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乒乓技术教学:乒乓球主要的八大战术,你最喜欢哪

一、推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侧身攻 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 4、左推结合反手攻 5、左推、反手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
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以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方难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扣杀,这是推攻战术得分的主要手段。
5、推攻战术要坚持近台,又不能死守近台,要学会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转换,掌握对手节奏。
6、推攻战术对付弧圈类打法应坚持近台为主,用快推和加、减力推挡控制落点,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进入正手连续进攻。
二、两面攻战术 特点:主要利用正、反手攻球技术的速度和力量压制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两面攻技术是两面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攻左扣右 2、攻打两角,猛扣中路。
注意事项:
1、正、反手攻球都要有线路变化和落点变化,以便创造扣杀机会。
2、要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攻击对方正手或中路,以创造扣杀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
4、两面攻战术在主动进攻情况下要坚持近台,被动情况下可适当后退,在中近台或中台进行反攻。
5、两面攻战术对付弧圈球打法应坚持近台,用快带顶住对方的弧圈球,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转入连续进攻.
三、拉攻战术
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拉攻战术是快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正手拉后扣杀 2、反手拉后扣杀
主要事项:
1、拉、扣的力量要有较大的悬殊,以使对方措手不及。
2、拉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调动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进攻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或突击。
4、采用拉攻战术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没有把握的机会球不要过凶。
四、拉、扣、吊结合战术
特点:由拉攻与放短球相结合而成,是快攻型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常用战术。
方法:
1、在拉攻战术的扣杀或突击后放短球。
2、在拉攻战术中放短球后,结合扣杀或突击。
主要事项:
1、拉攻中放短球,要在对方站位较远并且来球比较近网时进行,这样,放短球的落点容易靠近球网,可增加对方向前移动的距离和难度。
2、放短球后扣杀时,如果对方靠台极近,可对准对方身体方向扣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难于让位还击。
五、搓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转、低、快、变”的搓球控制对方,以寻找战机,然后采用低突、快点或拉攻等技术展开攻势并进入连续进攻;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进行扣杀,常常带有突然性,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搓攻战术是乒乓球各种打法都不可缺少的辅助战术。
方法:
1、正、反手搓球结合正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2、正、反手搓球结合反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注意事项:
1、搓攻战术既要尽可能早起板,以争取主动,但又不能有急噪情绪,否则,起板容易失误。
2、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这是搓攻战术的主要得分手段。
3、在搓短中摆短,可使对方不易抢先进攻,故有利于创造进攻机会,以便伺机用正、反手或侧身进攻。
六、削中反攻战术
特点:由削球和攻球结合而成,常以逼角加转削球为主,伺机反攻;或以转、低、稳、变的削球,迫使对手在走动中拉攻,以从中寻找机会,予以反攻。这种战术有“逼、变、凶、攻”的特点,是攻、削结合打法的主要技术。
方法:
1、正、反手削球逼角,结合正手攻或侧身攻对方右侧空当。
2、正、反手削两大角长球,结合正、反手反攻。
注意事项:
1、正、反手削球都要注意旋转强度的变化。在削加转后用 削加转球相似的手法削不转球,是使对方拉出高球,以进行反攻的有效方法。
2、削球时要尽可能压低弧线,以避免对方扣杀或突击。
3、削球逼角时要适当配合削另一角,以使对方在走动中击球。
七、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发球抢攻战术是以旋转、线路、落点以及速度不同的发球来增加对方回击的难度,使其出现机会球,或降低回球质量,然后抢先进攻,以争取主动或直接得分,这是乒乓球所有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和得分手段。
方法:
1、发下旋转与“不转”抢攻。
2、发正、反手奔球抢攻。
3、发正、反手侧上、下旋球抢攻。
注意事项:
1、发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使对方前、后、左、右走动中接发球。
2、发球后要有抢攻准备,以不失抢攻的机会。
3、自己发什么球,对方可能以什么技术回击,要做到发球前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较好地做好抢攻的准备。
4、抢攻要尽可能凶,又不能过凶,否则,会影响命中率。
八、接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由某一单项攻球技术所形成,进攻性强,可变接发球的不利地位位为主动地位,也可直接得分,是乒乓球运动各种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用快点、快攻或中等力量突击进行接发球抢攻。
注意事项:
1、由于接发球抢攻是在对方主动发球,自己处于被动的接发球地位时所采取的进攻性打法,所以难度较大。接发球抢攻一般不可过凶,要看准来球的旋转方向、旋转强度和高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攻。例如对方发加转下旋球,接发球抢攻时要采用提拉手法,以免下网。同时,攻球的力量不可过大。
2、接发球抢攻动作结束后,要立即作好对攻或连续攻的准备,以便继续处于主动地位。
3、接发球抢攻、抢冲的力量越小,应越注意球的路线或落点,一般应多打在对方反手;若对方反手强而正手弱,则可多打在对方正手。

2. 如何接较低的乒乓球

大概三种办法:

