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球员交税
『壹』 中超球员收入都多少是不是很多
山东鲁能
球员收入:50万-300万
教练收入:约200万
赛季投入:8000万
辽宁队
球员收入:3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40万
赛季投入:1500万
浙江绿城
球员收入:3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8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大连实德
球员收入:5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25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武汉黄鹤楼
球员收入:50万-200万
教练收入:约10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上海申花
球员收入:50万-200万
教练收入:约150万
赛季投入:4000万
上海联城
球员收入:3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150万
赛季投入:4000万
北京国安
球员收入:5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200万
赛季投入:3500万
长春亚泰
球员收入:5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80万
赛季投入:7000万
青岛中能
球员收入:3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80万
赛季投入:2000万
深圳金威
球员收入:20万-150万
教练收入:约50万
赛季投入:2000万
沈阳金德
球员收入:10万-30万
教练收入:约20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厦门蓝狮
球员收入:30万-200万
教练收入:约4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河南建业
球员收入:25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60万
赛季投入:1500万
西安国际
球员收入:50万-100万
教练收入:约100万
赛季投入:3000万
中国的足球职业联赛,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这倒是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也是球员收入的暴减。不过对于生活在“金字塔塔尖”的国脚们来说,这些年来的收入倒没有想象中下降得那么厉害,尤其是在鲁能、申花这样的大俱乐部中,李金羽等“一线大牌”的年收入依然可以维持在300万元以上。
在目前的中超联赛里,国脚级人物的收入有明显的三六九等,这与各俱乐部的慷慨程度大有关系。以目前正在昆明集训的国足名单为例,来自山东鲁能的几名球员足以引起所有人的嫉妒:李金羽和李雷雷2位大腕的年收入在300万元以上,即便是韩鹏这样最近两年才冒出来、但可以在俱乐部打上绝对主力的球员,收入也在200万元以上。甚至是在鲁能打不上主力的年轻球员吕征,一年也能拿到近百万元的收入。相比之下,申花国脚们算是第二档,李玮峰每年能拿到近200万元,孙祥、于涛和杜威则属同一档次,收入在120万元左右,而再低一档的孙吉和王珂则拿不到100万元。北京国安几位国脚徐云龙、陶伟在120万元到140万元之间,而刚刚在球队打上主力的小将杜文辉,在2006年里能拿到的也就在60万元左右,这还要托球队赢球较多奖金收入丰厚之福。
季铭义、张耀坤、王圣和闫嵩几位大连国脚曾经有过一段好日子,闫嵩几年前在国奥队就号称“闫百万”,不过几年过去了现在他们的收入最多也就在百万元左右。当然,国脚中也有穷人,去年联赛表现颇佳而被召入国足的上海联城国脚姜坤,贵为球队绝对核心,同时还拥有一位号称花钱不皱眉头的老板朱骏,但他的年收入却不过50万元左右。至于深圳的忻峰、辽宁的肇俊哲、徐亮、王新欣、张鹭等,收入都不算太高,而且他们更担心的不是合同,而是老板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拖欠薪水
『贰』 足球运动员的年薪是不是一定要公布出来不管挣的多少 都有一个上税问题对吗
1.不是的! 球员真正的的年薪仅仅是写在合同里的,只有俱乐部和球员知道。俱乐部并没有义务把年薪究竟是多少公布出来。
