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投篮比赛
⑴ 体育运动:投篮是什么
投篮是在比赛中,队员运用各种专门、合理的动作将球投进对方球篮的方法。 是篮球赛中得分手段。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队积极防御都是为了阻挠对方投篮得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篮技术不断发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篮方式越来越多,命中率不断提高。
⑵ 帮我想一篇关于《体育节花絮》的作文,我们班级担任着次体育节的仪仗队,还有我们已经比赛过投篮比赛。
自己写啊
⑶ 幼儿园篮球游戏
篮球只是限于在手上运动,除了传接球,拍球,估计就没有什么了。 但是给他们的篮球一定要选择小一点,软一点, 还可以进行智力问答啊?比如,中国的NBA球星什么的! 还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上放个篮子,放在地下,让他们“投篮” 也可以再远处摆上矿泉水瓶,可以进行击倒瓶子游戏! 其他的你可以自己想想! 祝你好运!
⑷ 适合3∼6岁篮球游戏
幼儿篮球,
3-7
岁幼儿训练
体育,
篮球运动项目备受世界广大青年所向往和喜爱,
如今风靡全球,
众所
周知的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之
NBA
,无不招来全球数亿球迷的心,无不让数亿
的青少年所崇拜和向往。
可见篮球运动的魅力无处不在,
篮球的价值何等的高贵。
对于喜爱篮球运动的球迷来讲,
科比,
这位美国篮球超级巨星,
也许你对他一点
也不陌生吧!
他从三岁开始打球,
抱着对篮球的一种热爱,
高中时代就已经体现
出篮球巨星的气势。
篮球运动是一项技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
要想学好篮
球要从小开始。这就是我要讨论的话题。
篮球运动从幼儿做起,
从幼儿园开始做起。
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要坚持做
到三个基本,就是基本技术、基本素质、基本配合。当今学前教育,有少数幼儿
园在做篮球特色园,
有的以篮球为特色,
有的专门以篮球为主特色园来做。
在幼
儿园,每个老师都有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千变万化,各展特色。经过在幼儿园
多年一直坚守在一线老师位置上,
以多年的幼儿篮球教学实践探索和经验,
凭借
对幼儿心理的理解,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
下面谈谈如何在幼儿开展篮球运动以
及开展篮球运动的策略。
一、
选球与持球方法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
从小班到大班,
幼儿园的儿童用球为
3
号小篮球。
当幼儿第一次碰到篮球时都会觉得很兴奋,
对于幼儿一般选择低手持球方法,
高
手持球:五指张开,两大拇指朝上,两手抱球。第一次授课时,要讲解示范正确
的动作要领,
对于有些掌握不好的幼儿要个别指导。
最初,
各种持球方法都会有。
其实,
正确的持球方法对幼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幼儿掌握到正确的持球方
法,幼儿会很容易受到受害,特别是幼儿的手指,例如幼儿持球方法不对,手指
戳到球,
这对幼儿的手指的伤害是非常之大。
因此老师在给初学者的幼儿上篮球
课时必须教会幼儿如何正确的持球,
这样可以减少伤害,
为下一步动作打好基础。
二、
拍高球
(一)
原地拍高球
对于初学者的幼儿来说,
他们对球感,
熟悉程度都是比较陌生的。
在原有的
基础上,
针对幼儿拍球要从原地不动拍球开始,
简称“原地拍球”,
把这种拍球
方式看成是幼儿往后学习的出发点和起点。
原地拍球顾名思义,
就是站在自己的
位置不移动的拍球。
原地拍球的最基本的要素分为一个“基本”和“三个要点”
分为原地拍球的基本站姿、
原地的右手拍球、
左手拍球、
双手交替拍球。
“基本”
讲的是基本站姿,
幼儿站在原地拍球的基本站姿。
基本站姿的动作要领:
两膝盖
微屈,
腰背挺直,
身体稍向前倾斜,
刚开始练习基本姿势站立时对幼儿要进行时
间上的考验和锻炼,
由多到少,
可根据幼儿最喜欢的数数来计量。
由于根据习惯
幼儿也经常喜欢用右手拿东西,
因此开始从右手开始练习原地拍高球,
原地右手
拍高球的动作要领:站在自己的原地,基本站姿站好,双手五指张开,右手放在
球的上面,左手放在球的下面托住球,双手托住球持胸前,做好准备拍球姿势,
拍球时体会手指(食指和中指)压拨球的感觉,手腕上下用力摇动,每次球拍的
高球不要超过胸前,肚子的高度为好。同理,左手拍球动作方法一样。最后是双
手交替拍球,
在左右手熟悉之后,
左右手也会显得是那么的简单,
