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何说中国足球从来不会“从头再来”

9月6日凌晨,在卡塔尔多哈哈里发球场——2022年世界杯揭幕战举办地,中国男足被迫止住了通往俄罗斯世界杯的脚步。

有趣的是,很多媒体和球迷对此次国足冲击世界杯失利给予了宽容理解的态度,认为“相信国足的未来可期,重返世界杯不是梦”,有人为里皮大唱赞歌,同时宣称中国足球可以“从头再来”,在下届世界杯预选赛上取得佳绩。

那么对于下一届世界杯预选赛,留任里皮固然不错,但所谓中国足球“从头再来”的资本究竟是什么?叫喊“下次会更好”的底气又在哪里?

为今之计,指望下一届世界杯预选赛有更好的表现固然不错,但恐怕还需要从当下入手,中国足球从亚洲一流堕落到二流甚至三流也不过就是十几年时间,如果不真正做出改变,不想方设法培养年轻球员,不能给他们更多比赛机会,那么就光靠里皮的神奇表现,未必能够填下这个大坑。而如果因此还欣欣然,以为中国足球就此希望大增、前途一片光明,甚至又玩起了“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旧戏码,那么恐怕未来中国足球要经历更加惨痛的失败也未可知了。

Ⅱ [惊]中国队竟然在国外也有球迷!而且不是华人!

貌似不是没有可能啊 !

不过你最好叫你那网友把那所谓的贴吧地址连接搞过来看看

不就行了蛮

再说了,我们中国现在这么强大人家关注你是很正常的!

我就曾经再体坛周报上看到讲李玮峰再韩国就有球迷

那再其他国家难道就没有了啊!

Ⅲ 中国足球名宿迟尚斌因病不幸去世,他在足球方面取得了多大的成就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在每一位中国球迷的回忆中,总是痴狂中掺杂着一丝苦涩。

济科、普拉蒂尼、罗西、鲁梅尼格……这一连串如雷贯耳且早已刻进世界足球历史长河的姓名,彼时正生龙活虎的在巅峰赛场驰骋拼杀。

然而在巨星的盛宴背后令人心有不甘的是,中国男子足球队却在最后一刻倒在了附加赛的赛场上,距离历史首次闯进世界杯仅一步之遥。

迟尚斌曾回忆说:“当时大连万达队成绩正处在一个滑坡阶段,球队的情况并不是太令人乐观。因此接手万达队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

接手球队不足一个月后,甲A联赛第二阶段便已开始,在开局两连败的情况下,迟尚斌大胆启用了像孙继海等一批年轻球员。这一变化让球队在1995赛季剩下的12场比赛中保持了不败。

从2连败到12场不败,迟尚斌的执教能力得到了大连球迷的肯定。之后的故事大家也早已熟记于心——迟尚斌率领大连万达创下了55场不败的骄人纪录,迟尚斌本人也在那两个赛季连续荣膺甲A联赛“最佳教练”的称号。

然而,并非所有的守候都能开花结果。

2014年,大连阿尔滨不幸从中超降级,身为俱乐部高层的迟尚斌不得不面对职业化21年来大连首次离开中超的现实。

55场不败和大连足球的辉煌早已成为了历史,迟尚斌只能一边叮嘱球员们,打起精神,抬起头,“没什么,太阳明天还会升起来。”

一边内心的苦楚却只能自己默默消化:“因为大连是要脸面的,一个足球城就这么垮下去了,老百姓、包括我是一个大连人,我心里也不舒服。”“我拼了自己的老骨头希望能捍卫大连足球的荣誉,现在捍卫不了,那就重新开始吧”

与万千大连球迷一样,迟尚斌一直等待着大连足球重返辉煌的那一天,但如今尽管已经再度拥有了一支中超球队,但再度登顶却仍需要时日沉淀。

这或也成为迟尚斌内心永远的遗憾。

期望:为中国足球夯实基础

迟尚斌曾感叹说:“现在足球在老百姓心中,已经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作为从业者我十分愧疚。”

远离足球一线工作的他随后也将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夯实中国足球基础的工作当中。

2017年,中国足协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165”行动计划,并组建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参与青训工作,迟尚斌正是其中一员。

而迟尚斌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20年11月底,他和朱广沪、李春满等名宿出席了在厦门召开的青少年足球发展论坛。

如今名宿离去,再度勾起中国足球奋力逐梦的波澜回忆,却也留下了中国足球何时崛起、如何崛起的待破之题。

前人栽树,为中国足球立于亚洲强队之林,并最终走向世界鞠躬尽瘁。而现在中国足球重新出发,传承之间,只希望能少些遗憾,多些希望。

Ⅳ 中国足球名宿迟尚斌什么时候去世

3月6日上午,大连足球名宿迟尚斌因病不幸去世,享年72岁。

Ⅳ 中国足球名宿迟尚斌不幸去世,享年72岁,是否有透露其死因

中国足球名宿迟尚斌不幸去世,享年72岁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得不说的事,他也是因病死亡,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生命中必须要面对的过程,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清这件事情,对于他的离去能够更加的坦然一点,我们都知道他的足球造诣是非常的高的在中国的足球史上也是抹下了浓重的一笔,他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然后让自己屹立在足坛之上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一个人,我们也希望他在天堂能够过得更好一点。