首先,
搓球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技术。种类较多,根据击球时间、落点和旋转的不同,分快搓、慢搓、转与不转搓球、侧旋搓球等。一般在左半台使用较多。动作要点是:球拍在体前,击球时,上臂前伸,拍面稍后仰,利用上臂前伸和旋外的力量,将球拍向前下方送出,在来球的下降期摩擦球的中下部。特点是动作小,弧线低,落点活,旋转变化多等,可以牵制对方的攻势,并为抢攻或抢拉创造机会。
[编辑本段]搓球技术应注意的细节
1.引拍:有球友认为搓球是在球的下部发力,所以引拍高度一般都低于球台平面,这是不对的;应注意搓球技术中大部分是从上向下发力的,所以引拍高度一定要在台面以上,一般情况下是基本与网高同高。
2.发力:球龄较长的中老年朋友多以"抖腕"发力,这大多是"正胶"留下的后遗症,正生胶因摩擦系数较小,所以用加大手腕动作来弥补摩擦力的不足;用反胶的初学球友没必要去模仿,只用手腕的前挺及小臂的合力就足可够"转",同时也利于控球。
3.控拍:直板的控拍以姆、食、中指为主。但有球友在控制拍子的前倾、后仰角度时以姆、食指压拍肩的压力为主来调控拍形的,这样会使手腕与小臂紧张,不利于正确发力,更会增加整条手臂的负担;正确地方法应是利用小臂的内旋(后仰)及外旋(前倾)并配合自然放松的手腕来调控。
4.借力:搓球技术中有很多时候是需要借助来球反弹力来与自发力反向运动形成摩擦的,这在文中巳有交待,但这里还是要再一次强调需要注意击球时间尤其是上升期时的反弹力,以增加摩擦效果和有效控制弧线;同时注意下降期及顺旋转摩擦时的减、卸力。
5.站位及步法:由于搓球大部分是在台内,所以有部分球友的准(予)备站位会距台较近,甚至有球友在搓来搓去中会不自觉地越来距台越近。这种现象在初学球友中体现较多,一旦对方"将球变长"或"追身"时,往往会来不及移动就巳失分了。建议大家多注意国手们的予备站位及步法移动;正常站位应以55cm或60cm左右为基本台距,以双脚的前后左右移动来"迎前"。
[编辑本段]搓球 动作要点
(以右手为例)
1 慢搓:近台站位右脚稍前,持拍手臂自然弯曲。击球时用前臂和手腕向前下方用力,拍面后仰,在下降期击球中下部。
2 快搓:站位及击球方法与慢搓相同,击球时拍面稍横立避免出界或回球过高。
搓球的重点难点是前臂和手腕的挥拍路线和用力方法。
[编辑本段]搓球教学方法
1 徒手模仿搓球动作,掌握技术要领。
2 自己在台上抛球,将球搓过球网。
3 一人发下旋球,一人将球搓回。
4 两人对搓中路直线,再对搓斜线。
[编辑本段]搓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 引拍不够致使击球的前臂由上向下动作不明显。
纠正方法:持拍练习前臂和手腕向上再向下做切的动作模仿。
2 击球时拍面后仰不够。
纠正方法:在下降期搓对方发来的下旋球,体会拍面后仰前送动作。
3 前臂前送力量不够,击球后动作停止。
纠正方法:两人对练慢搓,体会击球后小臂继续前送的动作。
4 球点离身体过远,重心偏后,击球部位不准。
纠正方法:两人近台站位对练慢搓,在下降期击准球的中下部。
[编辑本段]常用的搓球技术
(一)慢搓
1、特点与运用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
2、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借来球的前进力将球搓回,常用于接发球或削过来的近网下旋球,在对搓中,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搓转与不转球
1、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2、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差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特点与运用:倒拍动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完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使对方难以适应。常用于对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现机会球时。
2、方法与要点: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时机,使对方防而不备,出现失误,并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
[编辑本段]网前搓球技巧
我是一位左手选手,我的后场杀球没有大的威胁,但我的网前搓球还可以,向大虾们介绍我的经验。
先说正手。首先你要在中场准备好,注意握拍一定要松。一旦对手劈吊或放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网前最高点,然后只需用拇指和食指捻动球拍半圆形的切球托让球翻滚过网。注意:搓球时要用手指的小力量,大臂小臂基本不动,手腕儿也不要有太大的动作,否则搓出的球会很高,容易被扑死!
再说反手,反手有两种搓球方法,如果球很近网了,要从里向外捻(捻的方法同上。)如果球离网较远,要从外向里搓。(方法同上。)
就说这么多,希望大家以后多看鲍春来搓望前球!