2.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媒体的推测的工资,俱乐部不承认不否认那就是这个了,因为各国税率不同这里的推测就是根据扣除各国税率的税后工资。我们大家各种媒体上看到说的收入,100%是说税后,只有在讨论各个国家的税率时才会说是税前是多少。发工资按当然照税前的发。这是普遍常识。欧洲足球里说的收入,从来是说税后。球员的工资俱乐部是一般不会公开的,涉及合同机密。
我举个例子让LZ明白。为什么现在英超球员续约动辄就要10万镑而且在肖像权上那么抠门,因为目前经过调整英国的税率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54%。所以在英超的工资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费迪南德的12.5万镑按照现行汇率的话就会缩水很多和一些意甲和西甲的高薪球员比起来根本就是不入流。
所以英超50%的重税跟西甲24%的税率根本没法比,前几年,仗着英镑坚挺,众多老板们敢给高薪水,现在这个汇率,英镑和欧元1.1,LZ可以算算C罗税后1200万欧元的年薪,在英超相当于税后22万英镑,税前44万英镑,谁给的起?(就是几年前的阿布和目前曼城阿布扎比的老板也要掂量一下)所以说英超球队在给高薪水方面没法跟西甲竞争。不光英超,意大利德国税率都是40%左右,所以国米给埃托奥税后1000W年薪是下了大血本的,赫内斯也曾经抨击过西甲的汇率政策。
3.恒大的孔卡充其量是一个巴西联赛中不错的球员,他虽然尚未到30岁但是根本没传的那么神,充其量也就是达历山德罗的那种货色,还不一定比他好。这样的球员在中超肯定是够用了,要给高薪给多少恒大自己和球员心里有数就行了。人家恒大新闻就说签约3年6个月根本就没提工资的事。什么世界第三年薪根本就是巴西的一个叫《环球体育》的小报公布的。然后国内大肆炒作渲染,新浪体走起来。人们开始不靠谱的扯淡,就是这样。。。。
另外 中国的体制不健全 我之前说工资和税率问题仅限于欧洲地区 中国什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为什么工资没公布?恒大没必要公布,想必大家知道他是中超第一高薪知道这个就行了。。。就像恒大让大家知道了中国地产商多有钱。但人家的真正资产有多少会告诉你?咱们就开始从它们买球员给工资年薪中开始猜呗。哇!穆里奇中超最贵外援!哇!克莱奥踢过欧冠!哇!要给孔卡1000万欧元!哇!请瓜迪奥拉!太是太TM的有钱了!中国媒体喜欢这样!人民也乐在其中!没准人家老板在乐呢!
中超。。。1000万欧元。。。 我笑了。。。。
『叁』 中国足球队员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上面说没有是不可能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到标准都要缴个税的。(不排除球员俱乐部之间的版阴阳合同,故意少报权瞒报逃税的,但那是违法的)
中国个人所得税是收入分等级,为7级,以3500元/月为基准(个税按照超出部分比例收):
月收入超过基准在1500元以内 税率3%
月收入超过基准在1500元至4500元之间 税率10%
月收入超过基准在4500元至9000元 税率20%
月收入超过基准在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25%
月收入超过基准在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30%
月收入超过基准在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35%
月收入超过基准在80000元以上 税率45%
另外,年收入超过12万的需要自己主动申报,但是这个是逃税最多的,报的很少
『肆』 社会上的足球俱乐部缴税吗
当然要缴税!只要有营业行为都要缴税。
部缴税负担重
在这次会议上,除了中超公司、足协财务人员,北京国安俱乐部的财务人员和市场开发部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他们在座谈会上具体介绍了中国足协、中超公司和北京国安俱乐部的财务开支,并谈到了具体的如何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看法。
中国足球的税收标准较高历来是一个问题,在中超中甲职业足球俱乐部中,队员们的工资占到了俱乐部成本的近七成。由于球员工资都比较高,其中税前工资中有45%是税金。而球员与俱乐部的合同薪金基本都是按照税后算的,所以,税费就成了俱乐部的负担,在每次职业联赛会议上,都有俱乐部对高额税收怨声载道。
一位俱乐部高层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与球员谈续约,不仅要给高薪,而且还要保证每年有个上浮额度,这个额度一般是10%到15%。假设我们给一位税前年薪400万元的队员签四年的合同,到了第四年,俱乐部就要为他支出近千万了。”