老师做示范动
作,
只要告诉幼儿左右手各拍一下,
交换拍就可,
动作方法和左后手拍高球一样。
原地拍高球的延伸,
老师可准备有节奏的音乐,
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球,
包括
身体的上下抖动,更会显得球与身体结合的动感美。
(二)
引导幼儿热爱篮球及原地拍高球的练习方法
尤其是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幼儿,
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事物,
一切都是
陌生的。
对于刚进入小班的幼儿,
老师不要强加给幼儿一个指标,
每个幼儿要拍
多少个,
起初老师要用自己的方法来吸引幼儿,
让幼儿对篮球感兴趣,
只要幼儿
觉得自己感兴趣,
他们就会无穷乐的玩,
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用适当的方法。
第一种是“诱导法”,
吸引幼儿,
老师可展现篮球的一些技能,
让幼儿在心里有
一种崇拜的感觉,
提高幼儿对篮球的兴趣。
第二种方法是“示范法”,
每次教幼
儿前老师一定要示范,
一次不行,
要多次示范,
幼儿会更加老师的动作进行一个
形象的模仿,对于这种模仿,幼儿显示出了一种超强的能力。第三种是“联系
法”,
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入园的生活经历,
考验幼儿以前是否有玩过类似于圆圆
的东西,比如气球,乒乓球等,都是圆的,有大有小,但玩的方式都不一样,这
样就会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兴趣更加浓厚。
小班:
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
九月份到十一月份,
老师可组织幼儿玩
一些关于有趣的游戏,
比如滚球,
抛球,
这些游戏都会培养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
趣。
十一月份后,
老师要用“示范法”的形式教幼儿正确的拍球方法,
首先练的
都是拍高球。
拍高球的动作要领以上已经讲过,
关键是如何能让幼儿掌握这种方
法,
用这种方法把动作技能练的更好。
首先让幼儿在拍的过程中站在自己的位置
不动,
保持球不会乱跑就好,
老师指导幼儿在拍的过程中要慢,
特别针对力量弱
的幼儿,拍好每一个球,不求快,幼儿能达到这点就算是完成目标了。到了第二
学期,对于幼儿的要求要加大,左右手拍球和双手交替拍球。口令数拍:练习时
老师先用口令的方式进行教学,有节奏的
1 2 3 4 5 6 7 8
,按着
8
拍的节奏练
习拍球,每次球落地与地面接触时开始数拍,接触一次数一拍;“音乐数拍”,
老师可选择一首非常有动感节奏的音乐,
幼儿结合音乐,
跟着音乐里的节奏拍球。
在拍球的过程中,
幼儿的身体亦可跟着音乐抖动,
在练习身体抖动之前,
要不听
音乐的练习。
身体抖动练习方法:
每次数拍时只要膝盖上下弯曲,
连贯幼儿上身
的抖动,原地的左右手和双手交替都用此方法来练习。
三、
拍高球走的练习方法
中班:
经过小班一年的练习,
中班幼儿就可以练习拍高球走动了。
拍球走分
为右手拍高球走、左手拍高球走、双手交替拍高球走。
说到拍球走,
有很多人就很迷惑,
拍高球走不就是运球,
为什么在幼儿园运
球叫拍高球走,
不叫运球呢?这样理解很正常,
也没有什么不对,
在篮球运动的
课程里面,
运球是专业的用词,
但对于幼儿角度来讲,
运球这个含义他们还不理
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在幼儿园我们只能说他们更懂的词来诠释。
到了中班年龄,
幼儿就可以练习拍高球走了。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
方法来练习。第一,集体分散练习,在一个空旷舒适的地面上,不管是那个幼儿
都愿意拍着随意的走动,
开始练习时不要要求幼儿一定要走的多好,
让幼儿尽情
的玩耍。
第二种方法是分组练习,
通过老师的示范动作,
幼儿完全有能力的模仿
该动作进行拍高球走的练习。拍高球走的练习方法,
a
:右手拍球高球走:球持
于胸前,右手放在球的上面,左手托住球,刚开始练习时幼儿不要太快,走一步
拍一次,
根据自身身体的协调性习惯的拍高球,
每次拍球的高度不高于胸前,
到
肚子的高最佳,练习时用直线方法练习,多次练习练习拍高球走直线;
b
:左手
拍高球走,
同右手拍高球的方法一样,
由于更多幼儿更习惯于右手拿球,
因此在
练习的过程中,左手要练习的更多;
c
:双手交替拍高球走,在这个练习的过程,
要经过双手的交换拍球,
针对中班刚学的幼儿会有点难度,
在练习的过程中指导
幼儿走的步伐不要太大,慢点拍好每一个球就可。
四、
篮球表演练习方法
大班:
到了大班,
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对于篮球已经有了不一
