米宽的白帆布(4)成年男子比赛网高2.43m,女子网高2.24m,少年男子网高2.24~2.35米,女子2~2.15米,误差不得超过2厘米(5)标志杆:长1.80米,直径10毫米,高出网80厘米。(6)排球场地:长18米,宽9米,界线宽5厘米(包括在场内),进攻线:距中线3米,长12.5米(实线9米,虚线3.5米)。

三、简答

1、排球运动的特点;①击球技术特点②战术配合特点,③竞赛规则和场地器材设备的特点。

2、简述垫重球的技术方法;采用平蹬或低蹬的准备姿势,两臂放松置于腹前,含胸收服,同时用手臂和手腕动作垫球的方向和角度,当击球点稍高并靠近身体时仍用前臂垫,当击球点低而距身体较远是,屈肘翘腕把球垫在手腕部位的虎口处。

3、正面扣球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①助跑起跳前冲,击球点保持不好。A、进一步讲解,并多做助跑起跳联系。B、做限制性联系,如设置障碍无起跳,底墒划出起跳点与落点。C、口固定球,接垫球,一步起跳扣球。②上步时间早,起跳早。 A 、以口令、信号限制启动起跳时间。B、固定二传弧度来年系口求。③击球手法不正确,手未包满,击球的球不旋转。A 、击固定球,对墙平扣,打旋转。B、低网园地口求联系。C、练习手腕、推压、鞭甩动作。

4、简述双人拦网那个下的“心跟进”战术:固定的6号位队员跟进,防吊球及前区球称“心跟进”防守阵型,或称“6号位跟进”防守阵型。它在对方采取以扣吊结合为主的进攻战术,为了解决“心”空间问题的采用,优点是加强了网前的防守能力,缺点是后排防守队员之间的空当较大,防守力量减弱。

5、后排队员进攻性击球犯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①后排队员触及到前场区、②完成进攻性击球、③高于网的上缘击球

6、“四二配备”的优缺点。

优点:是前排每个轮次都有一个二传队员和两名进攻队员,便于组织“中二三”“边二三”进攻,战术配合有一定的稳定性。缺点:是前排进攻点相对较少,隐蔽性差,不能适应高水平球队的要求。

7、双快跑动进攻是有两名进攻队员做快球掩护,另一名进攻队员针对对方拦网的空隙积极跑动,进攻活点进攻,如4、2号位队员作短平快和进体快掩护,3号位队员可根据防放拦网情况,跑到4号为2或2号为做或点进攻。

8、自由防守队员的规定:①作为后排队员上场,不得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入对方地区,完成进攻性击球②不得发球,拦网,或试图拦网③当所传求高于球网时,其他队员不得进行进攻性击球。

五、问答

1、叙述助跑起跳的方法及动作要求:①节奏(慢——快),②时机,③助跑路线。

2、对方在4号位置进攻性较强,我方应怎样防守:双人拦网,心跟进。

3、如何在会垫球的技术上提高个人接发球的水平:①眼睛首先盯住对方发球队员的挥臂轨迹、击球点,预判球的落点②迅速起动,移动抢好位置,争取正面垫球`````````

4、对对方第一次或第二次进攻性击球的处理:①对方在没有击到球的可能时拦网,但对方正在处理球时,则不能击球,否则为过网击球②判断对方是否为进攻性击球,有不有处理到球的可能。

六、判断

1、我国队员30年代发明快球,70年代空间发球Y

2、正面一发的击球点是后中下部Y

3、排球1895年产生Y

4、持球犯规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击球时将球接住或抛球Y

5、自由防守队员

6、扣球应击球的后中部Y

7、垫球的位置,手腕上方10厘米处Y

8、第二裁判鸣哨(队员过中线等)Y

9、决赛中有不有暂停Y

『玖』 什么是“边一二”进攻战术

排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前排2或4号位队员充当二传手,其他名队员作攻手,一般是二传手在2号位组织进攻。

边一二进攻属于进攻战术,所属运动为排球战术。

二传手为前排2或4号位队员。

如二传手在4号位组织进攻,则称为“反边一二进攻”。边一二进攻是进攻的基本形式,易于组成,又可变换战术,多为中级技术水平的球队所采用。高水平的球队在防反中,或处于不利局面时,为了稳定战局也常常采用。

(9)排球边一二战术扩展阅读:

中一二战术形式的阵型是由前排中的队员做二传,边一二战术形式的阵型是由前排边的一名员做二传。两种形式的进攻策略是相同的,二传将球传给前排的其他两名队员之一,让其进行扣球进攻。这种战术形式比较简单,也是最基本的。

队员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阵型的组成也很简单,部署起来很容易。但这种战术形式也有其缺点,比如进攻形式单一。通常情况下只能进行两点进攻,战术意图明显对方很快就能对此有所了解,没什么战术变化攻击性不大。

这种战术主要用于稳定场上局面,有时候由于对手太强,己方一时无法应付,也会被迫采用这种战术。为了提高战术的有效性,比赛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攻守技术,如跑动换位、快球掩护、拉开、集中、围绕、交叉等。

必要时采用战术变化,搭配远网进攻或两次转移等战术来提高战术的机动性。后排插上战术形式,后排插上战术形式是指后排的一名队员插到前排成为二传,后排插到前排的二传队员把球传给前排的三名队员。

进行扣球进攻,这种技术很适合技术水平高的强队使用,后排插上战术形式是现代排球比赛普遍采用的主要形式。这种阵型可以保证前排的三人都参与到进攻中去,前场的空间可以更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有利于突破对方防线。

使战术的变化更多,更有助于进行突然进攻。在保证发球和垫球的比例均衡且一传较为准确的基础上,组织这种战术形式更为容易。在一攻战术中,后排插上的战术形式有着更快、更好的发展。采用这种战术时,可用近体快球和短平快球作为掩护。

然后根据场上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战术形式进行有效攻防,比如交叉、重叠、夹塞、两边拉开等移位战术。也可以采用时间差、位置差、空间差等战术形式,另外还有双快一跑动和立体进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