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华杯总决赛少年一组,二组,三组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乒乓球水平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乒乓球水平等级-国家认可颁发证书]
一、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的称号。
(一)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三名的运动员(个别成绩很差者除外),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国际乒联公布的当年度世界排名表中前十六名的选手;
(三)在国际乒联举办的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

二、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一)凡获得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正式参赛资格的选手;
(二)凡被列入国际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表前五十名的选手;
(三)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亚洲杯赛中获得任何一个项目前八名的运动员。
(四)在国际乒联和中国乒协承认的重大国际比赛上,有世界比赛前十六名队中的四个队(必须有国际乒联和亚乒联公布的优秀选手参加)参加的国际比赛中,获得团体前二名的运动员(申诸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
(五)在世界青年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世界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团体冠军(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
(六)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中国乒协杯赛中,获得团体前四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50%,其中获胜次数达到50%);获得单打比赛前十六名,双打前四名的运动员;
(七)在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获得各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
(八)在一个年度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比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四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五至八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60%);九至十二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不少于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70%);
(九)在一个年度的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联赛的比赛中,获得男、女团体前二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二;其中获胜场次达到80%);
(十)在全国少年比赛总决赛中获得单打前二名的运动员;
(十一)在一年度的正式比赛中,中国乒协将根据参赛运动员的成绩和技术水平,推荐二名运动健将。

三、国家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中国乒协杯比赛中获得团体前十六名的运动员,获得双打比赛前三十二名,单打比赛前六十四名的运动员;
(二)在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青年比赛中,获得团体前八名、单打比赛前十六名的运动员;
(三)在全国少年比赛总决赛中,获得团体前六名的运动员,获得单打比赛前十六名的运动员;
(四)在全国业余少年总决赛中,获得团体前三名,获得单打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四、国家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成年、青年比赛中获团体前六名,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地(市)或相当于省辖市的比赛,以及在各省、市、自治区系统举办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团体赛前三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或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或在关键场次出场比赛为该队获胜作出贡献的),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六名的运动员;
(三)在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八名的运动员。

五、国家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辖市、县一级举行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团体赛前三名的运动员(申请的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出场次数达到50%,或出场次数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或在关键场次出场比赛为该队获胜作出贡献的),获得各单项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二)在地(市)或相当于省辖市的少年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八名的运动员。

六、少年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
(一)代表地(市)(专区、直辖市的区)参加省、区、市以上所举办的少年比赛的运动员;
(二)在不少于二十四名少年运动员参加的正式比赛中,获得单打前四名的运动员。

[乒乓球水平等级-民间]
专业九级:世界冠军水平,技术风格代表着乒乓运动的发展方向。乒乓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均处于当今世界的最前沿。代表人物:张继科、丁宁、王励勤、马林等世界排名前十的运动员。

专业八级:中国国家队水平(以下未特别注明,均以中国为例),世界一流运动员水平,排名在前50之内。一般来说,常具备专业九级的技术实力,但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临场经验、对球处理的细腻程度等方面与九级稍有差距。与九级运动员实战当中常常惊心动魄,最后常常令人惋惜地只输一点点儿。当然,时有爆冷出现。代表人物:如陈俊吉、波尔等。

专业七级:国家二队(青年队)水平、也可以包括国家队水平处于较末位置的个别运动员、省拔尖运动员水平。和前两级水平相比,这一级上的运动员技术稍嫌粗糙,尚需进一步的锤炼。对球的认识与理解略有缺乏。但专业七级的运动员已经形成了初生牛犊之势,在抢攻等迎接最新乒乓技术实践方面已卓显特点,形成了自己明显的技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老骥伏砺,志在千里的老同志,前国家队退役的老队员,也应当属于这个水平线上。只是打起来风格不大一样,是由于技术不够前沿或体力等其它方面的原因使他无法重现昔日辉煌。从超级联赛角度看,由于中国队的超级联赛只有12支队伍,所以参加超联的选手大多都是国家队运动员,专业七级的只有极个别选手在本队上场人数并不都是国家队选手的情况下才有机会现身超联。

专业六级:省队(本文所指的省队指一般意义上的省队,泛指,或者说中国省队的平均水平)中等水平。一般没有机会打全国超级联赛,个别人可以代表其所在的省队以替补身份参加全国赛(包括限制年龄20岁的现全国锦标赛),但要靠实力加机遇。

