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球员现状
Ⅰ 上海东亚球员武磊是北京国安队员吗,网络上好像写着前国安队员
网络资料有误,武磊从没在国安呆过
可以去看武磊的网络,里面有他比较详细的履历
Ⅱ 东亚杯前曾有球员拒绝国足征召,李铁怎么说
李铁当场就回应了:能理解,但是无法接受!
李铁的回应是非常斩钉截铁的,我想对于拒绝国足征召的球员的也是当头棒喝。每个球员都应该将为国效力作为自己的荣誉和骄傲,可是有的球员竟然在心里将之视为负担,并且想出各种理由拒绝征召,真是不知羞耻。只想着在俱乐部里面踢球挣钱,被国家队征召就出工不出力,这样的球员以后不用也罢。
确实,在国家队踢比赛,有些时候会被侵犯,影响在俱乐部的比赛,但是国家队的医疗人员及后勤保障已经最大限度去保障球员的安全了,就是希望球员们能够放下包袱,在球场上奋勇拼搏,取得胜利。所以让我们为那些为国出战的球员加油呐喊,唾弃那些拒绝征召的球员。
Ⅲ 请问这些球员实力怎么样在亚洲足坛
在亚洲都是最顶尖的选手,也是各自国家队的主力阵容。14年巴西世界杯差不多就是这里面的了。两队来说,肯定是日本队比较厉害,在世界范围内。但是要是两队真打起来韩国队是不怕日本队的也是各有胜负。曾经的东亚三强各有相似之处,除了中国队以外,韩国与日本足球也都十分注重身体的对抗。然而随着日本足球未来50年规划的全面展开,曾经只能算作是亚洲二流球队的东瀛浪人却开始了自己的奋发之路。从1996年开始,特别是进入到2000年以后,日本足球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技术型路线,而这也与曾经的东亚风格渐行渐远。如今的日本足球崇尚脚下技术,他们所派出的各年龄段球队都带有技术细腻整体打法流畅的影子。从过于崇尚技术到追求实用,现在的日本队在脚下技术上依然在模仿南美特别是巴西足球,而在整体的技战术体系上却学习欧洲拉丁派,特别是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法国。随着特鲁西埃、济科等一批经验丰富的教练资源的注入,日本足球之风格已经在亚洲独树一帜彰显霸气,如今他们已经三夺亚洲杯冠军。 两队在之前的各种国际大赛中共交手58次,韩国队以38胜12负18平占据绝对优势,当然日本的大部分失败是在94年踏上复兴之路以前。日韩两队在亚洲杯的上一次遭遇还要追溯到1988年的卡塔尔,当时以金度勋为核心的韩国人最终2-0战胜了日本,而从那之后两队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有过一次相遇,最近的一次正面交锋是在2005年的东亚四强赛中,当时日本队以1-0力挫主场作战的韩国队。总体来说,日韩之间的交锋往往能够带来火星四溅的感觉,东亚两强在足球的发展上各具特色也各有各的局限性
Ⅳ 为什么同处东亚,但日本足球近些年发展如此迅猛,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4年前,成都U-17独挡日本U-17,让对手过不了半场24年后,日本U-17胜阿根廷、平法国、扛巴西,中国U-17……
1987年,一支名为“全日本高中”的球队曾造访四川成都,1:0小胜成都体工队。但拥有马明宇、李庆等小将的成都体工队虽败犹荣,因为他们几乎完全控制了局面,日本队靠一次偶然的反击才锁定胜局。日本队的主教练赛后还专门与体工队时任主教练辜建明单独交流半个小时,话题只有一个——“你们,是如何培养出这批优秀球员的?”
1987年,马明宇们年方17,也就是说,成都U-17独挡了日本U-17,比赛中大多数时间内让对手过不了半场……2011年,日本U-17却差一点雄霸天下——世青赛小组赛胜阿根廷,平法国,小组头名出线,继而以2:3惜败给巴西。赛后,日本青年球员们眼中噙满泪水。或许该哭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24年间,中日足球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比方向
部分省市重回“体工制”
24年后,为什么我们的足球与日本足球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在市足协办公室,秘书长辜建明先是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两个图形——正三角形和倒三角形,告诉记者:“这个正三角,是日本足球,倒三角,就是我们中国足球。”
我们对于足球的理解与日本大相径庭,日本把足球当作一种青少年团结协作精神的载体,一种德育方式,而中国很多地方,足球是一门“专长”,为了学好这个“专长”,青少年爱好者甚至放弃了学业。
“青少年学习足球,在13岁至17岁之间,绝对不能放弃学业。非常遗憾的是,据我所知,国内有的省市现在有走回这种‘体工制’的苗头,这绝对是走回头路!”辜建明说。
比人口
足球人口仅日本的1/20
大家普遍疑惑,中国人口最多,为什么却选不出11个能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优秀球员?但确凿的数据表明:日本人口1亿2千8百万,其中足球人口在200万左右,约占日本人口1.6%,而这个数字,是中国足球人口的20倍。如此一比较,如果中国足球超越了日本足球,上帝会不会发笑?
