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强县排名2014
⑴ 中国最新百强县排名情况
2010中国百强县排名 根据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上,发布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新鲜出炉。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占的比例最大。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 1.江苏江阴市 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昆山市 R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 江苏常熟市 R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 福建晋江市 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 江苏吴江市 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 浙江绍兴县 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 江苏宜兴市 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0山东荣成市 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1浙江余姚市 R1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2浙江义乌市 R1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3江苏太仓市 R1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4浙江诸暨市 R1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5浙江温岭市 R1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6山东文登市 R1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8浙江乐清市 R1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19广东增城市 R1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1浙江海宁市 R2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2山东邹城市 R2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3山东龙口市 R2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4浙江桐乡市 R2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5山东胶南市 R2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6江苏丹阳市 R2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7山东即墨市 R2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8浙江富阳市 R2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9山东寿光市 R2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0山东胶州市 R30T2005 相对稳定 A级31山东滕州市 R3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2福建南安市 R3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3山东章丘市 R3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4山东平度市 R3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5福建惠安县 R3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6江苏海门市 R3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7辽宁海城市 R3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8山东莱州市 R3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39江苏通州市 R3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0山东新泰市 R4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1新疆库尔勒市 R4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2浙江上虞市 R4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3河北迁安市 R4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4四川双流县 R4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5河南巩义市 R4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6辽宁瓦房店市 R4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7浙江平湖市 R4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48福建石狮市 R48T2005 相对稳定 A级49山东兖州市 R4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0山东诸城市 R5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1江苏泰兴市 R5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2江苏启东市 R5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3湖南长沙县 R5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4江苏溧阳市 R5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5河北遵化市 R5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6江苏江都市 R5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7山东招远市 R5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8上海崇明县 R5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59浙江东阳市 R5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0浙江临海市 R6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1福建长乐市 R6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2山东邹平县 R6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3山东肥城市 R6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4浙江嘉善县 R6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5浙江长兴县 R6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6江苏东台市 R6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7浙江海盐县 R6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8福建龙海市 R6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69辽宁普兰店市 R6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0山东乳山市 