专业五级:省队下等水平。属于省队为了保证一定的规模和群体效应仍然留在队里的陪练,属于省队的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当然,年龄小尚处上升期的又当别论。专业五级以上一般都在现役当中,属于职业运动员,后半生尚无定型。当然多数要走向与乒乓有关的工作。

专业四级:市队主力。普通地市的前六名水平。这类水平的成份比较复杂。年龄也参差不齐。一般说来由该市地曾经进过省队,又退下来的省队队员和本市体校培养的未进省队的尖子运动员组成。前者一般年龄稍长,后者稍年轻一些。这类选手是市级比赛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在当地乒坛属领军人物,一般在银行、建委、大企等较好的单位工作,业余时间部分人物担任教练带带小孩子学打乒乓或开个乒乓俱乐部之类捞些外块。

专业三级、业余七级:市级比赛中等水平。普通地市的前50名左右。这类成员涵盖了曾经在体校训练过的形形色色的乒乓人物,既包括未成器的体校乒乓生, 也包括体校乒乓班的那些“俗家弟子”,当然也包括一些天份极高的爱好者。当然,这些天份极高的爱好者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曾经吃过半专业乒乓饭菜的运动员们斗一斗。

专业二级、业余六级:少体校优秀选手水平,常常荣获本地市比赛的前三名,并代表市参加省级的少年赛。对这一级上的成年人来说,属于水平较高的爱好者,一般没接受过体校的训练,但球路极熟,对乒乓球运动极为热爱,时常代表本单位参加一下全市的乒乓赛,但极难获得市级比赛的名次。

专业一级、业余五级:已经掌握了各项乒乓基本技术的少体校小运动员。在区、市级比赛当中可以取得名次的少年选手。这个水平上的成年人应当是县区级比赛中的高手,从技术上来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打乒乓虽然很多,但多处于闭门造车的状况。真的碰上了少体校的小运动员,则打得难解难分常感到大吃一惊,不可思议,方知天外有天。这一水平线上的开始普遍使用专业型的球拍。即自己选取底板、海绵、胶皮等。

业余四级:一般单位的乒乓爱好者,并不知本县、本区、本市乒乓打得最好的是谁,只限于自己身边的一些爱好打球的朋友。会旋转只限于发球和偶尔的放侧旋、会扣杀,但比赛中运用并不多见,使用最多的技术是对搓,一般不懂得拉弧圈。有碰到高手者,常被惊人的旋转和近似无理的进攻搞得晕头转向。但这种碰高手的机会不多。业余四级以下的人很少有机会碰到真正的高手。

业余三级:掌握了旋转的感觉真奇妙啊,加上原来掌握的推挡,已经感觉乒乓球大有学问。开始关注电视中的比赛。去商店买拍子时不再买所谓的“一付”。

业余二级:开始对推几板,试着将力量运用到手中的拍中去,能体会到乒乓不是一种游戏,确实是一项运动。开始认识到拍子也应当选个有底劲的。

业余一级:学会了乒乓规则,能将球下压式发出去并慢慢地推来挡去的初学者。尚不能体会到乒乓的乐趣,也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使用什么拍子都基本上一样。

