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川足球2017天津全运会现在足球班底球员有那些

天津是中国近代足球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足球基础。多年来名帅云集,人才辈专出。天津足球队创建属于1957年,以原国家白队为班底,技术全面,作风顽强,打法硬朗,在中国足坛独树一帜。当年为了发展天津的足球运动,曾雪麟等来自祖国各地的球员落户天津,带动了天津足球运动的发展,从此天津成为中国足球重镇。在全国比赛中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在1960年成为中国足坛双冠王。天津足球队曾经在全运会,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全国足球锦标赛上获得过五次冠军,五次亚军,和五次第三名。

㈡ 当年四川全兴足球队最具代表性人物四川队7国脚时期具体那些人员

七个国脚,高建兵,魏群,姚夏,邹侑根,马明宇,黎兵,朱琪,那时候刘斌和孙博伟已经退役了好像,汪嵩和宋振宇还是新兵……

㈢ 鼎盛时期四川全兴足球队队员名单

四川全兴队历史上的最佳阵容

门将:
高健斌。
高佬不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但是却是被四川球迷视为全兴时代的代表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出色的守门技术、稳定的发挥和俊郎的外表。最难
能可贵的是他那种对待比赛的激情。四川人或许由于身材上的不足,历史上很少出现过优秀的门将,全兴初期的弹簧手赵磊和中期的里丘克都是外来户,但是这两位兄台在技术上都有致命的缺陷,赵磊的手套上抹的黄油比巴特斯还多,里丘克倒是经常能扑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射门,但是也经常能把对方发出的角球扑到对方前锋的脚下。高健斌最初是在广东给区大门神当替补,不过那几年运气实在不好,恰好赶上老区状态最威猛的几年,当初给人的映象就是一辈子打不上球,后来实在是混不下去了,被全兴看中了给买了过来。其实我是很不看好这笔买卖的,因为那两年一直有小道消息说区楚良准备来全兴,结果老区没有来,老区的替补倒是跑过来了。没想到高健斌一到全兴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状态好到进了国家队。不过也就是在国家队高健斌受了重伤,伤愈后一直难现其颠峰时期的状态。

后卫:
魏群
魏大侠当年是威震足坛的超级左后卫,同时也是全兴队的精神支柱。这不仅仅表现在球场上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在平时队里面,魏大侠就是所有年轻球员的大哥。感觉只要有老魏在场上,全兴队至少在气势和精神上就不会输给对方。魏大侠当年在球场上有不少经典事迹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对八一的超远距离远射,对深圳的倒地凌空抽射,映象最深的还是在对八一的一场比赛中(好像是在南充还是绵阳,忘球了),老魏被对方球员在边线一个飞铲,直接飞了起来然后再脑壳着地,看得人是心惊胆颤。送到医院后处理完毕后老魏第一句话就是比赛拿下来没有,那一刻真的很让人感动。我一直认为成都男人缺乏重庆男人那种钢硬的气质,而魏大侠就是全兴队中的那支催化剂。

法比亚努
巴西白狼,影响最深的不是他的球技,而是当年在成体中心一个小球迷掉到球场内的防暴沟里面,我们的巴西兄弟发扬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英勇地跳下救人,被善于挖掘八卦新闻的成都媒体拿出来作为典型事迹深刻分析以后,白狼的人气在成都球迷心中的涨势直逼今年年初的股票。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法比亚努在球场上的贡献。当年与黑蝴蝶一前一后组成了全兴队的梦幻巴西组合,为全兴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还有一件小事就是当年在济南全兴队遇到黑哨,赛后不知什么原因白狼同志和济南球场的公安干了起来,干出四川人的气势,这个细节多年后我还记得。

徐建业
徐建业是全兴队里面踢球比较中规中矩的一位,但这绝不是说徐建业球踢得不行,相反,徐建业是当年队里面踢球最为沉稳,也最为老练的一个,从
94年甲A元年就是队里面中后卫的不二人选。全兴队的后卫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徐建业是雷打不动的主力。全兴对内不乏魏大侠、姚夏这样的激情型的球员,但是也缺少不了象徐建业这样性格和球风都比较踏实的球员。徐建业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属于要身高没身高要体重没体重的类型,当年去
球场看球的时候很难想象凭他那样的身体能和球场上那群北方的肌肉棒子厮杀多年,但是看了徐建业踢球的人都知道这崽儿意识特别好,每次都能抢在对方前锋下脚前把球拿到,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入选国家队。

