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紫决赛题
① 如何评价央视节目《主持人大赛》
作为有200多场企业发布会PPT经验的团队,我们刚接到这次为《主持人大赛》的选手制作PPT的需求时,当下觉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不就是帮忙美化PPT吗?咱大风大浪都见过多少了,这点小事不要太容易。然而,事情显然不是我们(可能也包括目前在看节目的所有人)所想的那么简单……
与大家常见的大型发布会PPT不同的是,节目类PPT,尤其还是央视的节目,在设计上的关注与思考是截然不同的。节目组非常重视屏幕另一端观众的观感体验,所以在镜头效果、主持人与屏幕间的关系、元素的细节等,都相当讲究。
就摄影机位的镜头效果来说吧,我们在设计PPT时,就不是单纯的排版好看那么简单。而是要让设计出的PPT,在不同镜头下都有好的视觉效果。我们必须注意:
在特写的镜头下,人物背景不能「一片漆黑」,也不能有线条「切过」人物的头。
在中景的镜头下,背景色和人物服装的颜色不能太相近,否则就是「背景把人吃掉」。
在远景的镜头下,画面中的高光区域会「过曝」,这都需要对照着逐一处理。
那主持人与屏幕间的关系,又得注意啥呢?
如果你看过老师或者演讲者用屏幕放PPT,就会知道讲者本人常常会挡住PPT的内容。为了避免这个状况,我们和节目组做了很多尝试:
第一次,直接将整个屏幕抬升到选手的上方,但这样的视觉效果,看起来就很有压迫感,像是一个宽大的屏幕,直接压在底下瘦弱的选手身上似的。
第二次,把屏幕降低一点,同时在PPT设计上为选手保留空白。但这样做又时不时会碰到前面镜头提过的问题─把选手给「切头」了。
第三次,也就是大家目前在节目上看到的版本了。选手站在屏幕前的一侧,而我们把另一侧在PPT中划出「安全区」,用来安放主要的信息。
顺带一提,可能有人会好奇「怎么在PPT上保留人物空白」、「怎么能确定PPT里画出来的安全区」。简单来说,我们把PPT划分成格子状,作为参照的坐标系。像是这样:
有了参照的坐标系,再和屏幕相对应,就能找出哪些区域是「安全区」,哪些又是「人物区」,像是这样:
这样一来,我们自然就能知道,该如何在有限的安全区域内做好PPT设计了。
后来我们才发现,其实这和冯诺依曼研究微积分,或者科学家研究流体力学,是一个道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道殊途同归」吧。
再来还有细节。作为设计师我们平常肯定都会用上一些书法字体、符号装饰等等的。这些在央视节目中,都会被严格把关。意义不明的毛笔字、符号、图腾、少数民族服饰、花纹等等,都要极力避免。原因大家肯定都知道,就不解释了。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往往太容易误判事情的难易度了。如果没有这样的经验,可能我也会觉得这节目的PPT做得太简单了,有些所谓的PPT高手可能还会特别写一篇文,告诉你这节目的PPT怎么改可以更好看。
也可能有人会用刻板印象直接认定央视太保守、限制太多什么的。殊不知一个节目的输出,背后都有很复杂的考虑。
② 如何评价央视节目《主持人大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2019》在前几天落下了帷幕。和其他电视台小打小闹不同,央视的这个主持大赛真是神仙打架,总决赛的每个选手即便单拎出来,放到地方电视台都是一打一的好手,尤其是蔡紫更是优秀,她拿冠军我真的不意外。
蔡紫和李七月本来是师出同门,在节目中又是一起上台,竞争十分激烈。李七月在决赛中的水平还是一如既往地稳定,面对命题作为能够把主题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但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蔡紫面对这种命题作文显然更有大局观,她把主题“列车,草原,妈妈”引申到了一个更高的主题去了,两人的水平立分高下。
再说张舒越和李莎旻子这一对。看过春晚的应该都知道张舒越这个新人了,经历了各种大场面的历练,张舒越上台也是显得非常淡定,但是表面就比较循规蹈矩一点,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而李莎旻子则恰好相反,不知道是不是对这次比赛太过重视了,导致她在台上紧张过度表现失常,和冠军失之交臂。
最后说说尹颂和小米这一组选手。和张舒越一样,尹颂也是今年春晚的主持人,因此他的心态在同组里面也是非常好的,面对命题作文尹颂发挥得很出色,给了评委们很多眼前一亮的东西;而小米相比尹颂的表现则要逊色一些,如此一对比就相形见绌了,自然在最后落败了。
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张舒越、尹颂还是蔡紫拿冠军都不意外。而蔡紫最后之所以能拿冠军,除了和自己发挥出色有很大关系之外,估计和台里避嫌也有不少关系。在上了春晚之后,不少人都猜测张舒越、尹颂很可能会是冠军的人选,结果如今蔡紫夺得冠军,总算让那些质疑的人闭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