R7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1辽宁庄河市 R7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2浙江宁海县 R7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3河南偃师市 R7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4浙江永康市 R7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5浙江玉环县 R7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6北京密云县 R7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7江苏金坛市 R7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8山东蓬莱市 R7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79浙江象山县 R7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0浙江临安市 R8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1山西河津市 R8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2河北武安市 R8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3浙江德清县 R8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4山东莱西市 R8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5辽宁大石桥市 R8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6江苏靖江市 R8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7江苏如东县 R8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8广东高要市 R8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89内蒙古准格尔旗 R8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0浙江嵊州市 R9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1浙江奉化市 R9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2广东开平市 R9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3江苏仪征市 R9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4江苏铜山县 R9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5山东桓台县 R9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6江苏海安县 R9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7浙江苍南县 R9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8江苏大丰市 R9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99山东曲阜市 R99T2005 相对稳定 A级100福建安溪县 R10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⑵ 全国百强县排名
百强县是从全国1643个县、377个县级市和43个县级区中选出来的。从百强县名单来看,本年度有辽宁长海、内蒙古二连浩特和集宁3个县出列;5个地级区被调整出参选名单;新入列8个县,分别是山东诸城、广饶、邹平、莱西、江苏六合、高淳,河北武安和天津的静海。
从地区分布来看,百强县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格局保持不变。百强中有46个县属于长三角地区,15个县属于珠三角地区,21个县属于环渤海地区。浙江、山东、江苏三省的百强县个数站全国2/3以上。
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县域单位 中郡指数 竞争力动态 竞争力等级
1 江苏江阴市 R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常熟市 R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 江苏昆山市 R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 福建晋江市 R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 江苏吴江市 R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 浙江绍兴县 R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 江苏宜兴市 R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 浙江慈溪市 R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0 山东荣成市 R1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1 浙江温岭市 R1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2 浙江余姚市 R1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3 福建福清市 R1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4 江苏太仓市 R1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5 浙江乐清市 R1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6 浙江诸暨市 R1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7 浙江义乌市 R1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8 山东文登市 R1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9 浙江瑞安市 R1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0 辽宁海城市 R2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1 广东增城市 R2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2 山东邹城市 R2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3 江苏丹阳市 R2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4 浙江海宁市 R2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5 山东龙口市 R2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6 浙江桐乡市 R2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7 山东即墨市 R2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8 山东胶南市 R2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29 福建南安市 R2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0 浙江富阳市 R3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1 山东胶州市 R3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2 浙江上虞市 R3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3 江苏海门市 R3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4 江苏通州市 