样的意识。
篮球表演一般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
篮球表演对于幼儿来说也是
一种历练的过程。一个篮球表演活动包括了队形、音乐、技能,集中了幼儿所有
的优点,因此如果在幼儿园进行一场幼儿的篮球表演也是非常不简单的。
幼儿篮球表演的练习方法可分为几个步骤练习。
第一、
让幼儿掌握相应的技
能,也就是说,在指定一个篮球节目里,幼儿必须熟练相应的基本技能,必要经
历过一断时间相应的训练,
包括中班所学内容都会有包含在里面。
一场好看的幼
儿篮球表演,
它里面必须包含了一定技能技巧,
而这些技能技巧需要幼儿不断个
体练习与整体练习成形,
而且还要加以巩固和熟悉,
这是表演的最基本条件;
第
二、逐个练习动作,一场表演下来,中间需要很多细腻的动作,因此老师在教的
过程当中一定要针对每个幼儿,尤其是能力差些的幼儿,特别指导,特别练习,
练习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整齐、完美;第三、熟悉音乐,在没有老师的指
导,完全需要幼儿听音乐来做动作,哪一段音乐是多少拍,应该做什么动作,每
一段音乐都需幼儿去理解和熟悉;
第四:
结合音乐和动作练习,
因为一场篮球表
演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动作和技能,
所以在选择音乐上会有不同,
而且形式多样化,
不同的动作陪衬了不同的音乐,
熟悉音乐,
掌握了动作,
才能形成一个完整而炫
丽的篮球表演。
五、
游戏活动与素质练习
幼儿不同成人,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
在篮球练习过程中需要有一些被吸引的
东西才能达到一种比较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力量,
要从
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第二个方面是素质练习方面。
在篮球练习过程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
比如,
小班可以设计一项拍球的比赛
的游戏,看谁拍的多,中班可以设计比赛拍球跑的游戏,玩接力赛,到了大班,
可以设计投篮,半场篮球赛,有能力的话可以设计一整场的篮球比赛。
由于幼儿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年龄较小,身体薄弱,力量较差,所以在练习
的过程当中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素质性的锻炼,
包括俯卧撑,
仰卧起坐,
变速跑等
等,用这些方式来增强幼儿的体力,增加幼儿的力量,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
六、
幼儿篮球比赛练习方法
幼儿园除了开展幼儿篮球表演外,
还可以开展幼儿篮球比赛,
这些都需要经
历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可达到。
在开始篮球比赛之前,
幼儿要掌握的一些篮球动
作技能。在篮球场上我们随处可见的有传球、投篮、运球、配合、跑位。还包括
一些关于犯规动作,
幼儿容易犯的错误是拿到球部知如何处理,
是传?是投?是
拿着球跑?下面将详细阐述幼儿篮球比赛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要注意的事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比赛一般在大班第二学期开
展,
但在第一学期就要着手准备,
给幼儿灌输一些关于篮球比赛的知识,
也可要
适当的练习。比赛中幼儿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传球、投篮、运球走与跑。而传球
包括胸前传球和头上传球是幼儿最为常用的传球方法;
投篮:
以双手胸前投篮为
主,
双手胸前投篮更适合幼儿投篮,
因为通过双手出球的力量会更大,
也比较好
掌握。需要注意的犯规与违例常识有:拉人、推人、抱球跑、阻挡、运球两次、
打手、争球、跑出边线,而在这几点,幼儿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运球两次,第一次
抱球,拍球之后抱球再进行运球,这就是所谓的两次,有一种是争球,十个人一争。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O(∩_∩)OO(∩_∩)O
⑸ 学校体育课进行定点投篮比赛,10位同学参加,每人连续投5次,投中情况统计如下: 投中球数量(个
投中3个球的有4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3;
第五名同学投中3个球,第六名同学投中4个球,故中位数为(3+4)÷2=3.5.
