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马健
Ⅰ 1995年马健曾试训NBA快船队,巅峰时期什么水平
最近,马健晒出了自己当年试训快船队的视频,虽然不是那么清楚,但他的速度和爆发力,能够感受到他当年打球的水平。现在马健是著名的篮球解说员,他的故事很丰富,下面我们就聊一聊马健。
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马健不顾各种阻挠,吃尽了苦头,就是为了能够在NCAA打球。作为赴美打球第一人,马健也为其他球员开辟了道路,后来夏超、尚平、季祥、张兆旭,以及现在的张镇麟、王泉泽等一批年轻球员,都去了NCAA追求梦想;也为王治郅、姚明、巴特尔进军NBA起了开路先锋的角色。
如今,马健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解说员,曾经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的篮球生涯充满遗憾与不甘。
Ⅱ 马健是怎样的一位运动员
对于大部分运动员来说,退役之后身体发福是常态,毕竟球员在退役后不需要保持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但也有那么一些球员在退役后依然对身体有着很高的要求,甚至退役后比现役球员还要强壮不少!这样的球员,外国人居多,但中国也有,比如前男篮球员马健!
如今马健已经成为了一名篮球评论员,偶尔也会接拍一些影视剧,虽然没能在篮球场上真正的建功立业,但生活也还算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男篮失利的时候,马健在社交媒体上大骂,甚至表示让他上场也不至于让人家把篮板抢成那样!结果一大众网友纷纷表示认可,可见马健当年的能力还是相当厉害的呢!
Ⅲ 马健是一个怎样的球员
再次见到马健,已是大荧幕上《七小罗汉》的跟班或是《人在囧途》的劫匪,影迷们视之为龙套配角,球迷们却有着另一番感触。对中国篮球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明白马健这个名字的分量,他就像一个虔诚的教徒,抛弃一切只为了追随一个NBA梦想,虽然结果是只差一步到罗马的悲剧,但如果把中国球员挑战NBA视为哥德巴赫猜想,那马健正是完成1+2的陈景润,他的努力以及他的失败教训终让王治郅、姚明这批后生走上了NBA舞台。
马健和NBA的接触很早,当他16岁入选中国国青队时,他就已经开始搜集NBA的录像,学习着“魔术师”约翰逊不看人传球的绝技。三年后,马健成为了国家男篮的一员,接近两米的身高和一身肌肉让他成为了最被看好的二中锋,而在目睹了宋涛被亚特兰大老鹰选中后,他也开始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是《灌篮高手》里的流川枫一样,马健想去美国打球。一个偶然的机会,UCLA的助理教练吉姆·哈里克来看中国男篮的训练,他很快就被一个具备无限活力的年轻人吸引,那正是马健。对于当时讲究小快灵的中国男篮来说,马健兼具身高和力量,拥有着亚洲篮球球员的灵活性和美式球风咄咄逼人的气势。就在其他球员还在采取上篮的进攻方式的时候,马健已经开始大力灌篮吸引眼球。跟马健同时代,中国男篮还涌现出几个非常出色的二前锋:刘玉栋、巩晓彬和吴乃群,但是在当年的中国男篮,马健是铁打不动的主力。这样一个年轻人是很难不引人注目的,当时哈里克立刻决定招募这个19岁的异国年轻人到UCLA打球,他许诺了全额奖学金,再加上UCLA的名校光环,别说马健了,就是当年美国排名前十的高中生恐怕也难抵诱惑。可惜中国篮协阻止了马健,尽管多番努力,但是换回来的只有“不同意”三个字,马健追随NBA梦想的第一次努力也就此失败,而且就此被中国篮协亮了黄牌:出国比赛一律不准参加,而此前一直担任中国正选二中锋的马健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居然就只有个位数的出场时间。