R3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5 山东平度市 R3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6 福建惠安县 R3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7 山东章丘市 R3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8 山东寿光市 R3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39 广东普宁市 R3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0 广东惠阳市 R4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1 山东莱州市 R4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2 江苏启东市 R4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3 山东滕州市 R4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4 江苏江都市 R4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5 山东新泰市 R4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6 江苏泰兴市 R4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7 浙江临海市 R4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8 四川双流县 R4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49 浙江东阳市 R4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0 浙江玉环县 R5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1 北京密云县 R5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2 江苏溧阳市 R5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3 广东潮阳市 R5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4 山东兖州市 R5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5 广东台山市 R5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6 福建石狮市 R5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7 江苏东台市 R5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8 浙江平湖市 R5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59 山东肥城市 R5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0 新疆库尔勒市 R6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1 山东诸城市 R6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2 广东开平市 R6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3 河南巩义市 R6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4 浙江永康市 R6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5 山东乳山市 R6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6 上海崇明县 R6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7 山东招远市 R6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8 辽宁瓦房店市 R6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69 河北迁安市 R6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0 广东高要市 R7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1 福建长乐市 R7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2 江苏铜山县 R7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3 湖南长沙县 R7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4 辽宁庄河市 R7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5 辽宁普兰店市 R7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6 河北遵化市 R7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7 浙江象山县 R7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8 江苏靖江市 R7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79 江苏金坛市 R7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0 浙江苍南县 R8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1 江苏如东县 R8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2 浙江宁海县 R8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3 福建龙海市 R8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4 山东蓬莱市 R8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5 山东莱西市 R8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6 湖北仙桃市 R8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7 浙江长兴县 R8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8 辽宁大石桥市 R8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89 浙江嵊州市 R8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0 浙江临安市 R9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1 浙江嘉善县 R91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2 江苏大丰市 R92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3 广东高州市 R93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4 山东莱阳市 R94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5 广东从化市 R95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6 江苏兴化市 R96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7 浙江永嘉县 R97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8 重庆江津市 R98T2026 相对稳定 A级
99 浙江平阳县 R99T2026 相对稳定 A级
100 浙江德清县 R100T2026 相对稳定 A级
其中,浙江30个,与上年持平;山东20个,比上年增加4个;江苏18个,比上年增加2个,排在其后的省份分别为广东省、福建省,分别为10个和5个,与去年持平。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在前十位中占了6席。