鲁纳
其实我一直很犹豫是选鲁纳还是哈吉,因为这两名球员都是那种能功善守的将才。不过相比之下对于鲁纳的影响更为深刻,也许是因为他头上那束发髻与众不同吧。鲁纳这种后卫符合我打PS的时候对后卫球员的所有要求,防守凶狠而不失稳健,进攻犀利而不鲁莽。我相信当年的鲁纳就是到了欧洲五大联赛,在个中下游球队打主力,至少在能力上是不会有任何缺陷的。全兴在历史上引进的外援大部分还是比较成功的,可惜他在全兴效力的时间不是很长。

中场
孙博伟
资格老一点的全兴球迷都知道孙博伟被誉为是全兴队里面踢球最动脑子的一个。中国球员的一个弊病就是老是把踢球视为一种体力劳动,当年的孙博伟师职后腰,虽然攻击力比不上马儿,速度也比不上猎豹,但是其出色的组织和控制比赛的能力在全兴队内是无人能及的。身披9号战袍孙博伟早年便入选了国家队,在老魏、马儿当上国脚之前好多年,孙同志就是国家队的常客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5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中国少年队的成员并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首届柯达杯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那次比赛,孙博伟与谢育新、曹限东、韩金铭等人一起被视为中国足球的希望之星。原四川全兴队主教练余东风就曾这样评价过孙博伟:“技术娴熟、头脑灵活、视野开阔,是一名标准的中场组织型球员。”

作者: 220.205.119.* 2007-10-17 00:04 回复此发言

--------------------------------------------------------------------------------

2 呕血奉献:全兴队历史上的最佳阵容!

马明宇
马儿创造了四川足球历史上不少的辉煌:95年职业化早期最著名的转会案,当时的马明宇以42万元的身价投身广东宏远,2年后马儿回来了,还顺便梢
上了山哥。2000年马儿转会意大利佩鲁贾队,当时球队的支持力度恐怕让现在某些球队感到脸红。02年,马儿以国家队队长的身份参加了世界杯,为广大四川球迷狠狠挣了回面子。我一直这样认为:在四川球迷心中,老魏绝对是NO.1;但是在中国球迷眼中,马儿就是四川足球的代表。马儿他是那种在球场上富有激情和号召力的球员,被米卢誉为国家队中场永不瘫痪的"大脑"。在全兴最辉煌的时候,队内有8名国脚,但是只有马儿和黎兵能打上主力。如果不是大连人来横插一杠,以马儿踢球的方式和精神,完全可以在足坛再拼驰两年。可惜马儿最后选择了退役,开影楼、办足校。在魏大侠和姚夏们选择以转会方式来延续足球生命的时候,马儿此时却选择了激流勇退,为四川足坛留下了无限的遗憾和回忆。

姚夏
在95年成都保卫战对青岛海牛的比赛以后,成都的大街小巷就流传开来这样一句话:“嫁人要嫁魏大侠,生儿当生小姚夏。”当年江湖人称猎豹的姚夏的成名绝技就是速度,在成体看球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小个子脚下就像踩了风火轮一样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不用说,这人就是姚夏。姚夏和魏大侠不同,如果说魏大侠是乔峰的话,那姚夏就是段誉了。但球场上的姚夏只有段誉的六脉神剑,却没有段誉那种花痴的形象,只有在被人放翻后才偶得一见姚夏那憨憨的一笑。速度过快的后果就是容易受伤,96年国奥兵败吉隆坡,姚夏由于受伤错过了最后同韩国的关键一役,之后猎豹便很少入选国字号球队,这也成为其足坛生涯最大的遗憾。随着年龄的增大,猎豹很少再有人提起,四川球迷为其重新冠名“闷墩”,在从青岛回到成都后,姚夏帮助成都谢菲联杀入中超,不出意外在明年的中超赛场上我们还能看到猎豹的身影。老全兴的那一波人当中,如今只有姚夏和邹侑根还活跃在赛场上,成为老全兴最后的记忆。