然后,
乒乓球削球
削球是我国乒乓球传统手法之一,也是乒乓球防守技术之一,削球技术正在向转,稳、低、攻方向发展。
乒乓球运动技术名词。利用球拍的摩擦力切削击球的一种技术。击球时,球拍后仰,由体侧上方向前下方挥拍,挥拍呈圆弧路线,在球的下降期触球的中下部。具有球速慢、弧线长、球下旋等特点。是一种防守技术,以其旋转和落点变化威胁对方。有近削、远削、加转削、不转削、削逼角球和削弧圈球等。
[编辑本段]动作要点
以右手为例:
正手远削:站位中台左脚稍前,上体稍向右转重心落于右脚,持拍手臂自然弯曲于腹前。顺来球方向向右上方引拍与肩同高,拍面后仰。当球从台上弹起时,持拍手上臂带动前臂由右上向左前下方加速切削,手腕向下转动用力,在右侧离身体4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前送。
反手远削:中台站位右脚稍前,上体左转重心落于左脚,持拍手自然弯曲放松置于胸前。顺来球路线向左上方引拍约与肩高,拍柄向下。当球弹起时持拍手从左上方向右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用力切削,球拍在胸前偏左30厘米处击准下降期球的中下部,并顺势挥至右侧下。
削球的重点难点是手臂、腰、腹和腿的协调用力。
(一) 远削
1、特点与运用: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
②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
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上图为正手削球,下图为反手削球)
(二) 近削
1、特点与运用:
动作幅度小、回球速度快、前进力较强,多用于近削逼角,有一定的威胁,往往能获得主动或直接得分。一般用来对付轻拉球和一般的上旋球。
2、要点:
①向上引拍比肩略高。
②根据来球的情况调节拍面后仰角度。
③前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下压,击球后没有前送的动作。
(三)削弧圈球
1、特点与运用:
削加转弧圈球是削球手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加转弧圈球上旋强,触拍后向上的反弹力极大,处理不好容易回出高球甚至出界,所以难度较大。
2、要点:
①应在来球的下降后期触球,此时,球的旋转已减弱。
②击球点一般选在右腹前为宜,并适当放低些,这样可利用来球部分向上的反弹力形成自然的回球弧线,有利于提高削球的准确性。
③球拍触球时,拍面不能过分后仰,应触球的中下部;如来球旋转较强,可使拍面坚直些,并适当加大手臂向下压球的力量。
④触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以免回球过高。
男子削球:渐进
限于时代背景,早期削球手如伯格曼、迈尔斯等均以稳健防守著称,进入胶皮拍时代后,西多的出现使削球打法第一次出现明显的细分,其站位相对较近,以削球逼角为主,伺机反攻(多用反手)。但此后欧洲的削球均倚重防守,再未出现像西多这么积极主动的削球手——手握反胶海绵拍的别尔切克以转制胜,削出的球被当时的中国教练夸张地评论为“起重机都拉不起来”;原为两面反胶、后换过反面生胶的绍勒尔以稳见长,极少出高球,被喻为“切削机器”。
随着弧圈球在欧洲的流行,削球打法的重心逐渐转向亚洲。继同样以稳为主、步法和韧劲出众的姜永宁之后,李仁苏开始尝试将“转不转”原理用于削球,而两面反胶的王志良则让转不转削球首次在世界比赛中大放异彩。他的双打搭档张燮林,也在压低弧线稳削的前提下,借助长胶的性能配合少许反攻,屡屡令对手方寸大乱。中国特色的削球打法始见雏形。到梁戈亮参加世界比赛时,他在削转不转的基础上,融入了倒板技术,令横板削球的变化空间和进攻机会大为增加。从两面反胶、反胶/生胶到反胶/长胶,曾练过两面攻球的梁戈亮把各种组合试了个遍,最终回到削球打法时,特殊的经历决定了他攻势强、台前变化多的特点,尤其发球抢攻较为刁钻,他甚至先后与李莉、李振恃两位攻球手搭档获得了两枚世乒赛双打金牌。使用反胶/长胶组合的黄亮仍以旋转为主,进攻不多。限制胶皮颜色之前中国最后一位倒板削球的代表人物陆元盛,也是唯一一位正手长胶反手反胶的著名削球手,可谓独具一格。其后的陈新华、王浩等,也继承了前人积极主动的特点,同时凭借身高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削中反攻的力度和范围。丁松的出现无疑标志着中国削球打法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仅前三板的威胁大增,更首开削球手反拉弧圈的先河。而朱世赫,则让削球手的反攻能力更上层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对拉。
中国的近邻日本,在发展削球的道路上则相对中庸:旋转不及欧洲强,反攻不及中国多。梁戈亮时期日本出了一位高岛哲夫,削球功底颇得陆元盛欣赏,张燮林的评价也非常高,“恰到好处,击球点相对固定,也有相当的旋转,作为两面反胶其削球的稳健性很难得”,但他仅正手具备些反攻能力,此人44届世乒赛时曾做过日本队主教练。其后的松下浩二,只不过延续了这一模式,但青出于蓝却未胜于蓝。朝鲜的李根相也是上个世纪末期为数不多的削球好手之一,风格与陈新华相仿。
直到今天,塞义德、松下浩二等传统削球手也从来不将丁松引为同道,日本大部分人对削球打法的理解仍停留在“对方拉20板我削21板”的水平上。随手翻阅一篇英语写就的乒乓球文章,欧洲人用来表示“削球选手”的词汇仍然是“defensive player/defender”(防守型选手)或“back-spin player”(制造下旋的选手),而在中国,普通的球迷也对“攻削结合型打法”耳熟能详。当然,面对朱世赫创造的奇迹,欧洲人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希腊主教练认为,“如今的削球手必须具备相当的进攻能力,反手在近台也需加强反攻”,而他们也为此创造出一个新的词汇——modern(现代)defensive player。
女子削球:突变
与男子削球的发展相比,女子削球几乎长期陷于停滞。罗赛亚努、亚历山德鲁均以稳健为主;与西多同时期的高基安也注重高点削球,但站位比西多稍远,反攻也没那么积极;反手均为长胶的林慧卿、郑敏之仍是稳削加少许反攻;葛新爱继承教练张燮林的衣钵,以扰乱对方为主,进攻不算太多,背面的反贴偶尔攻之也以变化为目的;童玲借鉴了点男子的发球抢攻,但仍未走出林慧卿、郑敏之的模式;此后的管建华、邓亚萍、王辉、成红霞等也未有质的变化。盛产削球的前苏联也不例外:曾作为1994年世界杯女团冠军主力的俄罗斯选手梯米娜是位善用反手长胶削弧圈的“牛皮糖”,而后代表意大利参加1996年奥运会的布拉托娃虽然进攻略多,也仍然局限于近台反攻。海外的中国女削球手中,施捷是反手长胶,何千红正手换了正胶,田静在国内时最好排名不过第10,唯有李隽正手反胶反手正胶,当年丁松正是受了她的启发而确立了今天的发展方向。对于在巴黎世乒赛中分别负于高军和牛剑锋的金晶娥和Vik.帕夫洛维奇,陆元盛的评价是“平淡”。
中国国家队现存的女子削球手中,王婷婷两面反胶,正手削球的旋转强度堪称当世女子第一,对方基本一拉就下网,但她正手攻球实力有限,因此主要靠对方回球下网得分;丁颖削球旋转不强,稳健性尚可,但起动稍慢,连续大范围的高水平防守较勉强;鞠连华进攻能力强些,但正手削不住,攻守关系处理较片面,思想也偏于保守。
看起来,唯有与丁松相似的范瑛,有望成为女子削球发展的转折点,高军也评价道,“她的技术有点男性化,正手弧圈有一定威力。”的确,在鲍罗斯、斯蒂夫已经可以用反手弧圈冲削球的21世纪女子乒坛,削球手们再不“突变”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编辑本段]网球削球
如果掌握了网球反手削球技术,对于扩大击球范围和击球的稳定性很有益处。如果你想在网球比赛中要取得较好的名次,主要依靠把所有来球都打回对方场地。
如果能在网球进攻或防守中轻松自如的使用这一便利的攻击手段,无疑将扩大你击球的控制范围,显著提高你的竞技能力。
在各种情况下,反手削球都能发挥其效果
当需要高点击球时,当对方来球有角度且有旋转、有晃动时……你为何不是是采用反手削球的发法呢?遇到这些情况,擅长削球的选手则都能十分有信心的对付这些球。
网球削球的动作小,主要是借对方来球之力将球削出。即使是在身体平衡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打出削球来。此外,反手双手击球的选手,当来球很远时,也可以双手变单手,采取反手削球的回击方法,从而扩大防守范围,有效的将球击回对方场地。
反手削球也具有进攻战略意义
一般来讲,反手削球属于防守性技术,但根据其使用方法的不同,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得力的攻击手段。
比如,在实战中,遇到对方上网时,可先将球削到对方脚下,迫使对方无法反攻而只能回一般的高球,然后再狠狠地向对方发起猛攻。
能打出下沉球的削球技术,既可以在向前截击时使用,也可以在接发球时使用。还可以利用削球的后摆动作与反手击球相同的特点,出其不意的削出网前小球。因此,很好的掌握削球,无疑将扩大击球范围,提高竞技水平。
那么,让我们不仅仅是羡慕向往这一有利的技术,一起来学习掌握它吧!
握拍方法:
1.让球拍拍面与反手单手击球的击球点相吻合。 2.以左手支撑着球拍(只右手选手)。 3.用右手从上面抓握拍子。
握拍的方法不同,拍面也因此而变化,而且挥拍回击也会因此而改变。首先应以单手反手击球时使用的握拍方法开始练习。基本上是使用东方式反手握拍法。只要是单手反手击球,无论是削球、平击球还是猛抽球,基本上是以采用东方式握拍法为宜。
引拍方法:
为了能削出旋转球,实际上引拍方法比击球时的挥拍更重要。能否正确的完成后摆引拍,做好削球准备,决定着削球的成功与否。反手削球技术的要点是:后摆引拍后拍子的高度、位置;完成向后引拍做好准备的时间早晚;然后是削击球的时机。
此外,还应注意(1)持拍一侧的右手臂肘关节不能太低。(2)绝对不能使用手腕 (3)运用削球时,完成后摆时拍子所在的位置 (4)后摆引拍时,只有做到左腋不打开,才能保证削球的挥拍动作是由内向外的挥动 (5)向后摆拍要做到使肩触到下颌为止
后摆动作:
在考虑削球挥拍动作之前,首先必须集中精力做好后挥引拍、摆好拍面的准备动作。只有做好引拍动作,才有充分时间,做到预测好时机之后再去削击球。
大削球时,务必要让球拍自上而下走一条直线。如果球拍不是很好的引摆在肩口上,那么削球动作时,球拍必然变成了沿圆环弧形线挥动,则不可能击出旋转球。
无论是双反手击球、单手反手击球,还是打削球,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提早后摆引拍,提早完成准备动作。
削球:
大削球,挥拍是"走"自肩起至腰之间的一条直线。首先应该集中精力做好削球,而不必有意识地做随挥动作。
网球反手削球技术不使用腰的转动和膝关节的伸屈动作以及重心的移动。双手反手击球的人,特别容易利用腰的转动去击球,因此,特别要注意不要使用腰的转动工作。
此外,如果削球是球不向前飞,有些人就企图使用身体动作,或是击球时有了挑球的动作,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球不向前飞主要是挥臂所走的轨道不正确,是未能沿一条直线挥拍原因所造成的。
双手击球者的削球:网球赛场上反手双手击球的选手,削球时仍以双手击球的话,方法很简单。双手击球的人以双手削球时,也许不能很好的对付追身球或高球,但是由于动作本身与打平击球和上旋球时没什么区别,所以可丝毫不感到别扭地去削球。
无论是双手削球,还是单手削球,所要求技术要点是相同的,即要求动作直到最后都要保持横向,而且不是展开身体。