他也是一个非常热爱足球事业的人,他也是通过自己的热爱给我们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足球,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足球发展是非常的令人感到曾经的她也是为我们的中国足球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他的一举一动一贫一笑,都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也希望一切美好都随着他驾鹤西去,天国的路上希望他能够和足球一起陪伴,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忘记现在着眼未来,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祖国足球能够发展越来越昌盛,我们也一定会有不足的表现的。

Ⅵ 哀悼!中国足球名宿迟尚斌因病不幸去世,你对他有哪些记忆

大连足球名宿迟尚斌3月6日因病不治去世,享年72岁。

迟尚斌1949年9月19日出生于大连,球员时代曾代表辽宁队出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是中国男足家喻户晓的悍将,是中国足球最好的中后卫之一。

1982年退役后,迟尚斌同志进入北京体育学院攻读运动生理专业,毕业后开始教练生涯。作为主教练,迟尚斌同志曾率领大连万达队两次获得甲A联赛冠军,率队创造了甲A联赛55场不败的纪录,并获得甲A联赛最佳教练称号。作为国家队助理教练,迟尚斌同志帮助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01年成功获得世界杯决赛阶段资格,并随队参加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

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迟尚斌同志把一生献给了中国足球,为中国足球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Ⅶ 感觉男足越来越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21世纪时,我国的足球论坛终于要决定整顿国内的足球环境了,但是面对每况愈下的足球实力,足球队员不达标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真的是令人感到无比揪心,我们十分好奇,国家队到底有没有在足球上投入精力,近几年来为什么国足逐渐走向衰落了呢?

三、足球对孩子没有产生兴趣

之前有一个全体足球队的学生跳足球操的新闻引起了舆论了一片哗然,并且还在新闻得到了指责,据说当时学校的足球场面积不太够,又想训练学生的足球能力,所以就一起跳课间操舞蹈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但是这种舞蹈不仅仅非常别扭,而且足球操的推广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还遭到了人们的非议。是的,这一种推广方式也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这样不仅仅没有产生好作用,而且还把喜欢足球的学生往沟里带。

是的,发展中国足球真的是任重而道远,所有的人都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中国足球现在会变成这样。并且及时采取措施,为挽救中国足球提供治病的良方。

Ⅷ 中超收入支出数据曝光:保级需5亿 冲超成本多少

北京时间12月1日消息,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公布了一组与中超俱乐部相关的数据。2016年,中超俱乐部总体收入为87.33亿元人民币,总体支出92.38亿元人民币,亏损5.05亿元人民币。江苏苏宁是2016年总收入最多的中超俱乐部,达到了12.4270亿元人民币。本赛季从中超降级的石家庄永昌收入最少,仅为9021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中超俱乐部频频引进千万欧元级别的外援,国脚级内援的转会费多达几千万元人民币甚至超过1亿元人民币,中超联赛投入很大,究竟有多大呢?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给出了一组数据。2016赛季,中超联赛总投资41.4亿元人民币,总体收入为87.33亿元人民币,总体支出92.38亿元人民币,亏损5.05亿元人民币。如果不含投资的话,亏损高达46.45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超联赛俱乐部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
一家中超俱乐部要保级成功的话,需要多大的投入呢?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的数据显示,2016赛季中超保级球队平均投入5.7亿元人民币。那么,一家中甲俱乐部升入中超需要多大的成本呢?天津权健的升级成本是46910.5万元人民币,其中,引援支出是28292.5万元人民币,占比高达60%。教练支出3424万元人民币。贵州智诚的升级成本是1350.5万元人民币,其中,引援支出为0。天津权健的升级成本大约相当于贵州智诚的35倍!不过,天津权健前主教练卢森博格的团队年薪高达1000万欧元,卡纳瓦罗的团队年薪也不低。天津权健教练支出3424万元的这项数据的依据是什么不得而知。
在2016年中超俱乐部总收入排行榜上,本赛季中超亚军江苏苏宁排名第1位,全年总收入为12.4270亿元人民币。上海上港排名第2位,全年总收入为10.12亿元人民币,河北华夏幸福全年总收入为96089万元人民币,排名第3位。广州恒大以7.9亿元人民币总收入排名第4位,山东鲁能排名第5位,全年总收入为53980万元人民币。排名第6到第15位的是上海绿地申花(48246万元人民币)、北京国安(36550万元人民币)、延边富德(29800万元人民币)、天津泰达(28420万元人民币)、长春亚泰(26475万元人民币)、辽宁宏运(24136万元人民币)、广州富力(24123万元人民币)、重庆力帆(18056万元人民币)、河南建业(12250万元人民币)、杭州绿城(11670万元人民币),本赛季从中超降级的石家庄永昌排名垫底,全年总收入为9021万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权健全年总收入为50650万元人民币,放在中超的话可以排在第6位,而贵州恒丰智诚的全年总收入是11220万元人民币,放在中超的话仅仅高于石家庄永昌。