故选D.
⑹ 定点投篮比赛策划方案
稳下心,看准了再投
⑺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参考教案:
一、教学内容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描述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点,80%的同学在练习、比赛中能够正确运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练习与分组竞赛等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培养勤奋刻苦、团结合作,热爱体育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投篮时的手型、手指拨球及出手角度。
【难点】肘关节外展和全身由下到上的协调发力。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及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在篮球赛场上,运动员是怎么得分的?对,就是投篮,投篮是篮球比赛当中唯一的得分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投篮方式当中最基础的一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1.击掌接力跑游戏
方法:全班学生分为2组,每组同学分成两队分别相距30米的线后站立,听到口令后,2组同学的第一个同学向前跑完30米,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后,本名同学再出发,如此依次循环,率先跑完的小组获胜。
2.配乐韵律操
肩部绕环运动、伸展运动、腹背运动、正压腿、侧压腿
3.专门性准备活动
原地拍球操、左右手换球运动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
2.提问:投篮时手臂和腿是怎样的姿势?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两列蹲下
3.讲解:
身体姿势,屈膝,重心落在两脚掌上,右手五指自然分开,左手扶球左侧,手臂呈三个90°。投篮时蹬地,抬肘,食指、中指发力将球投出。
4.练习:
(1)原地无球模仿练习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
(2)进行对墙投篮练习
组织教学:两组在球场墙边依次投球
(3)先进行手指向上拨球练习,再两人一组相互投球练习
组织教学:体操队形、两人相对站立
(4)完整的投篮练习
组织教学:分两组分别在两个篮筐进行投篮
(5)比赛环节
组织教学:以体育小组为单位,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投篮比赛。
(四)结束部分(2分钟)
1.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宣布下课
4.师生再见
5.值日生回收器材
五、场地地材
录音机1台、篮球场、篮球30个
六、教学预设
练习密度为:35-40%;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7)大班体育投篮比赛扩展阅读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一些易错点和纠正方法:
1、单手持球不稳
原因:手指没有充分分开,手接触球的面积小或掌心接触,或是手腕后翻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各种接球或拿球后的持球动作,固定持球位置,注意上举翻腕托球。
2、持球或出球时肘关节外展
原因:动作要领不明确或持球于头的侧后方。
纠正方法:肘关节内靠。
3、投篮时用力不协调
原因:蹬地和伸臂用力脱节,经常臂伸至一半又停顿,然后再做向前的压臂投篮动作。
纠正方法: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并要求碰一定高度的标志物。
4、手腕前屈不充分,用手指前屈代替手腕前屈
原因:对手腕前屈动作不理解。
纠正方法:讲清手腕前屈的作用,多做徒手和持球时的手腕前屈练习。
5、球在空中飞行不后旋
原因:手腕前屈、手指拔球的时机掌握不好,或手腕前屈不充分。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压腕、拔球动作,掌握屈腕和拔球的时机。
6、抛物线太低
原因:前后脚距离太远,重心过度前倾,以及肘关节没有抬起,或球没有通过指端拔出。
纠正方法:投篮时以肩关节为轴抬肘伸臂,多做徒手或持球模仿练习。
⑻ 体育课上,8位小朋友进行投篮比赛,他们一共进了33个球。有一位小朋友至少投进5个球。你能说出理由
很简单啊,8个小朋友,如果都没有投进5个球以上的话那最多的算投进4个,假如他们8个全进了4个总数才32,都进不了33个球。所以至少有一个人进5个
⑼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班体育活动
幼儿的体育,包括早操、体育和户外体育活动三个方面,而体育活动因内容的多种多样,又不局限于形式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时,又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教师要注意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器械的选择和制作。在器械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
1、选择器械时需要安全、耐用。
教师在选择器械时,要注意器械需无毒、无害、圆角,www.jy135.com而且表面要光滑。这样,幼儿在玩耍时,才能消除安全隐患,幼儿玩得高兴,教师也放心。