农业生产大县在百强县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粮食生产大县有18个,蔬菜、禽蛋、奶类生产大县约占一半,水果、肉类生产大县约占三分之一强,棉花、油料大县也略有增加。
⑶ 全国百强县近10年排名
2007年全国百强县排名完全名单
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41399a5b010009mj.html
2006全国百强县排名
县域单位 中郡指数 竞争力动态 竞争力等级
国 1 江苏江阴市 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 江苏昆山市 R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 江苏常熟市 R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 福建晋江市 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 江苏吴江市 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 浙江绍兴县 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 江苏宜兴市 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0山东荣成市 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1浙江余姚市 R1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2浙江义乌市 R1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3江苏太仓市 R1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4浙江诸暨市 R1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5浙江温岭市 R1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6山东文登市 R1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8浙江乐清市 R1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9广东增城市 R1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1浙江海宁市 R2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2山东邹城市 R2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3山东龙口市 R2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4浙江桐乡市 R2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5山东胶南市 R2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6江苏丹阳市 R2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7山东即墨市 R2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8浙江富阳市 R2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29山东寿光市 R2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0山东胶州市 R3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1山东滕州市 R3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2福建南安市 R3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3山东章丘市 R3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4山东平度市 R3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5福建惠安县 R3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6江苏海门市 R3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7辽宁海城市 R3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8山东莱州市 R3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39江苏通州市 R3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0山东新泰市 R4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1新疆库尔勒市 R4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2浙江上虞市 R4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3河北迁安市 R4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4四川双流县 R4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5河南巩义市 R4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6辽宁瓦房店市 R4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7浙江平湖市 R4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8福建石狮市 R4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49山东兖州市 R4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0山东诸城市 R5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1江苏泰兴市 R5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2江苏启东市 R5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3湖南长沙县 R5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4江苏溧阳市 R5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5河北遵化市 R5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6江苏江都市 R5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7山东招远市 R5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8上海崇明县 R5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59浙江东阳市 R5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0浙江临海市 R6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1福建长乐市 R6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2山东邹平县 R6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3山东肥城市 R6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4浙江嘉善县 R6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5浙江长兴县 R6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6江苏东台市 R6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7浙江海盐县 R6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8福建龙海市 R6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69辽宁普兰店市 R6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0山东乳山市 