还有的俱乐部质疑税收的合理性:“很多俱乐部都是二级子公司,运作俱乐部主要是靠母公司拨款,既然母公司已经缴税了,那么俱乐部再缴税是不是算重复缴税呢?”这位俱乐部高层还认为,现在搞足球俱乐部根本就不盈利,算是完全给社会做公益,“在这种情况下,再征收这么高的税费,的确不太合适
『伍』 中超所有球员年薪一览表
严格分为四等级,最高能到300万,最低相当于普通白领。
中超球员收入大揭秘 天上地下
对于自己能赚多少,球员们总是讳莫如深。一名国脚和记者们的关系很好,也愿意接受采访,但是他只有一个条件,“别跟我谈我能赚多少。”
中超球员的薪水究竟能有多少呢?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发现,整个中超联赛中,真正可以得到200万元以上年收入的球员不到30人,只有极少数的一线国脚有这样的待遇。一般主力队员的年收入在60万元到150万元之间,这类人大约有80到100人左右,他们才是联赛的主力收入人群,而占中超60%以上的球员收入都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下。
第一档次 国脚雄居榜首
除了沈阳金德这样铁了心用年轻球员打天下的球队外,每支中超球队中都有几名国脚和大佬级的年薪球员,他们是球队薪水的金字塔,这些球员一年的薪水甚至可以相当于全队其他所有球员的总和。
比如深圳健力宝队可以拿年薪的球员在去年有郑智、李玮峰、郑斌、杨晨和小李明五人。郑智和李玮峰作为现役国脚,他们俩的收入能够达到300万元人民币。杨晨由于年龄原因,郑斌和小李明则是非现役国脚,因此这三人的年薪比郑李二人有所降低,但是年收入也都能接近200万元人民币的水平。
第二档次 主力也有保证
第二档次的球员薪水就低得多了,他们一般是球队内的老队员或者联赛主力。和第一档次的球员相比,他们最大的区别是非年薪制,而是拿月薪。国内球员的月薪水平有高有低,高的如鲁能不过2万元,而一般只有1.2万元人民币左右,加上训练费和赢球奖金,这些中超联赛的主力一年的薪水大约在50万元人民币到120万元人民币之间。
第三档次 替补惨淡经营
球队中的替补球员指那些每次都能在比赛中报名,但是不一定能够上场的球员。他们的薪水更低一些,月薪一般在6000元到1.2万元人民币。
这些球员的年收入中最大的部分是赢球奖金。但是因为赢球奖金是按照出场时间分配的,每个人之间的差距也相当明显。多的人可以达到50万元以上,而少的人也许一年只能拿到十几万元人民币。
第四档次 底层苦中作乐
年轻球员是一支俱乐部的金字塔塔基,能够进入一队,一般就能得到一队的训练补贴,因此这些一队的年轻球员比同龄的年轻球员薪水要高,月薪一般在5000元人民币左右。比起那些没有球踢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是相当幸运的人了。
中超顶级球员,收入在200万至300万之间
各个球队的主力球员,收入在50万至120万之间
各个球队的替补球员,收入在10万至50万之间
年轻球员,收入在10万以下
『陆』 中超球员的收入是多少最高的是谁他们值那么多钱吗
国内球员来收入排名:
排名
上榜人源
项目
收入
16
李金羽
足球
510万
23
肇俊哲
足球
300万
24
舒畅
足球
300万左右
27
徐云龙
足球
260万
30
马晓旭
足球
200万
31
杜威
足球
200万
35
蒿俊闵
足球
200万
37
周海滨
足球
150万
40
李毅
足球
150万左右
42
王栋
足球
120万左右
43
杜震宇
足球
100万左右
『柒』 中超内外援转会交税么
要交给足协5%转会金额的管理费的,足协称会把这笔钱交给国家财政的。
『捌』 怎么那么多人都说中超,中甲球员用了他们纳税人的钱了呢貌似球员的工资是他们俱乐部发的吧
完全诚实的说,中国足球是国内花费纳税人钱最少的一个体育项目。
关于“永远忠—橙”的回答里面说到的,
第一,确实是俱乐部发的钱,也确实,很多的俱乐部都是国有企业在赞助,但是国有企业也是企业,他是给国家创造利润的,国企不需要纳税人的钱来维持运营,国企每年还能创造利润支持国家让纳税人少交点钱,所以国企所有的俱乐部的投入不是纳税人的钱,
第二,关于球员入选国家队的花费,国足的所有比赛都是由赞助商赞助来完成的,比如说亚洲杯,国家队的衣服是阿迪达斯提供的,食宿行是亚足联和卡塔尔亚洲杯组委会统一安排的,此外国家队的活动经费还有每次比赛的冠名赞助等等,比如“东风悦达起亚杯中国之队国际足球友谊赛”等等的冠名赞助,以及像转播国家队比赛前必播的燕京啤酒广告,这一块都为国足提供了资金支持,因此可以负责任的说国足比赛的经费100块钱里面只有不到一分钱来自纳税人,
相比之下,有些项目真是靠着政府大量的场地、设备、后勤保障等等大量社会资源投入,堆砌出来形成了所谓51块金牌的“荣耀”,谁能说出51块金牌都是哪51块?