B. 15届华杯赛决赛名单

天河区 参加第15届华罗庚杯赛决赛名单
学校 姓名 性别 指导教师 初赛成绩 排名 天河区颁奖
广州市第89中学 许斐婷 女 陈月荣 129 1 一等奖
广州市第113中学 孙锦辉 男 李增慧 112 2
汇景实验学校 谭程 男 李伟程 105 3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 冯思危 男 邓裕明 105 4
华工附中 凌睿 男 梁芳 105 5
汇景实验学校 梁广贤 男 彭翠兰 104 6
省实附中 李正阳 男 孙旺 103 7
广州市第47中学 夏启旻 男 辛何庚 103 8
广州市第89中学 黄展 男 陈月荣 97 9 二等奖
汇景实验学校 李子灿 男 陈丽芬 96 10
明珠中英文学校 赖金涛 男 李汉波 96 11
省实附中 万晓淦 男 费华菲 95 12
广州市第113中学 林哲炜 男 蒋霞 95 13
省实附中 吴洋鑫 男 张焜 94 14
汇景实验学校 潘天行 男 彭翠兰 92 15
省实附中 吕鹏翔 男 张焜 90 16
广州市天河中学 颜浩 男 钟宇东 89 17
广州市第113中学 董柏森 男 向建山 87 18
广州市第113中学 张艺云 女 钟添琼 87 19
广州市第47中学 许益华 男 辛何庚 85 20 三等奖
广州市天河中学 文梓豪 男 钟宇东 83 21
广州市天河中学 吴裕坤 男 钟宇东 80 22
广州市第113中学 高源 男 吴少容 80 23
广州市天河中学 谭朝 男 雷芳 78 24
广州市东圃中学 黄润航 男 刘静 78 25
汇景实验学校 刘怡舒 女 陈丽芬 77 26
暨南大学附中 蒋建辉 男 张视君 77 27
省实附中 郑东哲 男 费华菲 77 28
省实附中 刘雪莹 男 黄锦娜 77 29
广州市天荣中学 钟慧君 女 李发才 77 30
广州市天河中学 张家轩 男 雷芳 75 31
广州市长兴中学 谭欢恒 男 吴锋 75 32
广州市第113中学 谭玮瑶 女 向建山 75 33
华工附中 谢雨锟 女 梁芳 75 34
广州市第44中 梁煜 男 刘伟光 75 35
汇景实验学校 吴立翀 男 彭翠兰 73 36
广州市天河中学 肖天鼎 男 游小蓉 72 37
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李锦元 男 庞灵芝 71 38
广州市东圃中学 寥俊昊 男 陈静 70 39
华师南国 李瀚明 男 黄志琼 70 40
广州市第18中学 谭峻锋 男 梁瑞群 70 41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 刘亿荣 男 邓裕明 70 42
广州市第113中学 江天艺 女 黄美芬 70 43
广州市第113中学 王日升 男 黄美芬 70 44
广州市天秀中学 刘思敏 女 陈若钿 70 45
省实附中 陈锐新 男 张焜 70 46
广州市第89中学 于洋 男 谢文凯 69 47
广州市第113中学 伍芳正 女 蒋霞 69 48
广州市第113中学 黄聪 男 黄江南 68 49
省实附中 朱墨 男 孙旺 68 50
广州市天荣中学 李泓铮 男 孙新萍 67 51
广州市第44中 元东霖 男 阚华 67 52
汇景实验学校 敖嘉阳 女 张琼吉 66 53
华美中学 任俊炜 男 林振汉 65 54
暨南大学附中 欧浦英华 男 张视君 65 55
广州市第113中学 周铭炜 男 吴少容 65 56
华工附中 丘浩为 女 梁芳 65 57
省实附中 袁野 男 黄锦娜 65 58
广州市第47中学 杨博良 男 辛何庚 65 59
广州市骏景中学 黄柯 男 肖晔 65 60

C. 华杯决赛考得好听说有机会上广州参加总决赛

有这回事。但不是广州,是广东惠州。多少人不知道。

D. 华杯赛多少分以上可以进决赛

每次的得奖名额是固定的,看题目的难度,难的话分数就低一点,容易的话分数就高一点,不算及格不及格的。这个初中联赛(新知杯)一等奖15名,二等奖60名。去年的题目比今年简单,是有满分150分的,一等奖140几分以上,二等奖115分以上。而今年的题目稍难,121分以上就一等奖,今年一等奖第一名是143分;85分以上二等奖,但110分左右的孩子挺多的。三等奖我忘了多少分,但如果以是否及格算,150分的卷子,85分已经不及格了。三等奖就全是不及格了。竞赛的卷子肯定比平时的数学题目难,不会以及格不及格算的。

参考

E. 谁参加了第十一届华杯赛初中组决赛大概能考多少分

好象不太好~只有90分得样子
对了~你是什么 学校的

F. 华杯赛总决赛一次考试多长时间

题目呢 敢把题目放上来么

G. 华杯赛冬令营的考试获一等奖的直接进入总决赛还是决赛

不是,是进总决赛。我就是在冬令营学过的,老师都说一等奖能进总决赛

H. 华杯赛晋级的同学们要注意啦,来看看华杯赛决赛怎么考

五、决赛时间安排
决赛时间:2013年4月20日(周六) 10:00-11:30
考试形式:笔试,由“华杯赛”组委会办公室统一提供试题。

六、决赛注意事项:
题型如无大变动,题型仍然照往年一样:
近年小学组题共14道,分别为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4道要求写简要过程,2道需写出详细解题过程),初中组题共有10道,分别6道选择题和4道填空题。

I. 急!!! 求:第十四届小学华杯赛决赛答案!

http://www.ccmo.cn/tzas.asp?act=content&pid=130&channelid=141&id=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