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决赛观后感
Ⅰ 女排观后感
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把语文书第一单元的生字一个抄两遍。回到家,我就翻开作业,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地抄完了。抄完后,觉得第一单元的生字还比较少,便自作主张又把第二的生字抄完了。合上作业本,我就喜滋滋地等着第二天交上去后老师给我的表扬。可当作业本再次发下来,我的本子被老师用红笔写道:“写得不认真!”,看着这几个红字我心里就很不服气:哼,多写了一点还要受批评,什么意思嘛!
现在,我明白了。就像那一则寓言里的狐狸于狮子一样,就算狐狸一胎生五六个,可看着一头狮子,还不照样都得点头哈腰、毕恭毕敬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只是盲目地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心不在焉地学习,学那么多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
Ⅱ 中国女排观后感50字
当朱婷最后一个重扣打手出界,中国女排奇迹般地战胜了对手,东道主、卫冕冠军、第一夺冠热门巴西女排,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重新唤醒了国人的热血和情感。刹那间,女排精神再次横扫各大媒体,成为了今日体坛的头版头条。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Ⅲ 看完女排夺冠的读后感怎么写
1981年中国女排得冠军的时候,我还没上学,家里也没有电视机,对此没有印象。中国女排得三连冠的那一年,家里买了一台14寸小彩电,于是跟着父亲看排球比赛,对排球有了懵懂的认识。后来,鲁光先生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在报纸上连载,在政府工作的父亲都一回一回地剪下来,一张一张地集起来,钉成小册子拿回家给我看。从此以后,看排球比赛成了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国女排自然成了我的偶像,那些老队员的名字我至今能一一列举出来:郎平、孙晋芳、张蓉芳、周晓兰、杨希、陈招娣……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我看到电视上有中国女排镜头的时候,能一个一个叫出她们的名字。
《夺冠》让我重回那个难忘的时代:训练场上,姑娘们翻滚冲撞,膝盖的骨头坏了、手上的皮烂了,只能通过痛哭、喊叫来发泄,可是,依然会咬牙坚持下来。就像总教练袁伟民说的“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为的是——祖国需要那块奖牌。1981年的中国,太需要得到世界的认同。中国不能输,中国必须赢!。中国女排经受生死磨难、英勇拼搏,用血泪摘下了第一枚奖牌,让中国走向了世界舞台。
镜头切换到2013年,郎平回国出任中国女排教练。出国学习跟执教美国队的经历,让郎平拥有了国际视野和更超脱的体育精神。她上任之初就对国家队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聘请外国教练、吸纳更多队员、取消主力与替补之别、好好休息大胆恋爱。一切的一切,与一贯的训练理念大相径庭,让人大跌眼镜。
中国女排重回“郎平”时代,那是新郎平时代。她认为,时代不同了,新一批女排姑娘无须用血与泪来打比赛。那靠什么来打呢?郎平一再地问姑娘们:你爱不爱排球?有队员回答不爱,郎平允许她们离开。她认为,打球如果需要理由,“热爱”应该放在第一位。女排精神的内核成了“你自己是怎么看待排球的?”
郎平说:“我不要她们只做优秀的运动员,她们还要做优秀的人。”郎平看到朱婷的第一眼起,就认为朱婷像年轻时的自己。郎平问朱婷:“为什么打球?”朱婷说是为了成为你!郎平告诉朱婷:你永远不能成为“我”,你要成为你自己。她对她不断地鼓励、鞭策,打压、疏导。在艰难磨砺中,朱婷有所悟。
我们曾经那么渴望赢,哪怕得了亚军,也觉得是失败,那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经历太多的赢,现在可以更好地反思输:只有内心足够强大了,赢才不是比赛的唯一价值。因此,郎平允许姑娘们失败,一次,又一次。真的如片尾曲中唱的那样:不害怕折磨,因为热爱才值得。
2016年夏天,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女排与巴西女排的那场比赛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本电影的尾声与高潮部分。3负2胜排名第四进入8强,连着输塞尔维亚、荷兰、美国,又要打巴西,人家是连得2届奥运冠军的,排名世界第一,能赢吗?可是惊喜就是来得那么突然,在一次次失利后,姑娘们打出自己的节奏,在与巴西对决时屡出奇招、反转战局。太不容易了!看得人热泪盈眶,好多年没有因为哪场比赛如此激动了,中国女排不愧是那个最坚韧最团结最顽强的队伍!逆转东道主巴西,击败荷兰,复仇塞尔维亚,登顶里约,重回世界之巅。中国再一次沸腾了!