例如:教师普遍用塑料瓶做的器械,就要考虑到塑料瓶切割以后,用透明胶缠上圈,这样,孩子们在玩耍时,能避免划伤。
2、器械需要丰富、有层次性。
教师在为孩子提供玩耍的材料时,应注意同一种器械要提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切忌形状与颜色单一。
例如:孩子们玩耍的飞盘,就有许多种做法,一是可以让孩子们收集奶粉桶盖,在桶盖对称的地方打两个孔,绑上绸带装饰就成了。二是可以折五角星,外面贴上五彩的即时贴装饰,边角贴上透明胶,这样的飞盘不但牢固,而且美观。三是可以用两纸杯重叠,沿着杯口下剪到3/4处,取出宁一个,打开压压,就像花瓣,然后两个纸杯的花瓣相对,用双面贴粘牢,边角用透明胶加牢,也成了飞盘。这样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兴趣也更浓。
3、器械要考虑趣味性和多变性。
教师在为幼儿制作器械时,要考虑一物多玩,器械能重复,这样,即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保证幼儿在玩耍中的趣味。
例如:教师选择易拉罐做的器械时,可以考虑不但用易拉罐做小推车、保宁球、踩高跷等。这样,幼儿在玩耍时,就有不同的选择,兴致也极高。
二、教师在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时,考虑了前面的器械的选择,但如果观察到幼儿对游戏活动还是不感兴趣,就要考虑体育活动中幼儿选择的游戏材料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材料的颜色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的需要,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不同功能的活动器械。如:小班得孩子喜欢色彩鲜艳、简单、可爱的玩具材料。也许一根彩条孩子也玩得很开心。中、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欢新奇、刺激的。用各种多于的布料制作投掷的沙包、利用报纸来制作奔跑的风筝、利用破损的光碟来制作投掷的飞碟等……
老师在平时与幼儿的交往中,就应多与幼儿交流、探索,掌握这一时期幼儿喜爱玩什么。如果游戏材料是幼儿玩过的,幼儿对这一材料已厌倦,这时教师就要考虑:
1、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新的玩法,并发动家长,让孩子带回家,让家长与孩子共同玩出新意,再带回幼儿园玩给其他孩子看,又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2、进行原材料的改装。例如:孩子们玩的“鸭掌”,当幼儿玩腻了,教师就可以在“鸭掌”上系上铃铛,或改变“鸭掌”的颜色、形状(如:改成熊掌,大象掌等)或鸭掌上的花纹。这样就可以吸引住幼儿的目光,也可以让孩子把“鸭掌”套在手上,做出各种动物的动作。也可以让孩子把“鸭掌”套在手上再地上爬着玩,既有趣味性又锻炼了孩子的身体。
3、教师在指导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器械要相互渗透。不同的户外体育活动的器械可以在同一活动中玩。例如:孩子们用纸箱挖孔做的山洞,几个纸筒用即时贴贴好的棒,用纸团做的球,用在一起,打门球,山洞就变成了门球洞。
三、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器械的多样玩法呢?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尽量避免教孩子怎样玩,可以为幼儿提供许多的游戏材料或废旧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创造性地玩。例如:一个人教师用即时贴把几个废纸筒捆在一块,作了许多这样的游戏材料,在做时,教师脑子中想了用做游戏中的什么角色,但在给孩子们玩时,并没有教给孩子怎么玩,而是放在区角里,孩子们玩耍时,她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第一天,孩子们把这许多的材料当作炸药包,并且修了许多的炸药库,老师一见,心里着急呀,心想:与自己想的玩法一点也不同,但是,老师并没有去干涉或教孩子们怎样去玩,而是去旁边继续观察,第二天,孩子们玩建筑工地,这些许多的“炸药包”就成了修房子的柱子了,老师悬着的心才放下去。可见,孩子就是玩耍的主人,他们可以把教师提供的材料放在不同的地方,玩出不同的花样。
四、关注个体差异,做孩子活动中的的引导者和游戏伙伴。
教师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孩子,或动作笨拙的孩子,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孩子在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小河,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自己也加入了游戏队伍,玩得不亦乐乎。又如,进行“投篮”的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在地上安排不同高度、不同距离的小筐,便于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投掷。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五、在户外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在给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检查仪表,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活动前后减加衣服。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例如:在滚铁环的活动中,有的孩子把铁棒拿在手里当成孙悟空的金箍棒玩。这太危险了,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同时也应注意把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引向正轨。引导孩子用纸折成飞标,让孩子练着玩。孩子很乐意接受。这样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也体现了教师尊重和培养孩子的个性。
