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联赛赛制
⑴ 详细介绍下日本J联赛和韩国K联赛。
日本足球职业联赛也称为“J联赛”,(官方称呼"日本プロサッカーリーグ") ,几乎与中国职业联赛同时开始。目前的日本足球联赛体系是从1993年J联赛创立开始,到1999年才定型的。
日本目前的足球联赛由上到下分为职业联赛、全国联赛、地域联赛和都道府县联赛四个系统。
职业联赛又分为J1联赛和J2联赛两个级别,其他为业余联赛。
全国联赛称作日本足球联赛(Japan Football League ),简称JFL,是第三级联赛。
在JFL联赛之下是地域联赛,也就是地区联赛,分为九个地域(包括北海道)。各地域联赛的冠军队以及其他球队参加全日本地域足球联赛决胜大会(即全国的总决赛)争夺升级的资格,有点像中国目前的全国业余足球联赛。而其中的部分地域联赛还分成两个级别,1部和2部,即甲组和乙组。
在地域联赛之下是都道府县联赛,每个地域联赛都辐射若干个都道府县,各县级联赛冠军参加该地域的足球联赛决胜大会(即该地域的总决赛)来争夺升级到地域联赛的资格。而都道府县联赛往往也分成若干等级,有的县还分成4级联赛。
在升降级方面,本系统内的各级(部)联赛之间的升降级制度是固定的,比如目前同时职业联赛的J1和J2联赛故事是降三升三。而不同系统之间的升降级关系就不固定了,往往根据联赛的规模决定升降级球队数量,比如说联赛扩容或是有球队退出的情况下升级球队就多降级球队就少,有时甚至没有升级或降级。目前由于J2联赛的球队数量还不足,因此J2联赛当前还不实行降级,而JFL联赛则由冠军升级。升降机方式还分成直接升格和入替战,直接生个就是直接升级,而入替战是指和上一级排名靠后的球队进行的升级(保级)附加赛。
日本足协将联赛视为提高足球水平的最好的措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在中超联赛发展缓慢,步履维艰,连比赛都没法在国内直播的同时,日本足协相对完善的管理、先进的理念以及合理政策,却让J联赛成为了亚洲知名度和水平最高的职业联赛之一。不得不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韩国K-联赛是于1983年,当年有2支职业队和3支实业队参加,初期的名字做大韩民国超级联赛,1994年改组为韩国职业足球联赛,1998年改称K联赛(K-League)。
目前的K联赛赛制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常规赛:15支参赛队先进行双循环比赛,以积分高低排定名次。季后赛:积分前6名进入季后赛,常规赛冠军直接进入总决赛;而常规赛亚军直接进入半决赛;3-6名先进行两轮淘汰赛,3-6,4-5,胜出的队获得另一个半决赛资格;半决赛胜出者进入总决赛。从季后赛第一轮到半决赛都是单场决胜,常规赛成绩好的球队有主场优势,总决赛采取主客场两回合制。与中国、日本联赛不同的是,韩国K联赛是封闭联赛,没有升降级。
除此之外,韩国K联赛还有K2和K3联赛。K2联赛现已改名韩国N联赛,是半职业联赛。和K联赛一样,K2联赛也是是封闭联赛,和K联赛与K3联赛无升降机关系。K2联赛实行两阶段常规赛和季后赛的赛制,2007年前的季后赛由两个阶段的冠军参加总决赛,2008年开始由两个阶段的冠军和除两个阶段冠军外总积分榜成绩最好的两只球队参加。
2007年K3联赛成立,比赛分成两个阶段的循环赛和季后赛,两个阶段冠军和之外的两个成绩最好的球队共四只球队参加总决赛。2009赛季实行双循环赛制。2010赛季18支球队分成AB两组,本组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另外还有和另一组球队进行一场比赛,或主场或客场,每组前两名进入季后赛。K3联赛前若干名获得参加韩国足协杯资格。K3联赛和K联赛N联赛一样是封闭联赛,三者间都不存在升降级制度。K3联赛是业余联赛,位列韩国联赛系统的第三级。
⑵ 日职乙赛制,升降级制度是什么
前两名直接晋级,第三至第六名进行附加赛晋级一队,最后一名直接降级,第二成绩最差的球队与第二名进行附加赛决出一个降级名额。
⑶ 甲子园日本高中棒球联赛棒赛制问题
甲子园大赛没有种子校的规定,因此第一轮就有强强对战的可能
实际上由于日本教育体系相对较完善,虽然有屡次杀入甲子园的老牌棒球强校,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拥有保证杀入甲子园的绝对实力,更不就要说能保证杀入8强、4强啥啥的了
举例来说,去年夏季甲子园冠军西东京日大三中在2010年就没有能够杀入甲子园;
同样的,2010年的冠军冲绳兴南高校在09年首轮即被淘汰,而2011年更是压根没能冲出地区大赛。。。
这么激烈的竞争,怎么可能出现种子校的规定呢?