邹侑根
邹侑根绝对是全兴后期的领军人物,在全兴最困难的时候(那时已被大连人控制,连名字都不叫全兴了),身为队长他带领一帮年轻后生苦苦支撑着
四川足球这面已经快要倒下的大旗。可惜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灵猫灵活的步伐和出众的球技还是挡不住回锅肉徐明的钞票攻势,最后只能去厦门聊以度日。在球场上邹侑根绝对对得起“灵猫”的称号,看他踢球就只有一个感觉,有灵气。在不动声色中毙敌于无形之间,经常让人感觉是神来之笔,但是却又是意料之中。可以说邹侑根为四川球员应该怎样踢球树立了一个典型,四川的球员天生身体素质比不上北方的球员,不能像魏群那样撞,不能像姚夏那样冲,那么就只能像邹侑根那样踢球。

前锋
马麦罗
马麦罗更像一个四川人,更精确的讲是更像一个成都人,在兴头上可能嘴里面会崩出一句原滋原味的“格老子”出来。颠峰时期的马麦罗让人难以相
信他在巴西只是一个业余球员,难怪曾有媒体说马麦罗是甲A培养出来的球星。马麦罗在95年来到全兴队后贡献了不少经典进球,包括97年对客场对申
花的过五关斩六将,96年主场对深圳的脚后跟蝎子摆尾,这些进球都成为甲A时代辉煌的见证。难怪当年余东风曾洋洋得意的说过:“甲A里面要论一
对一的话,还没有人是马麦罗的对手。”那几年我们正是在学校读书的几年,踢球时过人的方式都有意去模仿马麦罗的方式。在离开全兴多年以后,
马麦罗又回来了,可惜随着甲A联赛的激情消退,我们再也没有看见过那个在颠峰状态时在球场上闲庭信步的马麦罗了。

黎兵
当年马儿把山哥拐回四川的时候,当时的球迷幸福地不能相信这是真的。中国足坛的大哥级人物、首届中国足球先生、辽宁和广东两大传统强队的最佳射手黎兵居然来四川了,这是真的吗?在往后的日子了,山哥便和四川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黎兵,大家都尊称他为“山哥”,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他热爱这片土地。为全兴队冲锋陷阵催城拔寨的日子里,四川球迷彻底接纳了这位来至贵州,飘泊半生的纯爷们。从此,全兴队拥有了一位能够持续进球的强力前锋,为进军三甲在人员结构上完成了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的铺垫。山哥最后在成体,目睹了被大连人控制下的川队是怎样被昔日的手下败将羞辱,但是他却无能为力,只能以一个悲剧英雄的方式选择退役。山哥泪撒成体,从此,四川足球彻底走完了十年光辉岁月,老全兴的英雄们也纷纷各自散去。在大连人的野心之下,在川内企业的不作为之下,四川足球走向了历史上的最低潮。不过山哥没有放弃,四川足球也注定不会消亡,在成都谢菲联,山哥履行了他对四川足球的义务,带领球队冲上了中超赛场。在新的赛季里面,我们又可以看见家乡的子弟兵在顶级联赛奋战的身影了。虽然,这不一定是映象中熟悉的黄色,在称呼上也不会是我们熟悉的名称,但是,这毕竟也是我们四川足球的种子,也是代表我们四川足球的希望。在以后的几年里,我相信在山哥的带领下,成都谢菲联能够重现四川足球曾经的辉煌,能为四川球迷奉献出原滋原味的足球大餐。全兴队虽然没有了,但是全兴的精神永远不死,全兴球迷永远不会消失。

㈣ 四川籍足球运动员有那些

黎兵不是四川人,是贵州人。
四川比较有名的足球运动员:

魏群,马明宇,姚夏,邹侑根,谭望嵩,刘宇

㈤ 全运会历届足球第一名

历届全运会足球冠军1959年 第1届 解放军1965年 第2届 河北1975年 第3届 辽宁、广东(并列)1979年 第4届 山东1983年 第5届 上海1987年 第6届 广东1993年 第7届 辽宁1997年 第8届 山东2001年 第9届 辽宁2005年 第10届 山东望点赞

㈥ 四川籍运动员名单

四川省体育局正式公布了我省参加北京奥运会运动员的名单。省体育局局长朱玲表示,本届奥运会,四川省要力争获得2到3枚金牌。

本届奥运会四川共有34名运动员参加19个大项32个小项的比赛,参赛人数占中国代表团总数639人的5.32%。运动员中,除陈朝霞等10人参加过往届奥运会外,其余24人均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他们将在体操、赛艇、网球、花游、曲棍球、帆板、垒球、射击、皮划艇、田径、艺术体操等多个项目上力争获得好成绩。