奥运会后,马健迈出了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颇受非议的一步:他不顾中国篮协的阻拦,以被黑名单为代价,独自赴美。参考一下十多年后王治郅的遭遇,当年马健的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可见一斑。因为成绩原因,时年23岁的马健并没有进入篮球名校UCLA,而是辗转加盟了犹他大学。在盐湖城,马健成为了NCAA篮球史上第一个中国球员;在犹他大学,马健打的就跟三角洲球馆同样位置的那个32号一样,充满侵略性的进攻、优秀的面框进攻技巧。马健在NCAA的第一个赛季就成为了球队的先发,场均8.2分3.7个篮板,算不上出色,但这是中国人在美国篮球体系下的第一个脚印。一年后,基斯·范霍恩的到来让马健失去了位置,这是一个曾被誉为新伯德的球员,1997年选秀大会上位列蒂姆·邓肯之后当选榜眼,他的天赋和能力是马健无法媲美的。不过马健不在意这个,因为他的终极目标不是在犹他大学打球,他想打NBA。在失去了位置后,马健开始频繁的光顾NBA各队的训练营。1995年他参加了菲尼克斯太阳的夏季联赛,而在同年,他还得到机会参加洛杉矶快船的季前训练营。尽管当年洛杉矶快船的教练对马健颇为赏识,认为他的投篮技巧在NBA出任一个摇摆人绰绰有余,但是在常规赛开打前的最后时刻,快船还是放弃了马健,他们在同一个位置已经拥有了一个更有天赋的新秀——布伦特·巴里。只差一步到罗马,或者说只差一天到NBA,马健再一次在近在咫尺的距离和NBA失之交臂。
之后马健辗转回国,但因为之前和篮协的矛盾,黄金年华却无法为国出征,甚至不能出战当时的CBA联赛。直到北京奥神接纳他,在此期间,马健曾得到过来自达拉斯小牛的十天合同,但因为和奥神的合约关系,他被迫放弃了这次机会,至此,马健第三次错过NBA,也是他职业生涯最后一次和NBA产生联系。此后个性张扬的马健在中国篮球圈处处碰壁,几起纠纷后慢慢隐退,在王治郅代表亚洲人第一次踏上NBA赛场之时,昔日距离NBA只差一步的马健依然淡出人们的视野。十年后,和中国篮协仍然没有释怀的马健很难在篮球圈立足,只能游走影视圈混个配角以补家用,也只有偶尔作为NBA转播嘉宾出镜时方能流露昔日傲气,指点江山的姿态还能让人忆起他曾经的经历。
尽管马健三次和NBA失之交臂,自己破釜沉舟不惜得罪中国篮球圈但最终没有实现梦想,但客观来说,我们从后来成功登陆NBA的中国球员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马健的影子。2003年王治郅为了NBA生涯的延续坚持参加夏季联赛而最终引发“王不归”事件,这几乎是了十年前马健举动的重演。巴特尔在被NBA裁掉后留在美国参加NBDL、夏季联赛等寻找一切机会重返NBA,在十年前,马健就是这样做的。而姚明,被视为独一无二的珍宝的姚明,在上海打球时就曾和马健有过接触。当时空有身高没有力量的姚明被比他矮了接近30厘米的马健顶出了三秒区,被誉为CBA霸主的上海大鲨鱼差点输给了升班马北京奥神。姚明多次提起过这次经历,那时起他才认识到作为中锋,光有身高是不够的。而由此,姚明从一个CBA级别的明星中锋转变为了一个NBA级别的明星中锋。而在三大中锋之后,又有多名中国年轻球员走上了马健当年的道路,从NCAA开始挑战NBA之路。这批新生代的球员有了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更好精神物质支持,比如张兆旭,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表现出色,并已在中国男篮站稳脚跟。看到这些,我们不仅会去想如果二十年前中国篮球圈也有现在这般开明法制,如果当年也能有这自己的经纪人团队,马健或许会有这另外的一个结局。
另外,马健作为曾经最接近NBA的亚洲球员,他对于美国篮球的认识也颇为独到。在大多数球迷甚至专业人士还在迷信NBA的时候,马健已经指出中国和美国篮球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美国的篮球历史、积淀、环境都是中国篮球圈远远不能比的。这并不是金字塔尖上的那400多号NBA球员小部分人,而是构成美国霸业金字塔的一两千万的篮球人口上的差距。在今天,这些当然是人尽皆知的共识,而在十多年前,正是马健让这些理念深入人心。
总的来看,马健算不上一个成功的篮球球员,但绝对是一个值得铭记的追梦者,他为NBA梦想竭尽全力了,虽不成但无憾也。
Ⅳ 马健马指导曾经在NBA打过球吗
没去过复 不过在快船打过季前赛。制18岁时,马健就凭借在国青队时的优异表现得到了UCLA的青睐,他收到了全额奖学金,但篮协没有放人,甚至威胁说只要出国就永远别在进国家队,三年后,马健义无反顾的离开中国,但UCLA的奖学金却已经取消,他只能先从社区学院打起,然后犹他大学的教练梅杰尔斯给了他机会,马健也由此成为第一位登录NCAA的大陆球员,在93-94赛季他场均21.8分钟拿下8.2分和3.7个篮板,在和亚利桑那大学的比赛里他拿到了生涯最高的21分和9个篮板。但范霍恩的出现还是让他失去了主力位置,从犹他大学毕业后,马健参加了快船的训练营,并且在季前赛里有场均15分钟时间,但没有突出表现的他最后关头被比尔-费奇淘汰,冲击NBA失败后,马健黯然回国。