六、教师也要注重体育活动场地的卫生条件。
教育部规定,幼儿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户外活动,为此,户外体育场地的位置运动器械的大小、重量应符合幼儿身体发育特点,松硬适度。对运动器材、器械要经济检查,修理,保养。对室内活动场地、软垫要定期清洁、消毒,让幼儿有一个安全、卫生的运动环境。这样,幼儿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去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和活动器材,发展各自的动作及身体素质,从而能轻松、愉快,自由地尽情活动。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也是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的好时机,教师在全面照顾的情况下,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以个别帮助和指导,对体弱的幼儿应安排一些适合的活动,而能力强、好动的孩子,要适当的控制幼儿的活动量,活动中,还应注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
⑽ 幼儿园户外游戏抢篮球运动步骤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竞技类同场对抗运动项目,有着很密集的身体接触机会,在开展过程中由此容易因身体碰撞而产生伤害。为实现锻炼身体第一、打比赛第二的目标,同时将这种可能的伤害降至最低,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时,一方面应与家长沟通,在全面解释和展示篮球运动多重价值的基础上,争取家长的同意,对可能产生的小伤害抱谅解与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应与幼儿沟通,在全面了解全园幼儿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与兴趣水平的基础上,从短时段、较小运动量的趣味练习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扩展至固定时间与运动量的以篮球兴趣组为单位的集体锻炼和训练,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教师应善于利用晨间锻炼的时间,采取趣味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如师生可以一起模仿小螃蟹,开展“小螃蟹防守游戏”,要求幼儿四肢充分展开到位,横向移动,训练其防守动作与意识。这些游戏不仅能引发幼儿对篮球的热爱,而且对幼儿形成和发展上下、前后、高低、远近、大小、长短、先后、快慢、轻重等时空和运动知觉大有裨益。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家长和孩子在家中能够利用闲散时间进行的亲子篮球游戏,如亲子相互传球、亲子比赛运球、亲子传球投篮等,这既有助于增强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更能激发幼儿对篮球的热爱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其次,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加入篮球游戏与训练中来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性与能力,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幼儿篮球兴趣组,以保持幼儿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并形成全园幼儿体育锻炼的热潮。教师将主要引导幼儿进行拍球、运球、传球等技能的全面训练和对篮球基本规则的初步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要密切注意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幼儿运动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其确定角色定位,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案,设置不同层次的训练难度,促进每个幼儿身体素质与篮球技能的不断提高。 再次,当篮球兴趣组的幼儿都达到一定的篮球技能,并都掌握了篮球基本规则后,教师即可组织园内不同兴趣组之间的篮球比赛,以培养幼儿团队合作、交流组织的意识与能力,及敢于竞争、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同时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熟悉比赛流程、熟练掌握比赛规则后,幼儿园即可邀请兄弟园所来园开展幼儿篮球联赛,并组织全园幼儿观看。这种更大范围的比赛能进一步激发参赛幼儿的团队意识与拼搏精神,同时唤醒旁观幼儿对篮球的兴趣,使全园篮球运动的开展获得更多幼儿的支持与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