R7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1辽宁庄河市 R7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2浙江宁海县 R7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3河南偃师市 R7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4浙江永康市 R7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5浙江玉环县 R7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6北京密云县 R7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7江苏金坛市 R7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8山东蓬莱市 R7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79浙江象山县 R7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0浙江临安市 R8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1山西河津市 R8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2河北武安市 R8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3浙江德清县 R8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4山东莱西市 R8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5辽宁大石桥市 R8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6江苏靖江市 R8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7江苏如东县 R8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8广东高要市 R8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89内蒙古准格尔旗 R8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0浙江嵊州市 R9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1浙江奉化市 R9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2广东开平市 R92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3江苏仪征市 R93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4江苏铜山县 R94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5山东桓台县 R95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6江苏海安县 R96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7浙江苍南县 R97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8江苏大丰市 R98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99山东曲阜市 R99T2005 相对稳定 A级
国 100福建安溪县 R10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⑷ 2014年中国百强县级市排名
排名、县域经济单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富裕程度、绿色指数
国1江苏江阴市A+级A+级A+级
国1江苏昆山市A+级A+级A+级
国2江苏张家港市A+级A+级A+级
国3江苏常熟市A+级A+级A+级
国4江苏太仓市A+级A+级A+级
国5福建晋江市A+级A+级A级
国6浙江慈溪市A+级A+级A级
国7江苏宜兴市A+级A+级A+级
国8浙江义乌市A+级A+级A级
国9浙江余姚市A+级A+级A级
国10内蒙古准格尔旗A+级A+级A级
国11山东龙口市A+级A+级A+级
国12辽宁瓦房店市A+级A+级A+级
国13湖南长沙县A+级A+级A+级
国14广东增城市A+级A+级A+级
国15四川双流县A+级A+级A+级
国16浙江诸暨市A+级A+级A级
国17山东即墨市A+级A+级A+级
国18内蒙古伊金霍洛旗A+级A+级A级
国19江苏丹阳市A+级A+级A+级
☆国19山东邹平县A+级A+级A-级
国20山东文登市A+级A+级A+级
国21陕西神木县A+级A+级A级
国22山东滕州市A+级A级A级
国23河北迁安市A+级A+级A级
国24山东胶州市A+级A+级A+级
国25山东荣成市A+级A+级A+级
☆国25浙江乐清市A+级A+级A-级
国26辽宁海城市A+级A级A级
国27江苏海门市A+级A+级A级
国28江苏靖江市A+级A+级A级
国29山东寿光市A+级A+级A+级
国30辽宁庄河市A+级A+级A+级
国31江苏如皋市A+级A级A+级
国32山东诸城市A+级A+级A+级
国33浙江海宁市A+级A+级A级
国34山东新泰市A+级A级A级
国35山东邹城市A+级A级A级
☆国35山东章丘市A+级A级A+级
国36山东莱州市A+级A+级A+级
国37山东招远市A+级A+级A+级
国38江苏启东市A+级A+级A级
国39辽宁大石桥市A+级A级A级
国40江苏溧阳市A+级A+级A级
国41辽宁普兰店市A+级A+级A+级
国42山东平度市A+级A级A+级
国43山东肥城市A+级A+级A+级
国44浙江温岭市A+级A+级A级
国45福建福清市A+级A+级A+级
国46福建南安市A+级A级A+级
国47湖南浏阳市A+级A级A级
国48江苏东台市A+级A级A级
国49江苏邳州市A+级A级A级
国50山东广饶县A+级A+级A+级
国51浙江桐乡市A+级A+级A级
☆国51江苏沭阳县A+级A-级A级
国52浙江长兴县A+级A+级A+级
国53江苏海安县A+级A+级A级
国54江苏大丰市A+级A级A级
☆国54新疆库尔勒市A+级A级A+级
国55江苏泰兴市A+级A级A+级
国56湖南宁乡县A+级A级A级
国57浙江瑞安市A+级A+级A级
国58江苏沛县A+级A级A级
国59辽宁东港市A+级A级A级
国60浙江富阳市A+级A+级A级
国61河南新郑市A+级A级A级
国62辽宁开原市A+级A级A级
国63福建石狮市A+级A+级A级
国64山东莱西市A+级A+级A+级
☆国64福建龙海市A+级A级A级
国65山西孝义市A+级A+级A级
国66陕西府谷县A+级A+级A级
国67江西南昌县A+级A级A级
国68山东兖州市A+级A+级A级
国69吉林延吉市A+级A+级A+级
国70山东青州市A+级A级A+级
国71山东高密市A+级A+级A级
国72四川郫县A+级A+级A+级
国73河北三河市A+级A+级A级
国74江苏如东县A+级A级A+级
国75江苏新沂市A+级A级A级
国76山东蓬莱市A+级A+级A+级
国77浙江平湖市A+级A+级A+级
国78浙江永康市A+级A+级A级
国79河北武安市A+级A级A级
国80浙江宁海县A+级A+级A+级
国81河南巩义市A+级A级A级
☆国81黑龙江肇东市A+级A级A级
国82辽宁大洼县A+级A+级A级
国83辽宁凤城市A+级A级A+级
国84浙江东阳市A+级A+级A级
国85江苏兴化市A+级A级A级
国86福建闽侯县A+级A级A级
☆国86湖南醴陵市A+级A级A级
国87辽宁新民市A+级A级A+级
☆国87贵州盘县A+级A-级A级
国88安徽肥西县A+级A级A级
☆国88河南永城市A+级A-级A级
国89江西丰城市A+级A级A级
☆国89吉林农安县A+级A-级A级
国90江苏建湖县A+级A级A级
国91广东博罗县A+级A级A级
☆国91陕西吴起县A+级A+级A+级
国92浙江临海市A+级A+级A级
国93江苏赣榆县A+级A级A级
☆国93吉林公主岭市A+级A-级A级
国94湖北大冶市A+级A级A级
国95江苏东海县A+级A级A
国96浙江嘉善县A+级A+级A级
国97福建长乐市A+级A+级A+级
国98江苏扬中市A+级A+级A+级
国99浙江象山县A+级A+级A级
国100江苏仪征市A+级A+级A级
⑸ 全国百强县前30名最新排名