言归正传
每年的夏季甲子园开始前3、4天,49只球队会进行第1次抽签以决定前3轮的对战情况,3轮过后决出8强,再进行第2次抽签
在第1轮抽签中,会有15只球队轮空直接进入到第2轮,也就是说是否轮空完全靠运气
而且首轮轮空的球队中有一只将会在开幕战结束后才能确定它的第一个比赛对手——这只球队将会在第2轮与开幕战胜者对战(因为首轮轮空的是15只队伍,两两对战还余一只)
也就是说这支球队相比其他48只球队晚知道第一个对手3、4天,比较郁闷= =|||
⑷ 日本乙级联赛晋级降级规则
日本乙级联赛晋级降级规则:
J2联赛冠亚军可直接升入下赛季J1联赛,但如果冠亚军球队没有取得下赛季J1联赛执照,则不进行资格递延,而是减少J1降级球队名额;J2联赛第3名至第6名进行一回合的升级附加赛半决赛(3-6,4-5)和决赛,名次靠前球队拥有主场优势,且打平即可晋级;升级附加赛胜者将与J1第16名再进行一回合升降级附加赛,J1球队拥有主场优势,且打平即可保级。
J2第21、22名直接降入下赛季J3联赛,但若当年J3联赛冠亚军中一队无下赛季J2联赛执照,则21名保级,若J3联赛冠亚军队均无下赛季J2联赛执照,则21、22名均可保级。
(4)日本联赛赛制扩展阅读:
日本乙级联赛晋级排名规则:
1.22支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单阶段比赛,共计42轮联赛,依据成绩决定最终名次
2.上下半场 各进行45分钟,90分钟后若为同分不进行加时赛,判定平局。胜者3分,平局1分,负者0分
3.同分时名次决定顺序:净胜球→进球数→相互战绩→公平竞赛分→抽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日本职业乙级联赛
⑸ 日本J联赛特点
日本J联赛是由公益财团法人日本足球协会与公益社团法人日本职业足球联盟主办、J联赛各加盟俱乐部主管的日本最高级别职业足球联赛系统。
1、升降级制度:1998年,日本职业足球联赛实施甲级联赛(J1联赛)参赛附加赛赛制,附加赛胜者在次年参加J1联赛,败者将参加次年首届开幕的第二级别职业赛事。
2、联赛实力:广泛的电视转播及市场推广令球会收入大增,因此球会有财力输入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外援球员。
3、功能:在早期为日本足球建立一个很好的基础,令日本成为亚洲最具实力的足球强国之一。
(5)日本联赛赛制扩展阅读:
日本在20世纪初期才推行足球运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开设足球学校,并于1921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杯赛(1946年易名为现今的天皇杯)。
日本全国联赛于1965年正式成立,但球队全部由工业财团赞助,球队名称也是以工业财团为命名,例如古河电工、三菱重工、日产汽车,球会经费全部由工业财团承担,故此球队名字全部沿用财团的名称。
80年代,日本以相扑及棒球比较受欢迎,足球当时仍未普及,日本足总希望能够组织一个职业足球联赛,能够将足球会成为一个职业性的独立个体。由1988年开始商讨,直到1993年首届日本职业足球联赛成立。
⑹ 日职乙 赛制,升降级制度
前两名直接晋级,第三至第六名进行附加赛晋级一队,最后一名直接降级,第二成绩最差的球队与JFL第二名进行附加赛决出一个降级名额。
(1)22支球队进行主客场双循环单阶段比赛,共计42轮联赛,依据成绩决定最终名次
(2)上下半场 各进行45分钟,90分钟后若为同分不进行加时赛,判定平局。胜者3分,平局1分,负者0分
(3)同分时名次决定顺序:净胜球→进球数→相互战绩→公平竞赛分→抽签。
(6)日本联赛赛制扩展阅读:
1、日本乙组职业足球联赛也叫J2联赛,是日本仅次于日本甲组职业足球联赛在足球联赛系统排第二的级别。由社团法人日本职业足球联赛所主办,于1999年举行首届赛事。
2、J2于1999年成立,成绩最好的两支球队可升级到J1联赛。由2004年球季开始,J1联赛成绩第三最差的球队需与J2联赛的第三名进行附加赛争取升级J1联赛的席位。由2009年至2011年,J1联赛成绩第三最差的球队需要直接降级,J2联赛的第三名则直接升级。但J2不设降级制度。
3、2012年开始,J2的第三至第六名进行附加赛争取升级J1联赛的最后一个席位。有条件降班制度也会在J2实施,如果日本足球联赛(JFL,相当于丙级联赛)当季首两名的球队最少有一队取得职业联赛(J2或J1)资格。
⑺ 日本联赛体制(越详细越好)