因此退一万步说,足球即使拿了一点纳税人的钱,至少纳税人知道是投到足球里面去了,而那所谓51块金牌的项目呢?纳税人在为一个个自己都不知道名字的项目埋单!所以相比之下给足球的钱还明白一点,而那所谓的奥运经费,呵呵,谁能告诉我中国政府拿出来的实实在在是纳税人钱的2000年奥运会申办经费在申办失败之后剩下来那么多被挪用到哪里去了?怎么后来申办08奥运又要重新拨款?所以不要说足球什么事儿,奥运会才是中国体育最大的耻辱。
另外,对于“ggnepey”的回答,我要纠正你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么多年也正是这个问题导致中国足球一直上不去!
引用你回答里面的一句话:“而我们国家的足协,众所周知是ZF机构”,这是谁告诉你的?中国足协、亚足联、国际足联的章程中明确规定各国足球协会是民间团体是行业协会的性质!并且国际足联严禁各国政府干涉足协事务!曾经伊拉克政府干涉过伊拉克足协官员的人选,导致伊拉克被国际足联禁赛。至于中国,我们有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这样一个耻辱的部门,这个部门的主任才是中国足球真正的掌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足协在对领导层进行选举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照不宣的执行这个不成文的规定,选国家体育总局分管足球的副局长为足协大大,选足管中心主任为专职副大大,这么多年了,因为这和伊拉克那边不同的是中国的政府干涉足球事务,虽然是政府的决策,但是总是把程序上伪装成一个民间团体,阳奉阴违中国人最能干了,所以国际足联不能像处罚伊拉克一样处罚中国。
此外,“ggnepey”的回答里面说球场维护是足协出钱,对不起,球场维护是体育场管理方面出钱,这个钱不但不要足协出,甚至也不要俱乐部来打理,即使一个体育场一年没有足球联赛,也至少有全运会城运会省运会市运会单位运会校运会吧,哦还有演唱会,这是中国特色的体育场职能,这个体育场还是要维护,维护费用是体育场管理部门出,而他们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将场地包出去的场租费,这跟税款不一样,体育场方面有场租费收入了还要给国家缴税呢。
还有你说的球员奖金,不好意思,这个球员奖金肯定是俱乐部出,至于国家队的奖金,女足现在是燕京啤酒赞助负责他们的奖金,男足亚洲杯的时候赢球了亚足联和赞助商也会给奖金,这跟足协一点关系没有,更牵扯不到纳税人,
再来看“ggnepey”说的裁判工资,目前裁判的工资其实不高,根据比赛规格而定,最高一场就1000元,并且裁判员在各自赛区的食住行都是由赛区组委会承担,而赛区组委会一般由地方足协牵头成立,而地方足协成立的赛区组委会资金来源一般是有当地俱乐部进行补贴,所以还是跟纳税人八竿子打不着,此外我们就算一年240场中超联赛每场比赛1000元的裁判工资,那一共是两万四,这两万四还抵不上领导们出行一次前呼后拥那么多大排量公车的油钱,
所以所谓“纳税人的钱”完全是看足球好欺负,柿子捡软的捏,
中国足球这么多年职业化改革,可能会对不起一些与足球有切身利益的人,唯一对得起的就是国库,
足球从1994年职业化改革开始,从跟国库要钱,到现在跟市场要钱,跟企业要钱,甚至每年国家体育总局(政府部门)还能从中超联赛的赞助商那里拿到一些分红收入,也就是说足球事业不但现在没有花费国库的钱,还反哺国库,
相比之下,如果说中国的官员每人每年少一顿公款吃喝,少一次公车出行,少一趟公费旅游,能养活整个中超联赛16个球队,这不是危言耸听,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