拉球,
首先大致先说明弧圈球分为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
楼主说的就是属于加转弧圈球,但是你的对手的拍型不太规范,所以导致拉过来的球很高。

这种球一般是在拉下旋的时候才能拉的
要拉慢而且很转,首先就是要摩擦强,要球高的话摩擦就要薄,且拍型往前倾斜的角度不是很大。整个重心自下往上移动。 难度较大,原因就是要把摩擦控制得很薄,这样就比较容易拉空,要不就是力量不足,球高但是没有威胁。

对于这种高调加转弧圈球的接法大致有两种:

1.把球轻挡回去,主要在挡的时候球拍在接触球的瞬间往后移动一些,目的就是要抵消住旋转。注意球拍拍型不要过直,适当向前倾,也不要倾斜过多。

2.调整步伐,把身子移至中台,把球反拉回去。
注意球的方向,理论上说离球台越远就越容易在球飞过来的时候判断好方向,但是过远的话会导致离球过远拍够不到球或者是不能在发力时把球击出。
这个难度较大,楼主应该不是很擅长拉弧圈球,
估计你们打球时都是“一招制胜”的多,相持球比较少。

3. 乒乓球拉高点弧圈和低点弧圈有什么不同和技法

乒乓球技巧:
影响乒乓球技术的四大基本因素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甚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离不开四个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
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
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么你就要打得有力量。
如果你是在加强旋转的强度,无论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么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