2010年的百强县排名以下是具体排名情况:1.江苏江阴市 R1T2005 相对稳定 A级 2 江苏昆山市 R2T2005 相对稳定 A级3 江苏张家港市 R3T2005 相对稳定 A级4 江苏常熟市 R4T2005 相对稳定 A级5 福建晋江市 R5T2005 相对稳定 A级6 江苏吴江市 R6T2005 相对稳定 A级7 浙江慈溪市 R7T2005 相对稳定 A级8 浙江绍兴县 R8T2005 相对稳定 A级9 江苏宜兴市 R9T2005 相对稳定 A级10山东荣成市 R10T2005 相对稳定 A级11浙江余姚市 R11T2005 相对稳定 A级12浙江义乌市 R12T2005 相对稳定 A级13江苏太仓市 R13T2005 相对稳定 A级14浙江诸暨市 R14T2005 相对稳定 A级15浙江温岭市 R15T2005 相对稳定 A级16山东文登市 R16T2005 相对稳定 A级17福建福清市 R17T2005 相对稳定 A级18浙江乐清市 R18T2005 相对稳定 A级19广东增城市 R19T2005 相对稳定 A级20浙江瑞安市 R20T2005 相对稳定 A级21浙江海宁市 R21T2005 相对稳定 A级22山东邹城市 R22T2005 相对稳定 A级23山东龙口市 R23T2005 相对稳定 A级24浙江桐乡市 R24T2005 相对稳定 A级25山东胶南市 R25T2005 相对稳定 A级26江苏丹阳市 R26T2005 相对稳定 A级27山东即墨市 R27T2005 相对稳定 A级28浙江富阳市 R28T2005 相对稳定 A级29山东寿光市 R29T2005 相对稳定 A级30山东胶州市 R30T2005 相对稳定 A级
⑹ 2014年中国百强县市排名榜的中小城市评价——2014中小城市绿皮书
2014年10月17日举行的《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会暨第十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江阴荣获“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一名。其他依次分获前十名的城市是: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江苏太仓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宜兴市、湖南长沙县、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 辽宁海城市。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三名均在江苏省。
绿皮书称,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2,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0.3。本年度,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环境质量和政府效率方面则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在2014年10月17日举行的《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会暨第十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江阴荣获“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名。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三名均在江苏省。
绿皮书称,2014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为69.2,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0.3。本年度,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两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环境质量和政府效率方面则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分区域情况看,东部地区仍然表现最好。东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达到了75.8,领先于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 65.1、68.5、64.1)。值得注意的是,东北部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较慢(仅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科学发展水平指数提高最快(提 高了0.5个百分点)。
绿皮书指出,在科学发展测评前100强城市中,东部地区占据了60席,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占17席、14席和9席。一方面,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在这份名单中的表现最为抢眼,三个省占据了百强的将近半壁江山,其中,山东省在百强中占据18席,江苏省占据27席,浙江省占据14席。这表明,山东、江苏和浙江在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另一方面,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测评前100个城市分布较广,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安徽、河南、广西、四川、新疆、内蒙古等22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县市入选。江苏省江阴市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测评第一名,湖南省长沙县、辽宁省海城市继续稳居中 部地区第一名和东北地区第一名,西部地区第一名则是内蒙古的准格尔旗。
⑺ 2014经济实力全国排名的县级市
2014年全国百强县
第十三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
排名、县域经济单位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等级、富裕程度、绿色指数
国1 江苏江阴市 A+级 A+级 A+级
国1 江苏昆山市 A+级 A+级 A+级
国2 江苏张家港市 A+级 A+级 A+级
国3 江苏常熟市 A+级 A+级 A+级
国4 江苏太仓市 A+级 A+级 A+级
国5 福建晋江市 A+级 A+级 A级
国6 浙江慈溪市 A+级 A+级 A级
国7 江苏宜兴市 A+级 A+级 A+级
国8 浙江义乌市 A+级 A+级 A级
国9 浙江余姚市 A+级 A+级 A级
国10 内蒙古准格尔旗 A+级 A+级 A级
国11 山东龙口市 A+级 A+级 A+级
国12 辽宁瓦房店市 A+级 A+级 A+级
国13 湖南长沙县 A+级 A+级 A+级
国14 广东增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15 四川双流县 A+级 A+级 A+级
国16 浙江诸暨市 A+级 A+级 A级
国17 山东即墨市 A+级 A+级 A+级
国18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A+级 A+级 A级
国19 江苏丹阳市 A+级 A+级 A+级
☆国19 山东邹平县 A+级 A+级 A-级
国20 山东文登市 A+级 A+级 A+级
国21 陕西神木县 A+级 A+级 A级
国22 山东滕州市 A+级 A级 A级
国23 河北迁安市 A+级 A+级 A级
国24 山东胶州市 A+级 A+级 A+级
国25 山东荣成市 A+级 A+级 A+级
☆国25 浙江乐清市 A+级 A+级 A-级
国26 辽宁海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27 江苏海门市 A+级 A+级 A级
国28 江苏靖江市 A+级 A+级 A级
国29 山东寿光市 A+级 A+级 A+级
国30 辽宁庄河市 A+级 A+级 A+级
国31 江苏如皋市 A+级 A级 A+级
国32 山东诸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33 浙江海宁市 A+级 A+级 A级
国34 山东新泰市 A+级 A级 A级
国35 山东邹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35 山东章丘市 A+级 A级 A+级
国36 山东莱州市 A+级 A+级 A+级
国37 山东招远市 A+级 A+级 A+级
国38 江苏启东市 A+级 A+级 A级
国39 辽宁大石桥市 A+级 A级 A级
国40 江苏溧阳市 A+级 A+级 A级
国41 辽宁普兰店市 A+级 A+级 A+级
国42 山东平度市 A+级 A级 A+级
国43 山东肥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44 浙江温岭市 A+级 A+级 A级
国45 福建福清市 A+级 A+级 A+级
国46 福建南安市 A+级 A级 A+级
国47 湖南浏阳市 A+级 A级 A级
国48 江苏东台市 A+级 A级 A级
国49 江苏邳州市 A+级 A级 A级
国50 山东广饶县 A+级 A+级 A+级
国51 浙江桐乡市 A+级 A+级 A级
☆国51 江苏沭阳县 A+级 A-级 A级
国52 浙江长兴县 A+级 A+级 A+级
国53 江苏海安县 A+级 A+级 A级
国54 江苏大丰市 A+级 A级 A级
☆国54 新疆库尔勒市 A+级 A级 A+级