Ⅳ 马健什么时候去的nba
马健1995年代表洛杉矶快船队参加了NBA季前赛,场均出场15分钟的时间,但在常规赛前最后一刻被快船队放弃,没能进入常规赛名单。另外,他曾效力于NCAA犹他大学。
Ⅵ 男篮名宿马健巅峰期为何会被男篮国家队永久弃用
马健,如今球迷熟悉这哥们是因为他解说员的身份,马健敢说话的风格也让充满了争议,成为如今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解说员。但是很多球迷并不知道当年的马健的实力完爆如今大部分球员。马健很喜欢詹姆斯,为何喜欢詹姆斯呢?或许马健看着如今的詹姆斯,满满都是自己青春回忆,虽然他的成就没有詹姆斯那嘛高,但是两人的球风的确现实。SO,问题来了,男篮名宿马健巅峰期为何会被男篮国家队永不录用?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格局有多大,就能走多远,如果篮协能够开明一些,巅峰期的马健绝对能为中国篮球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惜的是,篮协的决定让男篮错失了一个巅峰的大前锋,马健的巅峰期也白白被浪费了。
Ⅶ 篮球中的马健和他的历史
马健原北京奥神男子篮球队队员,河北选手,祖籍天津,生于石家庄。1983年入河北省体校篮球班,1984年入选河北省青年队,1985年6月入选河北省男篮,1989年入国家男篮,任主力前锋,1992年第24届奥运会后,去美国留学,1998年进入北京奥神男子篮球队。个人特点:动作协调、反应灵敏、技术全面。
Ⅷ 马健当年打球到底什么水平
18岁时,马健就凭借在国青队时的优异表现得到了UCLA的青睐,他收到了全额奖学金,但版篮协没有放人权,甚至威胁说只要出国就永远别在进国家队,三年后,马健义无反顾的离开中国,但UCLA的奖学金却已经取消,他只能先从社区学院打起,然后犹他大学的教练梅杰尔斯给了他机会,马健也由此成为第一位登录NCAA的大陆球员,在93-94赛季他场均21.8分钟拿下8.2分和3.7个篮板,在和亚利桑那大学的比赛里他拿到了生涯最高的21分和9个篮板。但范霍恩的出现还是让他失去了主力位置,从犹他大学毕业后,马健参加了快船的训练营,并且在季前赛里有场均15分钟时间,但没有突出表现的他最后关头被比尔-费奇淘汰,冲击NBA失败后,马健黯然回国。
Ⅸ 戴维斯为何能绝杀职业球员出身的马健,真比杨毅等解说懂球吗
NBA季后赛西部决赛,湖人凭借戴维斯的压哨三分绝杀,以105-103险胜掘金,大比分2-0领先对手。戴维斯为何能绝杀?有网友表示,ESPN解说详细的讲解了掘金在这次防守中存在的漏洞。而杨毅这样的解说只能用,嚯!好球!这也能进!ESPN解说专家第一时间,把这一战术变化讲得清清楚楚,因为多年的职业球员经历,让他们对各种战术烂熟于心,这种变化自然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解说是专业知识加口才的活儿,两者缺一不可,缺一种就有缺陷就会引来非议,专业运动员解说篮球缺少的就是口才同幽默感,但也有个别的,马健,王仕鹏,霍楠任解说足可以胜任,他们有时吹捧自己,这也是他们对自己专业取得成功而产生的自信。作为一名篮球运动解说员,如果解说员除了是一个热爱篮球运动之外,还有丰富的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渊博,引人入胜,解说起来必然吸引更多的观众。
Ⅹ 如何看待马健(前CBA篮球运动员)关于解说员应该是专业球员的说法
这是个好问题!说3点意见供大家参考。第1点:篮球比赛配解说员的目的是什么?是怕观众看不懂篮球吗?显然不是。否则现场观众怎么办?毕竟现场可是没有解说员的。我的看法是,配解说员主要是怕电视观众走神、或者跑掉,毕竟一场比赛要打1个半小时以上。其实没有人能坚持看这么长时间不走神,看电影都不一定能保持呢!所以,解说员的主要任务是吸引观众!因此,解说的趣味性就很重要,至于专业不专业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样大家就理解了为什么体育解说员都比较咋呼!格外有激情,不激情观众留不住啊!
其实主持人本质和我们这些体育爱好者球评人一样,底色仍然是球迷。杨毅、刘建宏和白岩松们,甚至于嘉也是这么回事,但老一辈的张路、徐阳,徐济成们,由于是运动员出身,也不容易情绪化,这就是央视在主持人被诟病后,大量请运动员来点评的原因。