据朱玲介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省参赛选手人数上和参选项目上都要好过历届,特别是川籍选手独立参赛项目的增加,表明四川省竞技体育在部分单项上的竞争实力有所提高。但是,参赛运动员中缺少像高敏式的顶尖人物,加之竞技体育的特殊性,要完成2到3枚金牌的任务,形势非常严峻。

附全名单:

网球:郑洁 晏紫
体操:邹凯
排球:姜福东
击剑:黎国介
射击:曹逸飞
足球:谭望嵩
手球:吴亚楠
帆板:殷剑
激流:冯黎明
棒球:冯飞
赛艇:李勤 张顺银
田径:周扬 宋丹 顾俊杰
水球:谭颖 乔蕾颖 孙慧子
花游:蒋文文 蒋婷婷 王娜
垒球:于汇莉 黎春霞 周怡 潘霞
羽毛球:谢中博
皮划艇:王凤 陈忠云 林淼
曲棍球:陈朝霞 张益萌
艺术体操:吕远洋
铁人三项:张一

㈦ 谁知道全运会参赛者名单

报名的名单现在还属于机密级的资料,要到全运会开始的全2个月内才能真正面试。

㈧ 有关四川的足球队员

门将:
高健斌。
高佬不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但是却是被四川球迷视为全兴时代的代表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出色的守门技术、稳定的发挥和俊郎的外表。最难
能可贵的是他那种对待比赛的激情。四川人或许由于身材上的不足,历史上很少出现过优秀的门将,全兴初期的弹簧手赵磊和中期的里丘克都是外来户,但是这两位兄台在技术上都有致命的缺陷,赵磊的手套上抹的黄油比巴特斯还多,里丘克倒是经常能扑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射门,但是也经常能把对方发出的角球扑到对方前锋的脚下。高健斌最初是在广东给区大门神当替补,不过那几年运气实在不好,恰好赶上老区状态最威猛的几年,当初给人的映象就是一辈子打不上球,后来实在是混不下去了,被全兴看中了给买了过来。其实我是很不看好这笔买卖的,因为那两年一直有小道消息说区楚良准备来全兴,结果老区没有来,老区的替补倒是跑过来了。没想到高健斌一到全兴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状态好到进了国家队。不过也就是在国家队高健斌受了重伤,伤愈后一直难现其颠峰时期的状态。

后卫:
魏群
魏大侠当年是威震足坛的超级左后卫,同时也是全兴队的精神支柱。这不仅仅表现在球场上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在平时队里面,魏大侠就是所有年轻球员的大哥。感觉只要有老魏在场上,全兴队至少在气势和精神上就不会输给对方。魏大侠当年在球场上有不少经典事迹绝对值得大书特书,对八一的超远距离远射,对深圳的倒地凌空抽射,映象最深的还是在对八一的一场比赛中(好像是在南充还是绵阳,忘球了),老魏被对方球员在边线一个飞铲,直接飞了起来然后再脑壳着地,看得人是心惊胆颤。送到医院后处理完毕后老魏第一句话就是比赛拿下来没有,那一刻真的很让人感动。我一直认为成都男人缺乏重庆男人那种钢硬的气质,而魏大侠就是全兴队中的那支催化剂。

法比亚努
巴西白狼,影响最深的不是他的球技,而是当年在成体中心一个小球迷掉到球场内的防暴沟里面,我们的巴西兄弟发扬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英勇地跳下救人,被善于挖掘八卦新闻的成都媒体拿出来作为典型事迹深刻分析以后,白狼的人气在成都球迷心中的涨势直逼今年年初的股票。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法比亚努在球场上的贡献。当年与黑蝴蝶一前一后组成了全兴队的梦幻巴西组合,为全兴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还有一件小事就是当年在济南全兴队遇到黑哨,赛后不知什么原因白狼同志和济南球场的公安干了起来,干出四川人的气势,这个细节多年后我还记得。