郎平说:“女排精神就是永不放弃,就是追求每一分,不去想结果。”学习何尝不是这样,我想我家少年也会有所领悟:
Ⅳ 排球比赛观后感
中国女排在争夺3,4名比赛中,以3:1战胜了曾经在小组赛中战胜自己的古巴队!~版
中国女排发挥不权错,打出了自己的水平和气势,古巴队实力很强,尤其4号位强攻,不过今天,女排姑娘们顶住了压力,战胜了对手!~让我们非常高兴!~还记得小组赛中,中国开始2:0领先,最后被古巴连扳3局输掉比赛,其实,那场比赛打的也是相当精彩,输掉比赛只是运气上的问题,并不是我们实力的问题!~~
虽然是只拿到铜牌,我相信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还有教练陈中和,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我们应该继续支持中国女排,为她们加油,为她们呐喊!~希望中国女排能够在以后能有很大的进步,把失掉的奥运会冠军,在下届比赛中拿回来!~
Ⅳ 中国女排半决赛胜利观后感
北京时间2016年8月19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全部结束。面对首次晋级奥运4强的荷兰,中国女排虽遭遇顽强抵抗,但凭借朱婷在进攻端的强势表现成功压制了对手,激战四局后3-1获胜,时隔12年再度跻身奥运决赛,四局比分为27-25、23-25、29-27和25-23。中国将和首次打入奥运决赛的塞尔维亚争夺冠军,落败的荷兰和美国角逐季军。
此役中国的首发阵容为主攻朱婷、惠若琪,副攻袁心玥、徐云丽,接应张常宁,二传魏秋月和自由人林莉。荷兰派出主攻布依吉斯、皮特森,副攻德克鲁伊夫、贝里恩,接应斯洛特耶斯,二传迪耶科玛和自由人斯塔姆。
首局2平后荷兰连获3分5-2超出,张常宁强攻被拦本队3-7落后。德克鲁伊夫发后场得分、洛特耶斯反击下球、布伊吉斯重扣得手,荷兰连夺3分11-4领先。5-12落后的中国换上丁霞和杨方旭。杨方旭一攻过轮后惠若琪发球接连破攻,朱婷3次反击建功、斯洛特耶斯两次扣球失误,中国连追6分迫近到11-12。朱婷轻打扳成13平,徐云丽发球出界、斯洛特耶斯反击命中,荷兰15-13超出。皮特森扣球出界中国追成15平,17平后对方失误再送2分,中国19-17反超。斯洛特耶斯反击轻打追成19平,20平后徐云丽一攻命中、惠若琪起球后朱婷反击成功、斯洛特耶斯调攻出界、朱婷直线扣球打手出界,中国连夺4分24-20领先拿下局点。荷兰4救局点追至24平,25平后朱婷小斜线命中、林莉后排起球后朱婷调攻下球,中国27-25险胜先赢一局。
第二局2-4落后的荷兰靠斯洛特耶斯的反击扳成4平。朱婷前后排进攻接连命中,中国6-4超出。布伊吉斯强攻和发球两度建功、张常宁一传送探头,落后3分的荷兰扳成9平。朱婷后攻和拦网均有建树、徐云丽快攻命中,中国连夺3分12-9超出。斯洛特耶斯发球压线、惠若琪一传过网被德克鲁伊夫打探头,荷兰追成13平。14平后袁心玥拦网建功、惠若琪轻打得手,中国16-14占先。迪耶科玛发球滚网得分追至17平,18平后林莉一传送探头、普拉克反击处理球得手,荷兰20-18反超。普拉克再度反击成功赢得3分优势,中国靠朱婷的强攻咬至21-23后两点换三点。朱婷重扣得分、杨方旭反击成功,21-24落后的中国迫近到23-24。惠若琪调攻被拦错失战机,中国23-25惜败被对手扳回一局。
第三局中国由刘晓彤和朱婷搭档主攻。张常宁和徐云丽一攻接连不中,荷兰连抓反击4-0占先,中国用颜妮换下徐云丽。刘晓彤一传失误、张常宁调攻出界0-6落后,主攻惠若琪重新登场。2-8落后的中国换上二传丁霞和接应龚翔宇,龚翔宇一攻和拦网连拿2分追至4-8。颜妮远网端平快两度建功、惠若琪发球得分、布伊吉斯一攻出界,中国迫近到10-11。荷兰靠德克鲁伊夫的探头和斯洛特耶斯的反击13-10占先。朱婷近网强攻屡有建树追成14-15,龚翔宇起球后朱婷反击被拦,荷兰17-14领先。朱婷冲进打短球得手、袁心玥短平快反击下球,中国追到21-22。袁心玥拦死斯洛特耶斯的吊球扳成23平,中国凭惠若琪的调攻和颜妮的拦网与对手相持到27平。贝里恩发球下网、皮特森一传送探头朱婷直接把球拦死,中国29-27险胜,大比分2-1超出。
第四局中国由颜妮和徐云丽搭档副攻,丁霞担纲主二传,龚翔宇出任接应。开局落后的荷兰扳成4平后,中国靠朱婷的强攻和探头6-4超出。惠若琪直线命中赢得3分优势,斯洛特耶斯强攻得手、龚翔宇吊球下网,荷兰追至9-10,中国两点换三点派上魏秋月和杨方旭。普拉克扣球失误、朱婷强势反击命中,中国将比分拉开到13-10。贝里恩的发球和普拉克的反击先后建功,荷兰追到14平。15平后斯洛特耶斯强攻下球16-15反超,中国利用惠若琪的调攻和龚翔宇的拦网重树优势17-16占先。18平后袁心玥背飞得分、朱婷强攻反击下球,中国22-20超出。荷兰利用普拉克的强攻紧追不舍,朱婷的强攻和龚翔宇的拦网力助本队23-21占先。惠若琪调攻被拦、布伊吉斯反击成功,荷兰追成23平。龚翔宇一攻下球,惠若琪调攻命中,中国25-23险胜,3-1力挫荷兰。