Ⅸ 邓亚萍刘国梁姚明说出真相,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身体的原因,教育也是有关系的。

Ⅹ 中超 野性生长能走多远

在12月1日举行的2016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肆客体育和欧迅体育联手在北京发布了《2016赛季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中,中超的联赛价值、赞助金额和球迷数量都处于持续攀升的状态,但在光鲜亮丽、飞速飙升的数字背后,也存在令人不安的隐忧。根据《报告》提供的数字,中超保级球队的上赛季平均投入已经超过令人咋舌的5亿元,而巨额亏损依然是所有中超俱乐部的生存状态。用金钱支撑的联赛牛市能持续多久?相信再乐观的人也不会给出“永远”的答案。

商业价值增长,发展仍需完善
“不管是引援规模、球员薪资以及奖金投入等,都在2016赛季刷新了纪录。”肆客体育创始人颜强在论坛上公布了一组数字:2016年中超联赛价值增幅以24亿元高居全球第一;中超总收益达到15亿元人民币;版权收益较上赛季提高了12倍;现场观众580万人次保持亚洲第一。
从数据看,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在2016赛季获得了大幅增长,但中超联赛依旧存在不健康、不亲民、不接地气、不服务球迷的状态。亮眼的数据背后也要正视这样的现状:中超联赛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当惊人的投资不断被刷新,中国足球在资本的推动下,正在谋求弯道超车,但是这样的“野性”生长也存在隐忧。欧迅体育董事长兼创始人朱晓东在论坛上首次提出中超“五没有”的观点——没有明确的理念和方向、没有合理的顶层建筑、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没有健全的球迷文化。朱晓东说:“我提出这样的观点并不代表对中超的全面否定,而是认为中超可以发展得更好。相比足球发达国家的联赛,中超联赛只有找准自身定位,搭建好核心内容,才能有更长远和健康的发展。”
球员身价飙升,薪资成本过高
11月29日,广州恒大队正式宣布引入北京人和队的后卫球员张成林,他的转会费一度被传为高达1.2亿元。而据记者了解,最终与恒大签约4年的张成林转会费在7000万元到8000万元之间。
29岁的张成林虽有国脚经历,但那要追溯到5年多之前,而他上赛季在北京人和队的出场记录也只有14场。这桩转会可以视为2016赛季市场疯狂的延续,在过去的一个赛季,中超转会市场规模达到了40亿元,是2015年的5倍。在英超联赛转会市场尚未开启时,中超凭借一掷千金的转会投入一度占据世界第一。重量级外援和知名教练团队不断涌入,在2016赛季16家俱乐部总共投入的41亿元中,有34.3亿元用于外援和外籍教练团队的转会费和薪资。
与此同时,国内球员的身价飞速提升,不断逼近亿元大关。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球员转会费过亿元的时代将很快就到来。身价的提升,直接导致球员薪水不断上涨,如今,薪资成本在各家俱乐部的支出当中占据很高比例,多家俱乐部的薪资比例甚至超过总投入的2/3,显然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我们也知道签下的球员不值这个价,但没办法,如果不赶快出手,连这种水平的球员也买不到了。”一家北方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回答颇为无奈。多年青训荒废,导致没有优秀的年轻球员完成新老交替,从而造成本土球员奇货可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计成本的引援模式还会继续存在下去,转会市场要想真正降温,或者是高投入的模式难以为继,或者就要等渐回正轨的青训结出果实。
成为投资热点,机遇大于挑战
在《报告》中,中超公司2016年的总收入为15亿元人民币,其中,10亿元来自中超版权收入。今年,每家中超俱乐部将有望获得6000万元分红。日前,中超已经完成了下赛季的赞助“第一单”,深圳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17—2020年中超联赛发光二极管(LED)全彩显示屏的官方供应商,将负责未来4年中超联赛赛场所需的全彩显示屏、配套操作设备、软件系统和所有相关服务。相比之前雷曼股份用资源置换的方式与中超签订了5年合约,这次艾比森带来了“真金白银”。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透露:“这次与中超合作,每年投入的广告买断费是2000万元,4年赞助达到8000万元,另外包括赞助整套设备的金额也达到了5000万元,所以我们的总共赞助价值达到1.3亿元。”
对于中超的招商前景,中超公司董事长马成全显得很有信心,“联赛环境在好转,市场有很大提升,很多新赞助商在找我们,但中超的广告资源有限,我们也在考虑开发新领域。此外,多家中超联赛的老客户的合同陆续到期,正在谈续约的事情,但赞助款项肯定会比以前有所增长,毕竟现在形势大不一样了,我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中超各家俱乐部的赞助收入也达到了15.9亿元,赞助商涉及房地产、电商、能源电力、旅游和酒店业等多个领域,赞助金额虽然不能填补巨大投入带来的赤字,但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足球视为投资热点。丁彦辉的感受具有一定代表性:“赞助中超是出于我们的整体考虑,能够重新回到中国体育行业,我觉得这次合作对于我们这家上市公司来说是值得的。现在中超联赛的球市也非常火爆,近几年中超场均观众数都有几万人,和前几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超联赛有了巨大的进步。与中超联赛合作,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但我们认为机遇大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