具体到四川成都,24年来我们的足球人口为什么每况愈下?对此,辜建明认为,一方面,足球人口的统计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并不是每一位业余球员都会在市足协注册,实际人口因此可能会稍多于“数据人口”;另一方面,成都并没有足够多的足球场地,而这个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更加突出。
比体制
神仙当足协大大也没辙
“其实,就算是请一个神仙来当中国足协大大,可能也无法改变中国足球的根本格局。”多年来,辜建明一直持这个观点。究其缘由,他认为足球是一个很长久的事业,任何一个国家的足球要真正实现腾飞,不做一个很长时间的规划基本不可能。日本足球腾飞计划的跨度长达50年,这些年来他们也是“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才逐渐跃升为一个足球强国。
历届中国足协大大都是有任期的,在现行体制下,此前有哪一任足协大大,会真正用这四五年时间去打造足球的根基?当然,幸运的是,中国足球界如今对此已经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王健林重返足坛即是明证。
比硬件
人均场馆面积仅0.1平米
具体到成都,除了足球人口低于大家的想象,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尴尬数据。据一位体育界资深人士透露,前段时间的统计中,成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仅为0.3平方米,考虑到场馆又大多集中在院校,而各院校的体育场馆并不是完全开放的,那么,成都实际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很可能仅为0.1平方米,连可怜的“立锥之地”都谈不上。
反观日本,人均体育场馆面积高达19平方米,政府的扶持力度之大,同样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欧美一些国家,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甚至比日本还高很多。
归根结底,辜建明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是这样总结的——“我们经常说的‘体教结合’,老外们往往无法理解,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体育和教育本来就是合一的,体育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比如南美一些国家,让青少年学习足球,初衷可能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远离毒品;比如在日本,足球是一种德育方式,可以让青少年终生受益,所以如果中学生球踢得好,可以直接进大学或者进职业俱乐部。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从前,我们生硬地分割了体育和教育,而这个问题哪一天能够得到解决,哪一天的中国足球才会有希望。振兴中国足球是个系统工程。只是骂足协、骂国家队,有什么用?”
Ⅳ 第一代申花“王后军”那批球员的近况吗
去申花的原东亚球员都有越来越狂放的趋势。小曹、柏四、还有这个战怡麟。话说,那些更年轻的球员看着秦大孙二李三柏四们的表现,能不能学好啊?
Ⅵ 看完了昨晚东亚四强赛中国对日本,突然有点感悟,这帮球员是中国最有实力的球员吗
强大?中国队还曾逼平巴西呢,算不算强大啊,我现在看中国足球就看有没有进球,进了球哪怕输了我都舒服一点,中国足球多少个零比零,让中国球迷多少次抱了点希望,却又多少次掉入冰窖,别说中国足球啦,心碎
不是把球星拼起来就能取得好成绩,零六年的巴西够强大吧,球星个个如雷贯耳,结果大家都看到啦。再说日本为什么搞得比我们好,一个人家有钱,体制比中国好,另外他们的精神比中国所谓的龙的传人不知强多少,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鬼子能差点吞并亚洲的最主要因素,又在战败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重新站在世界之巅有关,中国人啊,单干是条龙,一个队就成了一条虫!!!
Ⅶ 现在有多少东亚球员在中超踢球
东亚球员也就韩国球员,今年因为取消亚外的政策出台后已经走了一半韩国外援了
Ⅷ 上海东亚队的中外混血儿近况如何
季初还不怎么进入主力阵容,最近六七轮已经是一线队中主力,水平和心态这个赛季都上升得挺快,是东亚阵中非常有杀伤力的球员之一,除了和武磊,朱峥嵘,吕文君,同样级别的了,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