此役中国的主攻朱婷豪取33分荣膺得分王,主攻惠若琪贡献12分,副攻袁心玥和替补主打第四局的接应龚翔宇双双夺下8分。荷兰的接应斯洛特耶斯力夺19分,主攻皮特森赢得16分,副攻德克鲁伊夫、首发主攻布伊吉斯和替补主攻普拉克均进账13分。
Ⅵ 求女排夺冠读后感
2016年8月21日,相信亿万中国人都会在电视机旁为中国女排加油、喝彩;相信得知了女排夺金的中国人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欣赏着那激动人心的激战时刻。人们兴高采烈地评论着、分析着,不约而同地赞美女排精神又回来了!作为一名老青年志愿者,我再一次从女排夺金中获得了启示,再一次从女排精神中汲取了力量。
女排精神是什么?有很多。它是一种宝贵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科学训练,在竞技比赛中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随着中国女排重登世界之峰,相信女排精神也一定会给处于不同社会位置之中的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启示与触动。那么,女排精神会给我们这些志愿者带来什么呢?从中国女排逆转巴西队、荷兰队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今天中午庆祝女排夺金、下午志愿实践之后,我决定开始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把它概括为学会经受三个考验:
首先是要学会经受时间的考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种考验更为长久,更为公正。本次中国女排夺金的灵魂人物就是主教练郎平。32年前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赢得奥运冠军;32年后,作为主教练再一次率队夺冠。三十二年!她用人生长度的三分之一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因为她看准了,因此无论顺逆,她都义无反顾。其实,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时间是最公正的试金石,大浪淘沙见真金。23年前,中国青年志愿者高举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旗帜,今天我们传承着光荣的志愿精神。在困境中,让我们坚持、再坚持一下;在胜利前,让我们前进、再前进一步。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美好社会也一定会在时光大道上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其次是要学会经受信心的考验。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这种考验更为严峻,更为现实。这次中国女排奥运会夺金是在时隔12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这期间中国女排经历了什么?有成绩进步的喜悦,也有坠入低谷的苦恼,但中国女排始终没有失去宝贵的信心,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女排优秀队员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当代中国的志愿者生逢其时,党政重视,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前途光明,这种态势成为广大志愿者信心满怀的强大后盾。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志愿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志愿路上仍然有坎坷、有荆棘,仍然需要时时与信心相伴。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行善立德,志存高远;对他人有信心,相信人心向善,以心换心;对社会有信心,相信人间正道,中华梦圆。
