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董的冠军
⑴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姓董的
董卓、董仲舒、董允、董小宛、董邦达等。
1、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
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令其弟董旻联合吴匡杀掉上司何苗,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
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
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董卓大将吕布杀死董卓,结果成功。初平三年(192年),董卓为其亲信吕布所杀。
2、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点赞。
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
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3、董允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
东汉末年,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刘备册立太子刘禅,以为太子洗马,后为黄门侍郎。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担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去世。
当时,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相”。
4、董小宛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字小宛,号青莲,江苏苏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
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冒为妾。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5、董邦达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
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董姓
⑵ 抗日英雄姓董的都有哪一位
抗日壮士英气冲天——董天知
八路军优秀指挥员、山西牺盟会和新军的重要领导人董天知牺牲后,牺盟总会在悼词中称他“是最优秀的牺盟领导者,是最优秀的青年模范,是最优秀的青年军事干部”。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的杨尚昆题写挽联:“英气横贯比干岭,壮士常存鸭绿江。”
董天知,1911年生,河南荥阳县人。早年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并直接受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的影响,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干事兼儿童局书记,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1931年被捕入“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敌人施尽了种种酷刑。在政治诱降和死刑威胁面前,他始终大义凛然,忠贞不屈。狱中党支部根据他的表现,于1932年批准他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狱中政治犯50余人,为要求下镣、看报,举行绝食斗争。组织上考虑到董天知长期卧病不起,身体虚弱,决定不让他参加。他坚定表示,“个人生命事小,政治影响事大。”毅然参加绝食斗争。到斗争取得胜利时,董天知已是奄奄一息了。
1936年8月董天知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10月被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往山西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参与领导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建立山西新军的工作。1937年9月在牺盟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和抗日救亡先锋总队总队长。曾率山西各界慰问团到华北前线慰问抗日的第29军将士。同年11月起先后任山西抗敌决死第3总队政治主任、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和纵队军政委员会书记(后任政治委员)、山西第5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粉碎了反动军官李冠军策动的军事叛乱,指挥部队在晋南、晋东南配合八路军主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时,为把新军建设成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40年8月率部参加百团大战。20日在山西潞城王家庄战斗中,为掩护部队突围,亲率警卫排奋勇作战。因寡不敌众,28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董天知牺牲时年仅29岁。
⑶ 中国历任军长姓董的有谁
中国历任军长的中姓董的有董其武(曾任军长,但不止于军长)。
⑷ 姓董的最出名的是谁
董卓、董鄂妃和董小宛吧,还有董建华 董卓:首当其冲,中国人都知道的大坏蛋。俺们董家的脸都给他丢光了。 董小宛:明末“金陵八艳”之一,董姓名人中唯一的女性(?)。她流落风尘,但鄙视权贵。与四大才子之一的冒辟疆一见钟情,洗尽铅华,嫁入冒家做了妾。董小宛和冒辟疆都是才华横溢又讲究生活情趣的人,两人情投意合,一起赏花品茗,泼墨挥毫,算是一对神仙眷旅。小宛更是蕙心兰质,把本是平淡的生活经营的兴味盎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极尽小资之能事。)除了书画,小宛的厨艺更是高,估计可以与黄蓉一拼。在冒的《影梅庵忆语》中对她的厨艺有精彩的描写。据说走油肉就是董小宛发明的,还曾被称为“董肉”,与“东坡肉”相映成趣。 董鄂妃:董鄂妃不姓董,姓“董鄂”,是一个满洲姓。放在这里一是充数,二是她和顺治帝的故事实在太有名了,三是总有人认为董鄂妃就是董小宛(据说因为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而深入人心)。传说顺治遇到董鄂妃之后就恶习尽改,专宠一人。可怜董鄂妃红颜薄命,22岁早逝,顺治痛不欲生,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不久也追随爱妃而去。浪漫的爱情故事人们总是愿意传颂,于是董鄂妃和顺治帝的故事被传的委婉凄绝。
⑸ 历史上著名的姓董的人
这个最有名!董姓的名人
董卓:首当其冲,三国豪杰
⑹ 史上姓董的牛逼人物有多少
http://ke..com/link?url=xRSP3IMMBo4uFi9-_Tko-GjNm_6_G3wSJCT3K#7,自己补脑
⑺ 历史上姓董的名人有哪些
1、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
2、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点赞,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3、董槐
董槐(?—1262)宋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字庭植,嘉定十六年进士。嘉熙间历提点湖北刑狱、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变,救济南来江北流民,甚著政绩,整肃军纪,加强训练。六年(1246)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协和西南少数民族,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
宝祐三年(1255)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整顿纲记为急务,为改革旧制,报效国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得罪了许多大臣,因此嫉之者甚众。次年罢相,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避居湖州南浔。
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其子董丽,为宋驸马,在元乱中尽节。今其后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阳北部山区。部分定居江苏丹阳。
4、董诰
董诰(1740—1818)董邦达之子,乾隆二十八年中探花乾隆帝将其改为二甲弟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累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擢文华殿大学士(宰相)。他通晓军事,台湾、廓尔喀平定也列名功臣。
在和珅当权时代,他与王杰独不与其苟合。嘉庆帝铲除和珅时他也发挥了较重要作用。他与其父一样都是当时有名画家精书法、善绘画。他五次归还故里,生活简扑,平易近人从不倨傲,深为邻里称道。终年七十九岁。
嘉庆二十三年致仕归家,十月去世。父子历事三朝,虽身居显要,但两袖清风。嘉庆帝哀诗中云: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
5、董氏
董氏,南唐妇人,擅画,“所学出王齐翰,工道释人物”。(《宣和画谱》),当时官宦缙绅家的妇女,都往往求她“写照”(画肖像)。有人还写诗赞誉道:“林下才华虽可尚,笔端人物更清妍。如何不出深闺里,能以丹青写外边”。
宋徽宗御府藏有她画的《六隐图》。南宋邓椿看到过这幅画,他在《画继》中谈到这幅画说“今藏山阴王:产才监簿家,乃画范蠡至张志和等六人,乘舟而隐居者,山水树石人物如豆许,亦甚可爱”。
⑻ 百家姓 董 姓排第几前一百有吗
宋《百家姓》中董排在127位,2011年人口排名中在39位,2008年28位,2007年35位。“董”是名副其实的前100名大姓。
⑼ 抗日战争名将姓董的人
董其武:1933年5月长城抗战中率四三六团于怀柔以西地区连续击退日军进攻。1936年初,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八师二一八旅少将旅长,同年冬参加绥远抗战。七七事变后曾率部攻克被日军占据的商都城。后参加忻口、太原战役。同年冬任三十五军第一〇一师中将师长,率部与八路军一二〇师相互配合打击同蒲路地区之日伪军。1939年12月至1940年5月,参加由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组织指挥的包头、绥西、五原战役。
1949年9月19日率绥远军政人员起义。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三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