日本媒体和相关企业对将要实施的新动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将要诞生的新赛制抱有极高的期望值。日本J联盟迫不及待地出台新政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为各俱乐部创收。只有让球队打更多的比赛,俱乐部才会分得更多的实惠,而球员要在国际大赛上打出更好的成绩,也需要经历更多比赛的锤炼。历经13个赛季的J联赛又将面临一次极为重要的“外科手术”。在此之前,日本足坛也一直叫嚷着要与国际接轨,但比赛的场次、两个赛段、联赛的时间一直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虽然有人士希望J联赛与欧美联赛一同开战,以便于球员们转战欧美联赛,也能够吸引高水平联赛一流球员,为J联赛添彩,但考虑到日本的高中生都要在3月份比赛这样一种现实,最终此项议案遭否决。而备受争议的金球制在上个赛季得到改正,所剩下的问题便是参赛球队的数量了。沉浮13载,扩军成必然日本职业联盟自1993年开张以来曾从当初的10支球队扩张到1998年鼎盛时期的18支,现场球迷总数也由1993年的4118万人次增加到2003年的6797万人次。但期间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职业足球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也由鼎盛时期的近20000人次减少到目前的12247人次。联盟被迫从1999年开始把参赛球队数量减至16支,并对各支俱乐部采取了限薪等措施,包括三浦知良等著名球员的年薪都降至1亿日元。如今随着日本经济的回暖,再加上日本队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国内众多企业也对足球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而各俱乐部财政收入的黑字也为进一步改革作了铺垫。按照现行的比赛赛制,每支球队年度参赛的次数一般在30场,而欧美高水平联赛的球队都在50场上下。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虽然日本实行的两个赛段的制度曾产生了阶段性的悬念,但遇到上赛季磐田队以及本赛季横滨队接连夺得两个赛段冠军的情况时,所谓年度总决赛就已成为一种空谈。这也是J联盟操作者的一块“心病”,扩军已成为必然。有人掏钱,更要挣钱日本的职业联赛能够越办越红火,主要还是靠腰包鼓鼓的众多企业给哄抬起来的。各俱乐部的各项收入也由职业联赛开始前1992年的仅仅为943亿日元,猛增至1993年的8991亿日元,而到本赛季,各项开支的总费用已达到10755亿日元,这是当初J联赛刚创立时想都不敢想的天价。另外,正是因为有了大财团的介入和投入,才保证了各支俱乐部能够买到大名鼎鼎的球星,从而保证了联赛的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也使得球队从最困难的创业期步入了全面创收的成熟期。如丰田公司所拥有的名古屋鲸八队、日产公司所持有的横滨水手队、朝日啤酒、任天堂所支持的京都紫友队都是背靠大树才有了突出的表现,而善于理财也为俱乐部的连年盈利创造了条件。但各家俱乐部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依靠主场的15场比赛。如果加盟的球队增加到18支,主场比赛的场次也自然增加至17场,虽然只多了2场,但对于那些试图扭亏为盈的球队而言的确成为关键。
⑻ 日本天皇杯赛制
天皇杯是日本在1921年开始举办的一项足球赛事。这项赛事由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的所有参赛球队、JFL的第一名、总理大臣杯全日本大学足球锦标赛的冠军以及各都道府县的代表队共80支俱乐部参加,是日本国内最大的足球杯赛。主办 日本足球协会、日本职业联赛(J联赛)协办 日本放送协会(NHK)、共同通信社主管 各都道府县足球协会赛制:每一轮均以一场比赛定胜负,若法定时间90分钟内打成平手,则需要加时30分钟决胜。倘若加时仍不能分出高下,则以互射点球决胜负。
⑼ 日本联赛的联赛杯是什么赛制,各队重视程度如何。
日本联赛杯是J1联赛球队参加的杯赛,地位略逊于J联赛和天皇杯,应该算是J联赛中的第三档赛事。联赛杯冠军可以和南美俱乐部杯冠军骏河银行锦标赛。
具体赛制:参加亚冠的4支球队直接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其余14支球队将分成2组,先进行单循环,每组的前2名出线。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是主客场2回合制,而决赛采取单场决胜。
⑽ 以前日本J 联赛321的积分规则!
在日本联赛刚开展的前几年,为了吸引观众,增加进球数,日本J联赛没有平局,每场都要内分胜负。
两个队90分钟战平容,要打30分钟加时赛,加时赛采用金球制,若再打平,就点球决胜。
93年(第1届)没有积分的,是按照胜负的场次排定名次
94年开始,J联赛采用了321积分规则。
最初的规则(93-98):
90分钟内获胜的一方可得3分,负方得0分;
若90分钟战平,加时赛获胜的可得3分,负者得0分;
加时不分胜负,点球获胜的一方得2分,负者得1分。
99年的J联赛有升降级,也取消了点球大战,
新的321积分规则:
90分钟内获胜的一方可得3分,负方得0分;
若90分钟战平,加时赛获胜的可得2分,负者得0分;
加时不分胜负,双方各得1分。
2005年J联赛取消了两个阶段冠军争夺总冠军的制度,以双循环积分最高的球队自动获得冠军,也取消了321积分制,完全和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