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准备时间,你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台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这就速度。

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后”出机会”球,这就是旋转。
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须要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需要讲究落点。
所以说,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
乒乓球发球技术的八个注意⒈ 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⑴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⑵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⒉ 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基本情况主要有 ⑴是直拍还是横拍;⑵是左手还是右手;⑶ 是亚洲选手还是欧美选手;⑷是生胶还是半长胶;⑸是反胶还是正胶;⑹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见面还是熟手。对上述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热身、录像、报导等,了解对方的特长,了解对方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⒊ 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通过学习研究各种螺旋发球,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一分制” 中,显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为发球抢攻做准备:
总体上来说,发球为抢攻做准备的宗旨:就是用各种方法提高发球的质量,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使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从而为抢攻创造了条件。
具体说来,应注意下面几点:
⑴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⑵研究发球的规律,在发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转的组合,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 ,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
⒌ 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发球的旋转:
乒乓球旋转的多样性和由此产生的曲线的丰富性,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特别是动作相似而性质不同的旋转呢?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条:
如何练好接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的环节,如发球抢攻或相持,接发球的难度最大。因为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接发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总体战术的技术风格。以此为前提,接发球则是体现比赛中由防转攻,攻防转换的最常用之处。在相对被动的状态中,通过控制,达到相持,再力争转入进攻,争取主动应是接发球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技术上的操作如下:
一、判断
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判断上不出现较大的偏差,才能谈得上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避免有浑身解数,但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来情况的经常发生。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通过发球者利用各种发球方式,将这些旋转性质表现出来。如正反手,下蹲等。在判断旋转性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板形: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2)动作轨迹: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3)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4)出手: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发球时,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判断不清时,如在一轮发球中,发球者一般有几个转的,几个不转的,几个侧上,几个侧下,通常都出现在一轮中,以及开局爱发什么样的球,关键球如何发等等。毫无疑问,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发球技术,接发球者的猜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个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实际了。
2、对速度和落点对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点;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2)对短球的判断,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在接短球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适当放开。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作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
直拍反手发展趋势直拍反手位历来是被认为是直拍选手的死穴。随着乒乓球速度,旋转的飞速发展,直拍反手由于受生理原因的制约,无法随意前倾拍形和发力难一直是直拍选手技术上的最大漏洞。
许多年来多少天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弥补直拍反手的先天缺陷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无数次的实践,也有了相当的成果。例如:早期的常规推挡加入了加力推,减力推,推挤,扎下旋等等。然后是强行侧身,抢先上手,全台正手攻,再后来就是“直拍横打”的“粉墨登场”,还有即将推出的直,横拍交替等。经历了一次次的大赛的历练,实践证明,直拍选手的反手技术既要全,又要精。
所谓全,就是要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所谓精,就是要做到人有我强。全:就是近台能推,能反面拱,能敲击,中台能反手攻,远台能横拉相持或反手兜,迫不得已时还要能削一板。
我个人认为,今后直拍正胶选手可以采取“刘国梁-田崎俊雄-马林”的模式。近台的推挡结合反面拱,敲击;中台角度不大的球,反手要能像田崎俊雄那样反手能攻两条线,尤其是反手滑板攻直线到对方正手位,过去的球弧度大,拐弯,而且球势大力沉,着台后往下扎,防守方不易借上力。对付对方过度一板的小弧圈很有效,45届世乒赛男团中日之战,他就用这招差点把刘国梁打闷。中远台或扑正手回反手可用横拉或快撕,力争主动,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守。横拉要像马林一样能与横拍进行中远台相持。但是正胶的反手技术应以反手攻,敲击为主,辅以横拉,力争以速度压制对方。
直拍反胶选手可以采用“蒋澎龙-金泽洙-马林”的模式。首先注重自身的力量素质训练,以便能使出蒋澎龙般推土机式的“魔鬼推挡”,动作中适当加入弹击动作,以加强推挡的力量。近台要以暴风骤雨式的推挡逼住对方,使他没有充足的拉手时间,中近台角度不大的情况下,要像金泽洙那样的反手攻突击,中远台要能用横拉进行相持,甚至强相持。尤其是反胶选手还要有一项技术一定要掌握-反手兜,被动防守时,只要能兜住,挺住,因为兜上的球带有上旋,上台后向前冲,不易发力打,一旦对方回球的质量不高,哈哈!由守转攻的机会就来了。总而言之,直拍反胶应以横拉上手为主,辅以反手攻,敲击,充分利用反胶的稳健,能制造旋转的特点,丰富反手技术。
现在横拍打直拍主要还时在直拍的反手上做文章,无论调右压左还是调左压右都是看准了直拍反手发不了力,相持不了,威胁性不大的弱点,所以直拍选手能做到反手位的技术全面,特点突出,那么直拍反手位的漏洞就会最大程度的被补上,再继承和发扬直拍原有的灵活,快速,多变的特点,方能底气十足地和横拍选手叫板,傲立乒坛。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适当放开。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作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

4. 求乒乓技巧(图解)