国55 江苏泰兴市 A+级 A级 A+级
国56 湖南宁乡县 A+级 A级 A级
国57 浙江瑞安市 A+级 A+级 A级
国58 江苏沛县 A+级 A级 A级
国59 辽宁东港市 A+级 A级 A级
国60 浙江富阳市 A+级 A+级 A级
国61 河南新郑市 A+级 A级 A级
国62 辽宁开原市 A+级 A级 A级
国63 福建石狮市 A+级 A+级 A级
国64 山东莱西市 A+级 A+级 A+级
☆国64 福建龙海市 A+级 A级 A级
国65 山西孝义市 A+级 A+级 A级
国66 陕西府谷县 A+级 A+级 A级
国67 江西南昌县 A+级 A级 A级
国68 山东兖州市 A+级 A+级 A级
国69 吉林延吉市 A+级 A+级 A+级
国70 山东青州市 A+级 A级 A+级
国71 山东高密市 A+级 A+级 A级
国72 四川郫县 A+级 A+级 A+级
国73 河北三河市 A+级 A+级 A级
国74 江苏如东县 A+级 A级 A+级
国75 江苏新沂市 A+级 A级 A级
国76 山东蓬莱市 A+级 A+级 A+级
国77 浙江平湖市 A+级 A+级 A+级
国78 浙江永康市 A+级 A+级 A级
国79 河北武安市 A+级 A级 A级
国80 浙江宁海县 A+级 A+级 A+级
国81 河南巩义市 A+级 A级 A级
☆国81 黑龙江肇东市 A+级 A级 A级
国82 辽宁大洼县 A+级 A+级 A级
国83 辽宁凤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84 浙江东阳市 A+级 A+级 A级
国85 江苏兴化市 A+级 A级 A级
国86 福建闽侯县 A+级 A级 A级
☆国86 湖南醴陵市 A+级 A级 A级
国87 辽宁新民市 A+级 A级 A+级
☆国87 贵州盘县 A+级 A-级 A级
国88 安徽肥西县 A+级 A级 A级
☆国88 河南永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89 江西丰城市 A+级 A级 A级
☆国89 吉林农安县 A+级 A-级 A级
国90 江苏建湖县 A+级 A级 A级
国91 广东博罗县 A+级 A级 A级
☆国91 陕西吴起县 A+级 A+级 A+级
国92 浙江临海市 A+级 A+级 A级
国93 江苏赣榆县 A+级 A级 A级
☆国93 吉林公主岭市 A+级 A-级 A级
国94 湖北大冶市 A+级 A级 A级
国95 江苏东海县 A+级 A级 A级
国96 浙江嘉善县 A+级 A+级 A级
国97 福建长乐市 A+级 A+级 A+级
国98 江苏扬中市 A+级 A+级 A+级
国99 浙江象山县 A+级 A+级 A级
国100 江苏仪征市 A+级 A+级 A级
⑻ 2014中国2014百强县gdp排名第100名的gdp是多少
2014年排在100位的是
四川的西昌市 GDP是418.69亿元,同比增长11.5%
⑼ 全国百强县排名是看什么的
全国百强县(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发布时间:2010-5-10 被阅览数:658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自2000年以来,关于县域经济“百强县”的评价,国内有两个最权威的排名。即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评出的中国最发达100名县(市、区)和《经济日报》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评出的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即“经济百强县”,至今已进行到了第四届。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百强县”评价,主要采用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33个指标,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根据测算和统计结果,每年公布综合发展指数前100位县以及重要单项指标前100位县。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发展水平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程度,它包括经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发展活力主要反映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包括经济发展速度、贸易、外资、投资等。发展潜力主要反映县(市)的发展后劲,它包括资金、生产效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文化教育。各方面具体指标:
发展水平
(1)经济规模
地区生产总值
地方财政收入
(2)产业结构
非农产业比重
(3)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密度
人均GDP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4)社会发展水平
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床位数
每万人中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数
发展活力
(1)发展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工业企业增长速度
(2)贸易与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之比
出口总额与GDP之比
外资企业比重
(3)投资
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
每百户的电话拥有量
人均各项贷款
人均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投资变动率
发展潜力
(1)财政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
(2)生产效率
农业劳动生产率
工业劳动生产率
耕地产出率
(3)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
人均耕地面积
公路密度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
(4)文化教育
每万人中的中学生人数
每万人中的小学生人数
小学密度
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
指数含义及计算过程为:
1、指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
每个指数值的范围是介于0到100之间,在单项指数中,每一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方面的水平高低,指数为100代表基期年度的最好水平。在综合发展指数值中,每个指数值代表一个县在该年度综合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指数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县(市)发展的综合水平的高低,在年度和年度之间,该指数既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既可以反映它的相对变化程度,又可以反映它的绝对变化程度。
2、指数的计算过程
主要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评,主要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同趋化和无量纲化;
第二步,计算相关系数。对标准化后的每两个指标变量间计算相关系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关系数矩阵。
第三步,计算其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四步,选择综合反映该经济现象的主分量;
第五步,确定该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元素值为各变量的权数;
第六步,计算指数值。以以上确定的权数对经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合成,从而得到反映各因素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
最后,以各因素的指数值进行加权合成,计算出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 =0.5×发展水平指数 +0.2×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0.3× 根号下(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