最后是要学会经受身体的考验。身体是事业的根基,这种考验更为直接,更为重要。56岁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带领队员重夺奥运金牌,给国人带来了更多的鼓舞,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期待。国内很多媒体赛后都期望郎平能够带队参加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在东京实现中国女排辉煌的圆满轮回。我们都祝愿郎导能够精力充沛地为中国女排再次圆梦,同时也知道下一次她所经受的考验会更多,最为直接的就是身体的考验。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家还记得我们青年志愿者与共和国的伟大约会吗?等到2049共和国百年华诞之际,我们这些当代的青年志愿们将在志愿服务中再次相聚,共同来见证伟大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共同见证中国梦梦想成真的伟大时刻。因此,为了我们所忠爱的志愿服务事业,为了我们的亲人,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衷心祝福大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衷心希望我们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观看了中国女排夺金的电视直播之后,我和我们的志愿团队开展了例行的周日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去社区看望了一户困难家庭的小同学。令我感动许久的是,这位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小姑娘竟然两次向我提出了想要成为志愿者的要求,再一次见证了志愿服务中时间的伟大、信心的伟大。每一次的志愿服务都激励着我们这些志愿者好好地生活,为自己,为他人!
Ⅶ 观2016奥运会女排决赛有感
仲夏夜,中国女排黄金一代时隔20年在雅典夺冠:女排姑娘们悄者梨花带雨的泪水、陈忠和激动跃起振臂一挥的呐喊、加莫娃难掩失落的泪水、咆哮帝卡尔波利无奈的笑容。。。这些经典画面仿佛就在昨天,又将我们带回到了雅典赛场。惊天大逆转让无数国人彻夜未眠,欢笑伴着泪水与女排共鸣。
转眼之间,十二年已经过去。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再次站在世界之巅,三十多年前的铁榔头,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大满贯。这一次,她率领一群20多岁的姑娘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这一次没有眼泪,只有笑容。
燃烧的中国女排,从战胜巴西开始。里约之行,这支队伍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痛苦、心酸甚至是不信任。小组赛负于荷兰、塞尔维亚、美国外界都在揣测,这支创造世锦赛和世界杯奇迹的队伍能否再创神奇,中国女排是否能够绝地逢生?
转折从打巴西开始,每个姑娘都记得战胜东道主时的兴奋,越过这座大山,一切变得简单而纯粹。正如郎平淡定的一句:“无论输球还是赢球,女排精团基神都在。”
球场上,进攻、防守、拦网,每个环节都在“燃烧”。“绝处爆发”,成了中国女排此行的写照。越过最强对手巴西之后,中国女排进入燃烧节奏,燃烧起来的起来的不仅有技术,还有情绪。
夺冠一刻,教练攥紧了拳,嘶声指挥;队员们抱成了团,士气大振。三十多年的时间,郎平从队员变成教练员,世界改变了,变大了也变宽了。谈起夺冠的场面,郎平说:“这个场面我经历过,也不觉得陌生,带领不同球队进入过决赛,到了后面比较麻木。”
改变的不仅是世界,还有世界里的人。即便是郎平,她是女排精神最执着的践行者。时间流转,中国人的心中的图腾不只有女排,有职业联赛,有会卖萌逗比的90后,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万人空巷的魅力,但女排依然是唯一一支能够夺得冠军的三大球国字号队伍。
所以郎平被称作女神,正如魏纪中所说,女排精神与奥运挂钩。女排精神也应该与所有的竞技体育挂钩。“女排精神是团队精神,是困难之时永不放弃,”郎平说。
值得记住的,不仅仅有一枚时隔十二年的奖牌,不止是重返巅峰的新黄金一代,女排不是过时的怀旧情怀,而是崭新纯粹的精神力量。无论昨天还是今天,郎平代表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中国女排代表了最积极、向上的团结力量,这就足够塌运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