一、推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侧身攻 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 4、左推结合反手攻 5、左推、反手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
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以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方难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扣杀,这是推攻战术得分的主要手段。
5、推攻战术要坚持近台,又不能死守近台,要学会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转换,掌握对手节奏。
6、推攻战术对付弧圈类打法应坚持近台为主,用快推和加、减力推挡控制落点,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进入正手连续进攻。
二、两面攻战术
特点:主要利用正、反手攻球技术的速度和力量压制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两面攻技术是两面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攻左扣右 2、攻打两角,猛扣中路。
注意事项:
1、正、反手攻球都要有线路变化和落点变化,以便创造扣杀机会。
2、要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攻击对方正手或中路,以创造扣杀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
4、两面攻战术在主动进攻情况下要坚持近台,被动情况下可适当后退,在中近台或中台进行反攻。
5、两面攻战术对付弧圈球打法应坚持近台,用快带顶住对方的弧圈球,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转入连续进攻.
三、拉攻战术
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拉攻战术是快攻打法对付削球类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正手拉后扣杀
2、反手拉后扣杀
主要事项:
1、拉、扣的力量要有较大的悬殊,以使对方措手不及。
2、拉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调动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进攻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或突击。
4、采用拉攻战术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没有把握的机会球不要过凶。
四、拉、扣、吊结合战术
特点:由拉攻与放短球相结合而成,是快攻型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常用战术。
方法:
1、在拉攻战术的扣杀或突击后放短球。
2、在拉攻战术中放短球后,结合扣杀或突击。
主要事项:
1、拉攻中放短球,要在对方站位较远并且来球比较近网时进行,这样,放短球的落点容易靠近球网,可增加对方向前移动的距离和难度。
2、放短球后扣杀时,如果对方靠台极近,可对准对方身体方向扣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难于让位还击。
五、搓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转、低、快、变”的搓球控制对方,以寻找战机,然后采用低突、快点或拉攻等技术展开攻势并进入连续进攻;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进行扣杀,常常带有突然性,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搓攻战术是乒乓球各种打法都不可缺少的辅助战术。
方法:
1、正、反手搓球结合正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2、正、反手搓球结合反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注意事项:
1、搓攻战术既要尽可能早起板,以争取主动,但又不能有急噪情绪,否则,起板容易失误。
2、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这是搓攻战术的主要得分手段。
3、在搓短中摆短,可使对方不易抢先进攻,故有利于创造进攻机会,以便伺机用正、反手或侧身进攻。
六、削中反攻战术
特点:由削球和攻球结合而成,常以逼角加转削球为主,伺机反攻;或以转、低、稳、变的削球,迫使对手在走动中拉攻,以从中寻找机会,予以反攻。这种战术有“逼、变、凶、攻”的特点,是攻、削结合打法的主要技术。
方法:
1、正、反手削球逼角,结合正手攻或侧身攻对方右侧空当。
2、正、反手削两大角长球,结合正、反手反攻。
注意事项:
1、正、反手削球都要注意旋转强度的变化。在削加转后用 削加转球相似的手法削不转球,是使对方拉出高球,以进行反攻的有效方法。
2、削球时要尽可能压低弧线,以避免对方扣杀或突击。
3、削球逼角时要适当配合削另一角,以使对方在走动中击球。
七、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发球抢攻战术是以旋转、线路、落点以及速度不同的发球来增加对方回击的难度,使其出现机会球,或降低回球质量,然后抢先进攻,以争取主动或直接得分,这是乒乓球所有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和得分手段。
方法:
1、发下旋转与“不转”抢攻。
2、发正、反手奔球抢攻。
3、发正、反手侧上、下旋球抢攻。
注意事项:
1、发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使对方前、后、左、右走动中接发球。
2、发球后要有抢攻准备,以不失抢攻的机会。
3、自己发什么球,对方可能以什么技术回击,要做到发球前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较好地做好抢攻的准备。
4、抢攻要尽可能凶,又不能过凶,否则,会影响命中率。
八、接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由某一单项攻球技术所形成,进攻性强,可变接发球的不利地位位为主动地位,也可直接得分,是乒乓球运动各种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用快点、快攻或中等力量突击进行接发球抢攻。
注意事项:
1、由于接发球抢攻是在对方主动发球,自己处于被动的接发球地位时所采取的进攻性打法,所以难度较大。接发球抢攻一般不可过凶,要看准来球的旋转方向、旋转强度和高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攻。例如对方发加转下旋球,接发球抢攻时要采用提拉手法,以免下网。同时,攻球的力量不可过大。
2、接发球抢攻动作结束后,要立即作好对攻或连续攻的准备,以便继续处于主动地位。
3、接发球抢攻、抢冲的力量越小,应越注意球的路线或落点,一般应多打在对方反手;若对方反手强而正手弱,则可多打在对方正手。

5. 乒乓球高抛和低抛的问题

不全对。
高抛球下降速度快、力量大,球员需要快速摩擦,这是理解正专确的地方。
而你认为击球时间属掌握不好,会导致只有撞击,没有摩擦,这是不全对的。产生撞击可能的原因有二:
1,击球的部位没有掌握好,比如希望切出下转,但没有击中球的中下部;
2,击球有向前“送”的动作,导致出现撞击。

话说回来,撞击与摩擦结合,让对手看不清你的旋转,高抛球的威力才更大,初学者一味追求“发球要转”,其实这是误区。

选择高抛球的缺点是,高抛球难以发出不出台的短球

6. 乒乓球打法有几种打法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什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都离不开四个基本要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乒乓球打法类型有许多种,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这四种要素的完美结合。结合这四个基本要素,乒乓球球的打法可以概括成以下五种:

1、弧圈打法:弧圈打法多站位于中远台,较多采用摩擦式击球方式,引拍动作较大,击球时尽量大幅度的引拍以增加击球时的力矩,这样可以尽量的增加球的旋转性。由于退台拉弧圈时球在空中飞行速度时间较长,对方有充足时间准备,所以弧圈打法的选手要注意拉球线路的选择。
2、快攻打法:快攻打法多站位于近台,较多采用撞击式击球方式,引拍动作较小,击球时需加紧大臂,利用腰部转体的力量去击球。这种类型的打法主要是追求速度,在击球瞬间需要把握来球的旋转,若上旋较强需压拍,若下旋较强需立拍。此种打法要求球员需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3、弧圈结合快攻:在现代的打法中很少有纯弧圈或纯快攻的选手,大多将两个技术融合运用。如果弧圈多一些快攻少一些那么这种打法成为弧圈结合快攻。这种打法多站位于中台,若来球较短则上步使用快攻技术,若来球较长则撤步使用加转弧圈球,若来球不长不短则多站位中台使用前冲弧圈球。
4、快攻结合弧圈:与弧圈结合快攻相比,它们的打法风格有些类似,快攻结合弧圈的选择更靠近球台,站位于中近台附近,各种技术特点与弧快打法类似。快攻结合弧圈多常见一面反胶,另一面为生胶或正胶,正手以拉打为主,反手以弹击为主。
5、削球打法:此类打法发球或接发球完毕后便会退到远台进行防守型的削球,这种类型打法的乒乓球器材比较特殊,底板版面较大,正手多为弹性较好胶皮较软的反胶,反手多为长胶。凡是这种打法的球友多为高手,正手可拉可削,反手可拱可削,削球选手的技术运用是最多的。

7. 乒乓球技术中的正手快点、正手低球突击和正手位挑球有什么区别

正手快点、正手低球突击是球刚一落台就发力打(长球)
正手位挑球是对于对手打过来的下旋短球而言

8. 乒乓球,低平的不转球如何推

地平球的特点是飞行弧线低、速度快、前冲力强,落点后弹起不高,但急向前冲并向下滑落,能起到与扣杀同样的作用。
一、了解乒乓球旋转的规律。正确地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质及旋转强度,了解和熟悉各种不同性能球拍的击球特点,是对付旋转球的前提。
二、可用调整拍面方向和拍面角度的方法来对付旋转球。如用推挡回接对方发至反手位的左侧目而视旋球时,拍面方向应偏左一些,拍面角度向倾一些。
三、用力量对付旋转。假若对方削过来的球偏高,可做近似直线的扣杀,由于大力扣杀,击球力量大大超过了来球的力量,从而削弱了对方来球的旋转作用。根据这一原理,在回击低球时,主动发力击球,比较不易吃转;反之,越不敢打,越容易吃转。
四、用速度对付旋转。一般可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提高单位时间的击球次数,板板紧逼,迫使对方在匆忙中回击,从而影响其击球质量,从中取得主动。
2、突发性要强。在与对方相持中,突然加快击球速度,可以破坏对方的击球节奏,使其勉强回接。
3、挥拍击球的速度要快。根据动量变化等于冲量的力学原理,挥拍击球的加速度越大,其动量也越大,给球的力量越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对方来球的旋转作用。
五、以转制转,以不转制转,用如下两种方法:
1、顺旋转击球。采用这种方法击球,可以借用来球的旋转力,提高回球的旋转速度,例如以拉对削或以削对拉。这种方法对于使用黏性较小的球拍的运动员效果更好。因为顺旋转击球时,黏性较小的球拍可以减小球在拍面的滚动作用,可以少吃转。同时还可通过加快摆速,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来对付旋转。
2、逆旋转击球,例如对攻、对拉、对搓等。使用这种方法击球主要靠自己发力,并要注意调整拍形和发力方向。
六、采用避转法击球
1、任何一种旋转球都是越靠近旋转轴的部位,其旋转越弱;越远离旋转轴的部位,其旋转越强。根据这一特点,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击球部位,避开强转区击球,以便少吃转,例如用推侧旋的方法回击弧圈球就可以少吃转。
2、采用辟转法回击旋转球,一般都能改变来球的旋转轴。因为当挥拍方向和来球的旋转方向有一定的夹角时,来球的旋转轴就必然发生变化。用推侧旋回击弧圈球,以及用攻球回击侧旋球、用侧身滑板突击下旋球等,避开了强转区击球,发亮了对方来球的旋转轴,所以可以少吃转。
七、采用借转法击球。在某种情况下,可采用球拍黏性较低的拍面击球(例如防弧圈胶皮或胶皮拍)。采用这种拍面回击过去的球,一般都部分地保留了来球原旋转力,有可能使对方自己吃自己的转,同时还因来球容易在这种拍面上打滑,也可以减少吃转。
八、用倒板法击球。运用两面不同性能的球拍倒板击球,既可以减少吃转,又可使旋转变化。