徐建业
徐建业是全兴队里面踢球比较中规中矩的一位,但这绝不是说徐建业球踢得不行,相反,徐建业是当年队里面踢球最为沉稳,也最为老练的一个,从
94年甲A元年就是队里面中后卫的不二人选。全兴队的后卫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徐建业是雷打不动的主力。全兴对内不乏魏大侠、姚夏这样的激情型的球员,但是也缺少不了象徐建业这样性格和球风都比较踏实的球员。徐建业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属于要身高没身高要体重没体重的类型,当年去
球场看球的时候很难想象凭他那样的身体能和球场上那群北方的肌肉棒子厮杀多年,但是看了徐建业踢球的人都知道这崽儿意识特别好,每次都能抢在对方前锋下脚前把球拿到,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入选国家队。

鲁纳
其实我一直很犹豫是选鲁纳还是哈吉,因为这两名球员都是那种能功善守的将才。不过相比之下对于鲁纳的影响更为深刻,也许是因为他头上那束发髻与众不同吧。鲁纳这种后卫符合我打PS的时候对后卫球员的所有要求,防守凶狠而不失稳健,进攻犀利而不鲁莽。我相信当年的鲁纳就是到了欧洲五大联赛,在个中下游球队打主力,至少在能力上是不会有任何缺陷的。全兴在历史上引进的外援大部分还是比较成功的,可惜他在全兴效力的时间不是很长。

中场
孙博伟
资格老一点的全兴球迷都知道孙博伟被誉为是全兴队里面踢球最动脑子的一个。中国球员的一个弊病就是老是把踢球视为一种体力劳动,当年的孙博伟师职后腰,虽然攻击力比不上马儿,速度也比不上猎豹,但是其出色的组织和控制比赛的能力在全兴队内是无人能及的。身披9号战袍孙博伟早年便入选了国家队,在老魏、马儿当上国脚之前好多年,孙同志就是国家队的常客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5年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中国少年队的成员并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首届柯达杯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那次比赛,孙博伟与谢育新、曹限东、韩金铭等人一起被视为中国足球的希望之星。原四川全兴队主教练余东风就曾这样评价过孙博伟:“技术娴熟、头脑灵活、视野开阔,是一名标准的中场组织型球员。”

马明宇
马儿创造了四川足球历史上不少的辉煌:95年职业化早期最著名的转会案,当时的马明宇以42万元的身价投身广东宏远,2年后马儿回来了,还顺便梢
上了山哥。2000年马儿转会意大利佩鲁贾队,当时球队的支持力度恐怕让现在某些球队感到脸红。02年,马儿以国家队队长的身份参加了世界杯,为广大四川球迷狠狠挣了回面子。我一直这样认为:在四川球迷心中,老魏绝对是NO.1;但是在中国球迷眼中,马儿就是四川足球的代表。马儿他是那种在球场上富有激情和号召力的球员,被米卢誉为国家队中场永不瘫痪的"大脑"。在全兴最辉煌的时候,队内有8名国脚,但是只有马儿和黎兵能打上主力。如果不是大连人来横插一杠,以马儿踢球的方式和精神,完全可以在足坛再拼驰两年。可惜马儿最后选择了退役,开影楼、办足校。在魏大侠和姚夏们选择以转会方式来延续足球生命的时候,马儿此时却选择了激流勇退,为四川足坛留下了无限的遗憾和回忆。

姚夏
在95年成都保卫战对青岛海牛的比赛以后,成都的大街小巷就流传开来这样一句话:“嫁人要嫁魏大侠,生儿当生小姚夏。”当年江湖人称猎豹的姚夏的成名绝技就是速度,在成体看球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小个子脚下就像踩了风火轮一样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不用说,这人就是姚夏。姚夏和魏大侠不同,如果说魏大侠是乔峰的话,那姚夏就是段誉了。但球场上的姚夏只有段誉的六脉神剑,却没有段誉那种花痴的形象,只有在被人放翻后才偶得一见姚夏那憨憨的一笑。速度过快的后果就是容易受伤,96年国奥兵败吉隆坡,姚夏由于受伤错过了最后同韩国的关键一役,之后猎豹便很少入选国字号球队,这也成为其足坛生涯最大的遗憾。随着年龄的增大,猎豹很少再有人提起,四川球迷为其重新冠名“闷墩”,在从青岛回到成都后,姚夏帮助成都谢菲联杀入中超,不出意外在明年的中超赛场上我们还能看到猎豹的身影。老全兴的那一波人当中,如今只有姚夏和邹侑根还活跃在赛场上,成为老全兴最后的记忆。