9. 乒乓球怎么打

楼主你好不知道您目前的水平,所以也不知怎样和你谈。从基本的技战术谈起吧,这样吧咱们先从大轮廓讲,具体那个问题需要细讲,你再提出来结合实际再 仔细点讲好吗?
[一]、推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 ,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 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握拍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侧身攻 3、推挡、侧身攻后扑正手 4、 左推结合反手攻 5、左推、反手 攻、侧身攻后扑正手。
注意事项: 1、推、攻都要有线路变化、落点变化和节 奏变化,这是推攻战术争取主动和创造扣杀机会的主要方法。 2、推挡一般以压对方反手为主,然后突然变正手 ,以创造进攻机会。如果对方正手较差,才可以推对方正手为主。 3、在推挡中突然加力推对方中路,使对方难 于用力回击,然后用正手或侧身扣杀。 4、遇到机会球时要果断扣杀,这是推攻战术得分的主要手段。 5、推 攻战术要坚持近台,又不能死守近台,要学会近台和中台的位置转换,掌握对手节奏。 6、推攻战术对付弧圈类 打法应坚持近台为主,用快推和加、减力推挡控制落点,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进入正 手连续进攻。
[二]、两面攻战术 特点:主要利用正、反手攻球技术的速度和力量压制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扣 杀机会。两面攻技术是两面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攻左扣右 2、攻打两角,猛扣中路 。 注意事项: 1、正、反手攻球都要有线路变化和落点变化,以便创造扣杀机会。 2、要以压对方反手为主 ,然后攻击对方正手或中路,以创造扣杀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 4、两面攻战术在主动进攻情 况下要坚持近台,被动情况下可适当后退,在中近台或中台进行反攻。 5、两面攻战术对付弧圈球打法应坚持近 台,用快带顶住对方的弧圈球,伺机采用近台反拉或中等力量扣杀弧圈球,然后转入连续进攻.
[三]、拉攻战术 特点:连续运用正手快拉创造进攻机会,然后采用突击和扣杀来作为得分手段。拉攻战术是快攻打法对付削球类 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 1、正手拉后扣杀 2、反手拉后扣杀 主要事项: 1、拉、扣的力量要有较大的悬 殊,以使对方措手不及。 2、拉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调动对方,争取主动和创造进攻机会。 3、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或突击。 4、采用拉攻战术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对没有把握的机会球不要过凶。
[四]、拉、扣、吊结合战术 特点:由拉攻与放短球相结合而成,是快攻型打法对付削球打法的常用战术。
方法: 1、在拉攻战术的扣杀或突击后放短球。 2、在拉攻战术中放短球后,结合扣杀或突击。 主要事项: 1、拉攻中放短球,要在对方站位较远并且来球比较近网时进行,这样,放短球的落点容易靠近球网,可增加对方向前移动的距离和难度。 2、放短球后扣杀时,如果对方靠台极近,可对准对方身体方向扣杀,这样,往往能使对方难于让位还击。
[五]、搓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转、低、快、变”的搓球控制对方,以寻找战机,然后采用低突、快点或拉攻等技术展开攻势并进入连续进攻;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进行扣杀,常常带有突然性,往往可以直接得分。搓攻战术是乒乓球各种打法都不可缺少的辅助战术。 方法: 1、正、反手搓球结合正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2、正、反手搓球结合反手快拉、快点、突击或扣杀。 注意事项: 1、搓攻战术既要尽可能早起板,以争取主动,但又不能有急躁情绪,否则,起板容易失误。 2、在搓球中遇到机会球时要大胆扣杀,这是搓攻战术的主要得分手段。 3、在搓短中摆短,可使对方不易抢先进攻,故有利于创造进攻机会,以便伺机用正、反手或侧身进攻。
[ 六]、削中反攻战术 特点:由削球和攻球结合而成,常以逼角加转削球为主,伺机反攻;或以转、低、稳、变的削球,迫使对手在走动中拉攻,以从中寻找机会,予以反攻。这种战术有“逼、变、凶、攻”的特点,是攻、削结合打法的主要技术。 方法: 1、正、反手削球逼角,结合正手攻或侧身攻对方右侧空当。 2、正、反手削两大角长球,结合正、反手反攻。 注意事项: 1、正、反手削球都要注意旋转强度的变化。在削加转后用 削加转球相似的手法削不转球,是使对方拉出高球,以进行反攻的有效方法。 2、削球时要尽可能压低弧线,以避免对方扣杀或突击。 3、削球逼角时要适当配合削另一角,以使对方在走动中击球。
[七]、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发球抢攻战术是以旋转、线路、落点以及速度不同的发球来增加对方回击的难度,使其出现机会球,或降低回球质量,然后抢先进攻,以争取主动或直接得分,这是乒乓球所有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和得分手段。 方法: 1、发下旋转与“不转”抢攻。 2、发正、反手奔球抢攻。 3、发正、反手侧上、下旋球抢攻。 注意事项: 1、发球要有线路和落点变化,以使对方前、后、左、右走动中接发球。 2、发球后要有抢攻准备,以不失抢攻的机会。 3、自己发什么球,对方可能以什么技术回击,要做到发球前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较好地做好抢攻的准备。 4、抢攻要尽可能凶,又不能过凶,否则,会影响命中率。
[八]、接发球抢攻战术 特点:由某一单项攻球技术所形成,进攻性强,可变接发球的不利地位位为主动地位,也可直接得分,是乒乓球运动各种打法特别是进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 方法:用快点、快攻或中等力量突击进行接发球抢攻。 注意事项: 1、由于接发球抢攻是在对方主动发球,自己处于被动的接发球地位时所采取的进攻性打法,所以难度较大。接发球抢攻一般不可过凶,要看准来球的旋转方向、旋转强度和高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攻。例如对方发加转下旋球,接发球抢攻时要采用提拉手法,以免下网。同时,攻球的力量不可过大。 2、接发球抢攻动作结束后,要立即作好对攻或连续攻的准备,以便继续处于主动地位。 3、接发球抢攻、抢冲的力量越小,应越注意球的路线或落点,一般应多打在对方反手;若对方反手强而正手弱,则可多打在对方正手。
[九] 弧圈结合快攻:以弧圈球为主,快攻为辅,当今最流行的打法,男子中这种打法的可能占八成。一般两面反胶。如世界冠军王励勤、张怡宁,前国手乔红、何智丽等。
[十] 快攻结合弧圈:以快攻为主,弧圈球为辅,站位比前者近,一般一面反胶,一面是正胶、生胶、长胶(也有两面都是正胶、生胶、长胶的)。如世界冠军邓亚萍、陈静,世界名将金香美、黄文冠等。
[十一] 削中反攻:以被动的削球为主,伺机反攻的打法,50年代时曾垄断世界乒坛。现在从事这种打法的较少了,男子有前国手丁松(攻多削少)、韩国名将朱世赫,女子有韩国名将金景娥、国手范瑛等。
[十二]怪球:现在基本没有这种打法了,没有确凿的定义。一般是以长胶削、磕、拱、飘等技术集合封堵来球,伺机(用倒板技术)反攻。代表人物有前国手陈子荷、倪夏莲等
能够想到的就说这些吧,一般情况下应该都包括了,你那一个或者几个单项感兴趣咱们再单个谈好吗,因为不知道你的打法和具体想问什么所以针对性差一些。好了,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点赞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点赞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_^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