邹侑根
邹侑根绝对是全兴后期的领军人物,在全兴最困难的时候(那时已被大连人控制,连名字都不叫全兴了),身为队长他带领一帮年轻后生苦苦支撑着
四川足球这面已经快要倒下的大旗。可惜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灵猫灵活的步伐和出众的球技还是挡不住回锅肉徐明的钞票攻势,最后只能去厦门聊以度日。在球场上邹侑根绝对对得起“灵猫”的称号,看他踢球就只有一个感觉,有灵气。在不动声色中毙敌于无形之间,经常让人感觉是神来之笔,但是却又是意料之中。可以说邹侑根为四川球员应该怎样踢球树立了一个典型,四川的球员天生身体素质比不上北方的球员,不能像魏群那样撞,不能像姚夏那样冲,那么就只能像邹侑根那样踢球。

前锋
马麦罗
马麦罗更像一个四川人,更精确的讲是更像一个成都人,在兴头上可能嘴里面会崩出一句原滋原味的“格老子”出来。颠峰时期的马麦罗让人难以相
信他在巴西只是一个业余球员,难怪曾有媒体说马麦罗是甲A培养出来的球星。马麦罗在95年来到全兴队后贡献了不少经典进球,包括97年对客场对申
花的过五关斩六将,96年主场对深圳的脚后跟蝎子摆尾,这些进球都成为甲A时代辉煌的见证。难怪当年余东风曾洋洋得意的说过:“甲A里面要论一
对一的话,还没有人是马麦罗的对手。”那几年我们正是在学校读书的几年,踢球时过人的方式都有意去模仿马麦罗的方式。在离开全兴多年以后,
马麦罗又回来了,可惜随着甲A联赛的激情消退,我们再也没有看见过那个在颠峰状态时在球场上闲庭信步的马麦罗了。

黎兵
当年马儿把山哥拐回四川的时候,当时的球迷幸福地不能相信这是真的。中国足坛的大哥级人物、首届中国足球先生、辽宁和广东两大传统强队的最佳射手黎兵居然来四川了,这是真的吗?在往后的日子了,山哥便和四川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黎兵,大家都尊称他为“山哥”,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他热爱这片土地。为全兴队冲锋陷阵催城拔寨的日子里,四川球迷彻底接纳了这位来至贵州,飘泊半生的纯爷们。从此,全兴队拥有了一位能够持续进球的强力前锋,为进军三甲在人员结构上完成了最后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的铺垫。山哥最后在成体,目睹了被大连人控制下的川队是怎样被昔日的手下败将羞辱,但是他却无能为力,只能以一个悲剧英雄的方式选择退役。山哥泪撒成体,从此,四川足球彻底走完了十年光辉岁月,老全兴的英雄们也纷纷各自散去。在大连人的野心之下,在川内企业的不作为之下,四川足球走向了历史上的最低潮。不过山哥没有放弃,四川足球也注定不会消亡,在成都谢菲联,山哥履行了他对四川足球的义务,带领球队冲上了中超赛场。在新的赛季里面,我们又可以看见家乡的子弟兵在顶级联赛奋战的身影了。虽然,这不一定是映象中熟悉的黄色,在称呼上也不会是我们熟悉的名称,但是,这毕竟也是我们四川足球的种子,也是代表我们四川足球的希望。在以后的几年里,我相信在山哥的带领下,成都谢菲联能够重现四川足球曾经的辉煌,能为四川球迷奉献出原滋原味的足球大餐。全兴队虽然没有了,但是全兴的精神永远不死,全兴球迷永远不会消失。

㈨ 四川足球队在鼎盛时期球员名单和荣耀

四川全兴队
01 高健斌 22 宋振瑜 25 毕建涛 02 李庆 03 魏群04 刘成 06 徐建业 11 马荃 12 史永强
14 王安治 16 张伟哲 07 苏耀坚 08 马明宇 09 孙晓轩 10 比坎尼奇(克) 20 邹侑根 21 汪嵩 26 朱琪 28 张永海 17 杨朋锋 18 姚夏 24 王寅 30 黎兵 13 鲁纳(巴)
1994年,中国首个足球职业联赛——甲A联赛在成都开幕。四川全兴主场1比1战平辽宁队,从此“雄起”声传遍全国,四川足坛掀起“黄色狂飙”,成都赢得“金牌球市”的美誉。
截止到99赛季,6次参加甲A联赛
以前很多人喜欢看国足就是有全兴队的时候,现在还有几个人喜欢看国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